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郑钦安是清代著名医家,临证善于运用温扶阳气之法治疗各种疑难危急重症。本文从郑氏辨证治疗血证的临证经验出发,指出郑钦安在血证方面以阴阳两纲分证、推重辛温扶阳止血的独特心法,阐明郑氏临证辨证论治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名老中医张国伦精通医理,博学诸家思想,精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善于治疗眩晕,本文举张老治疗眩晕临证经验,分析辩证之要,学习张老辩证之法。  相似文献   

3.
徐珊善于运用“和为法度”的思想治疗胃癌前病变。认为和有三层含义:其一,和是一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其二,和是通过和解之法,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其三,和是选药应遵循的度。临证将和法应用于明辨病因、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并凝练经验效方——乐胃饮,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乔靖  林亮 《中医临床研究》2013,(22):55-55,57
唐容川对于痢疾的辨证治疗颇有心得体会,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他以仲景治痢之法为指导思想,临床运用注重实际依据,不人云亦云,善于触类旁通,借鉴类似疾病治疗方法,灵活运用。临证治疗以气血分病因,治以肝肺,中病即止,不妄克伐。  相似文献   

5.
夏翔治疗老年痴呆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翔教授从事中医之医、教、研工作30余载,学术上善于融汇古今,临证治病论理透彻,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夏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经验整理成文,以飧同道。1病因病机老年痴呆属中医“呆证”、“癫证”、“痰证”、“瘀证”等范畴。临...  相似文献   

6.
张磊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国家二部一局第二批师承制导师,系国家"十五"攻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名老中医。张磊老师善于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他指出疑难杂症根本在于"浊邪",据此而创涤浊之法,临证尤验。余曾跟随张师学习,他临证常说:"观当今之人,丰膏肥脂,聚而生浊,故今人所生之病,不足者少,有余者多。"故临证多用此法,常有柳暗花明,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庆国教授临证善于运用半夏泻心汤及合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王师强调紧抓“心下痞满”的主症,重视“寒热错杂”“胃热脾寒”的病机特点,将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推崇合方应用,临证多合用百合乌药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汤等。其病机认识、临床药理实验研究、药物配伍化裁、辨治特色等方面,对临床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肺论治小儿尿频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尿频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以尿频、尿急为特征,属于中医“热淋”范畴。认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具有客热乘之故也”。一般采用清热利湿之法,但临证屡见尿频小儿不具备下焦湿热表现.用常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运用宣肺、通调水道之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治肝实脾浅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肝病实脾”的机理、涵义、临证运用等予以探讨,以冀为灵活运用实脾之法,真正达到治未病之目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有阳黄、阴黄之分。中医治疗常用之法,大抵阳黄宜清热、利湿、活血、解毒、退黄,只有阴黄方可议温补之法。急性黄疸型肝炎属“阳黄”者居多,用常法施治虽可使大部分患者获效,但在消退黄疸、改善自觉症状、恢复肝功能及缩短病程等综合疗效方面仍不尽人意。为此,笔者临证适时应用温运阳气药治疗急性黄疸型  相似文献   

11.
陆拯主任中医师的学术思想体系极为注重毒理学说和脾胃学说,临证善治中医内、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颇具特色且疗效确切。"调气解毒法"是其论治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对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特点而制定的治法。陆师通过辨毒邪作祟,析气机病变,创"毒证四层法",从病因、病机、治法三方面论述萎缩性胃炎中"调气解毒法"的具体施用,并示验案二则以说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当代中医宏观辨证结合消化内镜下微观辨病,在诊断、治疗方面愈加成熟与完善,本文从“辨寒热虚实”“辨在气在血”“治疗重在调畅气机”“临床辨证分型”及“验案举例”等方面阐述张永康主任治疗胃脘痛的辨证思维方法及临床用药体会、药后调护等,旨在继承与发扬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学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介绍徐嵩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徐老擅用清利、固本培元、调畅气机、活血化瘀等法则治疗慢性肾脏病,并喜因地制宜使用本地药材。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21,(3):289-292
总结介绍陈伯钧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经验。陈教授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阴阳气血失衡、夹风火热毒痰瘀水之邪是高血压危象的总病机,提出"急缓分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确立了"重治肝肾,调平阴阳,疏和气血,兼祛邪"的治法,并注重高血压的防治未病意识。  相似文献   

15.
薛伯寿教授传承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强调辨证论治要有灵活性,尤擅治急性外感热病。他认为小柴胡汤,扶正又驱邪,升达少阳生气,疏解气郁,解郁调气而利升降之枢,从而达到运转表里,斡旋升降,布达气血,阴阳自调之功。临床运用小柴胡汤与其他成方灵活变通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取效尤佳。  相似文献   

16.
刘渡舟治疗乙型肝炎“八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渡舟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柴胡剂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临床治疗,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拟对刘老治疗乙肝的"八法"进行系统总结,介绍刘老治疗特色、方证病机、组方用药的独到经验,以期有资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傅延龄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临床善于灵活运用经方和东垣方治疗多种疾病。今就低热这一病证,阐释老师的临床诊疗经验。跟师临证中,常见的低热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四类:卫阳不固,少阳失和、枢机不利,中气不足及湿热内蕴。并附录病案两则于后,以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详细反映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杂病各科的诊疗经验,其中"瘢瘕"篇记载了叶天士对于瘢瘕病因病机的独特理解及辨治特色,结合脏腑辨治,治从"久病入络",善用辛散之品温通络脉,配合疏肝健脾、滋阴固气之品,分证论治,攻补兼施,祛邪兼以扶正,调动周身气血运行,祛瘀生新,消癥散结.文章旨在总结叶氏治疗瘢瘕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总结张晓阳教授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腹针理论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通过随师临证纪录、分析张晓阳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医案,查阅相关文献,从整体辨证、取穴特点、补泻手法等方面总结张师的临床经验,并举1则验案佐证.张师认为,顽固性面瘫迁延不愈、正气暗耗则正虚邪恋,病机复杂,宜借助中医特色体检项目整体辨证,把握病机,基于一气周流...  相似文献   

20.
总结姜良铎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提出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气机运动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以通为补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平衡五脏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脾胃病脾胃分治可促进整体机能发挥;梳理三焦法是治疗脾胃疑难病的重要方法;治疗脾胃病当气血同治。简析姜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