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非体外循环下肝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肢素化布-加综合征根治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7年11月至2002年4月采用非体外循环、肝素化对36例布-加综合征病人施行了根治术。在肝素化前提下,完成了下腔静脉远端球囊阻断、可控制性放血、负压吸引血液回收、经右心房插管血液回输等手术关键环节。结果:术中全组无1例输异体血,无重大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下腔静脉压下降显著。结论:该术式简化了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程序,保证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手术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血输注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2年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综合自身输血措施,包括回输体外循环前经腔静脉放的肝素血,应用美国AOTOLOG自身血液回收机回收患者切口创面的血液,回输剩余机血、应用抑肽酶等。1998年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体外循环前不放血、不进行血液回收、也不回收剩余机血,根据术中失血量输注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出凝血状况、Hb的变化、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用异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相比,术前与术后24小时HB、PLT、PT、术中失血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引流量、输注异体血量对照组均大于观察组(P<0.01)。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采取自身输血措施,可明显减少输异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回输下布加氏综合征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优点。方法:16例布加氏综合征手术麻醉,均采用芬太尼—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病人全身肝素化后,用无菌的吸引管道通过血泵把术野的血液回收入血液回流室,再回输给病人。麻醉全程持续严密监测ECG、MAP、CVP(上、下腔静脉)、尿量及动脉血气,纠正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16例患者的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98±0.66kPa(22±5mmHg)降为术后的1.05±0.48kPa(8±3.6mmHg),术中回收血液6000~8600ml(平均6852ml),15例患者未输异体血液(除1例患者因二次开胸止血输异体血液600ml),术后当日Hb为100~130g/L。全组患者麻醉平稳,无麻醉及穿刺并发症。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血液回输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便于推广。术中选用上、下腔静脉同时持续监测,既可以作为快速输血、输液通道及给药途径,指导术中输血、输液速度,又可以准确、快速反映手术的效果,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术20例,于右房口阻断下腔静脉时,从静脉推注肝素1~15mg/kg行全身抗凝,手术时间冗长者间隔1小时追加肝素05~1mg/kg。术中15例采用体外循环机的泵吸引体腔内血液,通过无菌吸引管直接连接贮血器,经过滤流入ACD保养液瓶中;另5例则采用负压吸引器连接贮血过滤器,吸引器的压力不超过2kPa为宜。本组回收血液2000~5500ml(3870±74098)共77400ml,术中回输51000ml,术后回输26400ml,回输时,血中不加鱼精蛋白,以利于术后的抗凝治疗。本组未输库血,回输后无输血反应和感染,未出现血凝块和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大出血病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回收回输血液技术的方法、减少异体血的输入,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方法:选择12例术前评估病人手术创伤大、出血多、RH阴性、无污染、无癌症的病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把手术中或创伤中丢失的血液收集起来(从切皮到缝合),经肝素化过滤去除杂质,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和浓缩得到压积30~40%浓缩的红细胞,边回收边回输给病人。结果:12病人,术中共回收自体血10380ml,全组病人除1例因产后羊水栓塞伴DIC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术中、术后未输异体血,无发热、出血、及溶血反应的发生,回输后病人体温、心率、血压稳定,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血液回收对大出血病人急需输血又缺乏相溶血型时,无须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为抢救赢得时间,对于RH阴性病人自体血回输解决了难以配型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库血用量,降低了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机会,避免了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血源浪费,对急性大出血病人,节约了异体血配型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布—加氏综合征血管内直视成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型及肝静脉(hepatic veins,HV)开口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根治术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1997年11月至1999年9月对12例BCS患者用自体血回收、球囊阻断IVC的方法施行根治性血管内直视成形术。结果 术中回收并回输自体血1500-2580ml不等,除1例第二次开胸止血外,其余患者未输库血。术后随访3-36个月,IVC保持通畅。结论 直视下对BCS施行根治性手术,疗效确切,控制出血及延长术野明视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55例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经验.方法应用国产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对55例手术患者手术区的出血回收,经清洗、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结果55例共回收出血94 640 mL,获浓缩红细胞35250 mL.2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 mL输异体红细胞和血浆,其余患者均未使用异体血.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减少了输异体血,避免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和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联合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本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预计出血量〉600ml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组、自体血回输组、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组+自体血回收回输组。术中、术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进行检测,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评价并发症。结果采用自体回输血技术的患者中约50%患者不用再输异体血,其中自体血回输组未输异体血的比例46.67%、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组+自体血回收回输组未输异体血比例为60%,而对照组中仅10%的患者不需输入异体血,单纯AHH组为1/3患者未输异体血。与对照组相比,所有采用血液保护措施的患者异体输血量比对照组约少240ml,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再回收率约为40%;术中、术后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均保持维持稳定;各种组均未发现与应用血液保护技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和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失血量、降低异体输血,对患者影响小,并发症低,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8例腰椎滑脱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组(组Ⅰ,n=12);自体血回输组(组Ⅱ,n=12);对照组(组Ⅲ,n=14)。术中均采用控制性低血压,记录术前、术中、回输前、回输后、术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记录回输的血量和输异体血量。结果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组术中输异体血量约100ml,自体血回输组输异体血量约400ml,对照组输异体血量约800ml,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的方法,可减少异体血输入,避免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脑外伤手术,选择无自体血回输禁忌症且预计出血量大于600ml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A组、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组(研究组)B组,对患者手术前(T1)、手术结束(T2)、术后24小时(T3)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检测,记录输血量,以及评价并发症。结果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组4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而对照组仅9%的患者不需输入异体血。以对照组相比,自体血回输患者异体输血量平均每例比对照组少输293ml,自体血回输再回收率约49%,各组术前、手术结束、术后24小时血液中的RBC、Hb、Hct及凝血功能检测数据大致正常。结论自体血液回输用以脑外伤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大量新鲜血液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节省异体血用量,并且可以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影响小、并发症低,可安全应用于脑外伤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癌栓(肝上型)取出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例50岁女性右肾癌伴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血栓取出术.取胸腹联合正中切口,探查腹腔后,显露右肾、下腔静脉及右肾肾蒂结构.全身肝素化后行升主动脉、上腔静脉、主动脉根部、右上肺静脉插管.经体外循环机降温,降至20℃时停止体外循环.于右肾静脉入口处切开下腔静脉,经下腔静脉插入16 F导管至右心房,充盈气囊,向下拖出癌栓同时切除右肾.缝合下腔静脉切口,恢复体外循环并复温.结果 手术时间33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体外循环时间90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0 min.术中失血400 ml,输浓缩红细胞6U(机器填充用)及血浆600 ml.患者术后150 min清醒,4 d进食并下床活动,10 d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深低温心脏停搏技术可提高肾癌合并肝上型下腔静脉癌栓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形成的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间收治的75例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形成的布一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隔膜切除、血栓取出22例,腔-腔(房)人工血管架桥41例,放射介入+内支架放置12例.结果 73例手术成功,手术死亡2例,手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随访6个月至6年,复发4例;其中人造血管堵塞2例,再发下腔静脉狭窄2例.结论 对下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的布一加综合征患者,根据阻塞节段及血栓长度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大多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狭窄同时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在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后,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的方法,实施肝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7例患者在单独实施下腔静脉成形术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在B超引导下实施肝静脉成形术,2例单纯球囊扩张,5例植入支架,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B超引导下的经皮肝静脉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定位准确,实施快捷,对合并肝静脉狭窄或梗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3年9月15例BCS根治术后复发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5例患者,年龄30~68岁,平均46.4岁;共行18例次介入治疗(1例3次,1例2次),其中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0例次,置管溶栓后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5例次,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2例次,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并下腔静脉支架植入1例次。围手术期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15例患者随访12~106个月,平均41.9个月,13例未出现复发症状及体征,1例肝静脉闭塞在外院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1例下腔静脉再次闭塞保守治疗。 结论:对于BCS根治术后复发患者,选择及时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累积通畅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34例布加综合征二维超声及血流声像图特点。结果 34例布加综合征中,直接征象显示下腔静脉膈膜型狭窄7例(20.6%),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隧道型狭窄或闭塞18例(52.9%),下腔静脉内血栓或肿瘤4例(11.8%),外压型布加综合征5例(14.7%),均在超声下得到很好的显示;而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肝硬化和肝静脉间交通支,发生率分别为76.5%(26例)和91.2%(3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确显示布加综合征受累血管病变部位、范围、类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而间接征象的出现可为诊断提供辅助证据。  相似文献   

16.
背景和目的: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中广泛应用,通常经过腔内介入手段取出。对于腔内取出失败或超回收时间窗的滤器,可考虑手术取出。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开放手术取出IVCF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7例IVCF置入后行开放手术取出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放手术前行介入尝试取出的中位次数为1(1~2)次。结果 所有滤器均全部取出,技术成功率为100%,滤器置入中位时间为20(5~48)个月。其中,Aegisy滤器8例(29.6%),Denali滤器1例(3.7%),Cordis滤器10例(37.0%),Simon滤器1例(3.7%),Celect滤器3例(11.1%),Tulip滤器4例(14.8%)。1例(3.7%)滤器位于肾静脉上下腔静脉,1例(3.7%)位于肝后下腔静脉,25例(92.6%)滤器位于肾静脉下下腔静脉。术中,2例(7.4%)于滤器回收钩处留置荷包缝合线,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通过直接钳夹回收钩取出,取出后进行荷包缝合;2例(7.4%)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将滤器直接回收至血管鞘后行荷包缝合;1例(3.7%)阻断双肾静脉及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1例(3.7%)分别阻断滤器远端下腔静脉、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血流,21例(77.8%)阻断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然后通过切开下腔静脉前壁进行滤器取出,取出后进行血管壁连续缝合。手术平均时间为(224.15±23.85)min。围手术期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症状性PE发生,无心肺系统并发症,无伤口感染。1例(3.7%)出现腹痛伴血性胃液,1例(3.7%)出现血尿,均保守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前血红蛋白平均为(128.59±15.05)g/L,术后为(110.56±22.15)g/L,6例(22.2%)术后输入悬浮红细胞400 mL,未见致命性大出血及休克。中位术后住院时间9(8~12)d。结论 尽管开放手术滤器取出手术难度较大、技术十分复杂,但滤器取出是安全可行的。术前充分利用CT判断滤器及其回收钩的位置,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通过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紧贴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的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手术切除的30例紧贴IVC的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利用第三肝门解剖法、肝静脉结扎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3种方法,切除紧贴IVC的肿瘤。结果30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切除,IVC修补5例,术中出血量100~5000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1例血管瘤复发,其余均良好。结论把肿瘤的流入、流出道在肝外预先处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术中注意肿瘤的显露,力争肿瘤的完整切除,避免流出道梗阻,肝脏创面渗血不止等紧急情况下压纱布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A 41-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hepatitis B underwent right tri-segmentectomy and total caudate lobectomy for a hu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occlus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with thrombosis of the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due to tumor compression. Five months later, he was readmitted for ascites and hyperbilirubinemia. Venography revealed stenosis and tortuosity of the left hepatic vein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for which balloon angioplasty of the left hepatic vein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was performed using an 8-mm and 10-mm balloon, respectively. The left hepatic venous pressure decreased from 65 mmHg to 25 mmHg after dilatation. The patient made a satisfactory recovery thereafter and remains well with normal liver functions and without ascites. Balloon angioplasty may be useful for liver failure due to hepatic vein stenosis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