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31-1433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矾冰纳米乳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140只SD大鼠,制成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基质组、阳性对照组、矾冰纳米乳低、中、高剂量组及矾冰液组.采用相应药物局部涂抹,2次/d,0.2 mL/次,连续给药21 d.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于第7、14及21天计算创面愈合率,第7天取创面组织测定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结果 矾冰纳米乳各剂量组、烫疮油、矾冰液组创面于19~25d基本愈合,而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创面于23~27 d基本愈合;矾冰纳米乳低剂量、烫疮油组、矾冰液组及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5;P<0.01),创面愈合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P<0.01);各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在烫伤后7d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创面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 提示矾冰纳米乳具有明显的促进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结论 矾冰纳米乳可明显提高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王亚洲 《广州医药》2013,44(1):43-45
目的研究烫伤合剂在大鼠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烫伤合剂组,通过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取材,检测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及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烫伤合剂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烫伤合剂可促进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升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羟脯氨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烧伤膏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取28只SD大白鼠,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烧伤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14只,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分别在伤后第1、3、5、7、10、14、20天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的表达,并计数阳性细胞数。以CD34一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记数微血管密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创面表皮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中药烧伤膏组烫伤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TGF-β1表达主要在炎症细胞和毛囊上皮细胞,伤后第3、第5天,中药烧伤膏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烧伤膏组TGF-β1表达的高峰早于且强于对照组。第5天微血管密度记数中药烧伤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创面经中药烧伤膏处理后,较对照组比较,出现细胞增殖活跃的时间明显提前。结论中药烧伤膏能促进烫伤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期提高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01-102
目的:探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以凡士林为阴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愈后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均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愈合后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优于凡士林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磺胺嘧啶银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配伍的三黄矾冰烧伤中药油对小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为临床确定三黄矾冰烧伤中药油的最佳配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小鼠成功建立浅Ⅱ度烫伤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即三黄矾冰方高、中、低剂量组,三黄方组、矾冰方组及空白组,每组5只。各给药组烧伤区域分别对应涂抹给药,空白组涂抹生理盐水,每天3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皮损愈合率、创面结痂时间。【结果】(1)皮损愈合率:治疗14 d后,三黄矾冰方高、中剂量组皮损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创面结痂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各治疗组创面结痂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矾冰方高、中剂量组缩短创面结痂时间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给药组别(P0.05)。【结论】三黄矾冰烧伤中药油能明显缩短创面结痂时间,提高创面皮损愈合率。三黄矾冰方疗效明显优于三黄方、矾冰方,是临床治疗烧伤最佳的配伍方式;从药效经济学的角度,优选中剂量。  相似文献   

8.
候国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03-1104
在校儿童因热水意外烧伤以小面积烫伤最为常见,创面治疗主要采用局部疗法。2003年—2007年,笔者应用美宝(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浅Ⅱ度及深Ⅱ度浅烧伤,并与烫伤药膏作对照,观察记录了患者烫伤创面的疼痛缓解率、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外用复方薰衣草油膏对烫伤豚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观察其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建立浅Ⅱ度烫伤豚鼠模型,将6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京万红组、复方薰衣草油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外用生理盐水、京万红软膏、复方薰衣草油膏治疗,观察创面的大体变化及愈合情况,取治疗后的创面组织和血液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浓度;采用二甲苯耳肿胀模型和扭体法观察复方薰衣草油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外用复方薰衣草油膏使创面肿胀、渗出减轻,可能与局部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有关(P0.01),并显著促进豚鼠浅Ⅱ度烫伤创面的愈合(P0.01),未见任何副作用;高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P0.01);扭体法实验显示高剂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结论复方薰衣草油膏对烫伤皮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烫安乳膏对大鼠深二度烫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的烧烫安乳膏,通过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取材,检测烫伤创面羟脯氨酸水平、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愈合时间及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基质乳膏作阴性对照,湿润烧伤膏作阳性对照,观察烧烫安乳膏对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创面外用中、高剂量的烧烫安乳膏可以增加创面羟脯氨酸水平,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局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β(FGF-1β)的表达,缩短愈合时间;作用与湿润烧伤膏相当。结论烧烫安乳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加速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的愈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解鸸鹋油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30%体表总面积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比较鸸鹋油、聚烯吡酮碘、石蜡油对大鼠扭体次数、创面含水量、分泌物及创面愈合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鸸鹋油较聚烯吡酮碘和石蜡油显著降低了大鼠扭体次数、创面分泌物和创面含水量,提高了烫伤创面愈合百分率(P<0.05)。结论 鸸鹋油对创面无明显疼痛刺激作用,可减轻烧伤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的愈合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opical emu oil on wound healing in scalded rats. METHODS: Thirty Wistar rats with second degree scald were randomized into emu oil group, povidone iodine group and liquid paraffin group. The times of twisting of the rat body, water content and effusion of the scald wound and the percentage of wound heal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povidone iodine and liquid paraffin, emu oil reduced the times of body twisting of the scalded rats, the water content and effusion of the scald wound, and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wound healing. CONCLUSION: Emu oil can alleviate inflammation in the scald wound and promote wound healing in rats.  相似文献   

13.
观察烫伤大鼠结畅Kit、Kid及Gjal基冈表达与肠道推进速率的改变,初步探讨严董烫伤后胃畅动力障僻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5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6个时恫点碍8只,麻醉再背靴剃毛造成10cmX7cm的Ⅲ度创面)。烫伤组经乳酸钠林格液复苏后,于伤后3h、6h、9h、16h、24h、48h处死;对照组除烫伤外处理同实验组;处死前30min行碳素墨水灌胃(1ml/只),测量墨水最远端与幽门距离,示为畅道推进速率;冗取起始段结畅,提取总RNA后进行实时定量RT—PCR。肠道推进速率及基因2-△△ct值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伤后各时段大鼠肠道推进速率及qal、Kitl mRNA表达显著减弱(P<O.05或O.01);KitmRNA表达除伤后3h外叫显降低瞅(P<.05或(0.01)。结论:烫协后各时相大鼠肠道运动明显受抑;上述基因表达除3h时Kit外均显著减弱;至48h,各基因表达及肠道推进速率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推测肠组织中Kit、Kitl与Gjal基因表达下调及其后续转录、翻译异常,可能参与了烫伤后胃肠运动障扛导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并于治疗前后做了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CK-MB)的检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CK-MB的恢复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有效率78%,对照组有效率42%,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CTnI、CK-MB的恢复上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的CTnI和CK-MB恢复有显著疗效(P〈0.01)。  相似文献   

15.
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局部冷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入了解局部冷疗对深二度烫伤面的保护作用,以便建立稳定可靠的深二度烫伤模型。方法 采用高压蒸汽烫伤仪在40只Balb/c小鼠痛部建立深二度烫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4组,每组10只,A、B、C组分别于致伤后立即用10℃流水冷疗1h、2h、4h,D组为单纯烫伤组。于伤后即时、4h、8h、12h、24h和48h分别取材病检,观察创面深度变化、创面愈合情况及自然死亡率。结果 A、B、C组伤后创面深度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涂芦荟凝胶原汁在太湖猪Ⅱ°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太湖猪5头,利用自制烫伤仪在太湖猪背部两侧垂直于皮肤表面进行烫伤,烫伤时间分别为10、15 s,造成浅Ⅱ°、深Ⅱ°烫伤模型。把所制备的烫伤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1次外涂芦荟,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直接用无菌纱布包扎。之后观察记录,并选取适当时机取切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恢复状况。结果 25 d后所有浅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的皮肤均恢复良好,且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对照组28 d后创面恢复,且没有留下疤痕。34 d后深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痂皮大部分脱落。截止38 d,所有深Ⅱ°烫伤实验组痂片完全脱落,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疤痕,此时对照组有3个烫伤创面的痂片未完全脱落。45 d后所有实验组的肤色恢复至接近正常,瘢痕变淡,但不会消失。对照组烫伤处的半透明皮屑脱落,白色瘢痕凹凸不平。结论芦荟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并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各种皮肤结构的修复,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修复效果较对照组好,遗留疤痕较对照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药合剂在大鼠烧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烧伤炎症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和烫伤后中药合剂喂服组(中药组),烫伤组和中药组制备成III度30%总体表面积烫伤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伤后6 h,1,5,10,20 d时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IL-4和IL-10含量。结果:烫伤组和中药组血清中各指标伤后明显升高,中药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分别在不同时相点低于烫伤组,而抗炎因子(IL-4,IL-10)分别在不同时相点高于烫伤组。结论:中药合剂对烧伤炎症反应具有明显调理作用,且为双向性调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严重烫伤小鼠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13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Ⅰ)、高剂量组(Ⅱ)和对照组(Ⅲ)各40只,正常组10只.将小鼠制成Ⅲ°30%全身体表面积(TBSA)烫伤模型,正常组不烫伤,烫伤后Ⅰ、Ⅱ组分别予以30 mg·kg-1· d-1、100 mg·kg-1·d-1非诺贝特灌胃,Ⅲ组予以0.5 mL· d-1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第1、3、7、14天随机抽取10只小鼠(正常组一次性处死),处死收集血清,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TNF-α、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运用稳态模式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同时切取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烫伤后各组小鼠在第1、3、7天HOMA-IR值均高于正常组,Ⅰ组和Ⅱ组HOMA-IR值均低于Ⅲ组.Ⅰ、Ⅱ、Ⅲ各组小鼠血清TNF-α、FFA水平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均高于正常组,Ⅰ组和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或P<0.01),但Ⅰ组和Ⅱ组在同一时间点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小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给予诺贝特干预后,肝脏脂肪变性有所改善.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改善烧(烫)伤后小鼠应激状态下IR,其可能与降低严重烫伤小鼠血清TNF-α和FFA水平,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泡熏治疗足跟骨骨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足跟骨骨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运用苏木、花椒、两面针、千斤拔、桑枝、三棱、莪术、宽经藤的药液进行泡熏患足的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0 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和进行VAS评分。结果:中药组临床治愈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23.3%(7/3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结果:中药组临床治愈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20.0%(6/3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泡熏治疗足跟骨骨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2.5%。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7.5%,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