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后胃瘫(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是上腹部术后较少见的近期并发症,特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胃排空延迟,不包括胃流出道的机械性梗阻。该症经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以完全康复[1~3]。1996年12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上腹部术后胃瘫1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53~75岁,平均63·5岁;胃癌根治性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术后2例,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5例,Whipple术后2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1996年8月~2006年7月收治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8~74岁,平均61岁。原发疾病:胃窦癌4例,胃体癌3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结肠癌2例,急性重型胰腺炎1例,门脉高压症1例。术式: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吻合4例,BillrothⅡ式吻合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临床表现:术后3~7天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停止胃肠减压,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后1~3天即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感…  相似文献   

3.
朱桂玲  田宏  王鑫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61-861
胃瘫也称胃无力症,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中大型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对治疗本病至关重要。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3%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胃瘫,占胃瘫综合征发病率的18%。我科自1995~2005年共收治18例胃瘫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术后3例,脾切除门体分流术后4例,重症胆管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2例,腹部闭和性损伤3例(其中2例为多发伤,1例十二指肠破裂,均行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闻立平  骆明远 《浙江医学》1996,18(2):114-115
胃术后排空延迟指胃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约为2%~3%。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5年5月行胃手术486例,并发本症11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3~73岁,平均52岁。其中胃癌5例,行胃癌根治加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术后并发胰腺炎及小网膜囊内血肿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2例,行胃窦切除加选迷切、毕I式吻合术;胃溃疡2例,行胃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术,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壶腹部癌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式);食管下端癌1例,行食管下端癌根治、食管胃底吻合、幽门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正> 病历摘要例1.李××,男,45岁,住院号A59468。上腹痛,吐苦水6年。6年前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某医院行胃次全切除BillrothⅡ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术后二周开始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痛,进食或服制酸药疼痛加重,痛时伴轻度呕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残胃贲门癌发病规律及探讨外科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6年至2001年残胃贲门癌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 残胃贲门癌21例,18例 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BillrothⅡ式术后16例,BillrothⅠ式2例。本组21例残胃贲门癌中,1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残胃贲门部切除,食管余胃吻合术,拒绝手术1例。1例术中见腹腔广泛转移在检术。1例行空肠造瘘术。全组无近期死亡,18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病人术后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良好。结论 胃大部切除患者应终身定期随访,以期较早发现残胃贲门癌。绝大多数残胃贲门癌需行残胃及吻合口全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2 0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17例 ,年龄 5 5 d~ 14岁 ,平均年龄 3岁 2个月。临床表现 :腹痛 18例 ,黄疸及发热 11例 ,腹部包块 7例 ,同时有腹痛、黄疸、腹部包块三联征 5例。1.2 治疗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择期手术 18例 ,其中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 Roux- y吻合术 8例。 10例行囊肿切除空肠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急诊行外引流术 2例 (第 2次手术时都行囊肿切除空肠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1.3 并发症 术前并发胆总管结石 1例 ,囊肿穿孔 2例 ;术后并发粘连…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残胃贲门癌发病规律及探讨外科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6年至 2 0 0 1年残胃贲门癌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 残胃贲门癌 2 1例 ,18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 ,其中BillrothⅡ式术后 16例 ,BillrothⅠ式 2例。本组 2 1例残胃贲门癌中 ,16例行残胃全切 ,食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2例行残胃贲门部切除 ,食管余胃吻合术。拒绝手术 1例。 1例术中见腹腔广泛转移行活检术。 1例行空肠造瘘术。全组无近期死亡 ,18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病人术后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良好。结论 胃大部切除患者应终身定期随访 ,以期较早发现残胃贲门癌。绝大多数残胃贲门癌需行残胃及吻合口全部切除 ,食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胃状态下食管癌及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本院自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残胃状态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8例,均行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例确诊患者的残胃状态时间平均为11.7年,其中Billroth I式吻合术者2例;Billroth II式吻合术者6例;2例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结肠代食管术,6例贲门癌患者均经腹部手术切口,2例行贲门癌下段食管切除联合间置空肠代食管吻合术,4例行贲门癌残胃全切除联合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术。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后残胃状态下的患者,早期或局部晚期的食管癌与贲门癌亦可行根治性手术,手术前需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胃瘫 (gastroparesis)是指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功能障碍性病症。胃肠吻合术后出现胃瘫是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我科自 1991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间行胃空肠吻合手术 310例 ,诊治手术后胃瘫 2 1例 ,恢复良好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 6 8岁。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毕Ⅰ式吻合 2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毕Ⅱ式吻合 7例 ;胃癌伴幽门梗阻行远端根治术 5例 ;行胃空肠吻合 3例 ;胰头癌及十二指肠肿瘤晚期引起胃肠梗阻行胃空肠吻合或十二指肠空肠Roux en Y式…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成人先天胆总管扩张症9例,其中男1例,女8例,年龄15~30岁,均采用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至13年,均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典型三主症腹痛、肿块、黄疸2例;黄疸4例;单纯腹部包块2例;因腹外伤疑空腔脏器穿孔1例。其中2例施扩张部切除、胆囊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施胆囊十二指肠侧一侧吻合术;1例施囊肿十二指肠后吻合术;1例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吻合口下空肠15cm加套叠式缝合;1例行胆总管囊肿空肠Roux-en-y吻  相似文献   

12.
程嗣福 《安徽医学》1991,12(5):42-43
<正> 我院从1980年~1991年3月,收治的113例阻塞性黄疸病人中,有15例病人术后发生肝衰,占13%(15/113),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34~72岁,50岁以上13例。病种与术式:十二指肠乳头肿瘤2例,行胆囊空肠Roux-y吻合术;胆总管结石伴化脓性胆管炎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囊结石、胆总管下端开口结石嵌顿4例,行胆囊切除oddi括约肌成形术。肝内残石1例,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吻合术;左肝伴胆总管结  相似文献   

13.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0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治疗1.1一般资料我科1994年至2005年的胃部分切除手术病人中,共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5.2岁。其中男15例,女5例。胃癌远端胃切除8例,近端胃切除食道胃吻合式10例、壶腹部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全部病人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1.2临床表现20例均在5~15天(拔除胃管进食后)开始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食后加重,甚则呕吐,有时含有胆汁,不发热,无胸痛及满腹痛。再次置入胃管后,胃肠减压引流量约800~2000ml/d左右,有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以及诊治策略。方法对4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胃吻合术后发生PGS的9例(18.8%)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PGS均发生于术后5~10 d,经治疗PGS平均缓解时间为26.2 d,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胃空肠吻合术。结论胰十二指肠术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可分为轻度胃瘫和重度胃瘫,多数学者认为术后胃瘫的发生属多因素致病。预防术后胃瘫,需要术前消除病人顾虑,术中操作要轻柔,遵循微创原则,术后加强营养及控制感染。治疗术后胃瘫,应该是以肠内营养(EN)为主的综合疗法。对那些病情重、体质差、精神紧张,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病人,术中空肠造瘘、术后适时置放鼻肠管是防治胃瘫有效的措施,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3~2002年15例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行囊肿切除,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Ⅳ型的病例加做段、叶切除。3例行囊肿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2例行囊肿外引流术。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唯一方法.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ll-Y吻合术是1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杨勇  高宏  刘连会 《黑龙江医学》2006,30(6):459-460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6~10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7.
动力性胃排空障碍(FDGE)又称“胃无张力症”“胃滞留”和“胃瘫”。我院1995年2月至2007年8月收治腹部手术后FDGE30例对其诊断和治疗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9岁,平均55·6岁。原发疾病:胃窦癌11例,喷门癌3例,胰头癌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经验。方法:51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年龄2个月~12岁,采用囊肿切除(包括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结果:51例均痊愈出院,其中胆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获愈出院。42例随访3个月~1年,1例术后8个月发生肠粘连致空肠胆支系膜血管受压,予行胆支部分切除吻合后痊愈出院,3例患儿偶有腹痛,余患儿未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13例胃术后胃瘫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瘫是指腹部手术后胃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障碍 ,即胃排空延迟。也是胃切除术后继发的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 ,容易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及时准确诊治胃术后胃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以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我院自 1996年至 2 0 0 3年 3月共行胃切除术 135例 ,其中13例发生胃瘫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胃瘫者 13例 ,男性 3例 ,女性10例 ,年龄 37~ 74岁 ,其中胃大部切除术毕 式吻合术者 9例 ,毕 式吻合术者 3例 ,胃穿孔修补术者 1例 ;其中合并有糖尿病者 7例。1.2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6例食管癌贲门癌伴门脉高压症的围术期处理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16例中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1例,B级5例,其中3例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同时行脾切除术。16例中6例行食管癌根治颈胃吻合术,3例行左侧副胸弓上食管胃吻合术,7例行弓下食管胃吻合术。结果:16例中1例死于肝性脑病,15例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3例同时行脾切除,病情改善明显。随访7个月至5年,失访3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1.2%、56.2%及33.3%,无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对于食管癌贲门癌伴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是首选方法;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脾功能亢进是关键,合并脾亢患者应同时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