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腭裂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腭裂修补术小儿90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及氯胺酮组,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基础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和DBP)与基础值比较,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在麻醉诱导期有明显下降;气管插管及拔管时与基础值接近;氯胺酮组在气管插管及拔管时3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舒芬太尼组拔管时间短,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率低,为6.7%.结论:舒芬太尼在小儿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中能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提高苏醒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顾爱红 《安徽医学》2010,31(8):970-97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价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与F组相比,R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是拔管时间及术后在ICU逗留时间R组较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适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BIS监测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A组)及对照组芬太尼( B组)各30例,A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B组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插管。通过调整七氟醚吸入量将BIS维持在50~60间观察2组学流动力学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插入和拔管前A、B 2组的MAP、HR无明显变(P>0.05),拔管后B组的MAP、HR波动变化明显(P>0.05),插管拔管后B组的MAP、HR波动变化明显,有5人出现呛咳体动,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拔管时无人呛咳体动;2组术毕清醒时间B组延长。结论:和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拔管时应激反应,同时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及麻醉后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芬太尼麻醉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麻醉组(SF组,n=2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麻醉复苏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SF组HR、SBP和DBP值在手术诱导期间未发生明显的波动,各时期的值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手术后睁眼、拔管、病房停留、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和并发症率显著低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少,适合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小剂量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心内直视手术快通道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ICU病房时间的影响。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3组:中等剂量芬太尼(30~50μg/kg)为A组,小剂量芬太尼(10~30μg/kg)为B组,瑞芬太尼为c组。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基础、诱导插管后、CPB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中一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ICU病房医生护士的记录,了解病人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所有患者均自动复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均在ICU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的重新插管率均为0。C组比B组和A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多巴胺应用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各个阶段,中小剂量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应激反应效果相似,可以有效地用于心血管手术快通道麻醉,但是应用瑞芬太尼的患者明显更早拔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耳鼻喉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手术麻醉用舒芬太尼;对照组患儿麻醉用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并发症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自主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麻醉镇痛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舒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舒芬太尼组术毕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P〈0.01);舒芬太尼组拔管时间短于芬太尼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是麻醉中理想的镇痛药,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ASAⅠ~Ⅲ级在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维库溴铵、依托咪酯、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丙泊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10 min和拔管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插管后1 min和拔管时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麻醉恢复情况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中全身麻醉更具优势,具有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完全、无躁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常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舒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OPCABG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 0例,麻醉诱导应用咪达唑仑(0.04~0.05)mg/kg,依托咪酯(0.16~0.2)mg/kg,维库溴铵(0.1~0.12)mg/kg同时分别静注舒芬太尼(0.5~1)μg/kg,或芬太尼4~8μg/kg,同时持续输注丙泊酚4~6 mg/(hr.kg),舒芬太尼0.08μg(min.kg),或芬太尼0.6μg/(min.kg)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穿钢丝和拔除气管导管各时间的平均压和心率。结果: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浅麻醉反应的病人数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在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穿钢丝和拔管期间,芬太尼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术后清醒和拔管及ICU滞留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能提供术中更稳定的血液动力学,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而且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管及I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在本院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快通道麻醉组)与对照组(传统麻醉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吸入七氟醚诱导,并静注舒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注异丙酚、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异丙酚、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两组患者以PC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并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后拔管时间、C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测定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C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该种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氯胺酮、七氟烷、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头颈手术小儿10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组(B组)、七氟烷组(C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E组),各20例.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术中10布min、手术结束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情况.结果: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C、D、E组均低于A组(P〈0.05~P〈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B、C、E组均短于A组(P〈0.01).结论:与氯胺酮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更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和缩短苏醒时间,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 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 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3μg /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R组采用瑞芬太尼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S组仅七氟烷吸入,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2μg/kg,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呼吸无异常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PACU);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 T0),插管时( T1),插管后5 min (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及拔管后5 min(T7)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后呼吸道事件发生情况,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 PAED)和疼痛评分( FLACC)。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气管插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SR组比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儿PAED评分,SR组术后躁动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ACC评分比较无差异,SR组术中七氟烷用药量少于S组(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易于维持,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血管隔绝术中麻醉效果和复苏情况。方法:随机选择48例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均采用插管全身麻醉,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芬太尼(F)组,每组24例。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L)、释放支架前(T4)、释放支架即刻(T5)、手术结束时(Ts)HR、MAP变化,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T2~T6 HR、MAP,S组波动幅度低于F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S组均小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血管隔绝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在麻醉诱导术中平稳和术后麻醉恢复等方面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体循环前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下降,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间〉6h率、ICU人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均可以保持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但瑞芬太尼减少了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缩短了留观时间,更适宜用于婴幼儿快通道心脏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观察两者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I级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两组诱导时均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S组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5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异丙酚每小时2~4mg/kg持续微泵输注,七氟醚1.5%~2%吸入,机械控制呼吸.术毕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时、放置开口器、剥离扁桃体时的血流动力学及BIS变化;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出PACU时间;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出PACU时的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S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S组镇静评分高于F组,躁动评分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诱导比芬太尼3μg/kg更能有效地抑制小儿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而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接受扁桃体切除手术的1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78例患儿术前静注舒芬太尼,对照组70例患儿术前静注芬太尼,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诱导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两组的插管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组在T1、T2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0和T3、T4时刻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较好的稳定了血流动力学,促进了术后苏醒,减少了不良反应,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40例,ASAI级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min),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上头架后即刻(T3)、切皮后即刻(T4)、颅内占位切除约一半时(T5)、关颅头皮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6)、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7)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T8)各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阶段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min记录病人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F组在T2、T3、T6时MAP高于S组(P〈0.05);S组在T3、T6时的HR低于F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m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两组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在神经外科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病人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陈宏 《西部医学》2008,20(4):759-76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例择期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 min、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气管插管2 min和5 min时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A组的呼吸、睁眼和拔管时间少于B组,术后苏醒恢复状况也优于B组。结论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且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于小儿扁桃体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A组)或芬太尼(B组)。术中维持: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B组静脉泵注丙泊酚,芬太尼(间断给药)。监测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手术中5min、手术20min时、停药时、清醒时、拔管时的SBp、DBp、HR,记录拔管苏醒时间。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比B组血流动力学平稳。A组比B组苏醒快,拔管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质量好。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可提供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苏醒快速而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估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对照组,记录从进入手术室起至手术结束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术中主要药物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在麻醉诱导后降低,在气管插管及手术强刺激后升高。在诱导后插管前即刻舒芬太尼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关闭胸骨后1min舒芬太尼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1min舒芬太尼组HR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舒芬太尼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术中的心血管状态更稳定,更适合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