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重叠综合症患者的氧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氧疗2年的效果研究,了解氧疗后对其缺氧情况的改善,生命质量的影响,并对此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氧疗组和非氧疗组,进行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的检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氧疗组血氧饱和度上升、血气分析好转。结论氧疗后可改善缺氧、使精神状态好转、提高生命质量。是重叠综合征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与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低氧情况及长期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功能和血氧的影响.方法 140例稳定期COPD患者均进行夜间氧饱和度监测和肺功能检测,其中重叠综合征患者67例,观察1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单纯氧疗和氧疗+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夜间血氧情况,对5例长期夜间无创通气治疗的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1年动态夜间血氧和肺通气功能监测.结果 1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单纯氧疗及氧疗加呼吸机治疗比较,组间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SIT9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长期(1年)无创通气治疗前后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及夜间低氧指标(SIT90、MSaO2、LSaO2)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果 阻塞程度相同的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低氧比单纯COPD患者严重,长期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夜间低氧,长期氧疗+无创通气治疗是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 SAHS)对肺功能、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对24例COPD和1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体重指数(BM I)进行比较。结果重叠综合征组与COPD组的夜间最低SaO2有显著性差异(P<0.05),AH I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叠综合征夜间缺氧往往比单纯的COPD更为明显。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 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的对比研究。结果 42例患者经过3个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平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氧疗对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夜间吸氧对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意义。方法分别在无吸氧及吸氧状态下检测动态氧饱和度,并分析有关指标。结果吸氧前、后氧饱和度≤90%的时间及其占总分析时间的百分比,平均氧饱和度,最低氧饱和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氧减饱和度指数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吸氧能改善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缺氧程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将OSAHS分为轻、中、重度,以AHI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夜间氧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50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行夜间吸氧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睡眠监测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HRV)变化。结果经夜间氧疗后,患者低氧血症纠正,LVEF、HRV各指标均得到改善,NT-pro BNP明显降低。结论夜间氧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低氧症状,从而降低NT-pro BNP,提高HRV,改善心功能和预后,可作为不耐受或无条件进行持续性正压气道通气(CPAP)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翁婷  高蔚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96-1897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对缓解期COPD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缓解期COPD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分为两组,氧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氧疗组予长期氧疗,对照组未予吸氧治疗,一年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指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氧疗组患者低氧血症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显著,对照组患者低氧血症、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缓解期COPD患者予以长期氧疗,可以明显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和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 40例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对照组吸入安慰剂,治疗前后检测夜间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和PSQI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深吸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纯氧疗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heyne-Stokes呼吸(CSR)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存在CSR的患者分别进行单纯氧疗及CPAP。结果 53.8%CHF有着CSR。14例存在CSR患者接受氧疗以及CPAP治疗。单纯氧疗与CPAP均显著降低AHI,CPAP的效果优于氧疗效果。氧疗与CPAP治疗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升高,夜间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百分比均改善,总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睡眠效率也均改善。结论 CHF患者Cheyne-Stoke呼吸的发生率很高,而氧疗及CPAP可作为治疗CHF患者CSR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夜间低血氧与血浆vWF浓度的关系,以探讨OSA患者内皮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根据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将94名患者分为四组.ELISA法检测血浆vWF浓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四组间log10vWF差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氧饱和度与log10vWF的关系.结果各组间log10vWF值有显著性差异(F=3.765,P=0.014),且随夜间低血氧加重而升高.一元线性回归模型(F=6.259 P=0.014)分析显示log10vWF与最低血氧饱和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浆vWF浓度随夜间低血氧加重而升高,提示存在缺氧介导的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作用。方法报告了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1-2003年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及CRAP对6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AHI每小时(54.1±46.8,3.3±4.8)次;最低血氧饱和度(67.7±10.5,82.4±8.7)%;平均血氧饱和度(88.4±5.9,94.1±1.96)%,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CPAP能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病人的夜间低氧血症,CPAP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DSA)患者夜间低血氧与血浆VWF、浓度的关系,以探讨OSA患者内皮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根据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将94名患者分为四组。ELISA法检测血浆VWF、浓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四组间log10vWF差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氧饱和度与log10vWF、的关系。结果 各组间log10vWt。值有显著性差异(F=3.765,P=0.014),且随夜间低血氧加重而升高。一元线性回归模型(F=6.259 P=0.014)分析显示log10vWF、与最低血氧饱和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浆vWF浓度随夜间低血氧加重而升高,提示存在缺氧介导的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夜间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SAH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对治疗前后夜间各项动态血氧监测指标[氧减饱和指数(O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SIT90)]进行比较.35例患者在中午进行家庭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滴定,9例在夜间进行家庭自动CPAP压力滴定.结果 治疗前、后血氧监测指标(ODI4、LsaO2、MsaO2和SIT9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大多数患者经2~3天调压获得成功.结论 SIT90、LSaO2、MSaO2和ODI4等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无创正压气道通气的治疗效果,应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指导呼吸机压力滴定,方法简便而实用,费用低,便于家庭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性。方法对2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25例OSAH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多导睡眠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较0SAHS患者引起睡眠呼吸障碍更为明显,有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危害性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overlap-syndrome,O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双水平气道正压(h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呼吸机对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OS患者及同期入院的23例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及并发症行网顾性对比分析.并对23例OS患者应用呼吸机BiPAP模式治疗,行疗效观察,观察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数据,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BMI,夜间LSaO_2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单纯OSAHS患者更高.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23例OS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前后AHI夜间LSaO_2,氧饱和度低于90%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动脉血气,肺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 OS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多且严重.呼吸机BiPAP模式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钟红  海冰  鲁雯  张涛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464-465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COPD并OSAH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特点及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与30例单纯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并对3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B 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叠综合征与单纯OSAHS两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综合征患者经B iPAP呼吸机及氧疗治疗前后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综合征组低氧血症较单纯OSAHS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B iPAP呼吸机是治疗重叠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春艳  李静  韩旭  贾非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0):698-700
目的探讨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疑似SAHS患者进行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将测试者分为SAHS组及非SAHS组。非SAHS组(AH I<5次/小时)27例,设为对照组;SAHS组又分为轻度组(AH I 5~20次/小时)26例;中度组(AH I 21~40次/小时)21例;重度组(AH I>40次/小时)46例。对监测结果进行轶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并观察不同的氧减饱和指数(O ID4)值作为诊断SAHS标准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的O ID4与AH I的相关性良好(r=0.817,P<0.01),它能较好地反映SAHS患者睡眠时呼吸紊乱的频度。以O ID4≥5次/小时诊断SAHS,敏感性为92.4%,对SAHS具有初筛价值,但特异性只有77.8%。若以O ID4≥15次/小时诊断SAHS,特异性可达96.3%,可作为准确诊断SAHS的标准。结论选用适当的O ID4值作为SAHS的初步筛选或准确判断的标准,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在SAHS的诊断中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的研究,探讨OSAHS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及单纯OSAHS患者95例.所有患者完成至少7 h的多导睡眠监测,同时测量患者的睡前血压,睡着血压,醒后即刻血压,分析不同的高血压分级与OSAHS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之间有较大的差异.AHI与醒时即刻-睡着收缩压(SBP)差值,睡着睡前舒张压(DBP)差值无相关性(P>0.05),与睡着-睡前SBP差值及醒时即刻睡着DBP差值有相关性(P<0.05);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前与睡着DBP差值、醒时即刻与睡着DBP差值与血压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而醒时即刻与睡着SBP差值、睡前与睡着SBP差值、AHI、体质量指数、CT90与血压分级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睡着-睡前DBP及醒时即刻-睡着血压的变化、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与OSAHS患者的血压分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为O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2例OS患者以及13例正常对照者,询问其Epworth嗜睡评分(ESS)、高血压病史,测定其颈围,计算BMI,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测定,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慢波睡眠(Ⅲ期睡眠)及快速眼动相睡眠(REM)占总睡眠百分比、微觉醒指数、夜间心律失常发生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PaO2和PaCO2等指标,并对相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S组和OSAHS组患者的BMI、颈围显著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OS组患者ESS、AHI、PaCO2等数值明显高于COPD组、OSAHS组和对照组,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FEV1%和FEV1/FVC等则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OSAHS伴有肥胖者COPD患者更易患OS.O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睡眠质量、肺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日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较单纯COPD或OSAHS更严重.应提高对OS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