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欣颖  李慧  吴梦平  张洁 《重庆医学》2017,(36):5130-513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I/D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和95%CI以评价ACE I/D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的关联性,同时进行种族及偏头痛类型亚组分析.结果 Meta分析中纯合子模型(DD vs.Ⅱ:OR=1.21,95%CI:1.02~1.44,P=0.03;I2=47%)和显性模型(DD+DI vs.Ⅱ:OR=1.16,95%CI:1.01~1.33,P=0.04;I2=50%)均提示ACE I/D多态性与所有偏头痛的易感性呈正相关.杂合子模型和显性模型提示ACE I/D多态性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D等位基因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中国知网、万方、VIP和PubMe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2年3月,收集有关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病例-对照研究,含806个病例,900个对照,Meta分析显示各基因型合并后的OR值与95%CI,其中D等位基因vs I等位基因:OR=2.73,95%CI(1.64,4.24);基因型DD+DI vs基因型II:OR=3.11,95%CI(1.98,4.90);基因型DD vs基因型II:OR=5.00,95%CI(2.30,10.88);基因型DI vs II基因型II:OR=1.97,95%CI(1.53,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国人中携带ACE基因缺失多态性D等位基因型个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患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2014年12月以前关于ACE基因多态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患性关系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诊断标准和基因频率等数据,合并效应采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进行评价。同时绘制漏斗图并进行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有14篇文献(14项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累计有960例COPD患者及1220例健康对照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将所有文献进行总分析时,ACE D/I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患性无关联。但在亚组分析后发现,在黄种人中,ACE D/I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患性相关(D vs I:OR=1.66,95%CI 1.15~2.39;DD vs II:OR=2.75,95%CI 1.02~4.31;DD vs ID+II:OR=2.99,95%CI 2.03~4.40)。结论在黄种人群中ACE D/I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患性相关;在白种人群中ACE D/I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患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on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收集AC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DN相关性的文献。应用Stata11.0统计学软件运用Meta-分析法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通过3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隐性模型下DD基因型相对于DI+II基因型的OR值为1.96(95%CI,1.72~2.22);显性模型下DI+DD基因型相对于II基因型的OR值为1.78(95%CI,1.49~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DN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成人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共计498例成人ALI/ARDS患者、3 220例健康对照人群及1 137例非ALI/ARDS人群的ACE基因多态性(II、ID、DD)与ALI/ARDS发病率及病死率的8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相比,ACE I/D基因多态性与ALI/ARDS的发病率均无关。在亚洲人群中,ACE I/D基因型与ALI/ARDS的病死率相关,等位基因I/D、基因型II/II+ID及基因型DD/II+ID的合并OR值分别为2.99(95%CI 1.87~4.76,P0.05)、0.36(95%CI 0.20~0.67,P0.05)及4.62(95%CI 1.71~12.45,P0.05)。结论 D等位基因可能是亚洲人群ALI/ARDS患者病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OP)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CBM、VIP及Wan Fang数据库中有关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OP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截止日期为2015年10月10日。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与OP发病风险有关(AA vs.Aa+aa:OR=0.38,95%CI=0.19~0.77;AA+Aa vs.aa:OR=0.44,95%CI=0.29~0.64;AA vs.aa:OR=0.31,95%CI=0.15~0.63;Aa vs.aa:OR=0.48,95%CI=0.31~0.73;A vs.a:OR=0.47,95%CI=0.34~0.64);VDR基因BsmⅠ位点多态性与OP发病风险无关(BB vs.Bb+bb:OR=0.66,95%CI=0.12~3.70;BB+Bb vs.bb:OR=0.90,95%CI=0.63~1.28;BB vs.bb:OR=0.68,95%CI=0.11~4.21;Bb vs.bb:OR=0.95,95%CI=0.66~1.38;B vs.b:OR=0.92,95%CI=0.68~1.23);VDR基因Tru9Ⅰ位点多态性与OP发病风险有关(TT vs.Tt+tt:OR=0.39,95%CI=0.17~0.91)。结论:当前的证据显示VDR基因ApaⅠ位点A等位基因及Tru9位点TT基因型可能降低中国人群OP患病风险,而BsmⅠ位点多态性与OP发病风险没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卢杨  屈会起 《循证医学》2001,1(1):18-21
目的对中国人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以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统计量.全面检索到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排除发表偏倚的影响,应用REVMAN3.1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结果相关文献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数据合并结果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DD/(ID+II)OR 2.33,95%可信区间(CI)1.65~3.29,(P<0.01),II/(ID+DD)OR 0.59,95%CI 0.47~0.73,(P<0.01).结论中国人ACE I/D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有关联,心肌梗死组DD基因型增多,II基因型减少.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ACE和AGT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谢健  陈岳明 《浙江医学》2010,32(12):1750-175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RFLP-PCR)检测150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1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CE I/D、AGT M235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ACE含量.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CE I/D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基因型的抑郁症患病风险升高(OR=2.06,95%CI:1.29~3.85).对照组血浆ACE含量明显低于研究组,II、ID、DD基因型的血浆ACE含量不同,以DD基因型的ACE含量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AGT M235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和抑郁症有关,DD基因型个体的抑郁症患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和高加索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爆发力)的关联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 Med、EMbase、CNKI、CBM、VIP、Wan Fang等数据库中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和高加索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 I/D基因多态性与总体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在五种基因模型中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人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在五种基因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高加索运动员关联性均无统计学意义。漏斗图及Egger's检验结果显示各基因模型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ACE 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与高加索力量型运动员运动能力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DM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双微体基因2(MDM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与对照组MDM2各种模型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Egger's检验和Bggerg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7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组2 206例,对照组3 32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纯合子(309T/T)基因型个体相比,变异纯合子(309G/G)与杂合子(309G/T)基因型个体中食管癌风险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GG vs.TT:OR=11.64,95%CI10.17~13.31;GT vs.TT:OR=11.07,95%CI10.02~12.22]。在隐性遗传模型中(GG vs.GT/TT)食管癌风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GG vs.GT/TT:OR=1.17,95%CI 1.03~1.32],但在显性遗传模型中(GG/GT vs.TT)发病率风险增高无统计学意义[GG/GT vs.TT:OR=1.02,95%CI0.94~1.11]。在按地区分组的亚组分析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MDM2-309T/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食管癌风险显著相关[GG vs.TT:OR=10.77,95%CI9.35~I2.42,P=0.000;GTvs.TT:OR=10.11,95%CI9.11~11.23,P=0.000;GG vs.GT/TT:OR=7.03,95%CI6.44~7.67,P=0.000;GG/GT vs.TT:OR=5.86,95%CI5.12~6.69,P=0.000]。结论MDM2-309T/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食管癌风险显著相关,MDM2-309G/G基因型个体食管癌患病风险可能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