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比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和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EMIT)2种测定方法监测环孢素(CsA)血药浓度的差异。方法收集98例次环孢素全血样品,同日同一患者的全血样品分别采用FPIA和EMIT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EMIT和FPIA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为0.9795,EMIT法较FPIA法平均低(11±12)%(P<0.05,n=98),其中CsA血药谷值浓度(c_0)EMIT法较FPIA法平均低(14±9)%(P<0.05,n=69)。CsA血药峰值浓度(c_2)EMIT法较FPIA法平均低(2±5)%(P>0.05,n=29)。结论 2种不同方法测定全血中CsA血药浓度具有显著差异,EMIT法较FPIA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均相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丙戊酸(VPA)、甲氨喋呤(MTX)和环孢霉素A(CsA)血药浓度结果,并评价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患者服药后的血样,采用EMIT和FPIA同时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以FPIA测定值为X,以EMIT测定值为Y,进行线性回归,评价其相关性。结果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VPA=1.894 1+1.190 3X,r=0.983;YMTX=0.099 24+1.136X,r=0.992;YCsA=1.146 5+0.846 1X,r=0.971。EMIT测定血浆中VPA血药浓度较FPIA高11.2μg.mL 1,EMIT测定MTX血药浓度较FPIA高0.22μmol.L 1,EMIT测定CsA血药浓度较FPIA低20.6 ng.m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IT与FPIA测定VPA、MTX和CsA血药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药物监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酶放大免疫法(EMIT)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肝移植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78份,分别用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和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进行检测,测定值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CsA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良好(r=0.9809),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13X-11.268。结论应用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检测患者全血中CsA的质量浓度准确、可靠。在无TDx—FLx血药浓度测定仪时,Viva—E血药浓度分析仪可作为测定CsA血药浓度的常规仪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酶放大免疫法(EMIT)与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监测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测定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126例/次临床使用环孢素A的患者稳态浓度血样,分别用EMIT法及FPIA法测定,并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程度.结果 2种不同方法测定CsA血药浓度平均值(x±s)分别为EMIT法:(205.77±117.65)ng/mL;FPIA法:(186.49±112.16)ng/mL,以SPSS 19.0对经对数转换后的两组浓度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佥验,其P=0.00,即两种测定方法有显著性差异.将患者分为肾移植组(63例/次),肝移植组(17例/次),干细胞移植组(31例/次),肾病综合征组(15例/次).以SPSS19.0对四组浓度数据分别进行组内的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肾移植组与肝移植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移植组与肾病综合征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sA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时应考虑不同分析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媛媛  徐康康 《安徽医药》2014,18(2):357-360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和酶增强免疫法(EMIT)监测甲氨蝶呤(MTX)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患者的血液样品,分别用HPLC、FPIA和EMIT法进行测定,考察3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多配对样本Friedman检验提示3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Wilcoxon检验结果提示HPLC法和FPIA法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MIT法结果与另外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种检测方法的的回归分析结果为:Y HPLC=1.00X FPIA+0.015(r=0.978,P〈0.000 1);Y HPLC=0.94X EMIT-0.079(r=0.956,P〈0.000 1);Y FPIA=0.95X EMIT-0.089(r=0.927,P〈0.000 1)。结论 3种甲氨蝶呤检测方法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可以预见性的,且可以通过换算消除,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要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微粒子捕捉免疫分析法(MEIA)和酶扩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血清丙戊酸(VPA)、全血环孢霉素A(CsA)、血清卡马西平(CBZ)和血清地高辛(DIG)浓度的一致性。方法:通过测定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评价各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并对临床患者的VPA、CsA、CBZ和DIG样本进行测定,比较4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CMIA与EMIT(测定值为函数Y)比较,测定VPA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差异性,YEMIT=1.172XCMIA+0.227(r=0.97),EMIT的测定结果比CMIA平均高17.49%。FPIA与EMIT比较,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VPA,YEMIT=1.259XFPIA-4.671(r=0.97);CsA,YEMIT=0.832XFPIA+17.63(r=0.97);CBZ,YEMIT=1.156XFPIA-2.657(r=0.98);MEIA与EMIT比较,测定结果有相关性:DIG,YEMIT=0.634XMEIA+0.018(r=0.91);其中CsA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低2.08%,DIG的EMIT测定结果比MEIA平均低35.91%,而VPA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高16.83%、CBZ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高3.07%。结论:CMIA测定VPA血药浓度、FPIA测定VPA、CsA、CBZ及MEIA测定DIG血药浓度与EMIT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临床应用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和酶增强免疫法(EMIT)监测甲氨蝶呤(MTX)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患儿血液样品,分别用FPIA和EMIT法进行测定,考察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在MTX血浆浓度≥0.30μmol·L-1时,以FPIA法测定结果(X)和EMIT法测定结果(Y)所作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1.0451 X+0.1153,两组结果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armen相关系数为0.968),EMIT方法的测定结果高于FPIA法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血浆药物浓度≥0.30μmol·L-1时,EMIT法测定结果高于FPIA法,且和后者相关性良好,经相互换算后可用于指导四氢叶酸钙(CF)的解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酶放大免疫(EMIT)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区别与相关性。方法:收集肾移植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20份,分别用EMIT法和HPLC法进行测定,考察2种测定方法的区别和相关程度。结果:HPLC法和EMIT法检测的CsA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T法测定血浆中CsA浓度较HPLC法高26.4ng·mL-1,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2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40)。结论:EMIT法和HPLC法测定CsA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进行CsA药物浓度监测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酶倍增免疫分析法(EMIT)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方法学相关性。方法:用统计学方法比较EMIT法和HPLC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方法学效能指标差异,同时采用双变量回归与相关分析对HPLC法和EMIT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1~150mg/L浓度范围内,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而HPLC法精密度显著高于EMIT法(P〈0.01)。52例样本HPLC法测定结果(X)与EMIT法测定结果(Y)作回归分析,方程为:Y=0.9665X+1.0674,r=0.9947(n=52);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然而,血药浓度〈10mg/L的7例患者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在1~150mg/L浓度范围内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存在高度相关性,但HPLC法的精密度优于EMIT法。当丙戊酸血药浓度偏低(〈10mg/L)时,宜用HPLC法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监测全血环孢霉素A(CsA)浓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服用CsA患者的稳态浓度全血样本,分别用FPIA法和CMIA法进行测定,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程度;进一步将浓度结果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2种方法测定全血CsA浓度结果r=0.99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MIA法测定结果偏低。低浓度组结果r=0.96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浓度组结果r=0.992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MIA法作为新的全血CsA浓度监测方法,测定结果比FPIA法要显著降低,但监测数据更为准确,需要向医师和患者说明。  相似文献   

11.
童彤  唐丽琴  张善堂  吴颖其 《安徽医药》2013,17(6):1059-1061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不同肾移植患者的全血中环孢素浓度监测结果的进行初步分析,以探讨影响其浓度的可能因素,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877例次肾移植患者的CsA血药浓度,分析术后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与CsA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CsA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组CsA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CsA血药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CsA)有效血药浓度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免疫分析法,对14例骨髓移植患者术后1~466 d全血谷浓度进行监测,共216例/次,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地中海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术后Cs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50~450、100~450、100~350、200~500、250~500 ng·mL~(-1)。骨髓移植术后7例出现排斥反应,其谷浓度为67.4~189.34 ng·mL~(-1)(平均125.44±39.56 ng·mL~(-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谷浓度为412.5~548.62 ng·mL~(-1)(平均481.39±68.08 ng·mL~(-1))。结论:及时监测患者的CsA血药浓度,调整用药方案,可避免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酶免疫增强法(EMIT)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肾脏移植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分别用EMIT法和HPLC法进行测定,考察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以HPLC法测定结果(X)与EMIT法测定结果(Y)所做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8168X+34.699(r=0.9550),EMIT法测定全血中环孢菌素A浓度较HPLC法为高.结论:EMIT法和HPLC法测定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sA治疗药物监测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EMIT)与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全血环孢素浓度的差异。方法:通过分别测定高、中、低浓度标准质控品评价各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并对卫生部室间质控品及99份临床全血环孢素样本进行测定,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EMIT与FPIA方法学的相对回收率分别在93.74%~105.73%与99.84%~102.26%之间,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两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1.122 1 X+1.783 7,r=0.987,EMIT的测定结果大多低于FPIA测定结果。结论:EMIT法与FPIA法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应用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欧宁  刘云 《中国药业》2010,19(22):20-21
目的考察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可行性及本实验室条件下CsA的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水平。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考察FPIA法测定CsA血药浓度的方法学性质,对本实验室2008年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法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为92.83%~100.43%,RSD为2.49%~6.12%;本院2008年度随行质控低、中、高浓度RSD分别为5.85%,5.41%,4.95%,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质控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势性变化。结论 FPIA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长期的检测中稳定性较好,适合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但应建立合理质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