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术后均给予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膝关节屈伸训练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介入冰敷、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术后1年H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HS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翟伟韬  戴号  王凌椿 《河北中医》2012,34(12):1835-183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在僵硬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59膝)僵硬膝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TKA。对照组25例(30膝)TKA术后予常规关节恢复锻炼,治疗组25例(29膝)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按摩配合针刺改善股四头肌肌力。观察2组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4、1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应用于僵硬膝TKA术后患者,可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谷右天  杨占华  安龙  关涛 《吉林中医药》2020,40(9):1209-1212
目的探究舒筋活血汤联合膝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骨关节炎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采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舒筋活血汤+针灸治疗。比较2组炎症因子指标、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IL-6 、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周,观察组IL-6 、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ROM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与针灸,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降低IL-6、TNF-α水平,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伤导致的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例采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A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B组20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HSS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HS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S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伤科散外敷运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伤科散外敷,研究组使用穴位按摩加伤科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肢肿胀程度、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下肢周径差、膝关节活动度、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及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肿胀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 <0.05)。两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膝下差、膝上差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VA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CRP、TNF-α、COX-2水平、VA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则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穴位按摩加伤科散外敷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促进症状快速减轻,降低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分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筋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下降(P均<0.05),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SS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膝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肌力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膝关节均衡手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TK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均衡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观察2组术后、术后2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应用三维步态分析仪检测步长、步速和步频步态参数。结果术后2周各项HSS评分均升高(P0.05),且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步态参数均升高(P0.05),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均衡手法可明显改善TKA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4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手术2周后起加用中药熏蒸。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2、3、4、5周末局部疼痛、肿胀程度和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第3周末至第5周末,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消退、疼痛的减轻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骨活血通络汤熏洗联合电针预防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萎缩的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强骨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评分;并记录临床疗效、伸膝肌力情况以及术后股四头肌萎缩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肿胀、稳定性均显著降低,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伸膝肌力评定分级和平均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强骨活血通络汤熏洗联合电针能够显著缓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关节疼痛、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提高股四头肌肌力,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观察组采取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及股四头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肢体平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保留入路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路方式均为股四头肌保留入路,记录所有基本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及直腿抬高情况[直腿抬高试验(SLRT)]、股四头肌肌力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术后随访9个月,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采用股四头肌保留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有5例发生支持带松懈,手术时间为(92.43±11.25)min,术中出血量为(385.12±58.4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14±5.49)d.与手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的SLRT阳性例数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SLRT阳性例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的SLRT阳性例数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SLRT阳性例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的股四头肌肌力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患者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结论:股四头肌保留入路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有效保护股四头肌肌力,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僵硬患者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外伤导致的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以及治疗组患者伸/屈肌的峰力矩值、总功量值、平均功率,以及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伸/屈肌的峰力矩值、总功量值、平均功率以及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热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能有效提高膝关节相关生物力学指标,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功能恢复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术肢使用复方黄柏液进行外敷。比较2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程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及血清ESR和CRP水平。结果术后1周、2周、1个月观察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均<0.05),观察组HS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复方黄柏液外敷可有效缓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及降低ESR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TGF-β、骨保护素(OPG)、全甲状腺旁腺素(iPT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OPG、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2、TNF-α、D-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调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TGF-β信号通路,并降低炎症反应,加速骨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骨伤复元汤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术中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加用加味骨伤复元汤治疗。比较2组理论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人数,术前及术后第2、5 d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以及围手术期关节积液、皮下淤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膝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 2组理论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术后2、5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术后5 d观察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对照组高(P0.05),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积液、皮下淤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随访14 d、3个月、6个月ROM及HSS均较本组术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加味骨伤复元汤联合氨甲环酸在减少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熏洗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PT)以及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变化情况;并利用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PT均显著改善(P均<0.05),膝关节HSS评分中的各指标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个疗程、2个疗程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能够显著缓解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症状和体征,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周围屈伸肌肉的功能,对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TK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活动(包括最大屈伸角度、最大伸直角度)、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改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包括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及减分项目,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进行评估,包括生理评分(PCS)和心理评分(MCS)。结果 2组治疗后患侧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及最大伸直角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最大屈伸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最大伸直角度均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侧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及最大伸直角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SS各项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CS评分及MC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治疗TKA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外治法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P0.05);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