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中,缩减充模时间以及降低气泡含量是该工艺不断完善的两个关键。本文以牛顿流体为基础,结合Navier-Stokes方程组,构建了二维双尺度气液两相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求解计算域流场物理量,并利用流体体积(VOF)界面追踪技术实现了等温充模阶段的模拟。综合分析了充模阶段流场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纤维结构以及树脂黏度对充模时间以及气泡形成与排除的影响,并与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吻合度较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二维双尺度模型能准确反映树脂的充模过程。对于低黏度熔体,编织纤维的横纵向孔隙宽度均有一个最佳尺寸,此外,树脂黏度的增加会影响气泡在纤维中的形成以及排除过程,从而影响最终的充模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带有热台的显微镜研究了200 ℃下聚丙烯树脂熔体沿玻璃纤维(束)的流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高黏的聚丙烯熔体能够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纤维束间的微观缝隙自发地流动,并且缝隙的间距越小,树脂的流动速率就越快;树脂熔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自发流动以后会加速流动。通过测试交叉纤维间熔体的间距,间接计算了聚丙烯树脂在该状态下自发流动的临界毛细管直径和自发流动的最低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正常成人视觉与听觉皮层间结构的连通性。方法对21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脑部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对
DTI数据进行视觉皮层和听觉皮层间结构连通性分析及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双侧视觉皮层之间及双侧听觉皮层之间均存
在正性结构连接。同侧初级听觉皮层区与同侧视觉皮层存在负性连接,与对侧视觉皮层间存在正性连接。次级听觉皮层与双
侧视觉皮层间存在正性结构连接。纤维示踪成像显示双侧视觉皮层之间、同侧视觉皮层与听觉皮层之间存在纤维束连接。结
论双侧视觉皮层与听觉皮层之间存在内在的结构连通性。
  相似文献   

4.
酸溶法是制造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先进工艺,而三坩埚法拉制3层同轴单丝是酸溶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为了保证三坩埚法成纤时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物料平衡,首先设计了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单丝直径和断面结构,测定了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黏度-温度曲线以及密度,并采用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玻璃在坩埚内的流动状态,最终根据流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三坩埚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根据误差分析对计算参数进行调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DSC、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萨那蒙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聚酯纤维的熔点、表面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进行测定,并对处理后织物的收缩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温度、压力的提高,聚酯纤维的熔点、熔融热略有增加,纤维表面的低聚物增多,纤维的结晶度增加,取向度略有下降,同时聚酯织物的收缩率增加。预定型处理有助于提高聚酯纤维的热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处理对聚酯织物收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双钢带压机中试装置过程参数对PP/GMT片材熔融浸渍过程的影响,考察并分析压力、线速度、浸渍时间和温度边界条件等工艺参数对片材孔隙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确立了适宜的工艺数值。  相似文献   

7.
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 GW  Shen TZ  Chen XR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75-2779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研究大脑主要白质纤维束的正常形状、结构及脑内肿瘤所导致的异常改变。方法 分别对10名正常志愿者(男5例,女5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40.9岁)和28例颅内肿瘤患者(男9例,女19例,年龄11岁~77岁,平均43.0岁)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软件:Volume-onel.56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 1.5(dTV)进行大脑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 本研究成功的在活体显示大脑主要的白质纤维束,联络纤维有弓状纤维、扣带束、上纵束、下纵束和下额枕束;投射纤维则主要显示皮质脊髓束;连合纤维主要是胼胝体。颅内肿瘤累及的白质纤维束有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扣带束、皮质脊髓束、外囊、视放射和胼胝体。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改变分为4个类型:破坏+浸润7例、破坏+移位10例、浸润+移位3例、移位8例。结论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正常人大脑的主要白质纤维束、颅内肿瘤所造成的白质纤维的异常改变,为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一新的的广阔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 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获得单纤维放电的信息.结果 在20 μmol/L钌红作用下,根据对钌红的反应,可将窦神经压力感受纤维分为钌红敏感纤维和钌红不敏感纤维2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类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分别与C类和A类压力感受器相对应.结论 窦神经中存在对钌红反应不同的2类纤维,可能分属A类纤维和C类纤维,提示这2类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机制可能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全氟磺酸(PFSA)为聚合物主体,加入疏水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FSA-PVDF复合纳米纤维。通过电导率、黏度、表面张力、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表征手段系统考察了共混体系中聚合物的配比对溶液性质及纤维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与PFSA之间具有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导致纺丝溶液的黏度增加,从而有效提高溶液的可纺性。随着纺丝液中PVDF的含量提高,复合纤维的直径分布变得均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巴沙鱼皮为原料制备新型胶原支架材料,并对该材料的结构特性、物理性质以及体外降解性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巴沙鱼是否可以取代陆生哺乳动物作为胶原支架材料的合适来源.方法 巴沙鱼皮经过反复脱脂、脱色、脱杂处理后,冷冻干燥成膜状.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结构以及孔隙的大小和分布,液体置换法测孔隙率,万能试验机检测抗拉强度.观察材料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检测材料的变性温度.将材料浸泡在置于37℃恒温震荡箱的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 7.4)中,检测材料的吸水率和失重率.结果 材料的粗蛋白含量为95.2%.肉眼观察厚薄均匀.扫描电镜显示材料的一面较为粗糙,可见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不一,分布均匀;另一面光滑,孔隙致密.孔隙率(55.50±1.94)%,厚度(0.66±0.10) mm,抗拉强度(18.82±0.94)MPa.未经交联的材料变性温度为34℃,经热交联后为36℃.48 h吸水率(379.77±77.81)o%.经热交联后的材料28 d的失重率为(80.22±2.49)%,缓冲液pH为6.67±0.05.结论 巴沙鱼皮胶原支架材料可制成厚薄均匀、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双层不同结构的生物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较为适宜的变性温度,但降解速率较快,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在体外降解后生物力学和固有粘滞系数等的变化。方法 将空隙率为90.O%和92.5%的PLGA在37℃生理盐水中降解观察8周,每周进行体积、质量丢失、粘滞系数衰减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观察降解液酸度变化。结果 两组支架的质量丢失差异显著,各组粘滞系数在第1周后逐渐衰减,至第6周时衰减一半。支架抗压强度自第4周起减至原来的1/2,外形在4-8周观察期间发生显著坍塌。降解液中的pH值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在6.O-6.5之间。在前4周90.O%组比92,5%组pH值低,其后没有差别。结论 低热高压法制作的PLGA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是稳定的,半衰期为6周。适于在组织工程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Anter  AM 肖琼 《医学教育探索》1999,(6):555-558577
在常压-2.0MPa的系统压力下测定了滴流床中气-液两相并流下流动的动持液量,了气-液流率,液相粘度,填料大小,压力以及床层高度对动持液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中液体流率动持流量增加,气体流率增加时,结果相反粘度的增加对动持液量的影响不大,动持液量随填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笔者自行设计的脉动波循环系统及波速测定装置,通过改变管壁弹性、管内液体压力及液体粘度,对脉动波在乳胶管内的传播速度进行了测量比较,并对上述诸因素的改变引起波速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本实验结果可知,三因子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波速的相对变化在同一量级内,从而指出在用脉搏波速进行病理研究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反应注射成型冷态充模模拟,考察了充模过程中各种气泡的形成过程。对气泡产生的现旬豚原因进行了描述,分析,同时提出了充模过程中防止气泡卷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电镜观察Ⅱ型减压病家兔脊髓神经轴突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减压病所致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5只新西兰大耳白家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减压病组、安全减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减压病组行快速减压制作减压病动物模型,安全减压组采用安全减压,正常对照组行常压空气暴露,各组动物出舱后30 min内处死,取脊髓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减压病组神经细胞水肿,细胞内线粒体轻度肿胀,游离核糖体聚集;轴突水肿,髓鞘松解、褶曲,部分剥离,轴突内线粒体肿胀,微管排列紊乱,并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空泡形成。安全减压组神经细胞和轴突轻度水肿,胞质和轴索内可见小空泡形成,髓鞘板层结构松散。正常对照组脊髓组织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神经纤维水肿、轴突脱髓鞘为Ⅱ型减压病家兔脊髓损伤的基本病变,脊髓血管内气泡及"原位气泡"可能同为导致脊髓损伤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牙改向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用everStick高强度纤维桩加全瓷冠对26例52颗错位或前突的前牙进行改向修复,追踪观察1—2年。结果所有修复体均成功,未见根折及崩瓷。结论everStick高强度可塑纤维桩核及全瓷冠能满足前牙改向修复的美观及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48例(68只眼)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与眼压的关系。随访时眼压控制在2.8kPa以下者,在滤过泡明显的18眼中有15眼,占83.33%;滤过泡扁平的26眼中有21眼,占80.77%;无滤过泡的24眼中有18眼,占75%。滤过泡明显与滤过泡扁平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滤过泡与无滤过泡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滤过泡的有无与眼压无关。  相似文献   

18.
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残根残冠患者104例,共192颗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处理后,均用桩核冠修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共96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对照组50例,共96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治疗成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2年时间,观察组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败病例中以下颌牙失败多见。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近期临床修复效果较好,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黏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选取47名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清晨7∶00-8∶00空腹抽取肘部静脉全血,检查全血黏度;患者及对照者于当日下午15∶00-18∶00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各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并分析血黏度和血流速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全血黏度升高(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减慢、脉动指数降低(P〈0.05)。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血流速度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偏侧化现象。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血液黏度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全血黏度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