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钟锐 《陕西中医》2012,33(7):825-826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益肾解毒方配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接受介入治疗,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益肾解毒方(黄芪、半枝莲、白术、女贞子、当归、茯苓等)。结果: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以健脾益肾扶正解毒为主的中药配合介入疗法可充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方联合局部灌注治疗对恶性肿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接受局部灌注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接受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在灌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益气方。结果: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人体功能状态(卡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以扶正调理、健脾益肾为主的中药配合局部灌注治疗可充分体现中西医扶正与祛邪的有机统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补益剂在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补益剂在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55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接受介入治疗;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补益剂。结果:二组在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P<0.05。提示:在中晚期大肠癌的治疗中,扶正补益为主的中药在介入疗法中可充分体现中西医扶正祛邪的有机统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健脾中药对接受介入治疗后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6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并联合应用扶正健脾中药方剂口服;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PR+CR)及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外周血WBC及血清AFP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介入疗法配合中药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配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介入化疗并口服健脾益肾方;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介入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观察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减轻毒副反应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在介入化疗中晚期肺癌中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入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介入治疗本身对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克服该缺陷,我科自2006年以来采用介入疗法配合健脾益肾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NP方案化疗配合中药健脾益肾汤与扶正抗肺癌方治疗。观察原发病灶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毒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等。结果:2组原发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合介入疗法治疗贲门癌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疗法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选择至贲门区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并配合服用中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组33例,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中药扶正消瘤汤.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69.7%,对照组6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带瘤生存时间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中药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疗法用于贲门癌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优于单纯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益肺健脾通窍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益肺健脾通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益肺健脾通窍中药治疗。结果: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益肺健脾通窍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用益肺健脾通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润肠方联合瑶医药罐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 (查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24例,予麻仁软胶囊口服;中药组(B组)26例,予口服温肾健脾润肠方;中药加瑶医药罐组(C组)27例,予口服温肾健脾润肠方的基础上加用瑶医药罐疗法。疗程2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诸症积分变化情况,将起效时间、近期疗效及停药1个月后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取效时间、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近、远期有效率等方面比较;C组与B组及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临床观察表明,温肾健脾润肠方联合瑶医药罐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起效快,远期疗效好的优势,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许英  刘玉  叶晨 《光明中医》2016,(15):2160-2163
目的研究自拟补肾疏肝方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对于肾虚肝郁证绝经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将绝经综合征患者属肾虚肝郁证并伴抑郁或焦虑症状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每组30例。中医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疏肝方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利维爱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随访4周。在初诊、治疗第8周及随访第4周各时点分别填写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KI)、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组内治疗第8周与初诊比较,KI评分、SDS标准分及SAS标准分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I量表评分随访时较第8周时略有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DS及SAS标准分较第8周时略有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随访时KI量表评分、SDS及SAS标准分均较第8周时升高,且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疏肝方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可显著改善肾虚肝郁证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且治疗效应持续,不易反弹。  相似文献   

12.
徐彩霞 《新中医》2020,52(2):149-15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纳入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复发率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发挥了补益脾胃、升阳固脱、逐寒湿、行气血、透肝经的功效,有助于提升疗效、缩短病程,从而有效改善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中药和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元胡止痛片、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42-1045
目的:系统比较改良后的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与传统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使用量、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各100例。以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治疗组;以传统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对照1组,两组药浴所选中药品种、光疗方式均相同,唯药浴方式有所不同;单纯光疗组为对照2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患者皮损情况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节约了药量;治疗组和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节约了药量,两组疗效均高于单纯窄谱中波紫外线组,3组疗法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膏方及刮痧3种方法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加膏方与刮痧法)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膏方及刮痧3种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丁胶囊口服治疗,共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2组治疗前后HAMD、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联疗法治疗抑郁症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唐宇  蓝芳  邱菲  邱少彬 《河北中医》2014,(2):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双手平均握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西药可改善RA患者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肾应冬、肾主骨理论,冬季进行中药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2组治疗时间均由立冬至大寒节气共75 d,中药组使用二仙汤加减方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后全年骨降解相关指标,即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降钙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全年随访中,中药组CTX、NTX上升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中药组CT上升速率高于对照组,且于霜降节气2组CT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季择时使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于减缓骨降解具有一定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择时用药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86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2.6%,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