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危型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危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发热期重危型患者随机分为新法组与旧法组。新法组 2 2例 ,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山莨菪碱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 ;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 ,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 ;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 ,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旧法组 2 1例 ,发热期静脉滴注单纯液体及口服维生素 ;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 ;少尿期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 ,或给予利尿剂。结果 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 ,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 1.40d、P <0 .0 0 5 ;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 2h及 4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 3 1.3 9%及 3 4.85 % (P <0 .0 2 5 ) ,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 2 9.2 2 %、P <0 .0 5 ;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 3 .76d、P <0 .0 0 1,SP≥ 180和 /或DP≥ 110mmHg分别为 3例和 10例、P <0 .0 0 5 ;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 2 .61d、P <0 .0 0 1,病死率下降 3 4.2 0 %、P <0 .0 2 5。结论 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新法与旧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2例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治疗方法的改进时限分为旧法组310例(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与新法组242例(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旧法组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新法组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疗效比较,热程、低血压休克纠正时间、少尿持续时间及血压、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新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明显优于旧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原发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1195例,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用新法治疗608例,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相比,治疗后1h、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23. 52% (p<0 01 )和25 03% (p<0 01);难治性休克降低3 05% (P<0 01);超越少尿期升高为4 46% (P<0 05);病死率降低3 65% (P<0 05)。结论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元平  邓天君  邓慧琳  帅世全 《四川医学》2004,25(11):1204-1205
目的 回顾研究两个阶段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少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 1月至 1987年12月用旧法治疗 110 9例 ,给予速尿、利尿合剂等治疗 ,或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 ,严重病例腹膜透析治疗 ;198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用新法治疗 5 60例 ,给予心得安 10~ 2 0mg、3次 /d ,联合酚妥拉明 0 .6mg/kg加入 2 5 0~ 5 0 0ml液体中滴入、1~ 2次 /d ,或单用维拉帕米 40~ 80mg、3次 /d。结果 旧法组与新法组少尿持续时间 (天 )分别为 5 .62± 2 .12天和 3 .0 8±1.5 1天、t =2 4.780 5、P <0 .0 0 1;进入多尿早期所需天数分别为 8.69± 2 .2 1天和 6.15± 1.83天、t =2 2 .82 12、P <0 .0 0 1。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分别为 14 .2 9± 1.95天和 12 .66± 1.82天、P =15 .980 4、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5 .77%(64 /110 9)和 3 .93 %(2 2 /5 60 )。结论 新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旧法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3例,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等;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等治疗;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治疗组55例,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改善微循环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热期治疗后热程平均少1. 13d、P<0. 01,越期率(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之和)增加17. 80%、P<0. 05;在低血压休克期抗休克治疗后0.5h、1h和2h休克纠正率分别升高30. 05 (P<0. 05 )、21. 21% (P<0. 05 )和21. 72% (P<0. 05 ),难治性休克发生率降低5.30%、P>0. 05;在少尿期少尿持续时间平均少1. 63d、P<0. 01,血压正常分别为15和8例、P<0. 05;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数平均少1. 32d、P<0. 01,病死率下降3. 91%、P>0. 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天君 《医学综述》1998,4(5):258-259
<正>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1980年1月~1997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ne,HFRS)患者2503例,各例诊断皆符合卫生部卫防字[87]4号文颁发标准,部分病例经检测HFRS抗体证实.1.2 治疗方法 1980年1月~1987年12月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即:发热期单纯补液;低血压休克期用快速晶体液扩容、强心、纠酸等治疗原发性休克;少尿期消极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所谓一等、二拖、三胜利)或腹膜透析治疗.1988年1月~1997年5月用综合方法治疗.即:发热早期即加用赛庚啶4mg~6mg,每日3次和每次6542-0.5mg/kg,每 6小时~8小时l次,静脉注射;低血压休克期用晶胶结合扩容、强心、纠酸和活跃微循环等治疗原发性休克,部分病例联用纳洛酮和地塞米松,具体方法是:快速输入1000ml晶体液后,若血压无回升或极不稳定,且渗出加重时,在晶体液继续扩容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980年1月~1987年12月1 494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单纯静脉补液及口服维生素.1988年1月~2000年12月687例为治疗组,发热早期用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分别为18.78%(129/687)和13.79%(206/1 494)、χ2=8.629、P<0.005,超越低血压休克期分别为37.70%(259/687)和31.46%(470/1494)、χ2=8.027、P<0.005,超越少尿期分别为39.88%(274/687)和33.60%(502/1494)、χ2=8.347、P<0.005,入院后热程(d)分别为3.04±1.26和4.05±1.44、t=15.757、P<0.001,病死率分别为4.66%(32/687)和7.56%(113/1494)、χ2=6.687、P<0.01.结论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职业和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重危病人多(P<0.001),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毒唑、赛庚啶和山莨菪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热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 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5 3例 ,给予单纯静脉补液及口服维生素。治疗组 5 5例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和 65 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后热程 (天 )分别为 3 0 4± 1 45和 4 17± 1 95、t =3 43 9、P <0 0 0 1,超越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之和百分率分别为 78 18% ( 4 3 /5 5 )和 60 3 8( 3 2 /5 3 )、χ2 =4 3 67、P <0 0 5 ,病死率下降了 3 91%。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儿童血液净化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儿童的临床特点及常见合并症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 6 0例因中毒或肾功能衰竭而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共 10 4例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 (HP)治疗毒物中毒有效 ,治愈 2 1例 ,好转3例 ,死亡 4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采用早期透析其肾功能恢复较采用普通透析者快 ,t =2 83,0 0 1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天君  邓慧琳 《四川医学》2004,25(8):903-904
目的 研究纳洛酮和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原发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将 110例原发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5 6例予以纳洛酮 0 .8~ 1.2mg、静脉缓慢注射 ,之后 1.2~ 1.6mg加入 2 5 0ml液体中滴注 ,每分钟 2 0~ 3 0滴 ;地塞米松 2 0mg、静脉注射。对照组 5 4例予以阿拉明 2 0~ 3 0mg与多巴胺 40~ 60mg加入2 5 0ml液体中滴入 ,每分钟 15~ 3 0滴。结果 治疗后 1h休克纠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89 2 9% ( 5 0 /5 6)和 68.5 2 %( 3 7/5 4) ,P <0 0 0 5 ;越过少尿期率分别为 14 .2 9% ( 8/5 6)与 3 .70 % ( 2 /5 4) ,P <0 0 5 ;肾功能恢复正常天数分别为 12 .96±1.76天和 14 .75± 1.92天 ,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3 .5 7% ( 2 /5 6)和 12 .96% ( 7/5 4) ,P <0 0 5。结论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HFRS原发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阿拉明与多巴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方法 :4 0例呼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 ,首次负荷量 5 m g/ kg,2 0 min内滴入 ,12 h后给维持量 ,每次 2 mg/ kg,每日 2次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纳洛酮每分钟 0 .5μg/ kg,微泵输入 ,维持 4 h。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 %与 6 5% ,χ2 =3.91,P<0 .0 5 ,呼吸暂停次数 (1.7± 0 .9)次 / d与 (3.4± 2 .1)次 / d,P<0 .0 1;呼吸暂停时间 (19.7± 2 .6 ) s与(2 3.3± 3.5 ) s,P<0 .0 5 ;Sp O2 下降程度 (82 .0± 8.4 ) %与 (74 .5± 6 .2 ) % ,P<0 .0 5 ;心率下降程度为 (96 .4± 13.8)次 /min与 (87.7± 14 .5 )次 / min,P<0 .0 5。结论 :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比单纯用氨茶碱好。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 (EHF)低血压休克期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低血压休克期持续时间延长 ,对机体损害越严重 ,病死率越高 ,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关键因素。我院于1 986~ 2 0 0 1年收治的 880例EHF病人 ,作者对低血压休克期抢救与护理作了如下总结。1 临床资料880例病人中 ,男 70 8例 ,女 1 72例 ,年龄 1 9~ 72岁 ,入院时或入院后出现低血压休克的 6 0 5例 ,发生率占 85 4 5 % ,低血压休克程度分类 :低血压倾向 2 75例 (4 5 5 % ) ;低血压1 6 8例 (2 7 8% ) ,一般休克 1 36例 (2 2 5 % ) ,难治性休克 2 6例 (4 3% )。血压改变 :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80mmHg以上 ) ;组 4 :低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6 0mmHg±5mmHg) ;组 5 :低压扩容复苏组 (急救期输入硝普钠 5 μg·kg- 1 ·min- 1 ,同时输液控制MAP在 6 0mmHg± 5mmHg)。结果  1~ 5组平均存活时间 (min)分别为 1 80、73.5 0± 8.0 4、1 1 4 .30± 31 .33、1 4 6 .70± 2 8.0 7和 1 71 .6 0± 1 5 .74 ,除组1、组 5外 (P =0 .0 6 71 ) ,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5组的急救期出血量 (ml·kg- 1 )分别为 :3.79± 1 .39、1 7.4 1± 8.88、8.6 7± 4 .5 9、1 0 .33± 4 .31 ,其中组 3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组 4、组 5与组 2比较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中 ,低压及低压复合适量硝普钠扩容复苏方法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生存时间 ,是更为理想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放射治疗加腔内热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钴60 常规放疗加腔内热疗效果。方法 :对 14 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 ,钴60常规分割单纯放射治疗A组 6 0例 ,钴60 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加腔内热疗为B组 80例。A组常规分割单纯治疗方法 2GY/次 ,1次 /d ,5次 /周 ,DT6 0~ 6 5GY ,30~ 35次 / 6~ 7周。B组 80例方法钴60 单纯常规分割疗法与A组相同 ,同时配合腔内热疗 1~ 2次 /周 ,4 5min/次 ,肿瘤表面温度 4 3℃共 10次 ,观察其疗效。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综合组 80 % (6 4 / 80 ) ,5 0 % (4 0 / 80 ) ,30 % (2 4 / 80 ) ;单放组 6 0 % (36 / 6 0 ) ,2 8.3% (17/ 6 0 ) ,13.3% (8/ 6 0 )。两组之间 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72 ,P <0 .0 1;χ2 =6 .6 7,P <0 .0 1;χ2 =5 .4 ,P <0 .0 5 )。近期疗效情况比较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分别为综合组 4 6 .3% (37/ 80 ) ,4 8.8% (39/ 80 ) ,单放组为 2 5 % (15 / 6 0 ) ,30 % (18/ 6 0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6 3,P <0 .0 5 ;χ2 =4 .99,P <0 .0 5 )。结论 :晚期食管癌钴60 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同时配合腔内热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 ,减少复发率 ,提高 1,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分析 173例肝硬化腹水病人低钠血症程度与肝性脑病、肾功能减退及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腹水病人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 49.13 % (85 / 173 ) ;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肝性脑病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轻度者 (χ2 分别为 7.5 0 7、5 .5 97,P均 <0 .0 1) ;其病死率也明显增多(χ2 =7.782 ,P <0 .0 1) ;不同程度低钠血症的child分级不同 (χ2 =4.482 ,P <0 .0 5 )。结论 正确诊治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 ,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少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患者的疗法。方法  110例少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3例及对照组 5 7例。两组病例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等方面治疗相同。除此之外 ,对照组给予速尿、利尿合剂等治疗 ,严重病例给予透析治疗 ;治疗组给予心得安 10~ 2 0mg、3次 /d ,酚妥拉明0 6mg/kg加入 2 5 0~ 5 0 0ml液体中滴入 ,每分钟约 10滴、1~ 2次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进入移行期所需天数分别为3 0 6± 1 5 2和 5 2 6± 2 45、t=5 43 88、P <0 0 0 1,进入多尿早期所需天数分别为 6 10± 1 82和 8 2 6± 2 42、t=5 0 847、P <0 0 0 1,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分别为 12 0 8± 2 0 2和 14 5 4± 2 18、t =5 8894。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3 77% (2 /5 3 )和 12 2 8% (7/5 7)。结论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 115例患者接受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2 0 0mg口服 ,每日 2次 ;对照组 10 8例接受盐酸环丙沙星片 2 5 0mg ,每日 3次 ,疗程 7d~ 14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痊愈率分别为 90 .4 %与77.8% ,有显著性差异 (χ2 =6 .74 ,P <0 .0 1) ;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7%与 89.8% ,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85 ,P >0 .0 5 )。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与皮肤软组织轻、中度细菌感染中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生殖道感染中 ,试验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6 .72 ,P <0 .0 1) ,有效率相似 (χ2 =3.0 5 ,P >0 .0 5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种致病菌感染的痊愈率分别为 90 .3%与 79.6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4 6 ,P <0 .0 5 ) ;有效率分别为 95 .1%与 90 .3% ,两者相似(χ2 =1.71,P >0 .0 5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7.1%与 89.2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85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8%和 13.9% (P >0 .0 5 )。结论 :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8.
自制复方二黄油治疗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自制复方二黄油对急性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6例 ,对照组 34例 ;4 0例Ⅲ度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2 0例。治疗组使用自制复方二黄油涂于创面 ,对照组用金因肽喷于创面。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和皮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1 . 3%(42 / 4 6 )和 73. 5 %(2 5 / 3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90 9,P <0 . 0 5 )。Ⅲ度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0 . 0 %(1 8/ 2 0 )和 5 5 . 0 %(1 1 /2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1 4 ,P <0 . 0 5 )。Ⅲ度放射性皮炎愈合时间≤ 1 0d ,治疗组 6 8 .8%(2 2 / 32 ) ,对照组 2 7 3%(6 / 2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 95 9,P <0 . 0 5 )。两组均未发现毒副反应 ,治疗组的费用仅为对照组的 1 / 4。结论 自制复方二黄油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明显优于金因肽 ,疗效安全可靠 ,经济 ,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的预后 ,探讨影响 JR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临床资料并进行 7个月至 1 0年的随访 ,结果用χ2 检验。结果 :1 2 7/35例缓解 ,占 77.1 4% ,3例死亡 ,5例残疾。 2甲氨喋呤和金字塔方案治疗组 ,缓解率分别为 92 .86%及 53.85% (χ2 =5.34,P<0 .0 5)。 3发病后 6个月内和 6个月后进行正规治疗组 ,缓解率分别为 83.33%和 2 0 %(χ2 =8.99,P<0 .0 0 5)。缓解率与 JRA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临床分型无明显的相关性 (P均 >0 .0 5)。结论 :患病初期 ,采用以甲氨喋呤为主的治疗 ,可使绝大部分 JRA患儿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与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效果。方法 将 10 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 =5 4) ,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山莨菪碱 ;对照组 (n =5 0 ) ,单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 5 1/ 5 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8% ( 39/ 5 0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χ2 =6 .0 3 ,P <0 .0 5 ) ,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 7.4% ( 4 / 5 4) ,对照组为 38% ( 19/ 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χ2 =14 .46 ,P <0 .0 1)。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与山莨菪碱联用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