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田宇 《安徽医药》2023,27(10):2068-2071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 4(CXCR4)水平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1年 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 SDF-1、CXCR4水平。比较不同临床表现中血清 SDF-1、CXCR4的水平变化。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自出院后进行 3个月随访,根据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对病人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其中预后良好组 76例,预后不良组 18例。分析血清 SDF-1、CXCR4在不同预后组的水平以及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 SDF-1、CXCR4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梗死面积 >4 cm2[(6.18±1.46)μg/L、(7.24±1.71)μg/L]、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评分 >15分[(5.98±1.41)μg/L、(7.15±1.68)μg/L]、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8分(6.28±1.49)μg/L、(7.23±1.72)μg/L的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梗死面积 ≤4 cm2[(4.57±1.16)μg/ L、(5.47±1.39)μg/L]、 NIHSS评分 ≤15分[( 5.02±1.34)μg/L、(6.11±1.47)μg/L]、 GCS评分 ≤8分的病人[( 5.06±1.38)μg/L、(6.08±1.45)μg/L](P<0.05)。预后不良组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 7.01±1.71)μg/L、(8.73±1.95)μ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5.43±1.25)μg/L、(6.17±1.49)μg/L](P<0.05)。血清 SDF-1、CXCR4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面积、 NIHSS评分、 GCS评分、 MRS评分均为显著正相关( P<0.05)。血清 SDF-1、CXCR4水平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4、0.83,灵敏度分别为 72.20%、66.70%,特异度分别为 88.20%、85.50%。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 SDF-1、CXCR4水平与病人病理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良预后有较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邹冬吟  张喜民  范英  魏华  范冠杰 《安徽医药》2022,26(12):2529-2533
目的分析三仁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 DPN病人 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n=38,予常规疗法)与研究组( n=38,予三仁汤联合常规疗法)。经 4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对比血清 IGF-1水平、血清 TNF-α水平、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89.47%高于对照组 71.05%(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20.45±4.11)分、(16.22±3.48)分]均低于治疗前[( 24.78±2.59)分、(23.93±2.62)分](P<0.05)且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IGF-1水平[(165.69±10.86)μg/L、(182.85±8.49)μg/L]均高于,治疗前[( 153.35±13.42)μg/L、(155.54±14.17)μg/L](P<0.05),血清 TNF-α水平[( 3.58±0.27)μg/L、(3.14±0.35)μg/L]均低于治疗前[( 3.92±0.38)μg/L、(3.87± 0.44)μg/L](P<0.05),且研究组血清 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 7.14±0.23)mmol/L、(6.02±0.15)mmol/L]、 2hPG[(9.34±0.32)mmol/L、(7.63±0.19)mmol/L]、 HbA1c[(7.02±0.23)%、(5.99±0.14)%]、 HOMA-IR[( 6.46±1.87)、(5.53±1.62)]均低于治疗前[( 9.06±0.27)mmol/L、(8.98±0.24)mmol/L、(11.95±0.38)mmol/L、(12.07±0.42)mmol/L、(8.45±0.18)%、(8.51±0.15)%、(8.57±2.68)、(8.73±2.59)](P<0.05),且研究组空腹血糖、 2hPG、HbA1c、 HOMA-IR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研究组腓总神经、胫后神经、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 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三仁汤联合常规治疗 DPN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减轻病人中医临床症状,调节血清 IGF-1、TNF-α水平,改善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郭鹏飞  姚玲玲  李长生 《安徽医药》2023,27(6):1130-113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不同配伍麻醉对老年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 1月至 2021年 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 135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低浓度七氟醚组( n=67)和高浓度七氟醚组( n=68)。低浓度七氟醚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0.6 mg/L和吸入浓度为 1.2%的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高浓度七氟醚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0.6 mg/L和吸入浓度为 1.7%的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病人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载脂蛋白 J(ApoJ)、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生长因子( NGF)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 T-AOC)水平和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 6、24、72 h高浓度七氟醚组 MMSE评分[( 25.61±2.16)分、(27.41±2.38)分、(28.02± 1.22)分]高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23.47±2.23)分、(25.46±2.08)分、(27.13±2.15)分](P<0.05);术后 1、3、7d时 ApoJ水平[( 145.36±14.27)mg/L、(139.57±12.78)mg/L、(130.39±12.62)mg/L]、 NSE水平[( 9.66±2.54)μg/L、(7.38±2.12)μg/L、(5.88±1.58) μg/L]高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130.64±10.58)mg/L、(125.37±11.21)mg/L、(123.11±11.34)mg/L、(7.22±1.48)μg/L、(6.11±1.71)μg/ L、(4.22±1.24)μg/L], NGF水平[( 290.46±37.38)μg/L、(315.11±39.16)μg/L、(358.39±43.44)μg/L]低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327.23±40.25)μg/L、(345.44±40.66)μg/L、(395.23±38.48)μg/L](P<0.05);高浓度七氟醚组术后 MAP(78.28±6.43)mmHg、心率( 85.36±6.42)次 /min、SpO2(96.52±4.22)%水平均高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74.28±6.21)mmHg、(78.16±6.32)次 /min、(94.25±4.18)%(P<0.05);术后 1、6h高浓度七氟醚组丙二醛水平[( 5.87±0.54)mmol/mL、(2.65±0.32)mmol/mL]低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7.14±0.46)mmol/mL、(4.09±0.47)mmol/mL],而 SOD水平[( 87.22±13.59)U/mL、(66.69±10.58)U/mL]和 T-AOC水平[( 20.53±4.20)U/mL、(22.24±3.38)U/mL]高于低浓度七氟醚组[( 73.44±14.31)U/mL、(57.41±9.78)U/mL、(18.49±3.48)U/mL、(20.14±3.01)U/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 0.6 mg/L丙泊酚和吸入浓度为1.7%的七氟醚可有效促进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固定剂量的利培酮、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各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1次,同时检测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谷氨酸含量作为正常对照值。结果治疗前血清谷氨酸含量利培酮组[(107±29)μmol/L]、氯氮平组[(100±30)μmol/L]、氯丙嗪组[(105±26)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P<0.01。治疗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利培酮组[(146±47)μmol/L]和氯氮平组[(141±32)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值与SANS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氯丙嗪组则不同。结论利培酮、氯氮平能影响谷氨酸能系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
杜鹏举  郭琴  潘春勤  刘杰 《安徽医药》2022,26(9):1879-1883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病人血清簇分化抗原36(CD36)、微小RNA(miR)-335水平,并分析二者与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13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狼疮肾炎活动组92例,非活动组46例,同期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查所有受试者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CD3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335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狼疮肾炎病人血清CD36、miR-335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CD36、miR-335对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狼疮肾炎病人血清CD36、miR-33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活动组狼疮肾炎病人与非活动组比较,尿素氮[(8.89±2.14)mmol/L 比(5.93±1.25)mmol/L]、血肌酐[(93.47±18.26)μmol/L 比(52.19±21.35)μmol/L]、尿蛋白[(3.45±1.31)g/24 h比(1.28±0.43)g/24 h]、尿沉渣红细胞[95(55,132)×104/mL比36(18,65)×104/mL]、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12(10,15)分比5(4,7)分]、活动指数[10(8,13)分比2(1,3)分]均显著升高,补体C3[(436.12±53.72)mg/L比(674.38±68.91)mg/L]、C4[(75.66±21.43)mg/L比(122.47±30.12)mg/L]、白蛋白[(23.58±6.15)g/L比(31.24±7.83)g/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组狼疮肾炎病人CD36、miR-335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血清CD36、miR-335水平均逐渐升高,且与狼疮肾炎病人白蛋白、补体C3、C4呈负相关,与血肌酐、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SLEDAI、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D36、miR-335水平诊断狼疮肾炎病人疾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CI:(0.75,0.90)]、0.80[95%CI:(0.73,0.88)],二者联合诊断AUC为0.94[95%CI:(0.90,0.98)]。结论狼疮肾炎病人血清CD36、miR-335水平随着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对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冯梅  江霞  王艳丽  王奇峰 《安徽医药》2022,26(7):1367-1373
目的探究富氢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及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 2020年 6—9月,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 15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和高脂饲料喂养构建 DR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富氢水低、高剂量组(5、10 mL/kg)每组 15只。连续给药 28 d后,记录大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眼底照相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观察大鼠右眼新生,血管和荧光素渗漏现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伊文思蓝-白蛋白复合物渗漏分析视网膜血管通透性;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形成情况;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测量视网膜匀浆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WB法检测视网膜 TXNIP/NLRP3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FBG[(26.49±2.18)mmol/L比(5.76±1.09)mmol/L]、血-视网膜屏障(BRB)通透性[(32.51±2.05)μg/g比(11.24±1.76)μg/g]、视网膜细胞凋亡[(23.31±2.14)%比(0.07±0.01)%]、Bcl-2相关 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TXNIP[(0.85±0.09)比(0.40±0.05)]、NLRP3[(0.93±0.10)比(0.48±0.07)]、IL-1β[(0.74±0.05)比(0.41±0.04)]、胱天蛋白酶-1(caspase-1)[(0.78±0.07)比(0.24±0.04)]表达、Bax/Bcl-2比值、视网膜匀浆中 Ang-1、VEGF、IL-1β、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体质量、视网膜厚度[(148.31±12.76)μm比(223.57±17.23)μm]显著降低(P<0.05),视网膜有较多新生血管和血管曲折,血管渗漏严重,视网膜细胞明显水肿,有大量炎性渗出,神经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富氢水低、高剂量组大鼠 FBG[(20.85±3.45) mmol/L、(14.27±2.42)mmol/L比(26.49±2.18)mmol/L]、BRB通透性[(24.67±1.85)μg/g、(17.48±1.63)μg/g比(32.51±2.05)μg/g]、视网膜细胞凋亡[(14.65±1.36)%、(9.85±1.22)%比(23.31±2.14)%]、Bax、Bcl-2、TXNIP[(0.64±0.09)、(0.52±0.08)比(0.85±0.09)]、NLRP3[(0.72±0.09)、(0.61±0.08)比(0.93±0.10)]、IL-1β[(0.62±0.06)、(0.53±0.05)比(0.74±0.05)]、caspase-1[(0.57±0.06)、(0.41±0.05)比(0.78±0.07)]表达、Bax/Bcl-2比值、视网膜匀浆中 Ang-1、VEGF、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体质量、视网膜厚度[(173.62±14.46)μm、(196.54±15.75)μm比(148.31±12.76)μm]明显增加(P<0.05)视网膜水肿情况减轻, CLG,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损伤得到改善。结论富氢水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降低 DR大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减轻视网膜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TXNIP/NLRP3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晓娟  王苏敏  杨彩  黄春兰 《安徽医药》2022,26(8):1652-1656
目的探讨母体血清内脂素(Visfatin)、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1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诊的高龄正常妊娠者145例作为高龄对照组、正常年龄段妊娠者148例作为适龄对照组,均检测其血清Visfatin、FABP4、PAPP-A水平。结果观察组母体血清Visfatin[(149.25±33.64)μg/L比(105.46±12.16)μg/L、(95.44±14.16)μg/L]、FABP4[(25.47±4.40)μg/L比(19.02±2.39)μg/L、(14.88±3.51)μg/L]水平均高于高龄对照组和适龄对照组(P<0.05),且高龄对照组均高于适龄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APP-A水平低于高龄对照组和适龄对照组[(22.17±3.98)μg/L比(28.02±4.12)μg/L、(30.12±4.67)μg/L,P<0.05],且高龄对照组低于适龄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4.39%,高于高龄对照组的5.52%和适龄对照组的3.38%(P<0.017);不良结局组母体血清Visfatin、FABP4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P<0.05);不良结局组血清PAPP-A水平低于良好结局组(P<0.05);母体血清Visfatin、FABP4、PAPP-A水平三者联合预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为97.50%和0.946,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其特异度与单一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血清Visfatin、FABP4、PAPP-A水平均能够有效预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朱世祥  阚海峰  曹海燕 《安徽医药》2023,27(12):2416-24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病人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 fractalkine)表达及与肿瘤负荷、微血管密度( MVD)相关性。方法按照 1∶1∶1分别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 2020年 9月至 2022年 5月标准化差异法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均衡可比的 69例 NSCLC病人( NSCLC组)、 69例肺部良性疾病病人(良性组)、体检中心 69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 fractalkin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 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血清 fractalkine诊断 NSCLC价值,比较不同血清 fractalkine水平病人肿瘤负荷原发灶最长径、全身肿瘤代谢体积( MTVwb)、全身病灶总糖酵解值( TLGwb)、 MVD,应用 Pearson分析血清 fractalkine与肿瘤负荷、 MVD关系,并比较 NSCLC组治疗前后血清 fractalkine水平。结果 NSCLC组血清 fractalkine(646.44±208.12)ng/L、 Pro-GRP(79.64±20.01)ng/L、NSE(34.52±11.71)μg/L、CYFRA21-1(4.87±1.29)μg/L、SCC(5.82±1.63)μg/L高于良性组[( 422.03± 153.59)ng/L、(30.99±8.74)ng/L、(14.38±4.52)μg/L、(1.90±0.53)μg/L、(1.45±0.37)μg/L]和对照组[( 363.90±47.26)ng/L、(28.75±9.02)ng/L、(13.92±4.74)μg/L、(1.86±0.48)μg/L、(1.37±0.35)μg/L](P<0.05),良性组血清 fractalkine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 fractalkine诊断 NSCLC的 AUC与 Pro-GRP、NSE、CYFRA21-1、SCC相近( P>0.05);血清 Fractalkine高水平病人原发灶最长径、 MTVwb、TLGwb、MVD均高于低水平病人( P<0.05);血清 fractalkine水平与原发灶最长径( r=0.72)、 MTVwb(r=0.73)、 TLGwb(r=0.82)、 MVD(r=0.76)呈正相关(均 P<0.05); NSCLC组治疗后血清 fractalkin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结论 NSCLC病人血清 fractalkine升高,与病人肿瘤负荷、 MVD有关,可作为诊断、评估病情及疗效的标志物,并有望为 NSCLC治疗带来新的靶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钟志强  曾繁增  朱蔷  宋小康 《安徽医药》2022,26(12):2474-2479
目的研究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TEP)与开放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老年病人术后应激、免疫功能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19年 3—12月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腹股沟斜疝病人 92例,采用 TEP病人 51例为观察组、开放疝修补术病人 4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 24 h和术后 72 h时应激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术后 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41.64±7.22)min比(59.43±11.91)min]观察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9.21±2.43)h比( 15.62±3.94)h,(6.42±2.73)h比( 11±4.24)h,(5.74±1.32)d比( 6.42±1.7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1.96%比 14.6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时间因素对两组病人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及 CD4阳性 T淋巴细胞( CD4+)、 CD8阳性 T淋巴细胞( CD8+)、 CD4+/CD8+肾上腺素、 [观察组:95,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 24 h时皮质醇、NA及 CD8+(155.58±24.31)μg/L、(2.60±0.53)μg/L、(3.94±0.79)μg/L、(27.14±3.92)%,对照组:(158.35±26.56)μg/L、(2.63±0.51)μg/L、(3.99±0.81)μg/L、(27.92±3.15)%]均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98.25±31.23)μg/L、(2.29±0.44)μg/L、(3.43±0.74)μg/L、(21.82±2.60)%,对照组:(97.55±32.35)μg/L、(2.27±0.42)μg/L、(3.40±0.71)μg/L、(21.90±3.31)%]、术后 72 h[观察组:(99.80±29.16)μg/ L、(2.31±0.42)μg/L、(3.44±0.72)μg/L、(22.07±2.90)%,对照组:(101.27±29.58)μg/L、(2.32±0.44)μg/L、(3.46±0.74)μ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病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甲胎蛋白 -L3(AFP-L3)、高尔基蛋白 73(GP73)、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90例晚期肝癌行 TACE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病人作为病例组,根据 1年后病人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 AFP-L3、 GP73及 LMR水平变化,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采用 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90例晚期肝癌病人随访 1年有 26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 28.9%。治疗后 3月、 6月死亡组 AFP-L3[( 212.16±11.57)μg/L、(3果78.93±19.67)μg/L]、 GP73[(179.90±6.37)μg/L、(246.24±14.06)μg/L]水平均高于存活组[(123.63±11.03)μg/L、(126.23±9.33) μg/L;(106.69±8.56)μg/L、(109.30±10.26)μg/L]( P<0.05)而 LMR[( 3.96±0.48)%、(3.72±0.55)%]低于存活组[( 4.19±0.41)%、(4.21±0.35)%](P<0.05)。 COX回归显示:肿瘤长径、备功能分级( Child-Pugh)(B级)、病灶数(多发)、 AFP-L3、GP73是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 P<0.05),LMR是保护因素( P<0.05)。 ROC分析显示: AFP-L3(治疗前)、 GP73(治疗前)、 LMR(治疗前)等三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对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预测评估价值, AUC均在 0.7以上。而该三指标的联合应用:对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预测评估价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 AUC(95%CI)为 0.85(0.72~0.97)准确度高达 0.84(76/90)。结论 肝脏储,晚期肝癌病人 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 AFP-L3、GP73、LM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 AFP-,L3、GP73越高, LMR越低的病人死亡风险越高,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死亡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