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测定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的价值。方法: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升高的急危重症患者433例,依据既往病史,排除异常糖摄入后,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196例,糖尿病未控制组151例和糖尿病肝肾病组8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4组发病48 h内HbA1c和GS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未控制组、糖尿病肝肾病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2,1.40,P>0.05);糖尿病未控制组HbA1c,GSP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健康对照组(μ=29.45,27.94,P<0.05);糖尿病肝肾病组HbA1c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μ=19.82,P<0.05),GSP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27,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FPG高于健康对照组(μ=18.34,P<0.05),GSP和HbA1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61,1.4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0例因颅脑外伤住院且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升高将其分为两组,HbA1c正常组(应激性血糖升高117例)与HbA1c升高组(糖尿病血糖升高93例)。较于对照组,两组的HbA1c含量均有提高,而且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A1c是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血糖升高的一个良好指标,在颅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为治疗方案的分组依据,以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冠心病血糖升高患者的鉴别断价值。方法收集血糖升高的冠心病患者310例,其中糖尿病组(既往有糖尿病史)196例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既往无糖尿病史)114例,正常对照组80例,入院后次日清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FPG及HbA1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FP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糖尿病与无糖尿病高血糖组间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PG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糖尿病组HbA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P<0.01),无糖尿病高血糖组与正常对照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鉴别冠心病并糖尿病和冠心病应激性血糖增高,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s,LDH)在重症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依据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FPG联合HbAtc检测情况及GCS预后评分进行分组,比较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6~8分)与极重度颅脑损伤组(GCS评分3~5分)、糖尿病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6.1mmol/L且HbAlc〈6.2%)及不同预后患者LDH、FPG水平,并分析GCS评分与LDH、FPG的相关性。结果极重度颅脑损伤组FPG、LDH水平高于重度颅脑损伤组(P〈O.01);糖尿病高血糖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FPG、LDH水平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预后差组、死亡组LDH、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人院时GCS评分与LDH、FPG水平呈负相关(r=-0.948,P=0.001;r=-0.941,P=0.001)。结论FPG、LDH可用于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判断患者预后,HbA,c在鉴别诊断糖尿病性或应激性血糖增高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血糖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超声参数特征。方法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将PCOS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共32例;空腹血糖异常组(IFG),共25例;糖耐量异常组(IGT),共19例。糖尿病HbA1c正常组,共24例;糖尿病HbA1c升高组,共21例。应用经腔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卵巢体积、间质容积和卵泡体积。卵巢血流量化指标: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运用经腔内二维超声测量的卵泡数、平均卵巢直径、卵巢间质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IFG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V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增多、卵巢容积和卵泡容积增大,VI%和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HbA1c正常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增多、卵巢容积增大、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容积增大,V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HbA1c升高组与糖尿病HbA1c正常组比较,间质容积减小,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不同高血糖状态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参数特征:PCOS在糖耐量异常阶段和糖尿病阶段,卵巢体积和卵泡体积增大、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量增多。PCOS患者在空腹血糖异常阶段出现VI%升高,糖耐量异常阶段和糖尿病阶段出现VI%和FI增高,糖尿病血糖控制差者FI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血糖水平及患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并根据并发症类型分为并发高血压组(70例)、并发高血脂组(19例)、并发糖尿病肾病组(21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18例)、并发骨折者组(22例)及无并发症组(8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1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HbA1c与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浆HbA1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血浆HbA1c水平稍高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bA1c水平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与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浆HbA1c水平均随FPG水平的上升呈升高趋势。结论 HbA1c检测能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但尚未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提示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12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05-1606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HbA1c,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患者HbA1c与当天FBG及2h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同一天检测的HbA1c与2hPBG相关性密切。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2hPBG检测在糖尿病疗效观察上优于FPG。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超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病例组。其中对照组207例,病例组93例。抽取所有患者肘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留血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日本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HbA1c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FP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F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分别为80.56%、90.36%、93.64%。Hb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分别为85.67%、96.25%、96.70%。HbA1c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视网膜病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发展及血糖水平升高,控制HbA1c能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胡婷  胡耀宗  索明环  王伟佳  陈康  陈颖  王霞  田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531-1533,1537
目的 探讨糖化清蛋白(GA)、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GA/HbA1c比值等血糖监测指标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患者或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共372例,其中纳入G6PD正常组的共234例,包括健康体检者146例(健康组)和糖尿病患者88例(糖尿病组);纳入G6PD缺乏症组的共138例,又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G6PD缺乏症未合并糖尿病组(104例)及G6PD缺乏症合并糖尿病组(34例).检测各组人群的空腹血糖(FPG)、GA、GSP、HbA1c水平并计算GA/HbA1c比值,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分析GA、GSP、HbA1c水平及GA/HbA1c比值与FPG的相关性.结果 G6PD缺乏症未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组、G6PD缺乏症合并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比较,HbA1c水平均较低(P<0.05),GA/HbA1c比值均较高(P<0.05),而GA和G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缺乏症组与G6PD正常组相比,HbA1c水平、GA/HbA1c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及G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正常组中,FPG与GA、GSP、HbA1c及GA/HbA1c比值均呈正相关(r=0.426、0.378、0.572、0.458,P<0.05).G6PD缺乏症组中,FPG与GA、GSP呈正相关(r=0.373、0.480,P<0.05),而FPG与HbA1c、GA/HbA1c比值均无相关性(r=0.262、0.192,P>0.05).结论 G6PD缺乏会导致患者HbA1c水平偏低,而GA和GSP水平不受影响,对于G6PD缺乏的患者,GA和GSP水平能更准确地反映其血糖控制水平,是其血糖监测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马太花 《临床医学》2010,30(5):49-50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9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 h内)空腹血糖,并分别于入院时及第1、2、4周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2周内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②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血糖正常组优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P0.05)。结论血糖检测应作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及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及其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五态人格测验表问卷调查,与全国常模作对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五态人格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人格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太阴人格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特征患者人格得分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太阳人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A1c控制水平的少阳人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少阴人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太阴人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按HbA1c水平分为3组:血糖控制理想组(HbA1c<7.0%,44例),血糖控制一般组(7.0%≤HbA1c<9.0%,69例),血糖控制差组(HbA1≥9.0%,73例),HbA1c控制水平与少阳人格得分呈正相关(r=0.212,P<0.05);在血糖控制理想组中,HbA1c值与少阴人格得分呈相关性(r=0.355,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可能与五态人格中的少阳、少阴人格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该院25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血糖控制一般亚组及血糖控制差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HbA1c、CA199、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PG、HbA1c、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差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亚组及控制一般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差亚组及血糖控制一般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FPG、HbA1c均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3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HbA1c与CA199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1例。结果HbA1c水平DR组较NDR组高(P<0.01),HbA1c水平越高,DR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A1c测定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清蛋白(GA)及餐后2h血糖(OGTT-2hPG)联合检测对肇庆市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监测的探讨。方法对2016-2017年来该院就诊的374例患者中,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5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疗效监测,检测患者FPG、GA、HbA1c及OGTT-2hPG等参数。结果在随访的125例糖尿病患者中,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占74.4%,拒绝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高达22.4%,糖尿病知识普及情况不容乐观。进行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患者(A组)治疗前后比较,FPG和HbA1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药物组(A1组)治疗前后比较,FPG、HbA1c、GA、OGTT-2hPG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A2组)的FPG、HbA1c、GA、OGTT-2hP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更佳。拒绝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患者(B组)2次监测比较,GA、OGTT-2hPG水平均持续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HbA1c、GA及OGTT-2hPG联合检测对肇庆市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其他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HbA1c与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HbA1c与FPG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的HbA1c、FPG、TG、T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中HbA1c水平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1c、FPG及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300例糖尿病(DM)患者(DM 组)和3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 HbA1c 及 FPG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的关系。结果DM 组和对照组的 HbA1c 水平分别为(10.7±1.8)%、(3.7±1.1)%;FPG 水平分别为(10.9±1.7)、(4.1±1.2)mmol/L,DM 组 HbA1c 和 FP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 患者 HbA1c 与 FPG 水平呈正相关(r=0.9382,P <0.05)。结论HbA1c 可以准确评价 DM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HbA1c 与FPG 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更可靠,对疾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情控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GDM患者和36例正常妊娠对照人员进行血清AFU和ADA测定。比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AFU、ADA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分析AFU、ADA与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实验对象血清AFU、AD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FU、ADA与FPG和HbA1c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对照组AFU、ADA水平与FPG和HbA1c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AFU、ADA与FPG、HbA1c、AST及ALT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年龄、BMI、血压无相关性。结论 GDM患者血清AFU和ADA活性明显升高,分别与FPG、HbA1c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反映患者糖代谢控制的情况,是临床诊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A组)78例和未达标组(B组)54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bA1c,TC,TG,LDL-C和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5,7.65,9.36,9.11和10.25,P均<0.01);TC,TG和LDL-C水平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相反;HbA1c,TC,TG,LDL-C和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5,2.025,2.133,2.321和-1.998,P均<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5,3.156,4.562,3.178和-2.625,P均<0.0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1,2.117,2.734,2.4631和-2.005,P均<0.05);糖尿病组TC,TG,LDL-C和HDL-C与Hb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29,0.35和-0.52 (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调整血脂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化血清清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比较两者在糖尿病(DM)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8月在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DM初筛人群2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异常(IGT)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IFG/IGT)组、DM组5个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液态酶法测定GA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DM组GA、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与其他4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与IFG/IGT组血清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水平与HbA1c具有明显相关性。回归方程Y=0.230 5 X+2.221 8,R2=0.744 6。HbA1c与GA在各组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中,GA与HbA1c在NGT组和糖耐量减低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是反映近期血糖变化的良好指标,与HbA1c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产前检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5例(观察组)和产前检查妊娠期正常孕妇9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葡萄糖筛查试验OGC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测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OGCT和OGTT(60min与120min)血糖及HbA1c水平分别为(6.95±0.81)mmol/L、(11.05±0.57)mmol/L、(11.23±2.10)mmol/L、(9.51±2.14)mmol/L、(6.92±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A1c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6.0%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可高达91%,均明显高于5.5%(2.00%)和5.5%~6.0%(7.32%)。HbA1c检测方法简单,HbA1c6.0%可初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指标,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