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恒定热流密度条件下,对单相流体分别强制轴向层流流经多孔泡沫金属换热器管内、外的流动和对流传热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多孔泡沫金属后,流体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比光管时明显提高.对于壳程区域的全角点管间区域与内部管间区域,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越大,两者间平均流速的差异越大,对流换热的差异越小;多孔泡沫金属的ppi数越大,两者间的平均流速和对流换热的差异越小;管间距越大,平均流速的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至九日,在浙江省青田县召开了“多孔聚乙烯过滤介质的性能研究与新产品试制”鉴定会。来自全国生产、设计、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的七十二名代表对这种新型过滤介质进行了技术鉴定。会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作“多孔聚乙烯过滤介质的性能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浙江省青田县鞋革塑料厂作“多孔聚乙烯过滤介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观察一种多孔聚醚砜平板膜上支持人肝细胞系L02细胞生长能力,探讨聚醚砜膜材料用于生物人工肝的可行性。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细胞接种在多孔聚醚砜平板膜片上,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L02细胞在此种平板膜上的贴壁和生长情况。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L02细胞能够在多孔聚醚砜平板膜较好生长,细胞培养到7 d时,细胞仍然保持良好生长增殖状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该结果,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可呈多细胞聚集状态生长,保持活性。扫描电镜下膜表面微孔和微小孔结构得以观察,并能观察到部分细胞可以向微孔中延伸密集生长。结论多孔聚醚砜平板膜能够有效的支持L02细胞在其表面生长,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和Simplic算法对半封闭湍流狭缝射流冲击移动平板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射角和平板速度下的流场结构、湍流强度和平板面剪切应力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减小射流倾角和提高平板速度都会导致流场结构和湍流强度相对射流中心线呈现非对称性,且在流场一侧形成二次回流区。当平板速度提高到入口射流速度的2倍时,平板近壁处的湍流强度和平板表面的剪切应力系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面透视胸腔积液时,接近螢光板(即胸腔内前方的液体)与离螢光板远处(即胸腔内后方的液体)在螢光板上重叠,不能鑑别;但稍一转动躯干,如顺时钟方向转动时,前胸壁在螢光板上的影象向检者的左方、而后胸壁向右方移动。这是因为积液随躯干而移动,故前方的积液在螢光板上影象投射向左方,而后方的积液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粉末烧结”方法由冶金推广到高分子聚合物,由此形成一类新的过滤介质——“烧结高聚物”。这种介质兼有烧结多孔体的优点——过滤精度高,脱渣方便,又有高聚物的优点——耐腐蚀性能良好。因此这类介质很有发展前途。“多孔聚乙烯(多孔PE)过滤介质”就是“烧结高聚物”中性能较好,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新型过滤介质。  相似文献   

7.
厂际间热联合可以使企业各分厂的余热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在以往的厂际热联合方法中,大多考虑使用不同装置的工艺物流相互直接换热的热联合方法,然而将工艺物流在各个分厂间长距离运输,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而采用中间介质在热源厂与热阱厂之间实施传热的厂际热联合是实际可行的热联合方式。本文提出了采用中间介质换热的厂际热联合方法,主要考虑了中间介质的选取与中间介质参数的优化,以及各厂之间的连接方式等问题。实例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Star加样系统在微凝扫描法 ABO反定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 :在对 Star加样系统进行加样参数优化后 ,分别对几组红细胞悬液浓度与加样量、平板离心速度与悬浮振荡速度进行模拟 ,求得最佳实验组合。结果 :当红细胞浓度为 5 %、加样量为 2 5 μl及平板离心速度为 12 0 0 rpm、悬浮振荡速度为 10 5 rpm× 10 rpm时 ,凝集孔和无凝集反应孔的最终结果扫描吸光度计算值 (ODc值 )均数差最大 ,结果判读准确 ,反定型与正定型符合率达 10 0%。结论 :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用于微凝扫描法 ABO反定型试验具有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干燥是最常用的单元操作,无论是在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传热方法分,有对流、传导、幅射等。现有的干燥设备中,最多的是对流传热干燥,如热风干燥,热风和被干燥物接触,进行热交换、蒸发水分。代表性的设备有平行流动干燥器、通风干燥器、回转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等。实际应用时,有单用、组合用、原型变型等。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等都是以热风为热源,在干燥的同时,也完成了物料的搬运,特征主要是没有传动部件。对流干燥过程的节能、干燥器的排气粉尘及恶臭处理等问题,在风量大时,未必有利。另外,热风干燥器的排气也损失很多的显热,而排气量一大,就需要添置排气处理设备。直接火焰干燥时,可以使用高温进行干燥,可以大幅度循环,以进行高湿度干燥。热风间接加热方法,可以用除湿再循环干燥与传导传热并用。高温时,也可以用过热蒸汽,以减少排汽量。  相似文献   

10.
朱阳泉  徐长根  姜璐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123-2125
目的:探讨Star加样系统在微凝扫描法ABO反定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在对Star加样系统进行加样参数优化后,分别对几组红细胞悬液浓度与加样量、平板离心速度与悬浮振荡速度进行模拟,求得最佳实验组合.结果:当红细胞浓度为5 %、加样量为25 μl及平板离心速度为1 200 rpm、悬浮振荡速度为105 rpm×10 rpm时,凝集孔和无凝集反应孔的最终结果扫描吸光度计算值(ODc值)均数差最大,结果判读准确,反定型与正定型符合率达100 %.结论: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用于微凝扫描法ABO反定型试验具有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流动模型,对恒热流密度条件下,方形轴流式多孔泡沫金属换热器内流体与泡沫金属之间的瞬时局部非热力学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流体在低孔隙率、低ppi数的多孔泡沫金属通道内低速流动,以及当流体和多孔泡沫金属间存在较大的导热能力差异时,两者间的瞬时局部温差较大,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颈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东芝8000和惠普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例老年人的颈动脉进行检测,将其分为心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其中心血管病组包括离血压组42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40例,对照组41例,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R)、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观察颈动脉内有无斑块,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血管病组较非心血管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颟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失为预测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简便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对树脂在纤维织物中的流动前沿进行追踪,并对截留在纤维织物中的气泡进行捕获。纤维织物中的气泡主要由结构不均匀性造成,结构的不均匀性导致流体速度差异并形成多个流动前沿,气泡在动压的作用下会发生迁移。研究了压力、黏度以及双尺度孔隙率对浸渍速率的影响,发现浸渍时间和压力成反比,和黏度以及纤维束孔隙率与横向渗透率的比值成正比;纤维织物的浸渍速率主要取决于微观浸渍速率,而与纤维束的间距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薄板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空心玻璃微珠等原料合成了25 mm厚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在脉冲声管中测试了合成材料试样的声压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其水下声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水下吸声材料,其吸声性能受到空心玻璃微珠的种类及其含量和固化剂种类等参数的影响。制备了填充多种空心玻璃微珠低频吸声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声学材料。合理地设计实验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水下声学性能更佳的环氧树脂-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陈晓华 《吉林医学》2014,(19):52-54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高频超声检查的117例男性乳腺发育症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男性乳腺发育症中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5例经临床随访诊断。声像图表现为以乳头为中心呈盘状或偏向一侧的低回声区为主的不均质或斑片状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其内血流不丰富或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增生腺体厚度3.5~20 mm,平均(8.48±4.37)mm。其中手术组52例,腺体层厚度(9.05±3.85)mm,非手术组65例,腺体层厚度(7.38±2.5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具有简便、准确、无创伤等特点,是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首选及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超声测量男性乳腺腺体厚度是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模拟机械通气状态下呼吸系统内部气流流动的可行性,为CFD技术应用于机械通气的气流流场模拟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1名健康的中年男性志愿者进行头颈部加胸部MRI扫描,将获得的图像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17.0医学图像软件中构建气道三维模型,用Geomagic Studio 12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后导入Ansys 14.5软件进行CFD模拟计算,对机械通气气道内部气流流场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基于MRI图像数据构建气道三维模型,划分网格后对CFD模拟施加不同流速的入口边界条件,分析流速分布、壁压力分布、流场线变化情况以及局部管壁剪切应力的变化情况。结论 基于影像数据对气道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模型进行CFD模拟发现,入口流速与气道内流体流速分布、壁剪切应力及壁压力均呈正相关,入口高流速易在气道分叉处形成涡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单侧不同范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周围软组织改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CDFI检查的80例下肢DV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血栓累及血管范围分为3级:I级(累及1根深静脉,46例)、II级(累及2根深静脉,26例)、III级(累及3根及以上深静脉,8例)。观察各级DVT的CDFI表现及邻近肌层、皮下组织的超声表现,并与同一健肢患者对比,测量患肢皮下组织增厚度、肌层增厚度、肌层回声改变及肌层组织形态改变等指标。结果 80例DVT患者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可见不均匀低、中等回声,探头加压后不变瘪,Valsalva试验流速曲线无明显变化,CDFI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或仅有少许点线状血流。43例患肢皮下软组织稍增厚,回声稍增强,但血栓累及范围不同组之间皮下组织增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肢肌层厚度较健侧增厚,其中Ⅲ级组与Ⅰ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肌层厚度增加越明显。64例患肢肌层组织回声较健侧回声减低或增高,但回声变化强度与血栓累及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肢肌层组织形态发生改变,部分患肢肌间隙可见裂隙样或片状无回声,有的可探及迂曲扩张的血管,且随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达Ⅲ级)征象越明显(P0.05)。结论 CDFI不但能直观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而且能清晰反映患肢肌层及皮下组织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RF)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以22例(22只眼)中浆患者为研究对象(中浆组),运用HRF、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测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以患者另一只健康眼(中浆对照组,n=22)和正常眼(正常对照组,n=28)作为对照。结果HRF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浆组和中浆对照组的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的血流量、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显著减低(P<0.05或P<0.01);而中浆组与中浆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浆组和中浆对照组的FFA和ICGA表现与HRF检测结果相吻合。视盘筛板与黄斑部视网膜血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浆患者的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血流下降显著,且两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正相关性。HRF用于评价脉络膜微循环状态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φ320×8mm、φ400×8mm有机玻璃容器中,以空气为介质,以氢气为示踪剂,测试了双通道喷嘴射流流场的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不同射流速度、下锥部几何形状、炉径及高径比对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影响,给出在何种条件下流型更趋于全返混或平推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