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等肥胖指标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17岁苏州市儿童青少年,采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指标,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血压值在P5、P10、P25、P50、P75、P90、P95分位数下,肥胖指标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3 150人,男生占50.86%,年龄(12.03±3.12)岁,基于BMI的全身性肥胖检出率为13.24%,基于WC和WHtR的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0.60%和23.65%,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1.27%。基于BMI、WC、WHtR分组的血压值,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组(P值均<0.05)。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不同分位点下SBP均与BMI、WC、WHtR呈正相关(P值均<0.001);低DBP(P5)总人群、男生、女生的BMI、WC、WHtR的变化,低DBP(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期血压偏高对成年期高血压的影响,为成人高血压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1991-2011年),纳入儿童期(6~17岁)和成年期(18~38岁)均进行至少1次随访的研究对象。儿童期血压偏高前期定义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值性别和年龄的第90百分位(P90)至第95百分位(P95),儿童期血压偏高采用≥P95。成年期高血压前期为收缩压/舒张压≥120/80 mmHg且<140/90 mmHg;成年期高血压为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或有高血压史,或目前正服用降压药物。采用协方差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血压偏高对成年期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影响,控制混杂因素包括儿童期性别和年龄,成年期的体重指数(BMI)、吸烟和饮酒。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984名数据完整的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1.7年。基线儿童期共有108人(5.4%)为血压偏高前期,199人(10.0%)为血压偏高。随访成年期共有697人(35.1%)为高血压前期,104人(5.2%)为高血压。协方差分析表明,成年期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随着儿童期血压百分位的增加而增加(P趋势<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期血压偏高者成年后为高血压前期的风险增加(HR=1.41,95%CI:1.12~1.77)。儿童期血压偏高者成年后为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HR=1.73,95%CI:1.01~2.98)。结论 儿童期血压偏高会增加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应该重视儿童青少年血压监测,对血压偏高的高危儿童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1~6岁儿童语言名词发展的现状研究,了解不同年龄组、性别组儿童名词理解及表达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运用《1~6岁儿童语言发育评估量表》的名词测试部分,对随机抽样的1 121名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1)儿童最先习得身体部位名称,其次为物品及玩具名称,最后习得上位词等抽象名词;2)名词理解通过的P75的相当年龄是2岁;P90是2.5岁;3)名词表达通过的P75的相当年龄是2.5岁;P90是3岁;4)女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男生(P<0.005)。结论 1~6岁儿童名词发展具有特定的习得顺序,并存在年龄界值及性别差异,这对促进儿童语言的早期发展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足月低体重儿体格发育进行评价,分析早期营养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013-2015年来西安市第四医院随访的符合条件的110例足月低体重儿进行随访至12月龄,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10例足月低体重儿其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在不同时期(出生时、1、3、6、9、12月龄)仍小于同性别第3百分位(P3)的占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04.45,381.08,45.80,P均<0.01);2)各体格发育指标在不同时期小于同性别P25占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3.06,203.12,110.35,P均<0.01);3)3月龄时体重仍25组的足月低体重儿,其Gesell测评结果中,各能区发育迟缓人数高于3月龄时体重≥P25组,在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方面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071,7.981,9.870,P均<0.05)。结论 足月低体重儿生后其体格生长呈追赶趋势,6个月内追赶最快;3个月内营养状况对其12月龄Gesell值有影响;早期合适的营养有助于足月低体重儿体格的追赶,有利于其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状况,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童年期虐待忽视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阜阳、铜陵、天长3市5 726名初一~高三学生,使用自编“安徽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网络成瘾、童年期虐待忽视等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41%,女生为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01)。男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童年期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躯体虐待是青少年轻度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均<0.05),童年期性虐待是青少年重度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童年期虐待忽视密切相关,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同时,应关注童年期虐待忽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和体重指数(BMI)预测儿童青少年代谢紊乱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代谢紊乱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市城区1 170名7~17 岁儿童青少年,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WC、WHtR和BMI预测代谢紊乱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WC、WHtR和BMI诊断的肥胖预测儿童青少年代谢紊乱的风险。结果 WC预测4种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压、低HDL-C和高TG)中≥1项或≥2项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63(0.59~0.66)和0.74(0.69~0.79),WHtR对应值分别为0.62(0.58~0.65)和0.74(0.69~0.79),BMI对应值分别为0.64(0.60~0.67)和0.75(0.70~0.80)。WC诊断的腹型肥胖(WC≥性别和年龄别的P90)预测儿童青少年4种代谢紊乱中的≥1项或≥2项组分的OR(95%CI)值分别为2.88(2.15~3.86)和6.83(4.47~10.44),WHtR诊断的腹型肥胖(WHtR≥0.50)对应的OR(95%CI)值分别为2.63(1.86~3.71)和5.77(3.65~9.13),BMI诊断的肥胖(BMI≥性别和年龄别的肥胖界值) 对应的OR(95%CI)值分别为3.03(2.17~4.23)和6.35(4.03~10.00)。结论 WC、WHtR和BMI均可作为儿童青少年代谢紊乱的重要预测因子,WC、WHtR和BMI预测代谢紊乱的效果相当。考虑到WHtR 界值的简单易记性,WHtR或许可替代WC和BMI作为儿童青少年代谢紊乱的早期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内维生素A、E水平及临床意义,为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130例,健康儿童124例(对照组),按年龄分为0~1、1~3、3~6岁及>6岁四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感染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无论感染组还是对照组,0~1岁组儿童体内维生素A水平最低,其次为>6岁组儿童(P<0.05),但各年龄组间维生素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E水平低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无论是反复呼吸道感染还是健康查体,0~1岁儿童体内维生素A水平最低,其次为>6岁组;而维生素E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本着方便抽样的原则在乌鲁木齐市分别选取15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41 02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2.75%,男生(13.77%)高于女生(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1)。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学生高收缩压、高舒张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114.2、623.0,P<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超重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北方汉族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NPR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探讨其与AS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9对同卵双生ASD样本、30例ASD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在NPR1基因启动子区2个位点(Chr.1:153652122,Chr.1:153652129)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ASD患儿社交反应量表(S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对同卵双生非共患同胞间在2个检测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差异均高于界限值,且ASD病例和对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SD患儿的甲基化水平与SRS量表中“孤独症行为方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D患儿在NPR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存在异常,且这种异常的甲基化水平与ASD的行为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纪学悦  费春楠  宋佳  刘军  刘贺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366-1370
目的 分析气温对天津市2014—2018年≤15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短期效应。方法 通过收集天津市≤15岁儿童逐日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气象及环境污染因素数据,使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模型筛选,以相对危险度(RR)作为估计气温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生影响的指标。结果 共纳入研究70 027例≤15岁手足口病儿童,男童41 561例,女童28 466例,性别比为1.46∶1。日平均气温与手足口发病在滞后16 d内的总体累积-反应关系曲线呈近似“m”形,在25.6 ℃达到峰值,RR为1.45(95%CI:1.21~1.73)。女童组在26.1 ℃(RR=1.60,95%CI:1.26~2.03)和散居组在25.9 ℃(RR=1.60,95%CI:1.28~1.99)的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更大。滞后16 d时,≤15岁人群在极低温环境(-6.3 ℃)对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保护效应(RR=0.49,95%CI:0.28~0.87),在高温环境(24.7 ℃、31.8 ℃)对手足口发病均有一定的危险效应(均RR>1,P<0.05)。结论 日平均气温与儿童手足口病呈非线性关系,应重点关注女童及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individual associations of BMI, triceps skinfold (TSF),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percentage fat mass (%FM) with blood pressure (BP) and blood lipid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ross-sectional data on BMI, TSF, WC, %FM as well as on BP, TAG and HDL were analysed in 4220 (BP) and 729 (lipids) 9-11-year-old children and 3174 (BP) and 536 (lipids) 13-16-year-old adolescents as part of the Kiel Obesity Prevention Study. All obesity indices were similarly associated with BP and blood lipids. In girls, WC had closer correlations to BP than BMI (systolic BP: 0.27 and 0.24 for BMI, 0.34 and 0.28 for WC in 9-11- and 13-16-year-olds). Subjects with an obesity index > or = 90th percentile had higher prevalences of elevated BP and blood lipids than subjects with a normal index. In children with normal BMI or WC, an additionally elevated second obesity index was associated with a 2.5-7.4-fold higher prevalence of high BP when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 normal indices. In adolescents, an elevated WC plus an elevated second obesity index was associated with a 2.6-8.2-fold higher prevalence of high BP when compared with adolescents with an elevated WC plus a normal second index. We conclude that (i) both BMI and WC are appropriate to estimate CVD risk, (ii) the use of a second obesity index is recommended in children with normal BMI or normal WC as well as in adolescents with elevated WC and (iii) all obesity indices seemed to be appropriate for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与东乡县学龄期儿童铁缺乏、铁减少、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铁缺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分别于兰州市及东乡县的两所学校抽取6~12岁儿童396名。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量、静脉血采集和调查问卷。分析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对调查问卷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6例儿童中铁减少、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的患病率分别为12.6%、8.6%、21.2%;东乡县儿童铁减少、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的患病率均较兰州市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乡族儿童铁减少、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的患病率均较汉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铁减少、缺铁性贫血、铁缺乏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铁减少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3个相关因素中,婴儿期(6月龄后)喂养、零食食入及偏食(OR>1,P<0.05)对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显著影响,经济水平、带养人学历、家中有亲属贫血、注意饮食搭配、用铁锅烹饪及肉食食入为缺铁性贫血保护因素。结论 兰州市及东乡县学龄期儿童铁缺乏患病率较前降低,隐性缺铁仍是目前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肺炎患儿血浆蛋白质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根据年龄将153例肺炎患儿分三组:<1岁年龄组;1~<3岁年龄组;3~12岁年龄组。对其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53例肺炎患儿的低蛋白血症患病率为25%,<1岁年龄组患儿低蛋白血症患病率为41%,<3岁年龄组为15%,3~12岁年龄组为7%。<1岁年龄组患儿的低蛋白血症患病率高于3~12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年龄组患儿的低蛋白血症患病率高于3~12岁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例肺炎患儿的贫血患病率为63%,<1岁年龄组患儿的贫血患病率为72%,<3岁年龄组为78%,3~12岁年龄组为28%。<1岁年龄组患儿的贫血患病率高于3~12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年龄组患儿的贫血患病率高于3~12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患儿中,婴幼儿的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的患病率较大年龄组高。因此,应尽早监测肺炎患儿尤其是婴幼儿营养状况变化,及时进行营养支持,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性别、年龄体成分百分位值变化趋势特点,为制定百分位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 585人。利用GAMLSS法估计性别、年龄别的体脂率(BF%)、脂肪质量指数(FMI)和瘦体重(FFM)的P25、P50和P75  结果  在不同年龄组中,营养状况正常的男生体脂率在10岁左右出现峰值,其中10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P25、P50和P75分别为22.2%,26.1%和30.1%,肥胖男生的体脂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女生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年龄组的体脂率变化不明显。营养状况正常和超重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处于平缓水平; 但在肥胖的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随着百分位的增高变化值逐渐增大,而女生逐渐减少。无论是在男生还是女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FM呈现增长的趋势,且男生增长的速度更快。  结论  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脂率、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重的百分位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百分位参考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的脂肪细胞因子等指标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调查儿童青少年827人,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指标,比较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联性。结果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组,调整性别和年龄分期因素后,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B、瘦素和TNF-α水平仍高于正常组,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304、0.249、0.151、0.148、0.432和0.157),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脂联素含量则低于正常人群,并与B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112和-0.182),差异和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由瘦素、TNF-α、SBP、IGF-1和年龄因素构成的回归方程可解释BMI信息量的51.2%(F=172.440,P<0.001)。结论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改变,瘦素、TNF-α和IGF-1与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有关,可能参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胎龄别新生儿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百分位数修匀曲线。方法 对2009年11月1日-2011年1月21日期间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和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体重和身长的标准化测量, 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修匀其出生BMI百分位数, 并进行不同地区研究间的比较。结果 获得顺义区胎龄别新生儿BMI修匀曲线, 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MI随胎龄增长呈现升高-平缓-轻微降低的趋势, 中国新生儿BMI正常范围低于巴西新生儿。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北京市顺义区胎龄别新生儿BMI百分位数修匀曲线, 可以为新生儿出生体格发育评价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苏州市2015年中小学生的恒牙龋患情况,探索防治重点,为更好地防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以龋失补率、龋患率、龋均等为指标,描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学校性质学生的恒牙龋患情况。结果 2015年苏州市中小学生总恒牙龋患率为8.4%,总恒牙龋均为0.18。随着年龄增长,恒牙龋患率和恒龋均呈上升趋势(P<0.001),低年龄组学生的恒龋患率增速快。女生、城市学校、公办学校均有更高的恒牙龋患率和恒龋均(P<0.01),男生、乡村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恒龋失、补情况更严重(P<0.001)。结论 口腔卫生保健应从低龄学生抓起,应加强乡村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