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T)n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及与血浆炎症因子、胆红素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择102例EH患者(EH组)及134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染色体DNA中含HO-1基因相应的DNA片段,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析基因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浆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EH组血浆胆红素、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重复≥32次长等位基因在EH组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长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胆红素水平低于短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T)n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可能与EH人群的易感性有关.HO-1长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AC)n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及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山东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测序技术检测322例糖尿病(DM)患者及98名对照者(CON)的基因型。结果(1)DR患者Z-2等位基因、含Z-2等位基因但不含Z+2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Z+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NDR者。(2)Z-2/C单倍型分布频率在DR组显著高于NDR组。结论山东地区DM患者AR基因5’端(AC)/1多态标记Z-2等位基因及C(-106)T多态标记C等位基因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性相关,Z+2等位基因可能是DR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山东地区汉族人群醛糖还原酶(AR)5’端(AC)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探讨AR5’端(AC)n重复序列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DM)、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68例,正常对照组116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及DNA测序检测AR等位基因,比较各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3组均发现7种等位基因(Z-6~Z+6),各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基因5’端(AC)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等位基因不是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OSAHS常与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并存[1]。基因多态性与OSAHS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重视[2]。有研究指出,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参与抗氧化和应激[3],HO-1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还有研究报道,HO-1在体内表达的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病状况紧密关联[4]。而众所周知,OSAHS的发病又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联[5]。HO-1基因的启动子区包含着2种基因多态性,分别是(GT)n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KCNQ1基因 rs231362位点的多态性对宁夏地区回汉民族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 PCR -RFLP 技术对宁夏地区回族、汉族的 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两个民族中,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在同民族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耐量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CNQ1基因 T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个民族大致相同,回族 T 等位基因频率为0.05,低于本组汉族人群;(3)两个民族正常糖耐量人中,CC 组与 TC +TT 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糖尿病组,回族与汉族 T 等位基因携带者(CT +TT)腰围水平 BMI 和腰臀比显著高于 CC 组(P <0.05),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 CC 组(P <0.05)。结论KCNQ1基因变异与宁夏地区两个民族2型糖尿病不相关。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 CT +TT 基因型可能与回汉族2型糖尿病的腹型肥胖有关,且携带 T 等位基因者可能对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金荣  于德民  刘德敏 《天津医药》2006,34(8):527-530,594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固有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cNOS)基因外显子7的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天津地区2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组(DN1组)的G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T基因型者较GG基因型者的DN患病率高(X^2=5.252,P=0.022)。(3)高血压、血纤维蛋白原(FIB)、ecNOS外显子7的GT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合并DN的独立危险因素。(4)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糖尿病非高血压组(DM1组)和C组间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G894T(Glu298Asp)的变异可能是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DN易感性的基因标志之一,可能参与DN的启动;该基因多态性不是通过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而增加DN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与脑梗死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210例的IL-18基因型,同时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34—2.324);携带C等位基因的脑梗死个体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IL-18基因.137G/C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并获得GCK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聚合酶联反应技术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方法检测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1例正常对照者的GCK基因型。结果:两组1、2、3、4和5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08、0.46、0.07、0.29、0.10和0.11、0.49、0.16、0.23、0.01,其总体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组的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GCK基因座在中国人群与欧洲人及北美人群的分布,发现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结论:GCK基因多态标记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基因蛋白、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方法进行P16基因蛋白、Ki-67基因蛋白的检测。结果癌旁正常黏膜中,P16阳性表达率为89.29%(50/56),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其阳性表达率为42.86%(24/56),经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黏膜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8.93%(5/56),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其阳性表达率为33.93%(19/56),经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高分化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均P〈0.05);食管癌组织分化差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分化好者(p〉0.05);P16、Ki-67阳性表达率在有、元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生存期〉3年者P16阳性表达率57.69%(15/26)显著高于术后生存期≤3年者30.00%(9/30)(x2=4.36,P〈0.05),术后生存期≤3年者Ki-67阳性表达率46.67%(14/30)高于术后生存期〉3年者19.23%(5/26)(x2=468,P〈0.05)。结论P16、KJ-67可作为反映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可作为评定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进展、预测其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外显子+G98T和第4外显子+A561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哈萨克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50名对照者E-selectin基因+G98T位点及+A561C位点多态性,同时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①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E-selectin基因+G98T多态性位点存在GG、GT二种基因型,其中以GG基因型发生频率最高(91.3%),GT基因型频率次之(8.7%);同时也存在AA、AC二种基因型,其中以AA基因型发生频率最高(88.0%),AC基因型频率次之(12.0%);②E-selectinAc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X2=5.31,P〈0.02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存在E-selectin+G98T和+A561C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A561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NA 损伤修复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RCC2/XPD )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的基因多态性评估食管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采集100例食管癌患者(试验组)和8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ERCC2/XPD Lys751Gln和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比,分析基因型与食管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变异型等位基因 ERCC2/XPD Lys751Gln频率为15.7%和13.0%;与野生型Lys/Lys相比,携带Lys/Gln和Gln/Gln基因型易患食管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399Gln频率分别为29.8%和30.2%;与野生型Arg/Arg相比,携带Arg/Gln和Gln/Gln基因型易患食管癌(P<0.05)。食管癌复发、转移与ERCC2/XPD基因Lys/Gln、Gln/Gln基因型及XRCC1399 Arg/Arg基因型相关(P<0.05),而与ERCC2/XPD Lys/Lys基因型及XRCC1399基因Arg/Gln、Gln/Gln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ERCC2/XPD和XRCC1基因多态性可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影响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食管癌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 HO-1)的变化,确定HO-1是否可能预测食管癌患者对放射治疗存在敏感性。方法选取28例正常食管组织及58例食管癌组织,应用RT-PCR( real-time PCR)检测HO-1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在正常组织及食管癌放疗前后关系。结果 HO-1在食管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T.01),并且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HO-1水平也随之升高,但是在放疗不敏感的患者中HO-1表达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HO-1的表达可能是食管癌患者对放疗敏感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宁  王拯民 《河北医药》2000,22(11):809-81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dr1)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抗耐药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耐药基因蛋白。结果 多药耐药基因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32.9%,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耐药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和癌症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HBV感染人群HLA—DR基因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1组)、38例肝硬化患者(实验2组)、34例肝细胞癌患者(实验3组)及1383例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无血缘关系自愿骨髓捐献者(对照组)的HLA-DR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HLA—DR1在实验3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x^2=4.80,P〈0.05),HLA-DR13在实验3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实验1组明显增高(r=5.56,P〈0.05),实验2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R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携带HLA-DR13基因位点的HBV感染者更易发展为肝细胞癌,HLA-DR各等位基因表型频率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单核苷酸多态性和2.1Kb处(AC)n二核苷酸微卫星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AR基因两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较各组分布频率。结果在DM组和CON组均发现AR基因C(-106)T多态位点存在C、T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AC)n序列的7种等位基因(Z-6~Z+6);T、Z-2等位基因及CT+TT及含有Z-2的基因型在DN组明显高于NDN和CON组,但在DM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R基因C(-106)T多态位点的T等位基因及(AC)n多态位点的Z-2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A)第12外显子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东佛山市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汉族健康个体90人的血样,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r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FLP-PCR)技术检测HIF1A基因第12外显子1790(G+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HIF1A基因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5.56%、21.11%和3.33%,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6.11%、13。89%。广东佛山汉族人群HIF1A基因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日本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广东佛山汉族人群HIF1A基因1790(G→A)多态性以G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第2外显子(起始密码子,e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10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VDR基因e2序列多态性.分析该人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结果FokI的等位基因频率为F0.741、f0.259。结论VDR基因e2序列在遵义地区汉族中的分布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周雪涛  张泽峰  郭阳 《河北医药》2011,33(23):3525-3527
目的探讨VEGF基因启动子区-1154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200例肺癌患者和204例健康对照个体的静脉抗凝血,同时记录其病史和个人相关资料。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引物介导的限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IRA-PCR)方法检测VEGF-1154G/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VEGF-1154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A+A/A),可降低不吸烟个体肺癌的发病风险。未发现VEGF-1154G/A多态性与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结论VEGF—1154G/A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不吸烟个体肺癌发病风险相关。即携带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A+A/A),可降低不吸烟个体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回族及汉族人群醛糖还原酶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关系以及该多态性在两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81例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和83例健康汉族对照者ALR的基因型,分别以氧化酶法、放免法、比色法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①ALR基因C(-106)T多态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组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T等位基因及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127倍;携带T等位基因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962倍。②在回、汉两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比较,回族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均高于汉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甘肃地区回、汉两民族人群中都存在AL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且该位点多态性在两民族间无显著性差异。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与回、汉两民族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neprily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扩增neprilysin基因核苷酸多态性片段,并通过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型鉴定,比较111例SAD组与102名健康对照组ne-prilysi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SA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χ2=11.423、P=0.002)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χ2=14.1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汉族人群neprilysin基因rs3736187位点为T等位基因型可能增加散发性SA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