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明显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加用调督安神针法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根据PSQI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及各分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除睡眠障碍积分外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确切,且在改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效果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3.
辛海  张广中  周爱国 《北京中医药》2017,36(10):928-930
目的比较真武汤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肾阳虚夹水饮证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给予真武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每日1片,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治疗14日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6个因子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障碍4个指标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4.
陈春文  周成帆 《新中医》2023,55(6):27-30
目的:观察消疲灵颗粒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眠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疲灵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30.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疲灵颗粒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胡亚丹  张德德  周芳  张栋 《河北中医》2023,(11):1863-1866+1871
目的 观察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温灸刮痧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灸刮痧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行温灸刮痧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中医适宜技术可提升失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TIP联合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西药组于睡前半小时给予艾司唑仑片1~2片,TIP联合西药组在服用艾司唑仑片基础上配合每周两次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变化,观察周期4周。结果:组内比较,TIP联合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值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有效率比较,TIP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29%。结论:本研究提示两种干预方法对原发性失眠症的改善程度不同,TIP联合西药组优于单纯艾司唑仑组,这提示在初始治疗阶段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是治疗失眠症更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按需服用镇静催眠药基础上加用滋肾安神汤(下午及晚饭后)与复方枣仁胶囊(睡前),对照组常规按需服用艾司唑仑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艾司唑仑用量。结果治疗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下降差值均比对照组明显,艾司唑仑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安神汤合复方枣仁胶囊交替使用治疗失眠可以改善患者日间功能,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并可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秦氏“头八针”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中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艾司唑仑治疗,均治疗4周。体动记录仪监测总睡眠、深睡眠、浅睡眠时长,观察PSQI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37.14%(13/35),优于对照组的14.29%(5/3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优于对照组的71.43%(25/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延长总睡眠及深睡眠时长、降低催眠药物使用频率、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日间疲劳(尤其脑力疲劳)等日间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秦氏“头八针”联合艾司唑仑能有效改善中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失眠及焦虑症状,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  相似文献   

9.
冯盈雷  董徐斌 《新中医》2022,54(22):26-29
目的:观察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证失眠症患者6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 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归神汤加味治疗。2 组连续治疗4 周。比较2 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心脾两虚证证候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2.7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PSQI 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PSQI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心悸不寐、神疲健忘、短气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神汤加味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予调督安神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60例予常规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8.69%,总有效率91.80%,对照组愈显率55.00%,总有效率88.33%,2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入睡时间与睡眠时间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临床愈显率,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法对失眠症的疗效,传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方法:将68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组及药物组,每组34例。针刺组采用调督安神针法治疗,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休息2d,共治疗4星期。药物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每日1mg,睡前口服,共治疗4星期。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根据P SQI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PSQI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药物组P SQI总分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除睡眠障碍外,其余各单项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P<0.05)。针刺组治疗后P SQI总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除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外,针刺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药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愈显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神庭等,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1 mg睡前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及皮质醇(COR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OR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93.1%(2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与西药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日间功能影响较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GABA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0例(最终完成研究135例)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140例(最终完成研究133例)予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5%,对照组59.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睡眠药物评分及总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辨证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安神法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对患者E2、LH、FSH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睡眠健康宣教和相关心理疏导治疗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给予补肾疏肝安神法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SPIEGEL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PIEGE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明显升高,LH、FSH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疏肝安神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取穴双耳神门、心、枕、交感、皮质下,将华佗牌磁疗贴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按压磁珠,有明显痛胀感直至耳廓感觉温热,每日早、中、晚各按压1次,每次每穴按压1 min左右。每周更换2次,同时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结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方面较单独艾司唑仑更有效,同时对失眠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肛门湿疹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肛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对照组47例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砭耳针联合中医情志干预。2组均干预4周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安眠药物、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包括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及皮肤潮湿)评分及肛门功能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直肠静息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PSQI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安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干预...  相似文献   

17.
唐娉婷  殷璀颖  蔡莉娟 《新中医》2023,55(4):182-18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AECOPD伴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及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及随访4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夜间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潜伏期。结果: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夜间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入睡时间、睡眠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研究组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入睡时间、睡眠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1.74%(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4周,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9.57%(P<0.05)。结论:在常规专科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AEC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神补心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阴虚火旺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失眠阴虚火旺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中医组(30例),分别给予艾司唑仑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神补心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安神补心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阴虚火旺型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文珊  吴晓晶  李淑芳 《河南中医》2023,(10):1551-1556
目的:观察清心化痰方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痰热内扰型原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清心化痰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广泛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GAD-7)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用药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9.7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等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SI、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督脉导气针法"联合艾司唑仑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每次2 mg,睡前30 min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督脉导气针法"治疗,选取督脉胸腰段阳性反应点、百会,每次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33/35)、82.9%(2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1.4%(25/35),优于对照组的42.9%(15/35,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PSG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均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亦有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出现4例和3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督脉导气针法"联合艾司唑仑能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