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脏前体细胞(HPCs)移植对纤维化自发逆转大鼠肝脏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取14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自发逆转组7只和HPCs移植组7只,后者采用经脾内注射HPCs。取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OV6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型胶原和白蛋白水平。结果 在CCl4腹腔注射8 w后动物肝组织OV6阳性细胞数量达到高峰,12 w时开始下降;与自发逆转组比,HPCs移植组肝组织纤维化和炎症程度减轻,胶原面积显著降低【(3.14±0.99)对 (5.05±0.89),P<0.05】;自发逆转组肝组织α-SMA和TIM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10)和(0.43±0.09),均显著高于HPCs移植组的【(0.31±0.08)和(0.25±0.032),P<0.05】;自发逆转组血清I型胶原水平为(41.33±8.08) ng/ml,显著高于HPCs移植组的【(31.12±10.08)ng/ml,P<0.05】,自发逆转组白蛋白为(33.18±4.69) g/L,显著低于HPCs移植组的【(48.30±2.15)g/L,P<0.05】。结论 肝脏前体细胞移植能加速肝纤维化的逆转,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_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自发逆转过程中肝库普弗细胞与星状细胞的分布和意义.方法:500 mL/L CCl_4腹腔注射8 wk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第8,12周末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的肝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C)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分布结果:第8周末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和AST活性(568.18±630.46 nkat/L vs 472.26±167.37 nkat/L.P<0.05:5845.84±1353.27 nkat/L vs 1698.51±663.30 nkat/L.P<0.01),肝/体质比(3.90±0.85 vs 2.56±0.24,P<0.001)及胶原纤维面密度(5.87±1.13 vs 0.52±0.30,P<0.001)明显增高;大量ED1和α-SMA阳性的KC和HSC主要分布在汇管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内.第12周末模型组与第8周比较大鼠血清ALT活性(1020.70±306.73 nkat/L vs 376.74±304.06 nkat/L.P<0.05)仍较高外,胶原纤维面密度减少,汇管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内ED1阳性的KC减少,α-SMA阳性的HSC消失.结论:腹腔注射CCl_48 wk后大鼠肝功能明显损伤,形成肝硬化,KCs激活和HSCs活化相关,停止注射CCl_4 4 wk后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自发逆转.  相似文献   

3.
背景:肝纤维化常伴维甲类X受体α(RXR-α)表达下降。目的:探讨增加肝脏RXR-α表达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尾静脉注射RXR-α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实验设肝纤维化模型组、空白载体转染组、RXR-α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包括2周和8周两个时间点。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程度,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RXR-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肝纤维化分期均为S0,模型组和空白载体转染组为S2(2周)和S3(8周),RXR-α转染组为S1(2周)和S2(8周)。模型组肝组织Hyp、α-SMA和Ⅰ型胶原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RXR-α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空白载体转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XR-α转染组Hyp、α-SMA和Ⅰ型胶原含量低于模型组和空白载体转染组,RXR-α含量高于模型组和空白载体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早期肝纤维化,提高肝内RXR-α表达可部分抑制纤维化并逆转部分纤维化相关指标;对于已发生的肝纤维化,则仅能部分抑制肝纤维化而无法使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予EGb或0.85%氯化钠灌胃,8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2)、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Ⅰ型胶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EGb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使肝组织中α-SMA、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表达降低(P<0.01);肝功能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好转,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P<0.01).[结论]EGb能有效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TGF-β1、Ⅰ型胶原、TIMP1的合成,从而逆转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二乙基亚硝胺(DEN)所致原发性肝癌大鼠肝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剂量和小剂量复方鳖甲软肝片处理组,每组均为10只。应用DEN注射法制备原发性肝癌模型,分别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0.625 g.kg~(-1)和1.25 g.kg~(-1)或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0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CNA和α-SMA表达。结果大剂量组肝脏质量、肝脏癌变率、肝脏指数和肝表面癌结节数分别为(17.34±1.78)g、10.0%、(3.10±0.72)和(3.16±0.45)个,显著低于模型组【(25.59±2.38)g、100.0%、(4.95±0.58)和(14.14±2.37)个,P0.05】;小剂量组肝脏质量、肝脏癌变率、肝脏指数和肝表面癌结节数分别为(19.89±1.80)g、30.0%、(3.89±0.81)和(7.38±1.01)个,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剂量组PCNA和α-SM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8±1.12)和(7.96±1.37),小剂量组分别为(9.23±1.34)和(12.34±2.88),均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19.59±2.67)和(25.12±3.19),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DEN所致原发性肝癌大鼠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肝组织PCNA和α-SMA表达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蒙药额力根II号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5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蒙药额力根II号小、中、大剂量干预组,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并给予蒙药干预。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SMA、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中剂量药物处理组动物血清ALT、AST和透明质酸(HA)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药物处理组血清ALT、AST、TBIL、HA、III型前胶原(PIIINP)和IV型胶原(CIV)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对照组、中和大剂量药物干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0.0)、(4.9±1.0)、(3.4±0.9),显著低于模型组【(6.1±1.2),P<0.05】,III型胶原蛋白分别为(2.4±1.3)、(5.0±2.4)和(3.7±1.8),显著低于模型组【(6.4±2.4),P<0.05】;对照组和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I型胶原蛋白分别为(2.1±0.2)和(3.3±1.0),显著低于模型组【(6.0±2.5),P<0.05】;与模型组比,中和大剂量药物处理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结论 蒙药额力根II号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 w后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PDGFB、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动物肝组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变,PDGFB、α-SM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模型组升高最明显。化瘀通络解毒颗粒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化瘀通络解毒颗粒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B、α-SMA的表达,其抗肝纤维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脏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屈菜红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 同时联合营养控制和饮用100 mL/L乙醇复合法制备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在实验第4周末, 肝纤维化模型建立(2期肝纤维化形成), 然后用低、中、高剂量白屈菜红碱(0.2、0.6、2.0 g/L)治疗, 同时实验设立病理模型组、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INF-γ)组. 给药8 wk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各剂量白屈菜红碱组肝脏TGF-β1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病理模型组(TGF-β1:6.08±2.35, 4.31±2.10, 4.7±1.70 vs 9.33±3.08; α-SMA:3.75±1.76, 3.23±1.42, 3.20±1.17 vs 6.67±2.29, 均P <0.01), 而与INF-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4.23±2.24, 3.38±1.39, 均P >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组织TGF-β1和α-SM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B受体在肝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5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第6周开始,每周1次取大鼠肝组织,得到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肝脏标本.一部分标本40g/L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4 μm切片,做组织病理学染色(HE、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α-SMA),以确定不同肝纤维化水平.另一部分标本-80℃保存用于提取肝脏RNA,逆转录得到cDNA,设计GABA(B)受体、α-SMA、TGF-β、胶原Ⅰ、胶原Ⅲ的引物,做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GABA(B)受体的表达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建模7 wk时,α-SMA、TGF-β、胶原Ⅰ和胶原Ⅲ较6 wk分别增加19.2倍、2.1倍、37.5倍和183.5倍.GABA(B)受体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升高量达到116.2倍.6 wk对照组GABA(B)受体基因表达是模型组的2倍.到12wk初步形成假小叶时,只有α-SMA和胶原Ⅰ增加显著,分别为21.6倍和20.1倍.TGF-β和胶原Ⅲ变化不明显.其他时间点基因表达与6 wk模型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GABA(B)受体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在肝纤维化晚期,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主要以胶原Ⅰ为主,胶原Ⅲ次之.α-SM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TGF-β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Wistar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0.1 mL/100 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8 wk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8 wk后,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22%±0.24%,7.47%±0.81%,5.57%±0.78%,4.33%±0.4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较模型组逐渐好转,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在肝组织中测得的Col-Ⅰ阳性面积比分别为3.022%±0.553%,9.998%±1.431%,7.554%±0.914%,4.587%±1.00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α-SMA和TGF-β1在治疗组和模型组肝组织中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3.172%±0.542% vs 5.605%±1.315%,P<0.01;2.868%±0.554% vs 5.653%±0.9%,P<0.01).结论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拮抗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降低TGF-β1,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苦参素对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备四氯化碳(CCL_4)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给予苦参素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TIMP-1和α-SMA的表达,并作网状纤维及HE染色,观察肝脏胶原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苦参素干预组的肝脏胶原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且干预组的TIMP-1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的α-SMA表达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苦参素可以抑制大鼠CCL_4性慢性肝损伤所致的胶原合成而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IMP-1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皮下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0.1 mL/100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8 wk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8 wk后,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22%±0.24%,7.47%±0.81%,5.57%±0.78%,4.33%±0.4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较模型组逐渐好转,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在肝组织中测得的Col-Ⅰ阳性面积比分别为3.022%±0.553%,9.998%±1.431%,7.554%±0.914%,4.587%±1.00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α-SMA和TGF-β_1在治疗组和模型组肝组织中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3.172%±0.542% vs 5.605%±1.315%,P<0.01;2.868%±0.554% vs 5.653%±0.9%,P<0.01).结论: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拮抗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降低TGF-β_1,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干扰RNA(siRNA)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每3 d 1次,连续6周(给药频率与时间,下同);CTGF 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CTGF siRNA ;对照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对照siRNA;正常对照组: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用HE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评估大鼠肝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T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肝组织α-SMA阳性细胞数量.对实验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 模型组及对照siRNA组大鼠肝组织CTGF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α-SMA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CTGF siRNA组CTGF及α-SMA蛋白表达分别下调95%±2%和86%±11%(F值分别为21.234和12.473,P值均<0.01);肝组织α-SMA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76%±9%(F=9.179,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siRNA沉默CTGF基因能显著减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减少活化HSC数量可能是其改善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及在体肝星状细胞(HSC)的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表达变化与在体HSC活化及增殖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40只),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Masson三色及HE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SHP2表达,SHP2与α-SMA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化HSC的SHP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的α-SMA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0.09±0.01)相比,造模不同时间(2周、4周、6周、8周)大鼠纤维化肝组织的α-SMA阳性表达IOD (0.13±0.01、0.18±0.01、0.24±0.02、0.28±0.02)显著增加(P<0.05),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即在体HSC的活化及增殖逐渐加快(α-SMA是HSC的活化标志)。造模不同时间(2周、4周、6周、8周)大鼠纤维化肝组织的SHP2阳性表达IOD (0.23±0.01、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建模组各16只。建模组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植物油,随后将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药物组8只,建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治疗组8只。药物组、治疗组均给予抗纤软肝胶囊治疗,其他组同期灌服相当量的生理盐水。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RT-PCR法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血清体外对HSC-T6细胞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大鼠肝脏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治疗组血清ALT、AST、HA、LN、IV-C、PC-Ⅲ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药物组及治疗组α-SMA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及治疗组HSC-T6的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P<0.05)。结论抗纤软肝胶囊通过参与调控HSC的活化及凋亡,可发挥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和B组均采用STZ(链脲佐菌素)和CCl4(四氯化碳)诱导为肝纤维化并糖尿病模型。A组诱导成功不做处理。B组糖尿病诊断成立后,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次/d控制血糖。C组单纯利用CCl4(四氯化碳分析纯)诱导为肝纤维化模型。D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处理。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包括鼠食消耗、毛发变化、活动指数),8周后处死,测量大鼠体质量、肝脏体积及重量,采集血液及肝脏标本,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肝脏系数,HE染色后光镜下肝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内α-SMA表达。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肝脏系数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α-SMA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强(P<0.05);其中A组的体质量减轻最明显,肝纤维化、肝脏系数增加最显著(P<0.05),肝组织α-SMA表达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减轻(P>0.05),肝脏系数无明显增加(P>0.05),而肝组织α-SM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及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1和I型胶原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模型组肝组织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表达和纤维化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组织α-SMA和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和纤维化评分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及肝纤维化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57小鼠肝组织TGFβ1的产生,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从而降低I型胶原增生,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中PAI-1的分布和表达,采用CC l4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进行观察试验。通过对模型肝组织进行PAI-1免疫组化染色和采用图文分析系统检测PAI-1面密度。结果如下:PAI-1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肝纤维化活跃的汇管区、肝组织变性坏死处;PAI-1面密度随注射CC l4时间的延长而递增(3周0.1356±1.052E-2;6周0.1979±1.191E-2;9周0.2321±2.159E-2,P<0.05),与α-SMA阳性细胞数、胶原面积、HPY含量变化一致;停止注射四氯化碳3周时PAI-1面密度明显下降(7.966E-2±5.587E-3)低于6周时(P<0.05),与α-SMA阳性细胞数变化一致,而胶原面积、HPY含量与9周时相同,无明显下降。肝组织中PAI-1的表达与星状细胞活化有关,可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但不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天草提取物(AEWH)对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LF)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秋水仙碱0.001 g/kg),AEWH高、中、低剂量组(AEWH 3、1.5、0.75 g/kg)。采用40%CCl_4(1 ml/kg)腹腔注射诱导LF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组织镜下形态结构并计算肝脏脏器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EWH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PCⅢ、CⅣ、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TP和ALB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明显减轻,肝脏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TGF-β1和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AEWH可减轻CCl4诱导LF大鼠肝脏损伤,降低LF程度。AEWH治疗LF的机制与抑制大鼠肝脏TGF-β1和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甲珠不同剂量干预,测定肝组织α-SMA表达及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表达及α-SMA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氧化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P<0.05).结论 甲珠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