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008年收治的12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血钾平均(2.07±0.69)mmol/L,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合并其他心律失常4例。结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致房室传导阻滞与血钾浓度无明显关系,补钾治疗后,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口服及静脉补钾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35例。结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以低钾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低钾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5例患者经口服及静脉补钾后症状完全缓解.结论:进一步认识甲亢性低钾周期性瘫痪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有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并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病机制及护理体会。方法46例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为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经静脉补钾及口服补钾治疗,动态观察四肢功能、血清钾及心电图变化。结果42例于24h内症状消失,血钾血液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肌力恢复,4例于48h内恢复正常。结论补钾是治疗的关键,细致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补钾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引起的周期性瘫痪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 ,发作时伴有低血钾。以弛缓性瘫痪为特点 ,轻者仅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 ,重者则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及严重的心律失常 ,发作时意识清楚 ,无感觉障碍。现将我院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对 4 2例以周期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甲亢的补钾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2例中 ,男 33例 ,女 9例 ,年龄 19~ 4 3岁 ,中位年龄 2 9岁 ,均有甲亢病史 ,初发 32例 ,再发 10例。发作至就诊时间多数为 4~ 2 4h ,少数为 1~ 2d。1.2. 发病诱因 劳累及剧烈运动 30例 ,大…  相似文献   

6.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等,为今后临床治疗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提供帮助。方法 对141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与以往公认的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理论不一致的地方:糖、胰岛素、醛固酮、肾上腺素等的水平也可改变钾的内平衡而促使瘫痪发作;周期性瘫痪患者可以出现腱反射活跃、正常等表现。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与血钾浓度、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成正相关。临床上应结合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补钾到正常水平,以免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欧莉梅  水海峰 《广西医学》2002,24(2):218-219
周期性麻痹 ( 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发作时常伴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水平可分为正常血钾性 ,低钾性、高钾性 ,国内以低钾性多见。本文就 1 997~ 2 0 0 0年我院急 (门 )诊及住院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 30例进行分析 ,谈谈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 6~ 5 0岁 ,平均 32岁。其中 1 6例 ( 5 3.3%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部分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1 .2 诊断标准 :1周期发作的骨骼弛缓性瘫痪 ;2血清钾低或心电图提示低钾改变 ;3补钾…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 ,提高疗效 ,分析 8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绝大多数呈现四肢软瘫 ,腱反射呈多样性 ,肌张力减低 ,病理征阴性。仅 1例患者四肢肌张力增高 ,病理征阳性。 11%为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2 7%ALT/AST异常 ,32 %CK升高 ,31%WBC增高 ,4 8%ECG异常 ,97%经单纯口服补钾症状完全恢复缓解。认为 ,根据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特点 ,不难对其作出正确诊治。患肢肌力与血钾水平关系经χ2检验 P <0 0 5 ,说明患者肢体肌力与其血清钾水平呈正相关 ,腱反射表现呈现多样性 ,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发病有诱因,睡眠及晨醒时发病;典型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四肢驰缓性瘫痪,严重者呼吸肌无力,有血清钾降低;所有病例经口服、静脉补钾后症状均获缓解。部分患者并不符合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如瘫痪不对称、腱反射亢进等,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清钾升高。结论认识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邱里  何庆 《四川医学》2006,27(9):912-913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平均血钾(2.53±0.36)mmol/L,其中钾离子轻度降低11例,中度降低14例,重度降低17例;肌力下降36例;腱反射减弱34例,亢进5例;U波出现23例;T波低平或ST段压低22例;P-R间期延长7例;心率减慢1例;血清酶学改变17例。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各年龄组低钾程度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和低钾程度并不平行,其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钾。  相似文献   

11.
张海涛  何建明 《广西医学》2007,29(2):257-258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弛缓性肌无力或麻痹发作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正常血钾型、低钾型和高钾型三种,国内以低钾型多见。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3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血钾性瘫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期间16例患者诊疗结果.结果 确诊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后立即口服和静脉同时补钾,及早纠正低钾血症,口服补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媛 《疑难病杂志》2003,2(6):364-364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呈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的肌肉疾病。临床上除有肢体瘫痪外 ,心电图常有改变 ,但罕见有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报道。笔者曾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 ,男 ,2 1岁。发作性四肢瘫痪 5年 ,复发 8h ,于1999年 8月 3日收住院。患者 5年来先后 4次发作四肢瘫痪 ,前 2次未经治疗 ,自行缓解 ,第 3次因剧烈运动后发生四肢瘫痪 ,来院诊断为“周期性麻痹” ,给予补钾治疗 1天 ,痊愈。本次入院前晚餐食甜食较多 ,至次晨醒后感双下肢无力 ,渐波及双上肢及颈肌。入院时四肢瘫痪 ,不…  相似文献   

14.
袁捷 《吉林医学》2014,(20):4535-4536
<正>甲状腺毒性周期性瘫痪是临床常见的由于低钾诱发的麻痹,其他低钾诱发麻痹还包括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等,但在亚洲人群中以甲状腺毒性周期性瘫痪更为常见[1]。探讨甲状腺毒性周期性瘫痪疾病临床特点及总结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可靠依据,现报  相似文献   

15.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34例患者入院初单用补钾治疗29例较快恢复症状,5例效果不佳,11例病情反复,待各种检查回报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均可治愈,减少复发率。结论:针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进行对症病因诊断并及时针对病因给予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学义  蒲涛  杨汶华 《四川医学》2011,32(9):1429-1430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者均为散发者,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为主,突发四肢迟缓性;瘫痪,近端为主,无脑神经支配肌肉损害,无意识障碍和感觉障碍,数小时至一日达高峰。结合检查发现血钾降低,心电图低钾性改变仅1例死亡,预后一般良好。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按临床诊断标准容易诊断,病情较急重,经补钾及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但需要注意严重的并发症,易反复发作,注意预防高危因素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志鸿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33-133,143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补钾治疗症状好转迅速。本文对3例低钾周期性瘫痪患者补钾治疗中反复发生肌无力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不尽相同。原因之一:补钾过程中使用5%葡萄糖溶液,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原因之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低钾性软瘫,补钾治疗中使用胰岛素降糖,可使钾离子内流,影响血钾回升;原因之三:冠心病心衰患者合并低钾性瘫痪补钾治疗中使用排钾利尿剂,导致反复发作低钾性瘫痪。针对上述不同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最终纠正了低钾血症,阻止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临床上以低钾型者最常见。由于临床上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治疗方法的不妥 ,经常延误病情 ,使患者恢复时间慢 ,甚至出现死亡 ,失去抢救机会。故笔者对本院内科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近 3年收治病例 ,均采用快速口服补钾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周期性瘫痪低钾型患者 2 2例 ,男 2 0例 ,女2例 ,年龄 19~ 5 5岁。首次发作 16例 ,再发 6例。首次发作平均年龄 2 9.8岁。诱因 :受凉感冒后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35例低血钾型周期型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近五年来收治135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口服、静脉补钾后135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全部痊愈。结论寒冷、疲劳、饱餐等原因是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诱发因素,避免诱发因素结合临床口服静脉补钾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文世全  段劲峰  冯由军 《重庆医学》2012,41(14):1385-1386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和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急诊科以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收治的惊恐障碍患者7例(惊恐障碍组),同期本院收治的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192例(低钾周期性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惊恐障碍组患者平均肌力[(3.7±0.81)级]、平均血钾[(3.1±0.56)mmol/L]与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组平均肌力、平均血钾分别为[(2.4±0.84)级、(2.3±0.8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发病的肢体无力伴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应当考虑到惊恐障碍的可能性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