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保健食品发展的有关因素,正确引导保健食品的开发和消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14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有关保健食品的知识,态度和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主要来自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分别为83.3%;和61.7%,42.7%消费者在1999年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在200-500元,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普及营养保健知识,强化保健食品市场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医药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方面的行为调查(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评价《食品营养、安全和保健食品》选修课的教育效果,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贵州某高校5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的KAP调查,其中400名学生为未参加《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选修课的学习,另外130名为参加该门选修课学习的学生。结果:在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方面的KAP,中医药大学生了解部分知识,认知程度较好,但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未选修该课程的男女生的营养知识无差异性,女生营养态度和行为得分高于男生(t=3.077,P=0.002);选修该课程后,态度和行为得分显著提高(t=5.647和2.802,P〈0.01)。结论:中医药大学生掌握的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饮食行为不科学,开设《食品营养、安全与保健食品》选修课对其KAP的引导行之有效,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3.
宋苹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09-109,111
目的调查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门诊及妇科普查的17~50岁女性对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获得率及使用率。方法以保密问卷或谈话交流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561名有效被调查者中,对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听说过者占63%、了解者占11%、熟悉者占10%、不了解者占16%。结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紧急避孕知识的普及宣教,针对目标人群中的关键期积极宣传紧急避孕知识,提高紧急避孕方法的知晓率、获得率及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居民营养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惠琦  吕久余 《海南医学》2002,13(7):68-68,93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方法 参考健康教育的“K-A-B”模型,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单独逐项回音。结果 在营养知识方面,648名受调查者中获优36人,占总人数的5.23%。在营养态度方面,认为营养知识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的占88.9%,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的有73.9%。在行为方面,被调查者每日喝牛奶、吃豆制品的人数较少,常吃咸菜、酸菜比例却不少,占36.4%。结论 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行为有诸多不当,但多数居民的营养态度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某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动情况,分析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医院的32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业的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322名被调查者中,92.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医护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很重要,60.5%的被调查者在医护工作中经常给病人讲解疾病预防的知识,57.1%的人会经常对病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参加过医院或专门健康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的占73.6%,94.1%的被调查者愿意进一步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培训。结论很有必要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率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崔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36-323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健康宣教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运城市13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宣教情况和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3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82.6%的患者接受过营养健康教育,所获得营养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为临床医护人员、营养师以及电视、广告、讲座,分别占20.5%和21.2%,书刊报纸、亲朋好友、手机微信等渠道获得营养健康教育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为9.1%,12.1%和15.9%。营养健康教育后患者营养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知晓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大的原则和方向上,对具体的饮食控制方法知晓率都较低。结论运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接受过营养健康知识教育,但对具体的饮食控制方法知晓率较低,仍需要临床营养师和医护人员加大营养健康教育的力度,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营养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地区老年男性异性高危性行为现况,以及期望获得艾滋病知识宣传途径,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防治知晓率和高危异性性行为问卷,随机抽取重庆市4个乡镇50岁以上常住男性400名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老年男性艾滋病知晓率低(42.38%),对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仅为7.79%。12.56%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中曾有过非婚高危性行为,其中无配偶被调查者的非婚性行为比例更高达25.00%。调查还显示,有86.00%的被调查者不愿意使用安全套。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以电视(54.02%)和朋友交流(38.44%)为主,对期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通过电视(77.64%)和文艺演出(55.28%)的方式。结论:重庆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对艾滋病防治知晓率较低,其高危行为者较多,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策略,以提高艾滋病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校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对某校15个专业6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某校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不好,只有35.6%(218/612)的被调查者认识生物安全标识,31.9%(195/612)的被调查者听说过但没见过生物安全标识,32.5%(199/612)的被调查者没听说过生物安全标识。81.9%(501/61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本校的病原生物实验室属于几级实验室,仅9.2%(56/612)的被调查者正确认识本校的病原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结论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比较缺乏,应加强对某校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大中城市戒烟门诊人群吸烟状况及戒烟意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856名来自11个大中城市内的戒烟门诊。结果医院戒烟门诊被调查者中有吸烟史的比例为97.78%;绝大多数吸烟者的年龄分布在21~60岁之间,所占比例为94.38%;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即有过戒烟经历的患者)的比例为47.43%,其中男性占48.31%,略高于女性43.67%;有过戒烟史的患者中,使用过戒烟药物辅助戒烟的比例为26.86%。结论戒烟门诊被调查者多数具有吸烟史,将近一半的吸烟者有戒烟意愿。戒烟门诊可通过普及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积极推广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等措施,提高吸烟者戒烟意愿,形成规范有效的戒烟体系,从而提高戒烟有效率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大中城市戒烟门诊人群吸烟状况及戒烟意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856名来自11个大中城市内的戒烟门诊。结果医院戒烟门诊被调查者中有吸烟史的比例为97.78%;绝大多数吸烟者的年龄分布在21~60岁之间,所占比例为94.38%;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即有过戒烟经历的患者)的比例为47.43%,其中男性占48.31%,略高于女性43.67%;有过戒烟史的患者中,使用过戒烟药物辅助戒烟的比例为26.86%。结论戒烟门诊被调查者多数具有吸烟史,将近一半的吸烟者有戒烟意愿。戒烟门诊可通过普及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积极推广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等措施,提高吸烟者戒烟意愿,形成规范有效的戒烟体系,从而提高戒烟有效率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海高职学院新生营养知识、行为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纠正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保证其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691名高职新生大学生营养行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饮食消费、外出就餐和饮食习惯等。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5%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为300元~,〈300元者占7.6%。男、女生月平均饮食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平均饮食费用300元~500(60.4%)高于女生(40.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有4.9%的学生月平均饮食费用〈100元。学生普遍有外出就餐行为,63.8%的学生首选学校附近小餐馆,选择食物依据个人口味者占57.6%,考虑营养搭配者占20.5%。27.7%的学生有偏食现象,32.8%的学生有吃零食习惯。每周吃早餐次数〈3次者占16.7%,〉5次的女生(67.5%)显著多于男生(43.8%)(P〈0.01)。结论高职学院新生学生普遍存在不健康饮食行为,学校应采取措施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高食堂餐饮质量,并根据青海高原地区营养膳食需要,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保障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及早餐质量,为进一步地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河北大学在校大学生500人进行过去1周的早餐摄入情况调查。结果大学生中有52.5%的人1周内每天吃早餐,且女生(60.1%)就餐率明显高于男生(40.2%);不吃早餐的学生中有80.5%是进入大学后才养成的习惯。早餐中摄食频率较高的是谷物类、奶制品、蛋类,分别占71.6%、51.2%、50.2%。有57.9%的大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选择早餐食物仅有11.4%的学生考虑营养和卫生,50.1%的学生多依据个人口味和爱好;50%的大学生早餐消费水平为2~4元;大学生中认为早餐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占60.8%,其中医学生、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分别占68.0%、54.7%、41.7%。结论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不高,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对营养早餐与健康的认知存在专业差别,应多渠道加强相关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早餐的重视程度,从而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前农村居住妇女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营养教育计划,有效地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新乡地区4个农村的家庭妇女为调查对象,以入户访谈式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0%的农村居住妇女能认识到吃甜食过多对健康的危害,而知晓中国平衡膳食宝塔者仅13.7%,82.0%的农村居住妇女认识到营养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84.5%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农村居住妇女的营养行为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经常不吃早餐(16.2%),饮食不规律(15.5%),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食物(35.4%)。年龄、受教育程度与营养知识有关(P<0.01),其中教育程度与营养知识呈正相关(b=0.180),年龄与营养知识呈负相关(b=-0.283)。农村居住妇女营养信息的来源中电视广播占比例最高(33.8%)。结论新乡地区农村居住妇女营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其营养态度良好,很有必要要针对问题进行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是各国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进而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科普知识能被吸收的前提是公众能够阅读并正确理解健康信息。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中国公众健康科普知识阅读素养测评方法,以了解我国公众阅读并理解健康科普知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部两县1~3 年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practice,KAP) 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为今后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会泽县、陕西省镇安县的510 名1~3 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KAP 问卷调查,分析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3 年级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总的知晓率为74.4%,得分为11.16±2.51,其中“每天至少应该喝几杯水”的知晓率仅为7.8%。非常赞同“有必要在学校学习一些营养知识”和“有必要在学校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学生的比例分别为78.6%,73.9%。在7 个方面能保持正确行为的学生为50%;每天或经常吃豆类食品、肉的学生分别为28.4%,34.9%;每天喝7 杯以上水的学生仅为9.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地区、年级、是否寄宿以及是否独生子女4 个因素。结论:应针对“每天至少喝几杯水”等知识薄弱环节加强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合理饮食行为的形成;低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寄宿学生应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16.
背景 中医药对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对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调查较少,为了更好地服务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教育,本课题组在西部地区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进行了抽样调查。目的 调查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中医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任务,为开展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6—8月在研究者所在的西部3个城市(重庆市、云南省楚雄市、贵州省铜仁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抽取1个区/县,每个区/县按城乡分类随机抽取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取上述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所有中医全科医生10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基本医疗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基本医疗服务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共发放问卷102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中医全科医生以专科学历为主(42.2%),从业年限以<10年为主(52.0%),科室以中医科(33.3%)、康复科(24.5%)为主,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证书者占24.5%。基本医疗工作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75.3±21.7)%,其前3位分别为中药处方治疗(65.7%)、针灸推拿治疗(58.8%)、慢病管理(39.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占中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量的比例为(24.7±21.7)%,其前3位分别为健康教育(55.4%),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4.0%),慢病患者健康管理(59.0%)。中医全科医生接触到的最常见疾病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伤(骨折等)及中毒,接触到的最常见症状前5位依次为关节痛、头痛、咳嗽、腹痛、失眠。中医全科医生平均每周服务人次(66.0±49.2)人次,平均每例患者服务时间(25.4±13.6)min,平均每天用来看病的时间(5.7±2.3)h,平均每月转诊人次(2.7±1.4)人次。20例(19.6%)中医全科医生曾经到患者家出诊,平均每月出诊人次(2.6±1.8)人次;出诊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门不方便(平均每月出诊35人次,占平均每月总出诊人次的67.3%)。中医全科医生接诊发热患者时的首选给药方式主要为口服(60.8%)。102例中医全科医生中,针对居民开展过体检的有64.7%,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的有64.7%,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有60.8%,开展中医药保健指导的有58.8%,开展慢病管理和指导的有54.9%,开展居民建档的有45.1%,开展儿童中医饮食调养的有29.4%,开展儿童按摩传授的有27.5%。结论 重庆、云南、贵州三省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全科医生主要工作以基本医疗为主,还需承担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工作多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需较强的中西医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家庭医疗服务能力和危急重症判断能力。专科层次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应秉承“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理念,根据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融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自的优势,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培养的基层中医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营养知识与膳食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①目的了解医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育传播方式的需求意见,以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素质。②方法对7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医学院在校生对营养知识及常识掌握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但渴求得到营养知识的欲望比较高,对营养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正确。有73.6%的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对生活很重要。87.2%的学生愿意接受营养知识的教育,对营养知识教育的传播方式也表现出特有的需求意向。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奶类、薯类、鱼虾禽类、豆制品摄入不足。④结论应加强医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使医学生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膳食,改善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需求,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营养教育依据。方法连续入组2019年1—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和放射治疗科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443份有效问卷。结果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营养知识需求迫切,更需要面对面交流;营养教育营养师参与较少,患者和家属更倾向于听取医生护士意见,仅10%左右患者和家属参加过正规医疗机构肿瘤营养宣教活动,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认为肿瘤营养知识有很多矛盾(87.1%、88.5%)和可信度不高(74.19%、66.37%),且认为目前的信息无法解决疑惑(76.5%、69.03%)。近90%患者忌口,只有15%患者使用医用营养品,患者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形式以床旁一对一宣教最多、现场讲座和微信公众号次之。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迫切需要规范的营养健康教育宣教,营养师应协同医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最大程度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支持以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夏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宁夏医学院310名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有较强的健康饮食意识,但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仍然存在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改善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市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 KAP )现状,为完善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模式和营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波市老三区六所幼儿园800名家长,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营养KAP现状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3.2%、89.6%、30.3%。家庭收入对家长营养KAP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和学历对家长营养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不强( P>0.05)。结论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营养宣教,完善营养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