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鼻温敏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卵清白蛋白加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局部以2%卵清白蛋白激发成功复制AR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醒鼻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症状评分,检测血清IL-4、TGF-β1含量和鼻黏膜EOS计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1),鼻黏膜组织EOS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醒鼻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IL-4、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1),鼻黏膜组织EOS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醒鼻温敏凝胶剂可能通过下调IL-4、TGF-β1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减少鼻黏膜EOS浸润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AR过敏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通针法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和鼻腔滴入局部触发的方式复制AR模型。药物组大鼠每天予以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每天1次,温通针法组予温通针法针刺"风池""印堂""迎香",每日1次,每次每穴操作60s,两组均治疗10d。采用行为学评分方法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gE、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第3天药物组及第7、10天药物组、温通针法组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第10天温通针法组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E、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通针法组、药物组大鼠血清中IgE、IL-1β、TNF-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药物组比较,温通针法组IgE、IL-1β、TNF-α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AR发作后血清中过敏介质IgE和炎性因子IL-1β、TNF-α含量升高,温通针法可以改善AR模型大鼠发作期的症状,对AR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对症状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上游过敏介质IgE和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本院治未病贴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AR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及对IgE、IL-4、LTC4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SPF级健康SD大鼠,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贴敷治疗组、丙酸氟替卡松组,采用OVA与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及OVA滴鼻诱发制备AR模型,盐水对照组予以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鼻部症状,记录嗜酸性粒细胞数,检测血IgE、IL-4水平及鼻腔灌洗液LTC4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EOS数量显著上升(P0.01);穴位贴敷组、丙酸氟替卡松组与模型组比较,EOS数量显著降低(P0.01);2.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gE、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贴敷治疗组与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血清IgE、IL-4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的LTC4含量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鼻腔灌洗液中的LTC4含量减低(P0.05)。结论:采用治未病贴膏穴位贴敷治疗可调节IgE、IL-4、LTC4水平,显著改善AR大鼠变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穴注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诱发AR模型。穴注组于分组后第1、5、9、13天取双侧"迎香"穴及"印堂"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每穴注射转移因子、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0.1mL,共4次。采用HE染色法高倍镜下计数鼻黏膜EOS,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Eotax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鼻黏膜EOS计数、鼻黏膜Eotax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穴注组鼻黏膜EOS计数、鼻黏膜Eotax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可下调鼻黏膜Eotax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少EOS的募集和局部浸润,从而减轻鼻黏膜组织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夏种  宣丽华 《新中医》2018,50(9):179-181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贴敷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予穴位贴敷12穴,对照组予穴位贴敷6穴,2组均于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贴敷于不同穴位上,每次贴敷2h,3次为1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1年血清IgE水平、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可以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改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肯定,且基于病机的系统选穴治疗本病能收获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咳喘灵贴膏贴敷穴位治疗豚鼠哮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反应为主,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辅的气道炎症性疾病.目的:探讨咳喘灵贴膏贴敷穴位对哮喘豚鼠血清总IgE、EOS、IgG及IL-4的影响,阐明其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内服组、穴贴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总IgE、IgG和IL-4的含量用常规法检测EOS计数.结果:咳喘灵贴膏贴敷穴位较空白组可明显降低EOS计数(P<0.01),提高IgG含量(P<0.01),对IgE和IL-4无明显影响.与内服组比较,穴贴组降低EOS计数和提高IgG含量较内服组更明显(P<0.05),IgE,IL-4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咳喘灵贴膏贴敷穴位可降低血中EOS计数(P<0.01),提高IgG含量(P<0.01),减轻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良好的平喘、化痰、固本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开消炎方对卵清蛋白(OVA)致大鼠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以OVA为致敏原建立大鼠AR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清开消炎方高、中、低剂量组,鼻炎康组,藿胆丸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测定其血清总IgE水平及组胺含量、鼻分泌物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同时,观察鼻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 清开消炎方各剂量组动物鼻瘁、喷嚏、清涕、EOS浸润明显减轻,鼻黏膜厚度变薄(P<0.01);血清总IgE以及组胺水平降低.结论 清开消炎方能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对AR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选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将70例过敏性鼻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贴敷12穴组[取穴: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膈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大椎,关元]和贴敷6穴组[取穴: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膈俞(双侧)]各35例,用冬病夏治贴膏于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贴敷于不同穴位,各贴敷2h。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贴敷12穴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贴敷6穴组的68.57%(P<0.05)。治疗后贴敷12穴组与贴敷6穴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贴敷12穴组鼻塞、流涕、鼻痒症状评分较贴敷6穴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1年后贴敷12穴组低于贴敷6穴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综合取穴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穴位刺激因素和药物因素在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卵清蛋白致敏的方法复制AR模型。模型成功的大鼠保留4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药物组(穴药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穴生组)、非经非穴点注射药物组(非经非穴药组),每组11只。穴药组将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转移因子混合液注射于双侧"迎香"穴及"印堂"穴,每穴0.1mL,隔日1次,共7次;非经非穴药组将药物混合液注射于大鼠左右胁下1寸处和左臀部"后海"穴与"环跳"穴连线中点3个非经非穴点,给药剂量、时间同穴药组;穴生组将生理盐水注射于穴位,取穴、注射剂量和时间同穴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的一般行为学变化并评分,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穴药组、穴生组较模型组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非经非穴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3个治疗组间症状评分、血清组胺含量比较,穴药组明显低于穴生组、非经非穴药组(P0.05,P0.01),穴生组明显低于非经非穴药组(P0.01)。结论:穴位药物注射疗法对AR有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有效抑制鼻炎发生重要介质组胺的释放,减轻鼻黏膜局部炎性损伤。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的效源根本因素来源于穴位刺激,而效源增效因素来源于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从Th17/Treg平衡角度探讨穴位注射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复制AR模型。穴位注射组每隔3d于"印堂"和双侧"迎香"注射地塞米松、转移因子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各0.1mL,共4次。非经非穴组同样方法于大鼠左右臀部"后海"与"环跳"连线中点和左(或右)前肢腋窝直下5cm处注射。采用叠加量化记分法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中Foxp3和RORγt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症状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穴位注射组症状评分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非经非穴组症状评分略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鼻黏膜Foxp3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鼻黏膜RORγt阳性细胞率增高、血清IL-17表达升高(P0.05),Foxp3/RORγt比值下降(P0.05)。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穴位注射组鼻黏膜Foxp3阳性细胞率增高(P0.05),鼻黏膜RORγt阳性细胞率、血清IL-17表达降低(P0.05),Foxp3/RORγt比值升高(P0.05)。大鼠鼻黏膜Foxp3表达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鼻黏膜RORγt表达和血清IL-17表达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鼻黏膜Foxp3/RORγt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穴位注射可通过上调鼻黏膜Foxp3表达水平,下调鼻黏膜RORγt表达水平,纠正其失衡,并抑制IL-17产生,从而缓解鼻部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迎香""印堂"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胺H 1受体(H1R)和组胺H 4受体(H4R)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注射治疗AR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和穴注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AR模型。穴注组每隔3d于双侧"迎香"和"印堂"注射转移因子、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各0.1mL,共4次。非经非穴组于大鼠左右腋下5cm处和左臀部"后海"与"环跳"连线中点注射,方法与穴注组相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症状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黏膜组织H1R、H4R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症状评分及鼻黏膜H1R、H4R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注组症状评分及鼻黏膜H1R、H4R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穴注组症状评分及鼻黏膜H1R、H4R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H1R和H4R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穴位注射治疗可有效下调H1R、H4R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少炎性介质组胺生物学效应的发挥,起到治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3信号通路在穴位贴敷改善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组、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采用卵白蛋白致敏的方法制备慢性哮喘模型。穴位贴敷组运用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组方药贴贴敷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假穴位贴敷组运用凡士林药贴贴敷双侧"肺俞""心俞""膈俞",两组均每次贴敷6h,每日1次,共治疗14d;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每日1次,共治疗14d。应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学改变,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肺内支气管管壁面积(WAt)/管腔内周长(Pi)、管壁平滑肌面积(WAm)/Pi,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 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假穴位贴敷组小鼠气道阻力、WAt/Pi、WAm/Pi、肺组织TGF-β1和Smad 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穴位贴敷组、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假穴位贴敷组比较,小鼠气道阻力、WAt/Pi、WAm/Pi、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 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穴位贴敷组和地塞米松组之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支气管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狭窄,气道上皮增生,支气管黏膜水肿增厚;穴位贴敷组肺泡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隔未见明显增厚;地塞米松组小气道黏膜上皮较完整,肺间隔未见明显增厚。结论:穴位贴敷可通过下调慢性哮喘小鼠气道TGF-β1/Smad 3通路以改善气道重塑,从而治疗慢性哮喘。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0,(9)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OVA制备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各组干预后评估大鼠AR行为学总分,HE和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AR大鼠血清中的IL-17、TGF-β1水平,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大鼠挠鼻次数、打喷嚏次数等行为学总分降低(P0.05);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减少;血清中的IL-17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P0.05);鼻黏膜RORγt mRNA表达降低、Foxp3 mRNA表达升高(P0.05);鼻黏膜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比例升高(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明显改善变应性大鼠鼻黏膜炎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灸阳明经穴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改善AR情感反应可能的作用环节。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及艾灸阳明经穴组(艾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鼻部症状以及躯体行为学的改变来评估情感变化;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含量;分离大鼠脑海马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神经肽P物质(SP)、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R模型组大鼠搔鼻、流涕次数明显增多,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上皮破坏明显,纤毛脱落,腺体增生及水肿,黏膜上皮深面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血清sIgE、IL-4含量升高(P<0.01)、IFN-γ含量下降(P<0.01),SP、GFAP、OX-4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AR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搔鼻、流涕频次明显减少,行为学评分改善(P<0.05);鼻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注加贴敷对哮喘大鼠血清IL-10、IL-17和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贴敷组(C)、穴位注射组(d)和贴敷组+穴位注射组(E),建立OVA大鼠哮喘模型。通过HE评估呼吸道炎症, ELISA检测血清IL-10、IL-17和IgE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ICAM-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血清IL-17、IgE含量以及ICAM-1表达:模型组高于各治疗组,联合治疗低于单纯治疗组,IL-10含量模型组低于各组,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治疗组。结论:穴注联合贴敷可提高哮喘大鼠血清IL-10含量,降低IL-17、IgE水平及ICAM-1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开消炎方及其组方药物对慢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批SD大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70只.采用NO2或SO2染毒26 d并肌注苯甲酸雌二醇7d建立肺气虚型慢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鼻炎康组(410 mg·kg-1)、藿胆丸组(2 000 mg·kg-1)、清开消炎方组(46.6 mg·kg -)、广藿香油组(13.3 mg·kg-1)、猪去氧胆酸组(33.3 mg·kg-1),分别ig蒸馏水或相应药物30 d,选用鼻部症状、鼻分泌物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总IgE、鼻黏膜形态组织学等5个评价指标,考察清开消炎方及其组方药物对上述2种慢性鼻炎模型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及鼻分泌物EOS计数均有所增加、鼻黏膜萎缩变薄,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给药4周后,对于SO2造模组大鼠,清开消炎方及其组方药物可明显改善其鼻部症状及鼻黏膜厚度、降低鼻黏膜及血清EOS(P<0.01或P<0.05),其中清开消炎方组行为学评分下降至(2.10±0.32)分,鼻分泌物EOS数减少为(11.8±4.52)个,鼻黏膜厚度为(0.239±0.04) mm;对于NO2造模组,亦可有效缓解鼻部症状、降低鼻黏膜EOS浸润(P<0.01或P<0.05),并具有缓解其他相应症状的趋势,其中清开消炎方组行为学评分下降至(5.80±2.35)分,鼻分泌物EOS数减少为(35.6±8.07)个,鼻黏膜厚度为(0.290±0.04)mm.其组方药物均可显著改善慢性鼻炎大鼠鼻部症状、减少鼻分泌物EOS数量(P<0.01或P<0.05).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开消炎方能有效缓解慢性鼻炎大鼠鼻部症状,对鼻分泌物EOS及鼻黏膜厚度的影响优于组方药物,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辅助性T细胞(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及鼻黏膜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激活蛋白-1(AP-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注射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穴位注射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AR大鼠模型。穴位注射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双侧“迎香”和“印堂”,非经非穴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非经非穴处,两组均每4日治疗1次,共4次。对各组大鼠症状积分进行评定;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鼻黏膜组织TLR4、MyD88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A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症状积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IgE、IL-4含量及鼻黏膜TLR4、MyD88、AP-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数字随机表分组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内服"桂龙咳喘宁"对照组(C组)、内服"地塞米松"对照组(D组)、穴位贴敷"咳喘宁"高剂量治疗组(E组)、穴位贴敷"咳喘宁"低剂量治疗组(F组)6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用Elwood法造模.于诱喘前10h开始给药,并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清IgE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gE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能明显降低IgE含量,虽不及内服"地塞米松"组,但等同内服"桂龙咳喘宁"组.结论:"咳喘宁"贴膏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gE水平,减轻免疫炎性反应,对哮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于鸿  计忠宇  陈维  赵辉  卢丽艳  张丽  季辉  代良田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612-1615
目的 观察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血EOS、IgE、VEGF、INF-γ以及IL-4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ACT和AQLQ评分及血EOS、IgE、VEGF、INF-γ及IL-4的水平变化,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CT和AQL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EOS和IgE的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EGF、INF-γ以及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可通过降低和调节患者气道炎症指标与血清炎症指标(包括血EOS、IgE、VEGF、INF-γ及IL-4的水平),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穴位贴敷对过敏性哮喘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穴位贴敷2 h组)和E组(穴位贴敷4 h组)。以鸡卵白蛋白(OVA)制备大鼠哮喘模型,14 d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大鼠治疗前后引喘潜伏期和发作总持续时间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测血清中IgE、IL-4和IFN-?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引喘潜伏期显著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炎症明显;IgE、IL-4显著升高,IFN-?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治疗后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病理组织观察显示穴位贴敷后支气管及肺实质炎性改变显著改善;血清中IgE和IL-4水平显著降低,IFN-?水平显著升高(P0.05)。D组、E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以通过改善肺组织炎症,减低Ig E、IL-4,升高IFN-?的表达来治疗哮喘,且不同贴敷时间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