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材》2017,(3)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活血化瘀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活血化瘀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家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纳多(2.9 mg/kg)阳性对照组及银杏内酯B注射液高、中、低剂量(2.7、0.9、0.3 mg/kg)组,连续给药9 d,家兔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血瘀模型,检测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刚性、电泳)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银杏内酯B注射液家兔各剂量(0.3、0.9、2.7 mg/kg)连续静脉给药9 d均可显著降低血瘀家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或P0.01);0.9、2.7 mg/kg剂量可显著降低血沉方程K值,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0.05或P0.01)。结论:银杏内酯B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家兔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00-102
目的:通过联用益气活血药黄芪注射液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探讨两种药物联用对气虚血瘀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留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在寒冷、潮湿、劳累、饥饿等多因素条件下导致大鼠气虚,腹腔注射0.6ml/kg肾上腺素注射液导致血瘀,按照临床使用总量不变原则换算剂量,将气虚血瘀证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为0∶10(即黄芪注射液0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2ml/kg)组、2∶8(即黄芪注射液0.4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1.6ml/kg)组、4∶6(即黄芪注射液0.8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1.2ml/kg)组、6∶4(即黄芪注射液1.2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0.8ml/kg)组、8∶2(即黄芪注射液1.6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0.4ml/kg)组、10∶0(即黄芪注射液2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0ml/kg)组与模型组,由于灯盏细辛本身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药,因此,将其设置成阳性对照。每组8只,腹腔注射药物至体内,每天1次。给药3天后,观察大鼠体征、记录大鼠体重变化、摄食量及游泳时间;测定凝血时间并取各组血清按照测试盒方法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含量,并取各组全血测量其血液粘度。结果:各给药组均可明显降低气虚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能明显降低大鼠凝血时间,也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其中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8∶2(即黄芪注射液1.6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0.4ml/kg)时降低效果最明显;各组均有较好的降低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作用,其中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4∶6(即黄芪注射液0.8ml/kg;灯盏细辛注射液1.2ml/kg)最为明显;各组均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论:黄芪注射液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用对大鼠气虚血瘀症状有所改善,其改善效果较好,初步得出联用比例在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4∶6到8∶2的范围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本文观察了灯盏花浸膏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离体豚鼠心脏灌流、体外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家兔脑血流等的影响。发现口服灯盏花毒性较小,一次口服相当于生药80g/kg时,三天内未见小鼠死亡。口服灯盏花60g/kg1~2hr内,具有保版小鼠常压耐缺氧作用。在家兔耳静脉注射1g/kg时,具有增加家兔脑血流量及外周血流量的作用,持续时间为17min。在家兔体外血浆药物浓度为23mg/ml时,该药能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当5%灯盏花提取液进行豚鼠离体心脏灌流时浓度为0.25mg/ml和0.5mg/ml,均能增加冠脉流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及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苷的方法造成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中微血管管径、血液流态、毛细血管开放数的影响;采用冰水浴联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血塞通软胶囊27mg/kg、13.5mg/kg、6.75mg/kg能明显增加家兔眼球结膜的血管管径,减少血管管径的变化率,抑制血管管径减小,同时能明显增加血液流速,血塞通软胶囊27mg/kg、13.5mg/kg也能显著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P<0.05。另外,血塞通软胶囊56mg/kg、28mg/kg、14m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粘度,减少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的粘度值,显著减少红细胞电泳的时间。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活血化瘀作用有利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4种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的主要疗效变化。方法:用孔径为10K的纤维滤器去除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的大分子物质。用家兔脂多糖(1μg/kg)发热模型证实高(3.0 m L/kg)、中(1.5 m L/kg)、低(0.75 m L/kg)剂量的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的清热疗效变化;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家兔血瘀模型,观察高中低剂量的丹参注射液(1.2 m L/kg、0.6 m L/kg、0.3 m L/kg)和灯盏细辛注射液(6.0 m L/kg、3.0m L/kg、1.5m L/kg)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去大分子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与对应的注射剂原液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发热家兔的体温,去大分子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对应的注射剂原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瘀证家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同等剂量的去大分子注射液与原液无明显差异。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去除大分子物质后,其主要疗效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王文  行利  王长海  李军昌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63-963,99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DN)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指标、尿蛋白及血、尿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积分及血、尿β2-MG水平降低.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DN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状态,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 将10只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静脉注射给予灯盏花素水溶液( 16 mg/kg);B组在给予黄芪注射液(8 mL/kg)5 min后,静脉注射给予灯盏花素( 16 mg/kg).两组于给药后2、5、10、20、40、60、90、120、180、240 min采集血样,采用HPLC测定灯盏花素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用DAS 2.0计算药动参数,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灯盏花素单用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后,其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且合用后灯盏花素的Tmax、Cmax、t1/2α和t1/2β较单用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l/F较单用灯盏花素时显著性减小(P<0.01),但AUC较单用灯盏花素时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降低灯盏花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消除,从而提高了灯盏花素的生物利用度,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两药合用时应适度降低灯盏花素的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8.
刘琨  黄冬生 《中药材》2006,29(5):519-52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疗效。方法:当发现药物性肝损且达到停药标准时,实验组1每天用灯盏花素注射液30 ml加入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滴;实验组2每天用1.8 g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实验组3每天联合应用1.8 g还原型谷胱甘肽和30 ml灯盏花素注射液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以维生素C 2 g替代,各组疗程均25—30天。疗程满后再次复查肝功以评定疗效,对比各组的疗效,用X2检验两者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灯盏花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有效率比对照组均有升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者联用可增加治疗的有效率。结论:提示灯盏花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有效。  相似文献   

9.
用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方法复制成微循环障碍的家兔模型,观察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其微血管及血浆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注射液(不含吐温),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结膜和肠系膜微血管的交点计数(生理盐水对照组则无此作用)。此变化有利于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并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藏羚羊角注射液的解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藏羚羊(Pantholops hodgosni Abel)的角制成注射液进行了解热试验,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选健康家兔11只,体重为1.95~2.20kg,雌雄兼有。体温在38.3~39.6℃(肛温),然后每只家兔经耳静脉注射过期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0.5ml/kg,使其发热。随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4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注射液60mg。结果:治疗10天后观察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或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治疗AMI可改善左室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较好地 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血瘀证家兔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方法从耳缘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复制血瘀证家兔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以及丹龙醒脑片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显著升高,血沉(ESR)明显加快,血沉方程K值(ESRK)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明显增高(P<0.01~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各组全血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亦有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丹龙醒脑片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是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环节。本实验观察活化血瘀中药灯盏花防治ARF 的作用机理。实验用家兔皮下注射50%甘油溶液,造成 APF,一组为对照组,一组同时静脉注射灯盏花。二组测定血、尿肌酐和尿素氮,观察肾微循环变化及用氢清法测肾血流量和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家兔一般在24~48小时内死亡,用药组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血肌酐与尿素氮对照组在致 ARF 后24小时明显升高,用药组24小时有轻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对家兔脑血管的扩张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本实验观察了补阳还五汤注射剂对家兔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实验方法实验共用家兔22只,体重2.5kg左右。家兔以3%戊巴比妥纳1ml/kg静脉麻醉。其中11只先描绘其脑电阻图、前肢电阻图和心电图,并由心腔抽血检查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然后静脉注射补阳还五汤注射剂(剂量为1.5ml/kg)。以每分钟约1ml之速度静脉注射,注射后5、10、15、20、25、30分钟记录脑电阻图、肢体电阻图及心电图,注射后30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血栓因子指标的作用。方法: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2例)用灯盏花注射液40ml,每日1次静滴;对照组(3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每日1次静滴。结果:灯盏花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静注和肌内注射灯盏花注射液对家兔全血及血浆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注20mg/kg后,2h及4h全血粘度明显下降,p分别<0.05和0.001。肌内注射每天10mg/kg,连续14天,在注射后第三天及第七天全血粘度也明显下降,p分别<0.01及0.05。但血浆粘度均无明显变化。作者认为,本药其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可能同其抑制红细胞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4 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前后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内 PO2 值。结果 :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有显著性差异(P<0 .0 5或 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改善股骨头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 ,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机理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PSS患者,用灯盏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1次/日,14d为一疗程;同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组。治疗前后在检查泪腺分泌功能和居腺活检的基础上,还检测患者的甲镇微循环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16.7%。治疗后患者甲皱微循环明显改善,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灯盏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飞蓬甙、黄芩素甙等9种成分。主要功能有降低血粘度,对抗血小板和血细胞聚集,抗内凝血及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和促进外分泌腺的分泌作用。治疗PSS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湿病病变过程中血瘀的轻重程度。方法:本文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将大肠杆菌内毒素剂量由小及大,每间隔5小时从模型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一次(攻毒),剂量依次为1μg/kg、15μg/kg、30μg/kg、250μg/kg。对照组同时从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攻毒”后1.5小时采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GMP-140。结果:第一次“攻毒”后血小板GMP-140分子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P<0.01)。第二次“攻毒”后D-D浓度开始升高(与对照组比P<0.01),其后上述指标随时间推移和“攻毒”剂量加大而递增。提示:温病病变过程中GMP-140能反映温病早期的“血瘀”变化,而D-D在温病后期变化最明显。两项指标能客观的反映温病病变过程中“血瘀”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以10ml/kg经静脉注射,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造模后夏至草治疗组按9.0、3.0、1.0g/kg(含生药)静脉注射夏至草提取物,益母草治疗组按5.0g/kg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显微电视录像观察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流态和微淋巴管(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夏至草提取物可明显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流,使ML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Ⅰ)、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Ⅱ)、淋巴动力学指数(L.D-Index)显著增高。结论:夏至草提取物对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有良好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