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秃瓣杜英茎叶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对秃瓣杜荚茎叶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对实验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伊谷甾醇(2)、葫芦素D(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槲皮素(6)、3,4.二羟基苯甲酸(7)、MogrosideIE1(8)、5R,积-Epoxymogroside IE1(9)、山奈酚-7-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芦丁(11)。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杜荚属植物中分得,对化合物8的结构首次进行了X-衍射分析。化合物9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水平(25μg·mL-1浓度时增加1.32倍)。  相似文献   

2.
狭叶米口袋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友霞  陈立  王军宪 《中药材》2007,30(8):954-956
目的:研究狭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Bg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其中5个已鉴定,分别为正十六烷酸(n-Hexadecanioc acid,I),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胡萝卜苷(Daucosterol,III),芹菜素(Apigenin,Ⅳ),D.果糖(D.Fructose,V1)。化合物V为甲基取代的黄烷二醇糖苷类,结构尚在鉴定。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狭叶米口袋植物中提取,其中化合物I和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蝉翼藤茎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学东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2,33(10):872-874
目的:对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中压液相色谱方法对蝉翼藤茎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UV,IR,MS,1D和2DNMR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4’-二甲基-1,7-庚二酸(I),肌醇(Ⅱ),豆甾醇(Ⅲ),维太菊苷(Ⅳ),鼠李糖(V)和蔗糖(Ⅵ)。结论: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芫花枝条木脂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芫花枝条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反相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芫花枝条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谱学分析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芝麻脂素(1)、紫丁香树脂酚(2)、落叶松脂醇(3)、左旋松脂醇(4)、荛花酚(5)、salicifoliol(6)、vladinol D(7)、异落叶松脂醇(8)。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芫花枝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7为首次从瑞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雪莲鞘胺醇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西藏雪莲花(Saussurea tridac-tyla Sch-Bip)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UV,IR,EIMS,ESIMS,^1H-NMR,^13C-NMR,HMQC,HMBC等光谱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西藏雪莲花地上 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雪莲鞘胺醇(xuelianceramide,I)和chamaemeloside(Ⅱ)。结论:化合物I新化合物,化合物Ⅱ首次从风毛菊尾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草豆蔻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豆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草豆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1, 7-双苯-5-羟基-4, 6-庚烯-3-酮 (trans, trans-1, 7-diphenyl-5-hydroxy-4, 6-hepten-3-one, 1), 乔松素 (pinocembrin, 2), 山姜素 (alpinetin, 3), 7, 4′-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 (4), 蜡菊亭(helichrysetin, 5), 2′, 4′-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 (uvangoletin, 6), (1E, 4Z)-5-hydroxy-1-phenylhexa-1, 4-dien-3-one (7), katsumadain B(8), 羊踯躅素I(rhodomollein I, 9)和金色酰胺醇酯(aurantiamide acetate,10)。结论:化合物7为一个新天然产物, 化合物9和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指叶苔中的一个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指叶苔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运用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获得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5α-hydroxy-9α,10α-epoxycadinan-3-en-2β,14-olide(1),abieslactone(2),和24,25-dihydro-abieslactone(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研究金疮小草(又称白毛夏枯草)中的neo-克罗烷二萜.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对二萜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NMR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氯仿提取部位分离已知化合物金疮小草素A,C,D(Ajugacumbins A,C,D,1,2,3),ajugamarin A1(4)和新的neo-克罗烷二萜:金疮小草素H(ajugacumbin H,5).  相似文献   

9.
维药药西瓜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静  张洁  邓世明  代斌 《中草药》2012,43(3):432-435
目的研究药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结合重结晶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药西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菠甾酮(3)、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4)、对羟基苯甲酸(5)、6-C-对甲基苄基牡荆素(6)、双氢葫芦素E(7)、葫芦素E(8)、异表双氢葫芦素D(9)、双氢异葫芦素B-25-乙酯(10)、葫芦素E-2-O-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6-C-对甲基苄基牡荆素;化合物1~5、7、9、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玉盘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渗漉提取,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clemochinenosideB(1),(+)-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2),grandiuvarinC(3),uvamalolG(4),因特洛卡内酰胺-I(5),胡椒内酰胺D(6)。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单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var.integrilifolius(Koidz.)Kita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ilicagel、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浙贝素(2)、消旋丁香脂素(3)、齐墩果烷(4)、1,4-苯二酚(5)、2,5-二羟基苯乙酸乙酯(6)、对羟基苯乙酰胺(7)、槲皮素(8)及金丝桃苷(9)。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毛冬青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论:从毛冬青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包括2个三萜皂苷:3-O-α-rhamnopyranosyl-(1→2)-[β-glucopyranosyl-(1→3)]-α-arabinopyranosyl hederagenin(1),scheffarbosideC(2);3个三萜化合物:salacianone(3),ace-tyloleanolicacid(4),pomolic acid(5);以及arctigenin(6)和glucos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表现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益智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山奈酚-4′-O-甲醚(1)、杨芽黄素(2)、益智醇(3)、胡萝卜苷棕榈酸酯(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扭曲肉芝软珊瑚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利用各种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并利用光谱学和理化性质来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brassicolide (1), emblide (2),methyl tortuoate A (3), methyl tortuoate B (4), (24S)-24-methylcholestane-1,3, 5, 6, 25-pentol 25-monoacetate (5)。结论:化合物1,2和5都是首次从该珊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一味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独一味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7-O-β-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芹菜素7-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苷(5)、小麦黄素(6)、刺槐素(7)、芫花素(8)、独一味素A(9)、独一味素B(10)、山栀苷甲酯(11)及丁香酸(12)。结论:化合物5-8及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具有显著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东产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Roxb.)Benth.计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樱黄(prunetin,1),芒柄花素(fomononetin 2),pseudoboptigen(3),3′-methoxydaidzein(4),染料木素(genistein5),大豆素(daidzein6),dihydrodaidzein(7),demetIlylvestitol(8)。结论: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毛鱼藤中分得,化合物3,4,7,8为首次从鱼藤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阐明五爪金龙的有效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五爪金龙地上部分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氯仿萃取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化合物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进行确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和物理方法鉴定分别为槲皮素-4′,7-二甲醚(Ⅰ),山奈素-4′,7-二甲醚(Ⅱ),β-胡萝卜苷(Ⅲ),β-谷甾醇(Ⅳ)。结论:以上化合物全部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