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孕11~13~(+6)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接受超声检查的4154例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孕妇均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孕周切面图像质量和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结果:在腹围切面、四肢切面、双肾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小脑横切面、脊柱矢状切面、丘脑切面、侧脑室切面和NT切面等9个标准切面中,孕13~13+6周2分切面率均明显高于孕11~11+6周和12~12+6周,孕12~12+6周明显高于孕11~11+6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4例接受超声检查的产妇中,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为0.17%(7/4154),4147例早孕期超声检查受检者选择继续妊娠,中晚孕期超声对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为0.05%(2/4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1~13~(+6)周超声还发现心血管异常10例,骨骼四肢异常2例,泌尿系统异常3例,消化系统异常1例,呼吸系统异常1例,颜面部异常1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孕11~13~(+6)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通过超声不同标准切面有助于改善胎儿多系统和器官畸形的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972例,分别在本组研究对象的孕11~13+6周和孕18~24周为期开展超声检查,对胎儿的肢体应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开展检查,对胎儿肢体的结构、形态、运动以及姿势进行观察,同时对孕妇开展随访,直至胎儿分娩或被引产。结果本次研究入选的孕妇中,检查出胎儿肢体存在畸形的共13例,其中9例检出时间为孕11~13+6周,误诊1例,漏诊4例,检出率为69.23%(9/13)。其中3例胎儿肢体畸形在孕18~24周被检查出,修正早孕期超声检查结果 1例,肢体畸形胎儿漏诊1例,早孕期超声检查与中孕期超声检查进行联合应用时,对肢体畸形胎儿的检查准确率为92.31%(12/13)。结论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明显,可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使肢体存在畸形情况的患儿得到有效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讨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孕期检查的孕妇1 065例进行讨论,均在孕周时间18~24周和孕周11~13周~(+6)时接受超声检查其胎儿肢体,观察其肢体运动、姿势、结构、形态等,随访分娩后其胎儿状况。结果:早孕期超声胎儿畸形检出率为68.18%(15/22),中孕期时,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20例(90.91%)。检出胎儿中,3例合并颈部水囊瘤,3例鼻骨缺失。本组22例畸形胎儿中,共8例合并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变化和NT值增厚。早孕期共检出的15例胎儿中,均在本院引产,尸检确诊其畸形。早孕期检查胎儿肢体正常者,分娩后,胎儿正常。早孕期超声胎儿检出率68.18%比中孕期胎儿检出率90.91%,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21,P=0.0617)。结论:产前超声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筛查孕11~13 ~(6+)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准确性高,其为筛查早孕期胎儿畸形主要构成部位。  相似文献   

4.
伊春花 《中外医疗》2016,(8):168-169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早中孕期对胎儿畸形类别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三个阶段即孕11~13+6周,16~18周,22~24周胎儿进行超声筛查.对11~13+6周的胎儿7789例,孕16~18周的胎儿9736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孕22~24周的胎儿9210例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对检查出畸形胎儿进行随访.结果 孕11~13+6周,孕16~18周,22~24周畸形儿检出率分别为7.19‰,4.31‰,11.6‰.畸形胎儿构成比分别为27.3%,20.5%,52.2%.结论 超声检查安全方便,无创伤,重复性好,在不同孕周进行胎儿超声检查对各种类型胎儿畸形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孕期系统超声切面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超声切面检查的4826名孕妇,比较中晚孕期的超声结果以及出生后体检结果。结果通过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之后,4826名孕妇中有51例胎儿存在结构畸形(68处),包括胎儿多处结构畸形、胎儿单处结构畸形、多发畸形综合征,经过产后体检,存在1例超声漏诊结构畸形。早孕期超声检查出27例胎儿结构畸形(37处),超声切面检查在早孕期诊断胎儿结构畸形的敏感率为54.4%(37/68)。结论对孕妇行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能够有效诊断胎儿结构畸形,可及时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系统检查在11周~13+6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超声检查的3219例孕11周~13+6周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行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检查,根据筛查结果,给予妊娠建议。结果3219例孕11周~13+6周孕妇经超声筛查后,8例胎儿表现为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0.25%,另3211例早孕期超声检查者继续妊娠,并在中晚孕期接受超声检查中3例胎儿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0.09%。结论孕11周~13+6周超声系统检查能有效筛选出早期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患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标准切面在孕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来我院产检的2 938例孕11~13^+6周孕妇,采用GE-E8、PHILIPS IU-22仪器,经腹部扫查,对11~13^+6周胎儿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同时对胎儿各系统畸形进行筛查,按不同孕龄将2 938例胎儿分为三组:A组(11^+0~11^+6周)、B组(12^+0~12^+6周)和C组(13+0~13^+6周),对三组胎儿10个标准切面显示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对2938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后,发现早孕期筛查异常人数50例,中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在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显示情况见文中表格.结论 中孕期超声标准切面在早孕期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有重要价值,通过标准切面的应用,早孕期基本可筛查出卫生部规定中孕期系统筛查必须检出的六大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采用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行产前胎儿畸形超声检查的孕妇5200例,所有产妇均在不同孕期进行超声筛查,按孕周分为孕早期(11~13+6周)、孕中期(18~27+6周)和孕晚期(28~40+6周),记录超声筛查结果,并将其与产后或尸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筛查共检出160例孕妇子宫内胎儿畸形(以引产或分娩后检查结果为标准),共168例畸形胎儿(8例未检出),诊断准确率为95.24%.孕早、中、晚期筛查出的畸形胎儿分别有26例、115例、1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6.25%、71.88%、11.87%;孕中期畸形胎儿的检出率最高,与孕早期、孕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筛查出30、136、23不同系统器官的胎儿畸形,孕早期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胸腔腹壁畸形为主,孕中期以颈面部、心血管系统畸形为主,孕晚期畸形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肿瘤为主,胎儿畸形在不同孕周的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孕期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中,系统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比不同孕周超声筛查的特点,可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产前超声影像检查以其对胎儿结构与畸形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母婴无放射性、检查方便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已成为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产前超声检查指南[1]推荐产前超声检查的三个重要时间段为孕11周~13+6周、孕20周~24周与孕28周~32周。以往超声影像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基本上是在中孕期和晚孕期(20周~32周)进行。在妊娠13周前,由于胎儿绝大部分器官已基本发育,多数胎儿严重结构异常在此阶段已经形成,研究显示,超声影像标准化断面对早孕期胎儿各脏器系统筛查可以有效地判断胎儿严重畸形情况[2]。目前国际产科超声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SUOG)和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 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FMF)把胎儿结构的早孕期超声影像筛查定在孕11周~13+6周[3]。本文主要就早孕期超声影像标准化断面对胎儿结构及畸形筛查的现状、内容、意义及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11~13+6孕周胎儿异常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82例正常产检的孕妇(共1913例胎儿),分别于孕11~13+6周、18~23+6周、32~36周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各时期胎儿结构有无异常,随访所有引产及出生情况。结果异常胎儿共计52例,产前超声检出49例,早、中、晚孕期分别检出36例、9例、4例,占异常胎儿总数的69.2%(36/52)、17.3%(9/52)和7.7%(4/52);产前漏诊3例,漏检率5.8%(3/52)。早孕期联合中孕期检出率为86.5%(45/52),早、中、晚孕期联合检出率为94.2%(49/52)。结论孕11~13+6周超声可筛查出大部分严重、早发的异常胎儿,早、中、晚孕期超声连续筛查能更大限度诊断胎儿结构异常,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谢丽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6-16,18
目的探讨孕中期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孕中期超声诊断所提示的20例胎儿脉络丛囊肿。结果其中双侧13例,单侧7例(单侧合并左心室强光点1例,单侧合并单脐动脉1例)。20例行无创DNA检查无异常,并进行了孕中期系统排畸筛查均没有发现新的重大结构畸形、每2~4周超声动态观察及生后随访。结论产前超声诊断提示脉络丛囊肿的胎儿,仔细扫查未合并其他新的结构畸形,无创DNA检查染色体无异常,产后随访智力及其他方面也没有因脉络膜丛囊肿而受影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11~13+6周早孕期筛查的孕妇2670例,采用常规经腹探查,按规范化序贯方法观察胎儿整体解剖结构并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对阳性病例追踪随访至产后,并将严重畸形结果与引产后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畸形胎儿17例,包含畸形总数27例,其中脊柱侧弯1例,无脑儿2例,露脑畸形1例,无叶全前脑1例,颈部水囊瘤6例,唇腭裂1例,胎儿水肿9例,心脏异常2例,脐膨出2例,下肢发育异常1例,巨膀胱1例,除2例心脏结构异常外均经引产证实。 NT 值≥3.0 mm 32例,其中染色体异常3例(羊水穿刺证实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颈部水囊瘤6例、全身水肿3例、胎死宫内1例,余产后正常。另检出5例鼻骨缺失,2例经羊水穿刺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1例胎死宫内,2例产后正常。结论早孕期规范化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胎儿严重结构畸形,对产前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NT 值增厚对于早期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及指导预后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DV)的血流频谱,探讨胎儿D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产检指标正常组(320例,孕期11~40周)和产检指标异常组(48例,孕期11~35周)单胎胎儿的DV血流频谱,产检指标异常组需要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观察胎儿的DV血流频谱波型(S波、D波和a波),产检指标异常组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的正常DV血流频谱表现为同向三相波,异常DV血流频谱表现为a波反向或消失。对48例产检指标异常组的单胎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染色体异常组12例(10例DV异常,2例DV正常),染色体正常组36例(11例DV异常,25例DV正常)。染色体异常组中DV血流频谱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正常组(χ2=9.723,P=0.002)。结论:胎儿DV血流频谱异常可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超声检测可以作为早孕期染色体异常筛查的初步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超声筛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685例孕妇于妊娠早期(11~13+6周)进行超声筛查, 内容包括胎数、多胎绒毛膜性及孕龄的确定, 胎儿早期结构异常筛查, 超声软标记(sonographic markers)检测;对异常胎儿选择性行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术, 对确定为三胎或双胎之一致死性畸形者行减胎术;并追踪所有孕妇的妊娠过程和临床结局。结果685例受检IVF-ET孕妇中, 单胎妊娠440例, 发生率64.23%;双胎妊娠244例, 发生率35.62%;三胎妊娠1例, 发生率0.15%。单胎妊娠早期共发现7例胎儿超声异常, 临床确诊5例。双胎妊娠早期共发现6例超声异常, 临床确诊3例。除去三胎, 本组IVF-ET孕妇总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86%(8/928), 其中2例经染色体检查确诊, 另有2例接受减胎术。结论通过对IVF-ET妊娠早期(11~13+6周)进行超声筛查, 可以提高异常胎儿早期检出率, 并对多胎及异常胎儿的早期处理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对早孕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在本院接受超声诊断并怀疑胎儿畸形的早孕期孕妇38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按顺序进行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尾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对比不同孕期胎儿颜面部显示情况、所有胎儿颜面部畸形超声诊断结果。结果11~11+6周、12~12+6周以及13~13+6周三组不同的孕期的产前超声检查显示率分别为97.30%,97.98%以及97.99%,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检查孕早期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16.67%,准确度为99.73%。结论超声用于早孕期筛查颜面部畸形的准确度较高,严格实行早孕期筛查能够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染色体异常情况,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产前诊断率。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孕11~14周和孕22~26周)的孕妇28 056例[年龄19~43(27.48±4.35)岁,孕(28.65±5.12)周],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再行染色体检查后终止妊娠,结合胎儿大体解剖、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近5年本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HD 592例,引产后尸解证实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9例,其中38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17例,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7例,克氏综合征1例,三倍体1例,46,XX性反转1例,45,X/46,46,X,r(X)1例,小Y 5例。结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心外畸形的胎儿应进行核型分析,避免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经阴道超声的检查方法,对NT(颈项透明层)增厚的11-14周胎儿进行心脏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该院超声检查发现NT增厚(NT〉2.5 mm)的11-14周的胎儿,分别进行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结构,对比两者的显示率,并将经阴道检查的结果与比引产后病理或20-24周胎儿超声心动图或生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阴道检查心脏各切面的显示率均高于经腹部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NT增厚的胎儿中,经阴道检查检出心脏畸形9例,全部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胎儿NT检查同时进行,可大大提前NT增厚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时间,经阴道超声对于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14~18周普通超声检查易发现的胎儿异常种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我院妊娠14~18周初诊进行普通超声检查的孕妇共8 835例,超声检查项目包括测量头围、腹围、股骨及肱骨,记录胎儿数、胎心搏动、胎盘方位及羊水评断。若胎位合适,观察脑中线、心脏位置、胃泡位置、肾脏、腹腔、四肢。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141例(1.6%),主要为脉络丛囊肿(66.0%),胎儿水肿(13.5%)、多发畸形(7.1%)和神经管畸形(6.4%)、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病变(1.4%)、集合系统扩张(1.4%)、多囊泡肾(1.4%)、腹腔囊肿(1.4%)、马蹄内翻足(0.7%)和单脐动脉(0.7%)。结论 妊娠中孕早期普通超声检查可发现相当一部分的胎儿结构异常,有利于产前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