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丽娟  赵奎君  屠鹏飞  姜勇 《中国药房》2010,(15):1385-138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1个产地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从有效成分含量探讨药材道地性内在因素。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0051~0.510、0.0050~0.300、0.0049~0.294、0.0046~0.276m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内蒙古、山西等4个产地的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苷的含量较高;河北安国、赤城和甘肃定西产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较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试验结果与黄芪本草考证、道地沿革的文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硫磺熏前后黄芪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变化,确定硫磺熏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为评价熏硫加工对黄芪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黄芪进行熏硫加工,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4种皂苷成分。结果硫磺熏过的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含量降低,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黄芪熏硫加工后,黄酮苷成分有所降低,其余成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黄芪药材及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芒柄花素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1272~12.72μg(r=0.9999)和0.003344~2.50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9%(RSD=1.7%)和99.0%(RSD=2.3%)。不同产地黄芪药材及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含量差异较大,生长年限6年的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研究,为寻找更佳黄芪产地及黄芪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HPLC-CAD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芪中6种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串联电雾式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一测多评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150 mm×4.6 mm,3.5μm)色谱柱,0.05%甲酸水-0.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CAD雾化室温度50℃。建立内参物黄芪皂苷Ⅱ与其他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通过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各色谱峰分离度较高,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分别在0.1132.250、0.0120.240、0.0040.080、0.0651.300、0.0050.100和0.0070.150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20批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含量分别为0.3060.922、0.0530.183、0.0150.092、0.0690.823、00.098和0.0200.107 mg·g-1;内参物黄芪皂苷Ⅱ与黄芪皂苷Ⅰ、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和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561、0.835、0.299、0.796和0.799;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HPLC-CAD一测多评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为黄芪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康复春口服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b_1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0~30 min,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210 nm(30~36 min,检测黄芪甲苷)和203 nm(36~50 min,检测人参皂苷Rb_1);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_1分别在3.29~82.25μg/mL(r=0.999 1)、4.77~119.25μg/mL(r=0.999 8)、4.16~104.00μg/mL(r=0.999 2)、11.33~283.25μg/mL(r=0.999 7)、7.39~184.75μg/mL(r=0.999 9)、2.05~51.25μg/mL(r=0.999 5)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8%、98.45%、97.38%、99.72%、98.67%、96.99%,RSD值分别0.91%、1.41%、0.78%、1.09%、1.22%、0.8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更好地评价康复春口服液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芪中主要异黄酮苷及其苷元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测定黄芪药材和饮片中主要异黄酮苷及其苷元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n)鉴定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测定了黄芪药材及饮片中2个主要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苷(1),芒柄花苷(2)及其相应苷元毛蕊异黄酮(3),芒柄花素(4)的含量,并鉴定了两个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分别为毛蕊异黄酮苷6′″-O-丙二酸酯(U1)和芒柄花苷6′″-O-丙二酸酯(U2)。结果表明黄芪药材中异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高于饮片,而苷元含量则低于饮片。另外,将黄芪药材粉末用水润湿后在35℃放置24小时,其中的异黄酮苷及其丙二酸酯类成分几乎全部转变成了苷元。黄芪中异黄酮苷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苷元,异黄酮苷和苷元在黄芪药材与饮片中含量的不同可能与饮片制备过程中苷类成分的酶解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9,(4):561-566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黄芪精颗粒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5 HC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VWD检测器,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25℃,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别采用不同梯度条件进行洗脱,3个成分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为260 nm,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分别在0.0257~1.0280、0.039 95~1.5980、0.0110~0.4400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3%、97.8%、96.9%,RSD值均小于3%。11批黄芪精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标定10个共有成分峰,确认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个成分。结论黄芪精颗粒中3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为黄芪精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HPLC法测定炮制前后黄芪中4种异黄酮含量,为黄芪和炙黄芪提供简便快捷的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1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 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Ⅰ)在6.3~630 mg·L-1、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Ⅱ)在4~400mg·L-1、毛蕊异黄酮(Ⅲ)在4.5~450 mg·L-1、芒柄花素(Ⅳ)在5~500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0.999 5、0.999 6、0.999 7.4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96%,RSD均<3%.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芪和炙黄芪药材中4种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提高黄芪、炙黄芪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整体化学成分及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QTOF-MS~E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山西浑源县、宁夏彭阳县、内蒙古固阳县三个产地黄芪整体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整体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HSS PFP(100 mm×2.1 mm, 1.8μm);流动相:0.1%的甲酸水溶液(A)和0.1%的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源;MS~E负离子扫描模式;采用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多糖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黄芪三种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UPLC-QTOF-MS~E植物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山西浑源、宁夏彭阳、内蒙古固阳三个产地的黄芪整体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性,山西浑源与宁夏彭阳、内蒙古固阳黄芪整体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内蒙古与宁夏黄芪整体化学成分存在相似性。经鉴定,得到不同产地黄芪共有差异代谢物8种,分别为沙苑子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美迪紫檀素、红车轴草素-7-O-β-D-吡喃葡糖苷、黄芪皂苷Ⅰ。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三个产地中,山西浑源2年生黄芪多糖含量最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含量最高。结论:本文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芪UPLC-QTOF-MS~E整体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鉴定出不同产地黄芪共有差异成分8种,并结合多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进一步表明了不同产地黄芪化学物质的差异性,为不同产地黄芪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中的7个主要活性成分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乙酰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包含有高度保留的HIF-1结合位点的缺氧应答原件(HRE)插入到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BI-GL质粒中,磷酸钙沉降法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到人胚肾(HEK)293T纤维原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48h后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评估HIF-1的表达。结果:10μmol·L-1芒柄花素可促进HIF-1的表达。芒柄花苷与HIF-1的表达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低浓度促进其表达,高浓度抑制其表达。其它5种单体与对照比较无明显作用趋势。结论:本试验可为黄芪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滨 《中国药品标准》2022,23(4):391-398
目的: 利用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炙黄芪配方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为炙黄芪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炙黄芪配方颗粒经70%甲醇超声提取后,利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 nm。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析比较外标法(ESM)和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其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在一定线性范围内,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相对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外标法(ESM)和一测多评法(QAMS)所测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建立的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炙黄芪配方颗粒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快捷、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其质量标准研究及评价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提升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蛭益肾胶囊中的枸杞子、牛膝和车前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毛蕊异黄酮葡糖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的含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枸杞子、牛膝和车前子的薄层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分别在1.03~20.52μg·ml-1,0.89~17.72μg·ml-1,1.51~30.24μg·ml-1,1.03~20.62μg·ml-1,67.62~563.52μg·ml-1(r=0.999 6~1.000 0)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4%,93.0%,100.7%,91.4%,99.5%,RSD分别1.53%,1.73%,1.46%,1.23%,1.85%(n=6)。结论:建立的T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HPLC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稳定性好,可用于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红芪和黄芪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BEH C18柱(2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结果 香草酸、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异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质量浓度分别在6.05~121.00μg/mL、4.37~87.32μg/mL、0.30~6.02μg/mL、1.09~21.81μg/mL、6.10~122.12μg/mL、1.00~2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6%,96.72%,98.78%,97.56%,99.18%,99.19%,RSD均小于4.0%(n=6)。武都红芪药材样品和蒙古黄芪药材样品的共有成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2.73,46.61,8.45μg/g和42.36,13.03,37.45μg/g。...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20,(3):287-293
目的:建立测定黄芪中8种苷类(黄芪皂苷Ⅰ、Ⅱ、Ⅲ、Ⅳ和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黄芪异黄烷苷、黄芪紫檀烷苷)及4种苷元(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异黄烷、黄芪紫檀素)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考察不同炮制温度对上述12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生黄芪和不同温度(120、140、160、180、200℃)烘制后的黄芪为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其中12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监测扫描,扫描范围为质菏比50~1 500,毛细管电压为2 000 V,离子源温度为100℃,脱溶剂温度为400 v,雾化气(N2)流速为40 L/h,脱溶剂气(N2)流速为800 L/h,碰撞能量为20~30 V,数据采集速率为0.5 s/scan。结果: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皂苷Ⅳ、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黄芪异黄烷苷、黄芪异黄烷、黄芪紫檀烷苷、黄芪紫檀素的检测质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16~0.232 0、0.000 276~0.055 2、0.000 22~0.044 0、0.000 225~0.045 0、0.000 734~0.587 0、0.001 17~0.234 0、0.000742~0.148 0、0.001 30~0.260、0.003 98~0.795 0、0.000 476~0.476 0、0.001 89~0.378 0、0.000 336~0.336 0μg(R2均不低于0.999 2);检测限分别为6.2×10-6、4.8×10-6、3.8×10-6、3.4×10-6、5.8×10-6、4.8×10-6、4.2×10-6、3.2×10-6、5.8×10-6、2.6×10-6、4.2×10-6、6.4×10-6μg;定量限分别为12.6×10-6、16.2×10-6、14.4×10-6、14.8×10-6、18.8×10-6、16.4×10-6、15.4×10-6、10.8×10-6、20.2×10-6、12.4×10-6、14.6×10-6、23.4×10-6μg;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0.2%、98.7%、101.9%、98.6%、102.1%、99.2%、100.3%、98.7%、99.2%、99.3%、100.8%,RSD分别为1.9%、2.2%、2.4%、1.8%、2.1%、1.7%、2.3%、1.9%、2.4%、1.8%、2.2%、1.9%(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芪皂苷Ⅰ、Ⅱ、Ⅲ的含量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黄芪皂苷Ⅳ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黄酮苷类成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黄芪异黄烷苷、黄芪紫檀烷苷的含量均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对应的苷元成分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紫檀素的含量均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黄芪异黄烷的含量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法可用于黄芪中12种成分含量的测定;黄芪经不同温度炮制后,苷类成分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苷元成分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21-124
目的:对浑源黄芪地上、地下部分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黄芪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多指标定量对浑源黄芪地上(茎、叶、花、果)、地下(根)部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浑源黄芪地上、地下部分主要有效组分一致,其中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黄芪皂苷Ⅳ、黄芪皂苷Ⅲ地上部分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结论:浑源黄芪地上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升提颗粒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single-marker, QAMS)。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A)-1 mL·L(-1)甲酸溶液(B);流速为1.0 mL·min(-1)甲酸溶液(B);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和283 nm(检测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检测各成分的含量。结果 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99~74.75、0.53~13.25、1.36~34.00、2.09~52.25、4.87~121.75、24.45~611.25、1.81~45.25、12.54~313.50μg·mL(-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和283 nm(检测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检测各成分的含量。结果 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99~74.75、0.53~13.25、1.36~34.00、2.09~52.25、4.87~121.75、24.45~611.25、1.81~45.25、12.54~313.50μg·mL(-1)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02%(0.58%)、98.13%(1.46%)、99.35%(1.51%)、96.78%(1.40%)、99.39%(0.76%)、100.08%(0.62%)、97.71%(1.27%)、99.36%(0.85%);QAMS计算结果与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ESM)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建立的方法易操作,结果准确,能用于升提颗粒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芪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毛瑞异黄酮和刺芒柄花素的方法。方法 HPLC-UV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adzu VP-ODS 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A0.5mL.L-1甲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该方法能够同时对黄芪中4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能够满足含量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可靠,可用于黄芪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蒙古黄芪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红车轴草素(1)、芒柄花素(2)、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3)、毛蕊异黄酮(4)、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5)、(6aR,11 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6)、(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黄芪皂苷I(8)、乙酰黄芪皂苷I(9)、黄芪皂苷Ⅱ (10)、异黄芪皂苷Ⅱ (11)、腺嘌呤(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结论 此次从蒙古黄芪中主要分离得到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刺五加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9∶1)(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以异嗪皮啶为内参物,计算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藁本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其含量。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和藁本内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98%~99.83%,RSD在0.77%~1.59%(n=9),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对复方刺五加片中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选黄芪药材的最佳栽培方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4个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及黄芪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共有峰总面积之和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考察不同栽培方式(不起垄覆膜、10cm垄高覆膜、20cm垄高覆膜、30cm垄高覆膜、露头移栽)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 当栽培方式为不起垄覆膜(即当地传统的平地开沟覆膜移栽)时,黄芪药材质量最优。结论 该试验考察了不同栽培方式对于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为以后黄芪药材进一步的种植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