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血流动力学及尿钠,钾排出量有无不良影响,方法:将25例患者随机分为用机组及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并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Pm),每搏心输出量(SV),肺血管总阻力(TPR)等肺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24小时尿钠和尿钾排出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呼吸机线血气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合并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炎化痰平喘和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72 h临床症状、格拉斯哥(GCS)评分、血气分析、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格拉斯哥(GC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下称肺心病)、肺性脑病(下称肺脑)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CVA)改变及意义,对50例患者行CVA、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g)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COPD、肺心病、肺脑患者的CVA均有异常改变,且其CVA异常改变随病情加重而加重,随病情缓解而改善,提示CVA有助于诊断COPD、肺心病、肺脑,且可用于此类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Li H  Cui D  Tong X  Ma N  Gao Y  Cui X  Lu L  Wang D  Liang Y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393-398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气道和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内毒素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观察其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肺功能及血气变化;用生化法测定支气管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MP-9、MMP-2及TIMP-1的蛋白定位及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MMP-9、MMP-2及TIMP-1mRNA表达;用SDS-PAGE明胶酶谱学测定支气管肺组织MMPs酶活性。结果 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内毒素法建立的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形态学改变、肺功能及血气变化均与人类COPD的改变相似。COPD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羟脯胺酸含理、支气管黏膜下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数和肺泡巨噬细胞数及以I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COPD模型组MMP-9、MMP-2及TIMP-1在气道上皮、成纤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肺泡壁细胞表达均明显增强,支气管肺组织MMP-9、MMP-2及TIMP-1 mRNA表达亦显著增强,72000MMP-2及92000 MMP-9酶活性亦显著增高。结论 MMPs表达增强提示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支气管肺结构破坏增加。TIMP-1在抑制MMPs活性的同时,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等合成增多,是导致细胞外基质修复和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立宇  王辰  庞宝森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81-108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慢性缺氧,可继发红细胞增多和血黏滞度增高,引起血流高黏、高聚、高凝及微血栓形成。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进一步恶化,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已经为临床高度关注。研究同时发现COPD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关系密切,其合并深静脉血栓(DVT)甚至肺血栓栓塞症(PTE)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6.
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肺康复组(n=40)与对照组(n=40),肺康复组给予体能锻炼、呼吸肌锻炼、氧疗、心理与行为干预等肺康复治疗措施,治疗6~8周,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肺康复治疗可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程玉武  袭祥印 《山东医药》2008,48(35):74-75
将同期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COPD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呼吸体操、有氧训练、氧疗、营养支持、心理与行为干预和教育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是COP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主要原因。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氧吸入分数(FiO_2)时的血流动力学,探讨COPD伴PAH患者的急性肺血管反应性。患者和方法 COPD伴PAH男患者26例,平均年龄63±2岁,平均肺动脉压(MPAP)3.63±0.13kPa。均处于临床稳定状态,无左心室功能不全证据。行右心导管检查,分别于基础状态以及通过面罩吸入100%、15%、21%和30%浓度氧各20min后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小动脉显微形态计量学,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FGF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缺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小动脉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T%)分别为3.96±0.47kPa、3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小动脉壁bFGF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并和MT%呈正相关。结论(1)慢性缺氧能导致肺小动脉重建及肺动脉高压。(2)bF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的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COPD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细胞破坏、消失,炎细胞浸润,及气道、血管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1.
安福成  谢永强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45-1047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25例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PaCO2〉80mmHg)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并监测血气、临床征象等情况。结果 NIPPV3h迅速改善了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气(PH、PaCO2)(P〈0.01),通气24h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插管率12%,病死率8%。结论 NIPPV是治疗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腺病毒潜在感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腺病毒感染情况,探讨腺病毒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对10例COPD患者,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8名健康志愿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DNA进行腺病毒早期转录单位(EIA)基因检测。结果:22例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检出E1A阳性6例,占27%;其中COPD患者EIA阳性5例。占本组COPD患者的5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EIA阳性1例,占本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8%;在支气管哮喘和健康志愿者均未检出EIA DAN,COPD组与慢性支气管炎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存在腺病毒潜在感染,其在气流阻塞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本文对正常(NN)组和慢性缺氧(HN)组大鼠吸入10~80ppmNO测定其血流动力学、血气和高铁血红蛋白(MetHb)变化,并对正常对照(NC)组、慢性缺氧对照(HC)组、NN组和HN组肺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N组吸入NO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明显降低,且PVR降低程度与NO浓度呈效量依赖性,但吸人80PPmN时mPAP未较吸入40ppmNO时进一步降低;吸入NO对NN组和HN组体循环血流动力学、血气、MetHb含量及NN组mPAP和PVR均无明显影响;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显示HC和HN组肺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呈慢性缺氧改变,但未发现NN组较NC组、HN组较HC组之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有明显恶化改变。提示短时吸入低浓度NO对降肺动脉高压具有选择性、安全及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合并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炎化痰平喘和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72 h临床症状、格拉斯哥(GCS)评分、血气分析、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格拉斯哥(GC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及吸烟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6例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的癌旁组织,依据吸烟及肺功能情况分成:(1)吸烟伴COPD组19例;(2)吸烟不伴COPD组12例;(3)不吸烟不伴COPD组15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VEGF及iNOS的表达。结果吸烟不伴COPD组(1.50±0.39,1.45±0.41)与不吸烟不伴COPD组(1.18±0.33,1.09±0.41)比较,肺组织VEGF、iNOS表达增强;吸烟伴COPD组(2.19±0.51,2.39±0.45)与不吸烟不伴COPD组比较表达明显增强。肺组织VEGF表达与iNOS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肺组织VEGF表达与FEV。呈明显负相关(r=-0.67,P〈0.01)。结论吸烟以及轻度COPD患者肺组织VEGF、iNOS表达上调,iNOS、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COPD患者气道与血管重建和气流受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气定标程序指导无创通气(NPPV)救治中度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中度高原地区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采用血气定标指导下无创通气救治,并与治疗前进行对照。结果有22例经无创通气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有效率为88%。结论该血气定标值适合中度高原地区COPD并肺性脑病的救治,对指导NPPV救治中度高原地区COPD并肺性脑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 2006年~2008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COPD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信必可都保吸入,每次1喷,2次/d;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2次/d,并酌情予沙丁胺醇(万托林)气雾剂,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信必可都保吸入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8.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慢性阻塞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引起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均存在着慢性炎症、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参与炎症过程,但这些细胞在COPD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COPD中的变化作用以及吸烟对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张威  赵松林  聂秀红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12-14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经皮氧分压(TcPO2)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与动脉血气参数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1例COPD缓解期患者的TcPCO2、TrPO2及SpO2,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参数和进行肺功能参数测定。结果①COPD患者经皮血气参数与动脉血气参数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如下:TcPCO2和PaCO2(Y=3.967+0.941X,r=0.846,P〈0.001)、TcPO2和PaO2(Y=33.502+0.716X,r=0.602,P〈0.001)、SpO2和SaO2(Y=7.639+0.941X,r=0.763,P〈0.001)。②年龄及肺功能参数不是影响COPD患者TcPCO2、TcPO2及SpO2的因素。结论COPD患者经皮血气参数与动脉血气参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经皮血气参数可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中的标志物一氧化氮和8-异前列腺素进行了研究。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5年8至12月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9例,平均年龄(71±12)岁,男:女为2.1:1,COPD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诊断符合文献[1]的标准。对照组12名,为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平均年龄(66±5)岁,男:女为2:1。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和平喘等处理,其中10例在缓解期收集冷凝液(EBC)复查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