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痰瘀痹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身痛逐瘀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西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西医临床总有效率76.19%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55%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为(2.29±0.72),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的西医疗效不相上下,但中药联合化疗能明显改善痰瘀痹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神蠲痹针法结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不宁腿综合征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药组,各33例。中西医组给予调神蠲痹针法结合普拉克索治疗,西药组仅给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西药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西药组国际RLS严重程度量表(IRLS)评分为(18.53±2.26)分,治疗后为(12.90±3.94)分;西药组治疗前为(18.48±2.67)分,治疗后为(16.60±3.73)分。两组治疗后IRL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治疗后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西药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为(14.56±2.37)分,治疗后为(9.02±3.90)分;西药组治疗前为(13.33±1.91)分,治疗后为(11.5±4.50)分。两组治疗后IRL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组治疗后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蠲痹"针刺结合西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IRLS量表临床症状、改善RL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RLS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陈丹  王成  邢海辉 《中成药》2024,(3):826-830
目的 考察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密刺法,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MMP-3、IL-6、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降低(P<0.05),Lysholm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叶席忠 《新中医》2020,52(20):46-48
目的:观察导痰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MM 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2 组均以来那度胺胶囊、醋酸地塞米松片治疗,观察组同期采用导痰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2 个疗程。于首次化疗后60 d 评估疗效,治疗前后以疼痛视觉模拟法(VAS) 评价骨痛程度,评定Karnofsky 功能状态(KPS) 评分,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NCI-CTC AE) 记录系统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骨痛VAS 评分、KP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骨痛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周围神经病变、皮疹和背痛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痰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RD 方案治疗MM 痰瘀痹阻证患者,可更为有效地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共3周。观察指标有VAS、HAMA、PSQI评分,中医证侯积分,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进行记录,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成34例,对照组完成33例;治疗后,2组VAS、HAMA、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PHN患者,可显著改善焦虑、疼痛、睡眠,缓解病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导痰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瘀阻络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加味导痰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导痰汤治疗痰瘀阻络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依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肾虚血瘀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更低(P 0.05);2组腰背疼痛评分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更低(P 0.05);2组骨密度值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更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 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 0.05)。结论采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能够改善肾虚血瘀症状,减轻疼痛,增加骨密度,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身痛逐瘀汤.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关节疼痛程度、晨僵、关节屈伸不利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消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和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予多巴丝肼片和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调肝消颤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运动症状评分及非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54.4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UPDRS评分、PDQ-39评分均降低(P0.05),PDSS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UPDRS评分、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运动症状评分及非运动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7.65%,对照组32.3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肝消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和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复方三七通脉方”,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夜尿次数、早期肾损害指标、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1)。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眩晕、膝软、五心烦热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夜尿次数及肾损害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并减轻肾损害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血流变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评估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铍针加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100例血瘀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中脱落3例。治疗组48例以铍针加身痛逐瘀汤,对照组49例以针灸加身痛逐瘀汤,治疗1个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功能、JOA疗效评分、VAS疗效评分。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JOA评分为(9.2±3.5)分,治疗1月后JOA评分为(25.3±2.3)分;对照组:治疗前JOA评分为(9.3±3.2),治疗1月后JOA评分为(21.2±1.8)分。(2)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72±0.96)分,治疗1月后VAS评分为(2.37±0.43)分;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83±0.98),治疗1月后VAS评分为(3.15±0.38)分。(3)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率为8.2%,总有效率为83.7%。(4)各项比较后,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铍针加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且较针灸加身痛逐瘀汤缓解腰部、臀部疼痛、改善功能、腰部活动度更为有效,患者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JOA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痰瘀交阻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口服吲哚美辛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予火针、拔罐、中药内服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VAS评分和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火针、拔罐、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痰瘀交阻证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且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及早期肾损害指标Cys C、mALB、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分别为90.0%、93.33%,均高于对照组(63.33%、70.00%)。治疗组在改善Cys C、mALB、β2-MG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型)临床症状、降低早期肾损害(Cys C、mALB、β2-MG)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合二妙散联合西药治疗瘀热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初始剂量为0.5 mg/h,症状缓解后0.5 mg/次,3次/d;美洛昔康分散片7.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身痛逐瘀汤合二妙散,1剂/d。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积分及血尿酸(BUA)、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BUA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合二妙散联合西药治疗瘀热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AD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10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黄益智方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升高,ADAS-Cog、ADL、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黄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AD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能明显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予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及补铁、补充叶酸、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RLS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IRLS评分、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总有效率52.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及对症补铁、补充叶酸、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合干姜附子汤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IRLS评分、PSQI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刘强  颉旺军 《中医药学报》2010,38(3):100-103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为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组和尪痹冲剂对照组,用药30天后进行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以及RA临床常规检测。结果: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组的活血化瘀扶正法对受累关节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止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尪痹冲剂对照组的祛邪扶正法。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RA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观察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活血化瘀扶正功效可能是治疗RA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皮肤针叩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皮肤针叩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PSQ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PSQ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皮肤针叩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