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施行的10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病例50例,开腹组手术病例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切口大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5.42±11.30)min,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1.14±11.6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平均为(11.3±13.5)ml,开腹组平均为(19.8±15.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日为(4.5±3.0)d,开腹组平均住院日为(7.8±3.7)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7230.0±1346.4)元,开腹组住院总费用为(5320.3±871.1)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大小腹腔镜组平均为(2.4±0.5)cm,开腹组平均为(4.3±1.2)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0±1.4)d,开腹组为(3.8±1.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为0%,开腹组为1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州市某医院肛肠外科预住院实践效果,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混合痔、肛瘘2009年1月-5月实施预住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病种2008年1月-5月传统住院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预住院,对缓解住院难问题,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等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视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超声刀与电刀使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使用超声刀与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超声刀组(118例)与电刀组(145例),分别单独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03±3.66)min和(46.21±6.53)min(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19±1.08)mL和(9.04±2.33)mL(P<0.01),住院期间总费用(5 055.14±402.33)元和(3 901.21±590.67)元(P<0.01),术后第1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26.28±3.73)h和(27.04±3.36)h(P>0.05),平均住院天数为(3.86±0.94)d和(3.85±0.94)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期间总费用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超声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较为安全,而电刀的使用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肠镜下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123例实施临床路径组与115例实施非临床路径管理组,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276.35±845.45)元、(3.97±1.86)天,(96.73±3.15)%;而非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354.65±764.37)元、(5.87±1.79)天、(89.14±4.17)%,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乔岗  王晓莉  代艳  姜世怀  余敏  曾健 《四川医学》2011,32(11):1740-1742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实施巩膜扣带术临床路径前后各1年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路径在该类手术干预的可行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治疗进入临床路径干预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A组),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因同样疾病治疗未采用临床路径干预的71例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的术前工作日、疗效、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临床路径干预组(A组)平均术前工作日(2.1±1.5)d,平均住院日(7.5±2.1)d,平均费用(2130.6±178.5)元,对照组(B组)平均术前工作日,(3.5±1.5)d,平均住院日(9.5±3.6)d,平均费用(3015.8±215.2)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巩膜扣带术临床路径实际运行中具有缩短术前工作日及住院时间,节约费用的优点。实施临床路径不会降低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不同用法用量在预防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应用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收集我医院胸外乳腺科2016年4-9月住院的乳腺良性肿块行MMT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75例,其中MMT术前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2 U的患者35例纳入A组,MMT术前术后分别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1 U的患者4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给药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药物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平均住院给药费用高于A组(P<0.05),A组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术前使用2 U与术前术后分别使用1 U在预防乳腺良性肿块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出血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术前术后分别给1 U增加患者的平均住院给药费用,经济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肿块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 (CA153)、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乳房美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14.20±2.68) m L、(17.42±2.61) min、(2.86±0.63) mm、(4.62±0.89) 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7.53±4.72) m L、(33.56±4.10) min、(22.72±3.25) mm、(7.43±1.0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分别为(2.54±0.69) n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安珂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安珂微创旋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采用自拟满意度问卷表评价两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41±1.24)min、住院时间(4.32±1.35)d,较对照组(30.17±1.89)min、(5.89±1.62)d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2.40±1.56)cm,小于对照组(4.38±1.66)cm(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2.50%,(P0.05);观察组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的疗效较常规手术好,可明显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乳房外形影响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效果和医疗经济学指标.方法: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CSII组(46例,T1 DM 2例,T2 DM 44例)和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MSII)组(41例,T1 DM 3例,T2 DM 38例);2组靶血糖值为3.9~7.9 mmol/L.观察2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日、术前血糖达标率、治疗3d时血糖水平以及术前降糖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CSII和MSII 2组间的血糖达标时间(d,2.2±1.6 vs 8.5±4.8, P<0.01),术前准备时间(d,4.6±3.2 vs 11.8±6.8, P<0.01),住院日(d, 19.6±9.4 vs 26.2±10.0, P<0.01),术前血糖达标率(85.4% vs 53.2%, P<0.01)、治疗3d时空腹血糖水平[(7.5±1.8) mmol/L vs (10.5±2.6) mmol/L, P<0.01],CSII组在降糖方面明显优于MSII组,CSII组的术前降糖费用高于MSII组(元,867.9±574.4 vs 497.9±283.6, P<0.01),但2组间的住院总费用(元,25007±18048 vs 24919±21617, P>0.05)无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不增加住院总费用的基础上可带来更好的血糖控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6例乳腺纤维腺瘤女性患者,按照其选择手术方式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7.66)min,观察组为(23.46±6.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8±0.69)d,观察组为(2.73±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5例(30.12%),观察组为3例(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83.10%,观察组为9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相比,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我院普通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调查2009 年11 月-2010 年8 月临床路径实施前后我院普通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情况.将165 份病例按是否实施临床路径分为非路径组87 例和路径组78 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又将两组各分为单侧甲状腺手术组和双侧甲状腺手术组,评价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结果 路径组单侧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非路径组由(7.79±2.69)d 下降到(6.55±1.36)d ;术前住院时间由(4.04±2.69)d 下降到(3.03±1.11)d.双侧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由(8.00±2.62)d 下降到(7.17±1.61)d,术前住院时间由(3.84±2.19)d 下降到(3.33±1.48)d.路径组单侧手术患者较路径组药品费用由(4 965.8±1 796.7) 元下降到(3 716.6±1 668.1) 元;住院费用由(10 366.1±3 509.7) 元下降到(10 080.1±3 436.3) 元;双侧手术患者药品费用由(5 149.7±2 174.14) 元下降到(4 428.2±1 558.2) 元,住院费用由(11 533.7±4 006.1) 元下降到(11 283.5±2 716.9) 元.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也从14.94% 下降到6.4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静 《中外医疗》2013,(25):176+178-176,178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肿瘤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小儿肿瘤术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两组患儿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6.9±1.4)d,对照组为(8.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知识通晓率上、在护理满意度上、平均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肿瘤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时间、提高疾病知识通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减少住院总费用,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术后切口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2%和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89%和8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治疗总费用分别为(12.41±4.87)d和(1.81±0.93)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9±7.71)d和(2.40±1.5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的切口感染,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45例。微创手术组患者给予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给予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 a腰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6.59±10.21)min、(187.79±15.35)m L、(8.89±0.87)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5.35±8.42)min、(103.41±23.18)m L、(6.35±1.05)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前,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3±8.85、6.23±0.09,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4±8.96、6.24±0.1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6.68±6.03、2.16±0.21,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5.38±7.78、2.12±0.08,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相当,但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剔除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阴式组和腹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变化及住院天数等。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18.5)min、(110.3±20.2)m L,与腹式组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1±1.4)d、(17.8±4.6)h,明显短于腹式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组术后最高体温(37.8±0.9)℃低于腹式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组住院总费用(5112.8±196.6)元略高于腹式组(4825.6±246.8)元,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值得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城乡示范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程、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为国家制定对贫困患者的补助政策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对河北省城乡两个示范区住院患者的疾病资料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两个患者群体的患病特点及所需费用。结果二者在家族史、住院次数、病程、治疗效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示范区总费用(6 064.5±435.5)元,药费(658.4±90.4)元,检查费用(827.1±71.8)元,平均住院天数(45.8±8.5)d;农村示范区总费用(4 804.8±262.3)元,药费(611.7±56.7)元,检查费用(524.1±51.6)元,平均住院天数(39.4±7.9)d,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城市示范区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农村示范区。农村患者住院时间短,康复时间短,且目前还没有康复站、日间医院等,因此这些患者康复的实施需要在医院的一些康复基地进行,农村患者的住院费用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80例患有结直肠疾病、需要行部分结肠切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新理念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和住院总费用. 结果 新理念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0~3.4 d,中位数2.4 d;首次排便时间1.8~4.2 d,中位数2.8 d;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7.5%和7.5%;总并发症发生率5.0%;再入院率5.0%;住院总费用(1.96±0.44)万元(1.37~3.55万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8~5.2 d,中位数2.8 d;排便时间2.5~6.0 d,中位数3.4 d;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15.0%和10.0%;总并发症发生率22.5%;再入院率2.5%;住院总费用(2.26±0.58)万元(1.84~5.24万元).2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FTS新理念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总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省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超早期脑疝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脑疝形成患者住院及随访资料(微创手术组32例,开颅手术组45例)。微创手术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开颅手术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小时GC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6个月后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微创手术组术后24小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10.63±3.31比7.23±3.55,P0.05);微创手术组住院时间较开颅组明显缩短(25.34±4.89比39.22±5.62,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2.36±1.42比3.45±1.51,P0.05);微创手术组6个月之后生活能力优良率(62.1%)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48.8%)(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见效快、费用低的特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各县区及边远地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住院日和医疗费用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同期队列研究,对实施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脑出血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各种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路径组住院总费用下降[(12520.1±922.5) vs(22757.5±21282.5)元]、药费下降[(6772.6±6388.0) vs(12578.8±10546.1)元]、化验费下降[(1649.3±948.4) vs(2337.1±1745.6)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天数缩短[(16.0±6.9)vs(18.1±9.9)天]、检查费下降[(770.7±1064.8) vs(1331.1±2086.2)元]、治疗费下降[(592.5±1108.7)vs(1218.9±2896.1)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后在降低医疗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优化诊疗护理工作流程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肛垫上黏膜套扎术与传统痔核结扎术治疗Ⅲ期痔病脱垂的临床疗效、患者住院时间及相关治疗费用,以期探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Ⅲ期痔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以脱垂症状为主的Ⅲ期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痔核结扎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治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脱垂症状均消失,痔明显缩小或消失,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7±4.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6±4.6)d(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5190.4±765.6)元,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727.8±784.1)元(P<0.05).结论 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Ⅲ期痔病的治愈率与传统痔核结扎术相似,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住院时间短及住院总费用少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