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预防房颤发生/复发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1年1月-2011年4月)中比较ACEI或ARB类药与其它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入选与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9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研究,均为英文,研究病例数总计40 217例,其中治疗组20 260例,对照组19 957例。Meta分析表明,ACEI或ARB与其它药相比可预防房颤发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63~0.75),P<0.000 1]。对不同基础疾病的亚组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中服用ACEI/ARB较其他降压药在预防房颤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9,95%CI(0.61~0.78),P<0.000 1];慢性心衰患者服用ACEI/ARB较其他常规治疗药可预防房颤发生[OR=0.61,95%CI(0.53~0.71),P<0.000 1];房颤患者中服用ACEI/ARB较其抗心律失常药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OR=0.82,95%CI(0.69~0.98),P=0.03]。结论:在高血压、慢性心衰及房颤患者,服用ACEI/ARB类药可降低房颤发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在针对原发疾病和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RB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6min行走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LAD、LVESD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及6min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RB与ACEI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所致CHF,能有效预防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规律行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缬沙坦组(n=25)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25)。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胶囊80 mg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 m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情况,并统计两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效率较缬沙坦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NP、LVESD、LVEDD均下降,而SV、LVEF均上升,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缬沙坦组(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结束后6个月再住院率较缬沙坦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和再住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44-47
目的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首先经过厄贝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单盲导入期后,进入双盲导入期:1:1随机分配,30例继续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为A组,30例用厄贝沙坦治疗为B组,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cTnT)变化,计算对比治疗后的有效率、6个月再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高血钾症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NT-proBNP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NT-proBNP明显小于B组,A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B组60.00%,A组再住院率6.67%明显低于B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后的LVEDD、c TnT数值、心源性死亡率、高血钾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效果优于厄贝沙坦,能起到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能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隋欣桐  马晶茹  金霞 《当代医学》2021,27(29):85-87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LVES均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F、LVES均高于对照组,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l、醛固酮、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rhBNP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与血清NT-proBNP、AngⅡ水平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F,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D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83.72%(36/4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3/43)]低于对照组[11.63%(5/4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持续性房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复律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1、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房颤复发率、血流动力学、左心房、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6及12个月心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明显降低(P<0.05),左心房存储应变(LASr)、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LAD、LAVmax、房颤复发率明显降低,而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助于改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减少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与美托洛尔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生化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醛固酮]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NT-proBNP、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美托洛尔治疗HFrEF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醛固酮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阵发性房颤成功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50例阵发房颤病人,行左房基质改良术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ARB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左房大小、心功能及有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等均相近,对照组术后无干预,ARB组服用科素亚50mg,每天1次,随访(12±6)个月,观察心律情况,作统计分析检验。结果ARB组房颤复发率16%,对照组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据有无高血压病分层后,ARB组复发率9.1%,对照组33.3%,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对阵发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ARB期望降低房颤成功消融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HFrEF患者95例,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对照组47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6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月后NT-proBNP、GDF-15、Gal-3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月末KCCQ、MLHF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不良反应率4.17%(2/48)与对照组6.38%(3/4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HFrEF患者,通过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调节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冠心病心力衰竭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NYHA分级Ⅱ~Ⅳ级且左室射血分数<40%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依那普利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LVEF、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T-proBNP下降、LVEF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片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方法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予控制心力衰竭,等病情稳定后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各40例,每个亚组分为接受胺碘酮片组,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片组,各20例,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胺碘酮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的左房内径均较术前缩小(均P<0.05),在维持窦性心律、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均比单用胺碘酮片好(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片比单用胺碘酮片能够更好地维持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窦性心律,改善其心房重构,提高LVEF,减少心力衰竭的再发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NT-proBNP)、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浆内皮微粒(EMPs)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NT-proBNP、EMPs、sICAM-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NT-proBNP、EMPs、sICAM-1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用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抑制心肌重塑,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2020年1—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则将ACEI/ARB类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KCCQ评分,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 结果 随访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NT-proBNP、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4、6个月的KCC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心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1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VEF水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6MWT结果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短期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提高射血分数方面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后的血亲环素A(CyP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血心室重塑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CHF并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患者99例,分别收集其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及应用后3个月的血标本,检测治疗前后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  结果  CH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应用前[CyPA:(7.75±3.18)ng/mL vs. (10.13±3.32)ng/mL;Galectin-3:(9.66±5.20)ng/mL vs. (16.74±3.18)ng/mL;MMP-2:(12.02±5.69)ng/mL vs. (18.40±8.41)ng/mL;MMP-9:(8.32±4.34)ng/mL vs. (11.45±4.51)ng/mL;NT-proBNP:(1 319.24±404.11)ng/mL vs. (4 187.48±1 967.92)ng/mL,均P < 0.01]。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降低CHF患者血CyPA、Galectin-3、MMP-2、MMP-9、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这可能对CHF的治疗效果评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房颤患者MMP-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世林  刘满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18-38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非瓣膜性房颤(Non-va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延缓或阻滞房颤进程的可能机制。方法:80例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缬沙坦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VA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组2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MMP-2水平从(359.19±4.55)ng/ml下降到(242.32±4.69)ng/ml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ARB类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NVAF患者血清中MMP-2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舒张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各大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后,筛选报道舒张功能心脏超声指标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衰的研究,进行数据处理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其中9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2 183名心衰患者。分析结果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对照组可以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P<0.01,MD=-1.40,95%CI(-2.28,-0.52)]以及左心房容积指数[P<0.01,MD=-4.82,95%CI(-6.86,-2.77)]。且在非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中可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早期及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比值[P<0.05,MD=0.09,95%CI(0.01,0.18)]。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传统心衰一线推荐药物,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类药物,对心衰的舒张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防止房颤复发是否有作用。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例,且一直门诊随诊病人,总共有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病人52例,其中有因高血压选用ARB病人22例,选用其它类降压药(ACEI,CA2 拮抗剂,利尿剂,β-R阻滞剂)的30例,全部病人都选用碘酮维持窦律,回顾性对比AF复发律。结果与结论:应用ARB组病人房颤复发生率可能改善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从而减少AF复发,ARB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可能能减少AF复发,故推荐如果高血压合并房颤病人首先ARB作为降压药。  相似文献   

20.
张祖涛  廖威  章楠  詹冀  王娓 《河北医学》2023,(2):344-349
目的: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缬沙坦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9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资料,其中40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缬沙坦治疗(缬沙坦组)。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心功能、心肌酶谱、NT-proBN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值均高于缬沙坦组和对照组(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差值均高于缬沙坦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