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8只外伤膝关节行常规MR扫描,包括斜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所有病例均行在斜矢状位图像基础上平行于ACL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斜冠状位薄层无间隔质子密度加权扫描,成像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评价常规MRI及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真实性.结果:常规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80.61%、漏诊率为23.08%、约登指数为0.66、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65.91%;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87.88%、总符合率为93.88%、漏诊率为3.08%、约登指数为0.85、阳性预测值为94.03%、阴性预测值为93.55%.常规MRI扫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的诊断一致性一般,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和关节镜对于ACL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0和0.86.结论: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像可以提高ACL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可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斜冠状位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MR)高分辨率斜冠状位成像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4例膝关节成像,男15例,女9例,年龄18~67岁。常规膝关节MR成像技术包括斜矢状位T1W、T2W脂肪抑制成像、冠状位T2W脂肪抑制成像、横断位PD脂肪抑制成像,所有病例均行平行于ACL的高分辨率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成像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4例病例中的13例关节镜证实ACL部分损伤,其MR常规成像3例正确评价为部分撕裂(3/13,23.1%),3例过度评价为完全撕裂(3/13,23.1%),阴性评价漏诊7例(7/13,53.8%);MR高分辨率斜冠状位正确评价为部分撕裂6例(6/13,46.2%),过度评价为完全撕裂3例(3/13,23.1%),阴性评价漏诊4例(4/13,30.8%);24例病例中的11例关节镜证实为完全撕裂的MR评价完全正确,诊断符合率100%(11/11)。结论:平行于ACL的高分辨率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是一种有效评价ACL部分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MRI检查方法与诊断。方法采用膝关节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36例疑有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进行MRI扫描,分析其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斜矢状面伸直位、微屈位和屈曲位显示率分别为55.60%、83.33%、92.0%,微屈位和屈曲位2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者均明显高于斜矢状面伸直位(P<0.01)。结论 ACL带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结合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MRI表现,探寻前交叉韧带(ACL)最佳MRI成像方法、观测ACL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ACL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ACL损伤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垂直矢状位和斜矢状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矢状面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①ACL损伤的显示:ACL损伤在伸直位垂直、斜矢状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46.7%、53.3%;微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在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80.0%、80.0%;屈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0.0%、90.0%。②ACL损伤的MRI表现:ACL部分性撕裂韧带中出现的局限性高信号,完全性撕裂韧带显示局限性中断或完全缺损或韧带附着处出现团状高信号影或韧带纤维难于辨认。结论:ACL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手段;ACL的形态、信号的变化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42例肩袖损伤的影像表现,探讨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行横断位T2WI,斜矢状位T1WI,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T1WI、T2WI、分析磁共振扫描与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及关节镜检查,分析MRI诊断肩袖损伤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冈上肌腱36例部分撕裂,5例完全撕裂,1例未见异常。19例显示冈下肌腱态和信号异常,12例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肩胛下肌损伤6例。喙突下滑囊积液19例,盂唇损伤12例,骨损伤20例。其中斜冠状位能把冈上肌、冈下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显示于一幅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结论: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及结果均优其它序列。MRI对肩袖损伤有较高的诊断率,对患者的初步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3D 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3D M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膝关节损伤拟行关节镜检查的病人行术前MRI扫描,46只患膝在常规MRI序列完成后加扫3D MRI序列.在不知道病人信息和病史的情况下先评估常规MR图像,然后评估3D MR图像.评估内容限于ACL完整或撕裂的表现.最后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准,分别计算常规MRI和3D MRI诊断ACI.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常规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0%、95.2%和93.5%;3D 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0%、100%和97.8%.结论 3DMRI可以提高前交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在MRI不同扫描方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3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资料进行分析;选取32例同年龄段的半月板其他节段损伤而无根部撕裂资料组进行对照。病例组分别在矢、冠、轴位图像上观察各扫描方位撕裂特征性征象,统计各扫描方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3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中,矢状位上主要表现为“鬼影征”;冠状位主要表现为“截断征”,具体各表现略有不同;轴位上主要表现为“钝圆征”或“裂隙征”。上述征象在病灶组均明显好发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病例组矢状位观察分别为:100%、80%、80%和100%;冠状位上分别为:100%、95%、93.8%和100%;轴位上为:93.8%、90.7%、90.9%和93.5%。结论 MRI扫描矢、冠、轴三个方位显示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各有其特征性征象,明显好发于对照组。根部撕裂矢状位诊断的敏感性非常高,但会出现假阳性现象;冠状位敏感性同样非常高,而且诊断特异性优于矢状位;轴位图像是显示内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容积形态的最好方位,但诊断价值受限于扫描到的半月板层数太少。  相似文献   

9.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39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后作MRI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膝关节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SE T_1WI,矢状位及冠状位SE T_2WI;比较平台骨折的平片与MRI诊断结果;分析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形态表现。结果 MRI可作出正确的骨折分型诊断,还能显示平片不能诊断的平台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MRI能准确显示骨折合并的膝关节损伤性病变,如关节软骨断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结论 MRI是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及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有效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8例临床怀疑单侧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经腘窝探查ACL的声像图表现,将其结果与MRI检查结果分别和关节镜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符合53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1.38%,MRI诊断准确率93.1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与MRI检查对ACL损伤的诊断都具有较高准确率,而超声检查经济、方便、实用,可作为临床筛查ACL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诊断为ACL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术前的MRI检查资料,依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进行对比.结果: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1%,93.3%和95.0%.MRI和关节镜对ACL损伤具有极好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0.结论:MRI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膝关节损伤患者67例,均经关节镜或手术检查证实为ACL撕裂者,均于术前分别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确诊结果,计算CT、MRI诊断符合率。结果 6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镜检查结果示, ACL完全撕裂伤43例, ACL部分撕裂伤24例。CT诊断符合率为80.60%, MRI符合率为94.03%,MRI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 MRI诊断ACL的准确率高于CT,医院内条件允许者可将MRI作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损伤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扫描方法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疾病的MR I表现,对比不同的扫描方法对ACL疾病的诊断结果。方法对我院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扫描的病例,采取回顾性方法分析不同方法对ACL的显示情况。结果斜冠状扫描法的显示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其它方法。结论斜冠状位扫描优于其它扫描方法,是ACL的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CT与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疑似ACL损伤患者112例,行CT、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与MRI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11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ACL损伤94例,A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检查对指导关节镜下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231例(245膝)经膝关节MRI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例,包括退变性及外伤性半月板损伤,按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将结果与关节镜下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Ⅰ级损伤25膝(退变组19膝,外伤组6膝),关节镜检查退变性损伤19膝均未见半月板破损;Ⅱ级损伤133膝(退变组72膝,外伤组61膝),关节镜检查退变性损伤68膝半月板破裂,外伤性损伤48膝半月板破裂;Ⅲ级损伤87膝(退变组48膝,外伤组39膝),关节镜检查退变性损伤42膝半月板破裂,外伤性损伤31膝半月板破裂。以关节镜检查为标准,计算MRI诊断准确率,Ⅰ级损伤:退变组为0;Ⅱ级损伤:退变组为94.4%,外伤组为78.7%;Ⅲ级损伤:退变组为87.5%,外伤组为79.5%。MRI诊断总体准确率79.1%。结论 MRI是膝关节镜术前的重要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指导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术,将金标准设定为关节镜检查结果,对临床检查与M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29/51)、86.2%(25/29)、67.5%(54/80)、87.9%(29/33)、53.2%(25/47);M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0/54)、88.5%(23/26)、91.3%(73/80)、94.3%(50/53)、85.2%(23/27)。M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临床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在ACL损伤诊断中应用MRI的阳性率及准确度。方法:从青海油田医院择取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MRI检查,并对照关节镜诊断结果,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关节镜检查发现,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中,94例发生ACL损伤。经MRI检查发现,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中,100例发生ACL损伤,其中84例为完全撕裂,16例为部分撕裂。MRI检查真阳性92例、真阴性30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8例,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78.9%,假阳性率为6.1%,假阴性率为3.0%,准确度为92.4%。100例ACL损伤患者中,合并损伤情况如下:78例合并关节囊积液、28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24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20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挫伤、1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合并胫骨前移。结论:在ACL损伤诊断中应用MRI的准确度比较高,但也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问题,需要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进行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诊断肩袖损伤的具体措施和临床应用价值开展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疑似存在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此100例疑似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通过随机法加以分组,其中50例疑似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接受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疑似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接受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疑似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的图像显示结果。结果:两组疑似肩关节肩袖损伤病人接受肩关节MR扫描能够将病人冈上肌腱长轴显示于图像中,其中研究组能够将冈上肌、冈上肌腱以及肱骨长轴全部同时显示到一张图像中,对照组无法将冈上肌、冈上肌腱以及肱骨长轴全部同时显示到一张图像中;研究组对于肩袖损伤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特异性和对照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中开展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肩关节冠状位图像,在冈上肌腱病变显示效果明显高于肩关节MR斜冠状位扫描,所以此种检查措施能够成为肩袖损伤诊断首选方案,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膝关节交叉韧带对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的正常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损伤中最容易发生损伤的韧带之一。MRI由于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已成为诊断ACL损伤的重要手段。ACL撕裂的MRI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MRI诊断ACL损伤主要依靠直接征象进行判断。本研究对4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病例的MRI征象进行分析,并与正常ACL进行对照,明确各个征象对ACL撕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扫描成像方法,分析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从而评价四肢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关节MRI扫描并追踪,随机选择扫描后一周内经临床关节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占16%(8例),共58个病变膝关节。将其MRI征象及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术中所见及术后诊断进行比较,对其MRI征象与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关节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50例患者中,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占87%(51条),关节MRI定性诊断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0.966。后交叉韧带损伤占17%(10条),关节MRI定性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5.7%,诊断符合率为0.948。MRI直接征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是诊断的主要依据,MRI间接征象特异性虽较高,但敏感性较低,当缺少直接征象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时,其间接征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四肢关节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是交叉韧带损伤最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