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仲召生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97-5298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冻干粉针与骨肽注射液对促进患者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抗感染治疗;治疗A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骨肽冻干粉针剂15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治疗B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10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三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三组疗效。结果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均较治疗A组、治疗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程度、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骨肽冻干粉针和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复方骨肽冻干粉针临床疗效和骨肽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气丸加味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肾虚血淤型骨痹的疗效.方法 对全部28例肾虚血淤型骨痹患者,在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的同时,口服肾气丸加味治疗,并临症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0例、好转25例(89%)、无效3例(11%),总有效率89%.结论 肾气丸加味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肾虚血淤型骨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对胫骨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骨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藤黄健骨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足踝功能及骨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P、TGF-β、bFGF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足踝功能恢复,改善骨性生长因子,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治疗工业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工业氟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骨肽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尿氟、甲氟与发氟改善情况,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6%(48/53),治疗1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3.8±4.2)mg/L,治疗3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4.6±3.9)mg/L,治疗6个月后尿氟排泄量为(5.5±3.7)mg/L,治疗后甲氟为(4.9±2.7)μg/g,发氟为(5.7±4.2)μg/g,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治疗工业氟病患者能够迅速改善氟中毒情况,可发挥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骨肽注射液在骨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肽注射液含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骨质疏松以及促进骨折愈合、抗感染、镇痛等作用.临床用于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骨折等治疗.现就骨肽注射液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伤复原汤对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微循环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56例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伤复原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1β、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仅加用奥曲肽,对比临床疗效及腹痛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基本相同。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减少发病时间,缓解患者痛苦,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测定骨大小和骨量的方法,观察复方丹参合剂(compound Danshen mixture,CDM)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CDM组。去卵巢+CDM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CDM溶液灌胃,10 ml/(kg·d),持续11周。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去卵巢大鼠给予复方丹参合剂溶液灌胃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去卵巢组增加。提示复方丹参合剂有利于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大小和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典型病例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骨肽类药物时应重视其不良反应,规范用药,以患者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佳的疗效。方法记录典型病例。结论骨肽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大,临床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合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合剂对抗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A组(正常对照);B组(假去卵巢);C组(去卵巢);D组(去卵巢+合剂小剂量);E组(去卵巢+合剂中等剂量);F组(去卵巢+合剂大剂量)。去卵巢后第2 d开始,连续用药11周。用测定骨元素含量的方法,分析了复方丹参合剂(三种不同浓度)对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大鼠骨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去卵巢大鼠骨Ca、S、Mg、Mn等元素明显降低,骨P含量增加,复方丹参合剂可使去卵巢大鼠降低的骨Ca、S、Mg、Mn等矿物元素均显著回升,骨P回降。结论:复方丹参合剂具有良好的对抗由于去卵巢引起骨元素代谢紊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T≥-1.0)68例、骨量减少组(-2.5T-1.0)70例和骨质疏松组(T≤-2.5)47例。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血清钙及24 h尿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C肽、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甲状旁腺激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BMI和空腹C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25.69±2.04)kg/m~2、(2.25±0.31)nmol/L,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其中骨质疏松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与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明显相关,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及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水平下降,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升高,提示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迄今,有关上颌牙槽骨裂整复方法的报道大同小异,其基本点包括:受植床的制备,移植骨的采集,植骨。本文对骼骨骨髓颗粒骨松质植入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杨 《药物与人》2014,(9):190-191
且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干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A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4例,随机抽取52例,作为实验组,给予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另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配合骨肽液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物肽的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3种海洋生物肽(蛋白肽、胶原肽和骨原肽)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对3种样品进行检测.[结果]3种海洋生物肽在两种试验申均未表现出阳性反应.[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种海洋生物肽未表现出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夹脊穴注射加电针理疗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与病变相对应的双侧夹脊穴,以骨肽注射液4ml~6ml穴位注射,并配合电针、腰腿部痛点中药泡酒理疗治疗。结果 71例患者治疗时间10d~15 d,平均10±2d,治愈50例,有效18例,无效3例。随访12个月~24个月,复发13例。结论骨肽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肯定,比常规保守治疗时间缩短,有效率治愈率大为提高,部分病例避免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甾类激素避孕药(包括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因使用简便、高效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其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导致卵巢激素分泌降低,但对骨代谢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报道不一。可能与服药时间、随访时间、参与研究人群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年有关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对骨矿物质影响的研究,阐述青春期、性成熟期和绝经期女性应用甾类避孕药与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同时讨论对骨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甾类激素避孕药(包括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因使用简便、高效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其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导致卵巢激素分泌降低,但对骨代谢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报道不一.可能与服药时间、随访时间、参与研究人群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年有关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醋酸甲孕酮注射剂对骨矿物质影响的研究,阐述青春期、性成熟期和绝经期女性应用甾类避孕药与骨矿物质密度的关系,同时讨论对骨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与天门冬氨酸钙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对照组、天门冬氨酸钙组、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天门冬氨酸钙+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碳酸钙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去卵巢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纯水,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受试物:天门冬氨酸钙116.7 mg/kg、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250 mg/kg、天门冬氨酸钙116.7 mg/kg+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250 mg/kg、碳酸钙35.6 mg/kg,连续灌胃90 d后处死动物,取肝脏和肾脏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取股骨测定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取血清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钙、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模型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表明采用卵巢切除术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各组大鼠脏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肾脏组织学镜检均未见异常改变。天门冬氨酸钙+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的骨密度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天门冬氨酸钙组、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的骨密度大于去卵巢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卵巢模型组相比,天门冬氨酸钙+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的骨钙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天门冬氨酸钙组相比,天门冬氨酸钙+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的骨钙含量较高(P0.05);各组血清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卵巢模型组相比,天门冬氨酸钙组、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天门冬氨酸钙+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组大鼠血清磷浓度显著升高(P0.05),ALP活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天门冬氨酸钙与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联合使用有明显的增加骨密度作用,表明海洋鱼骨胶原低聚肽对天门冬氨酸钙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骨细胞表型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 ,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成骨细胞的功能状况。 【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了 1 7例佝偻病患儿和 2 0例条件匹配的对照组小儿的血清骨钙蛋白、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及 2 5羟维生素D水平。 【结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0 1 ) ,而骨钙蛋白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小儿骨碱性磷酸酶与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 0 .484,P <0 .0 1 )。骨碱性磷酸酶与骨钙蛋白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 0 .435 ,P <0 .0 1 )。骨钙蛋白与I型前胶原羧基端伸展肽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 0 .40 9,P <0 .0 1 )。 【结论】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成骨细胞的三种基因表型标志物的变化是不同的 ,骨碱性磷酸酶和I型骨胶原合成增强 ,骨钙蛋白合成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