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密市苯系物作业工人对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职业安全防护现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高密市51家存在苯系物危害的制鞋企业2 329名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高密市苯系物作业工人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晓率是0.21%,明显偏低。不同工龄组工人对岗位职业病危害及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人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晓率是0.15%、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岗位职业病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是10.98%、3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和不同文化程度苯作业工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密市制鞋企业和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应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卫生知识水平,预防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常见职业病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开展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山市6 603名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知识获取途径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大学及以上学历、工龄10年、年龄在25~40岁、管理岗位以及外资企业的员工职业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粉尘、有机溶剂和噪声的危害知识知晓率(83.70%、52.59%和42.32%)和防护知识知晓率(87.13%、65.28%和3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厂内培训为主,占83.80%。结论企业员工职业病知识知晓水平不高。应以噪声和有机溶剂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点对女性、低学历、高龄、工龄较短、生产岗位以及私企员工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省中小铁矿采选业接尘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中小铁矿采选业3 394名接尘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应答的3 176人中,只有40.5%的工人知道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47.9%的工人在作业时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9.8%的工人知道岗位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接尘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基本上随工龄增加而升高,高学历高于低学历,年龄小的高于年龄大的;仅有36.6%的接尘工人通过职业卫生培训获得职业卫生知识。结论河北省中小铁矿采选业接尘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劳动者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较差,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抽取南通市A、B、C 3家具有代表性的农药生产企业,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家企业共385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发放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75.84%。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职业卫生态度认知的正确率,管理干部高于技术工人并显著高于操作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就越高;不同工龄职工之间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也存在较大差异。3家企业职工能够正确回答各项职业卫生行为和工作习惯相关问题的比例占69.23%。获取职业卫生知识途径主要有合同告知、上岗前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高毒物品告知卡等。提示应加强对农药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及健康促进和健康行为干预,增强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提高农药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深圳宝安区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宝安区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 选择40家工厂企业的l8岁及以上的农民工,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一般情况、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职业卫生态度、获取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途径.结果 共调查8 014名农民工,其对职业病诊断部门、职业性体检医疗机构等10项基本职业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33.1%,其中37.8%、39.0%农民工分别知道职业病诊断部门、职业性体检医疗机构;仅有7.5%的农民工了解<职业病防治法>;89.2%、88.6%的农民工分别认为企业有必要组织员工学习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对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检查;62.0%的农民工表示从事现职业时,被用人单位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63.2% 的农民工表示单位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农民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48.0%的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单位为其提供的防护用品;35.2%的员工参加过企业组织的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获取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途径依次是电视、广播 、宣传栏、报纸、卫生部门的宣传、企业培训、网络.结论 深圳地区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较差,而农民工、工厂企业都有积极了解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的态度,应加强职业卫生法规的宣传及职业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新会区3家食品生产企业接噪工人开展噪声危害和防护的认知情况及获得认知途径进行调查,为制定更有效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方针提供基础依据,更好地促进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方法随机抽取江门新会区3家食品生产企业300名接噪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不同途径获得职业病危害防控知识的工人对噪声危害和防护的认知情况,探讨工人普遍接受的有实际保护意义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途径。结果得到有效调查问卷298份,接噪工人对噪声危害的知晓率均达90.0%以上;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接触噪声作业期间需要全程佩戴耳部防护用品的知晓率均在75.0%以上;工作岗接触噪声强度知晓率63.4%;所使用的耳部防护用品的降噪防护效果知晓率为56.4%;判断耳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是否合适知晓率44.6%;主动更换耳部防护用品知晓率为32.9%。从合同告知、企业培训、宣传公告栏获得职业卫生知识的工人对防护用品的认知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对认知途径的关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食品生产企业接噪工人对噪声危害认知率较高,但对耳部防护用品的性能、岗位接噪水平、主动更换防护用品等认知率较低。不同途径获得职业病防控知识影响工人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认知,合同告知、宣传公告栏、企业培训途径获得职业病危害防控知识的工人对噪声防护的认知更好,自我保护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企业3746名接噪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接噪工人对噪声危害的知晓率在23.1%~99.5%之间,其中,对听觉外系统损伤的知晓率大部分不足60.0%,仅9.2%的女工知道噪声可造成月经异常;接噪工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在34.5%~90.1%之间,对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及职业健康检查的知晓率均低于60.0%;国有企业、接噪工龄20年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接噪工人的知晓率较高(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滨州市某纺织企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企业2012年来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494名职工进行调查,发放《职业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分析年龄、学历及工龄与职业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职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基本常识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知晓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知识方面知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职工的文化程度与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工龄组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基本常识、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工龄组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并对不同职业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高新区11家企业1 500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知识知晓率为91.50%,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知晓率为7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7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工龄越长的职工,职业卫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越好;一线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管理人员。被调查者最想了解的职业病防治知识是"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方法"。 结论 应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职业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职工824名职业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3家企业824名职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75.1%的职丁知晓职业病防治法,80.2%的职工知晓职业危害因素,77.1%的职工知晓个人防护措施,24.4%的职工知晓替代等防护措施;92.0%的职工对职业病症状及其防治知识有需求.结论 职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知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制鞋行业企业工人职业卫生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健康促进教育计划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州、莆田两地3家制鞋企业共44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一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67.4%的工人知晓职业病防治法,经培训和学历初中及以上者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较高。职业危害因素知晓率依次为:噪声76.9%,化学毒物75.3%,粉尘63.4%,高温51.5%和非电离辐射32.1%,总体上,有培训、≥初中、≤30岁和工龄>5年者知晓率较高。结论 要加大宣传力度,多采用墙报和颁发小册子的宣传方式,培训应针对企业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并注意通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汽车修理企业员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企业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121家汽修企业514名员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病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知晓率为87.1%,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员工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管理人员的知晓率要高于生产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及岗位的员工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汽修企业514名职工获取职业病知识的途径以单位培训为主,占89.5%。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情况较差。[结论]汽修企业职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应针对低学历男性等重点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波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知信行现状,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地区20家铸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近两年铸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①宁波铸造业工人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率为80.0%,《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81.9%,而职业卫生权利知晓率和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知晓率较低;②职业病防治知信行与岗前培训、危害告知、经常性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明显相关(P<0.001);③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意识、行为得分与学历程度、岗前培训内容成正相关,与年龄成负相关.结论:铸造工职业卫生知识水平较低,职业卫生培训意愿率较高,应加强岗前培训、危害告知和经常性职业卫生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汽车修理厂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维修工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健康状况,为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提高汽修工人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118名汽修厂职工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考察汽修厂、查阅职业卫生档案了解汽修厂企业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种类及分布和职业卫生情况。结果 93.2%的职工学历为高中及中专以下,83.1%的职工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知晓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危害的有53人,知晓率为49.9%;知晓相应防护用品的有106人,知晓率为89.8%;不同年龄、工龄、文化水平和收入组间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5.6%的汽修职工通过培训等传统方式获得职业卫生知识,40.7%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兴方式获取。104人上岗前参加过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率为88.1%;108人在岗期间参加过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率为91.5%。结论汽修职工具备一定职业卫生知识和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但不能明确岗位上存在的职业危害和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了解化工厂外协单位工人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及防护情况,为职业卫生管理、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地区11家化工厂的650名外协单位工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外协单位工人职业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52.8%。不同工龄及文化程度工人在岗作业时佩戴防护用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工人在是否会使用应急防护用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外协单位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低,用人单位应重视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佩戴和应急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5家电池企业1013名劳务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NOVA分析、t检验比较不同组间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总体较低为(10.40±2.42)分,其中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的得分分别为3.24分(满分7分)、4.68分(满分11分);对不同人群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仅不同年龄、婚姻、工龄、文化程度、晚班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工厂培训或医务人员两种途径获取职业卫生知识与高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低工龄(工龄在1~3年者)与其职业卫生知识高知晓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电池企业劳务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偏低,亟须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belief and Attitude-behavior/Practice,KAP)现状与职业卫生知识获取途径,为进一步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两家国有企业507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及SPSS 20.0软件对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知信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两家国企工人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晓情况良好,81.66%的工人知晓《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知识普及情况良好,98.22%的工人知道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者需要定期做职业健康检查,60.36%的工人了解其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88.17%的工人上岗前做过职业健康检查,97.63%的工人工作时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有1.18%的工人从未做过职业健康检查,3.55%的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周期>3 a,31.95%的工人在职业健康检查时曾拒绝胸部X射线摄片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后,有30.77%的工人未对目标疾病相关的异常结果进行复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龄越长、文化程度越高,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可能性越高,男性的职业健康检查复查率比女性低.结论 两家国有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具有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但职业健康检查行为依从性仍有待提高,用人单位应积极联合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针对企业工人特征和需求,借助新媒体采取多种途径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和培训,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强制等方法强化工人形成良好的职业健康检查行为.  相似文献   

18.
白立新  高志军  梁政  郭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37-2340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4类企业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4类行业23家企业中的436名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知晓情况、享受职业卫生服务情况、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除"粉尘是职业病有害因素"和"危害因素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相关知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时间"、"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内容"以及"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低知晓率。4类行业享受职业卫生服务除"参加上岗前培训"、"参加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各类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结论 4类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不同,应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在日常监管时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落实职业卫生服务内容作为监管的重点内容,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某企业员工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需求情况,为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441名员工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认知、行为生活习惯、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需求等情况。 结果 员工对健康概念和吸烟对健康有影响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7.5%和94.1%;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最低,为44.4%。不同岗位员工对成年血压正常范围、慢性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生产人员知晓率相对较低。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对成年血压正常范围、高血压是否有症状、慢性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越高(P<0.01)。不同岗位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可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生产人员知晓率不全是最低的。文化程度越高,对"职业病可预防"的知晓率越高,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反而越低(P均<0.01)。员工的吸烟率为35.7%,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员工对膳食平衡、传染病防治、体育锻炼、慢性病防治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的需求较高。 结论 一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随学历而提高的趋势,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岗位以及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应加强慢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健康水平;加强对全员尤其是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煤矿井下工人对职业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与职业安全行为现状,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防止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煤矿井下工人职业安全知识、行为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某煤矿矿区井下工人56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矿区井下工人自觉佩戴防护口罩、耳塞比例偏低,职业安全知识知晓率为70.3%,职业危害、法律法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依次为70.3%、81.7%、50.4%、76.1%。不同年龄、工龄、文化程度、职业安全行为工人职业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矿区井下工人职业安全知识水平及职业安全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