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既往研究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两种类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而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及HFpEF。本文通过对HFrEF、HFmrEF及HFpEF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预后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现HFmrEF可能是HFrEF及HFpEF的中间和过渡型。目前在HFmrEF诊疗策略的多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比如更积极地抗心肌缺血治疗及射血分数动态监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价值;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的筛查协助认识HFmrEF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对 HFmrEF 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诊断价值;C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cFGF23)和冠状窦神经肽Y(NPY)水平在HFmrEF中的风险预测和临床转归上的作用价值。更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会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HFmrEF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的理解,利于制定更有效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预后差.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40%~49%之间的心力衰竭称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本文对HFmrEF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缺血性心脏病为HFmrEF重要的病因,且合并心房颤动及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临床强调根据病因及合并症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不同射血分数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3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LVEF<40%)38例(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性心力衰竭(40%≤LVEF<50%)74例(HFmrEF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LVEF≥50%)131例(HFpEF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心力衰竭老年人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分析RDW与不同射血分数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结果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中RDW值(1442±217)%、(1330±200)%、(1339±247)%,与对照组RDW值(121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5)。RDW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 (r=013,P<005)。RDW鉴别HFpEF、HFmrE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9,RDW取值1405%作为界值的敏感度为338%,特异度为829%;RDW鉴别HFrEF、HFmrEF的AUC为062,RDW取值1445%作为界值的敏感度为50%,特异度为76%。结论RDW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且在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中表达各不相同。RDW<1405%时,诊断HFpEF可能性大;1405%≤RDW≤1445%时,诊断HFmrEF可能性大;RDW>1445%时,诊断HFrEF可能性大。RDW结合NT-proBNP可作为快速区分不同射血分数类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值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年预后。方法 通过注册名为“DRAGON-HF(NCT03727828)”的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心力衰竭病例570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分为3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组: 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组: LVEF40%~49%;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组: LVEF>50%。对3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相关病史、主要病因、实验室及心超检查结果、院内治疗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入组心力衰竭患者男性361例(63%),女性209例(37%)完成随访535例,失访35例(6%)。平均随访(13±3.65)个月后,其中共有62例患者全因死亡。HFmrEF组在年龄、氨基末端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浓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介于HFpEF组和HFrEF组患者之间(P<0.05);在扩张性心肌病比例方面也介于HFpEF组和HFrEF组患者之间(P<0.0167)。在预后方面,3组患者死亡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HFmrEF组冠心病多,缺血性心肌病为主要病因;HFmrEF组人群特点与HFpEF组类似,但临床特点与HFrEF组更接近,药物治疗与HFrEF组相似;HFmrEF组多方面特征介于另2组之间,但1年预后与其它2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安东  李树仁  罗飞  郝潇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2680-2685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即SGLT2抑制剂,最初是作为降糖药而开发的,现已被证明其可降低伴/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HFH)和心血管死亡风险。EMPEROR-Preserved实验研究评估了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其临床效果可进一步扩大到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虽然SGLT2抑制剂使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预防心力衰竭恶化进入到新时代,但仍应继续寻找SGLT2抑制剂改善症状的关键机制,以保护患者免受心力衰竭致命进展的影响。本文就HFmrEF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HFmrEF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作为指南对心力衰竭分类的依据。随着心力衰竭诊疗技术的进展,更多心力衰竭患者出现LVEF的改善。2021年多国心力衰竭学会联合报告,对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作了统一名称和定义,但目前仍缺乏权威指南讨论HFimpEF的诊疗。故本文将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对HFimpEF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讨论HFimpEF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被用来对心力衰竭(HF)进行分型,但部分HF患者经治疗后射血分数会发生改善,因此产生了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这一概念。然而目前HFimpEF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关于此类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HFimpEF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于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和基线临床信息,根据基线及复查时的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HFrEF)组、射血分数改善(HFimpEF)组。自最后一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开始,通过电子病历、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及全因再住院,随访时间截至2021-06-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和全因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患者530例,HFpEF组245例(占46.2%),HFmrEF组55例(占10.4%),HFrEF组133例(占25.1%),HFimpEF组97例(占18.3%)。HFimpEF组死亡率低于HFpEF组(P=0.014)和HFrEF组(P<0.001)。HFimpEF组再住院率低于HFpEF组(P=0.011)和HFmrEF组(P=0.001)。基线时收缩压较高〔OR=1.036,95%CI(1.019,1.053),P<0.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37 mm〔OR=0.245,95%CI(0.118,0.507),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OR=2.868,95%CI(1.304,6.305),P=0.009〕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OR=2.691,95%CI(1.316,5.503),P=0.007〕是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HFrEF、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瓣膜病、慢性肾脏病、贫血、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口服抗凝药是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HFpEF、HFmrEF、慢性肾脏病是CHF患者全因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合并心脏瓣膜病〔HR=6.499,95%CI(1.504,28.089),P=0.012〕、贫血〔HR=4.884,95%CI(1.242,19.208),P=0.023〕是HFimpEF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论HFimpEF是一组独立的HF表型,此类患者临床表现较轻、心室重构程度较小、预后较好,收缩压较高、LVESD≤37 mm、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贫血是HFim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方面取得许多关键性进展,心血管结局研究开启了SGLT2i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大门,DAPA-HF、EMPEROR-Reduced和SOLOIST-WHF等研究使其适应证扩展到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同时针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SGLT2i造福心衰患者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康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从而探讨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方法 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康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分级以及降低脑钠肽水平、提高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中药心康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更好地缓解心衰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并降低血浆BNP水平,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阴离子间隙(AG)的关系。方法:对352例AMI患者和2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初始AG的差异;将AMI组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3个亚组,观察AG与AMI患者院内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结果:与UA组相比,AMI组AG明显升高(P<0.001),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明显降低(P<0.001)。AMI亚组分析发现初始AG水平与院内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MI院内心力衰竭程度与初始AG水平有关(OR=1.156,P=0.004,95%CI:1.047~1.275)。结论:初始AG水平可作为AMI的临床状态和危重度的评估,也是AMI患者发生心功能损害轻重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客观睡眠特征并探讨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7例。根据心脏 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LVEF<40%,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HFmrEF组,40%≤LVEF<50%,21例)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LVEF≥50%,51例)。收集3组患者入院期间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并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其客观睡眠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客观睡眠特征的风险因素。结果 HFpEF组患者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比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低于HFrEF组患者,且较少表现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P<0.05)。而HFmrEF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的基线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性别、利尿剂使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衰患者的AHI水平及呼吸事件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及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组心衰患者均存在客观睡眠结构的紊乱,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但与HFrEF组患者相比,HFpEF组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包含CSA的比例较低。高龄、饮酒及低LVEF是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联合心功能相关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病情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分析89例CHF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VA对病人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HRV时域指标[24小时NN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全程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性期前收缩总数的关系。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F病人发生VA的影响因素。并将SDNN-24h、LVEF、BNP指标两两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HF的病因中以冠心病占比最高(56.2%)。NYHA心功能Ⅳ级组BNP、LVEDD、LVESD大于Ⅰ~Ⅱ级组和Ⅲ级组;Ⅳ级组LVEF、SDANN小于Ⅰ~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SDNN-24h大于Ⅳ级组;Ⅲ级组rMSSD大于Ⅰ~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组BNP、LVEDD、LVESD小于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衰(HFmrEF)组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组;HFpEF组LVEF、SDNN-24h、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大于HFmrEF组和HFrEF组,HFmrEF组LVEF大于HFr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VA阳性组男性占比、BNP、LVEDD、LVESD、SDNN index大于阴性组;阳性组LVEF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SDNN index(OR:1.033,95%CI:1.012~1.053,P < 0.01)和LVEDD(OR:1.124,95%CI:1.069~1.182,P < 0.01)增加是VA的危险因素。LVEF与SDNN-24h呈显著正相关,BNP与SDNN-24h、LVEF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结论HRV联合心功能相关指标可更全面评估CHF病人的病情及预测V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长道 《中外医疗》2016,(4):138-139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LVEF、BNP、NYHA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可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61%,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BNP、NYHA三项指标的变化可知,LVEF、BNP、NYHA三项指标在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全保 《中外医疗》2011,30(22):112-1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曲美他嗪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BNP水平、LVEF和LVEDD,以6个月为期。结果 2组治疗后BNP降低、LVEF增加、LVEDD缩小,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