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刺温针法结合康复技术对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关刺温针组30例,采用关刺温针法治疗;关刺温针结合康复组30例,针刺后采用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点分别采用上肢MAS评分评估上肢抗痉挛疗效,FMA功能活动评分评估运动功能能力,BI评分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时间点关刺温针组结合康复组在FMA评分、上肢MAS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单用康复或关刺温针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关刺温针组结合康复组在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单用康复或关刺温针组相,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刺温针法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痉挛期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胡翔  徐睿华 《中国康复》2013,28(5):365-366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及“站立-走”(TUG)计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反复促通疗法(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RFE)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FE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接受头针加常规康复治疗,RFE组还在头针留针期间予RFE,连续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平衡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日常活动能力、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eter maximum walking test,10MWT)评估步行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BBS、10MWT、MBI、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RFE组治疗后的BBS、10MWT、MBI、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RFE治疗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个体音乐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两组患者主动运动训练时长保持一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肘、膝关节肌张力(MAS)评分和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上、下肢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肘、膝关节痉挛程度,提高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功能性伸展运动(FSE)联合巴氯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下肢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8例和联合组89例;对照组给予巴氯芬、rTMS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SE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步行功能(10MWT、TUG评分)、下肢功能活动(FMA、STREAM评分)、下肢痉挛情况(MAS、CSI评分)、平衡能力(Mini-BES Test、BBS、FTSST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和生活质量(FIM、BI评分)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2组治疗后的步行功能、下肢功能活动、下肢痉挛情况、平衡能力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显著好于各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SE联合巴氯芬、rTMS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下肢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下肢功能活动、下肢痉挛、平衡能力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水中运动疗法+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每组31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MWS)、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MAS分级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AS分级评分、CS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联合电针疗法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互动式头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NF治疗,观察组予以PNF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改善5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50%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联合PN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提高患者恢复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序贯性轮椅使用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2组在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自选轮椅使用,观察组给予序贯性轮椅使用,持续干预8周,比较2组干预后下肢痉挛状态[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FMA)]、平衡功能[脑卒中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表面肌电图[患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4周、8周时,下肢痉挛MAS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衡功能PASS评分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胫骨前肌及股四头肌iE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M...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偏瘫合并踝阵挛患者下肢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偏瘫合并踝阵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NF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PNF技术,即主要利用对踝关节牵伸、背伸和外翻肌群的主动力量的训练,加强患者的主动踝背伸和外翻,加强胫前肌、腓骨长短肌力量,从而有效改变踝阵挛。结果:训练20d后,2组患者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Fugl-Meyer评定(FMA)、Berg平衡功能评分(BBS)及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幅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下肢PNF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恢复前期踝阵挛的控制,促进下肢运动分离,提高步行能力及速度,适用于国内脑卒中患者踝阵挛的痉挛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发病1—6个月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CT组)、康复机器人组(RR组)和虚拟现实机器人组(VRR组)各20例。CT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5d/周,共4周);RR组、VRR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1次/d,30min/次,5d/周,共4周),同一天分别给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均为1次/d,30min/次,5次/周,共4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BBS、FMA-LE、MAS、FAC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BBS、FMALE、MAS和FAC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RR组、VRR组均较CT组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VRR组较RR组的FMA-LE、MAS和FAC的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BB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品管圈(QCC)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与抗痉挛体位摆放,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QCC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肢体运动功能(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估,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包括摆放位置正确、操作配合到位、辅助用具使用合理)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估肌痉挛级别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功能康复及技术水平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给予抗痉挛体位摆放结合QCC管理能提高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促进患者平衡与运动功能恢复,同时有助于改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在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头针治疗和天轨步行训练(两者分开进行),观察组行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两者同时进行)。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AC功能性步行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留针下天轨步行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月1日收治的35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2月1日~10月1日收治的37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S-QOL、HPL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痉挛程度,增强健康行为,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动态评估动留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痉挛效果的价值。方法 纳入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根据病情予以改善代谢、循环等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以动留针术对患侧上肢肩前穴、青灵穴及尺泽穴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7、14、21、28天对患侧上肢行SWE,测量痉挛肱肌和肱二头肌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并以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第7、14、21、28天,2组肱肌和肱二头肌Emean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治疗第21、28天,观察组肱肌和肱二头肌Emean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1)。治疗第14、21、28天,观察组MAS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MAS评分于治疗第21、28天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第21、28天,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SWE可早期、动态评估以动留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效果,且较常规MAS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将10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对痉挛肌肉加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于治疗前,治疗4周、12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MAS、FMA、BB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局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痉挛性下肢瘫痪的肌肉痉挛、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强化蹬踏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均接受常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和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蹬踏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分别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改良Barthel 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改良Ashworth 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FMA-L、MBI、FAC、M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蹬踏训练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神经促进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等张肌力训练、桥式运动、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协调与运动控制训练等)、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偏瘫下肢屈、伸膝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及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及改良Ashworth肌痉挛分级(MAS)对患者下肢肌痉挛及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伸屈膝肌PT、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肌痉挛MAS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后步行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BS、MWS、下肢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以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20 min,共10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BBS、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盆减重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骨盆减重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针对性的平衡和步行训练。在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下肢分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分期较治疗前及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观察组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分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分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盆减重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在平衡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