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奚月芬 《中国药房》2014,(46):4333-4335
目的:了解我院抗帕金森病(PD)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每年11-12月诊断为PD的所有门诊处方共计1 526张,从中随机抽取450张,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等信息资料,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以我院2011-2013年抗PD药的使用记录为依据,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抗PD药的年销售金额、各品种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拉克索在年轻患者中的使用率较高,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最快,年销售金额所占比例增长幅度最大;而复方左旋多巴年销售金额所占比例逐年下降。DDDs排名靠前的分别为金刚烷胺、苯海索,且其DDC均较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加用复方左旋多巴的处方比例逐渐增加。结论:我院PD治疗方案较合理,但由于PD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在药物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特点、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从中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参数,对我院2013年1~6月心身科门诊处方20407张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1030张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我院门诊使用的10种精神药品的DUI≤1。女性患者使用量所占比例高于男性患者,占56.31%,且主要分布在18~39岁;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结论: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现象,但仍存在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明显、个别药物使用频率高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处方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7年1-6月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6月出院的病历,随机抽取30份;另外选取在相同时间段所有外科出院痛历,随机抽取30份。另随机抽取2007年6月12日的门诊处方100张。对我院2007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量以用药频率(DDDs)排序。结果:所抽查的住院病历中63.33%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比例较大。100张门诊抽样处方中38%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品种数为238种。处方总金额为12463.92元,使用抗菌药物总金额为3603.55元。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儿科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使用情况,为我院门急诊儿科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提供参考,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20年1月我院门急诊儿科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1 681张处方,对处方的应用科室、患儿年龄、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取处方中,急诊儿科使用布地奈德比例为53.66%,门诊儿科使用比例为46.34%。>3~7岁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比例为39.20%,0~3岁患儿使用比例为55.92%,使用患儿主要为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临床诊断有11大类,共26种诊断,其中占比前5位为急性支气管炎(32.54%)、支气管炎(21.77%)、喘息性支气管炎(16.78%)、急性气管炎(9.04%)、支气管肺炎(7.02%),而支气管哮喘只有0.48%,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严重。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处方有25张(1.49%),二联用药处方512张(30.46%),三联用药处方922张(54.85%),四联用药处方222张(13.21%),联合用药比例高。超说明书给药频次用药处方共1 554张,给药频次qd处方1 554张(92.44%),给药频次tid处方1张(0.06%),超说明书给药频次使用比例92.50%。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主要使用人群为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超说明书使用情况普遍,且联合用药比例高,部分超说明书使用情况缺乏可靠循证证据。建议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结合权威指南制定院内超说明书用药规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我院皮肤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皮肤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为进一步规范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度每月11—20日皮肤科门诊处方(18岁以上患者)共计19905张,对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抗菌药物DDDs、DUI、处方的诊断与用药相符性、联合用药不合理性及单张处方不合理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5034张,占总抽查处方的25.29%。其中,不合理处方1449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28.78%。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表现形式多样,应加强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叶凤珍 《海峡药学》2010,22(1):148-150
收集我院2008年7月到12月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313张。用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我院4种麻醉性镇痛药品的用药患者年龄及性别、各科室应用情况(按处方数)、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中20~40岁年龄段居多,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妇产科用药量最大;芬太尼针的用药处方数量最多(占65.18%)、用药量居首位。  相似文献   

7.
蒲明顺 《北方药学》2015,(1):178+19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结果:10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0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662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6.2%,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为3~7d,平均使用疗程(4.8±1.5)d;口服给药498张,所占比例为75.23%;静脉给药137张,所占比例为20.69%;肌注给药27张,所占比例为4.08%。单一抗菌药物的处方597张,所占比例为90.18%;二联用药的处方为65张,所占比例为9.82%。结论:我院门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静脉给药的比例也很高,但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我院在2013年1-12月间的门诊处方2 500张,上下半年各抽取1 250张,分析各月份的用药情况,同时将不合理处方按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滥用药物、用量不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调查处方的4.8%,共计120张.其中滥用药物处方18张、用量不当处方10张、配伍及联用不合理处方40张、药物使用方法缺乏合理性处方14张、给药方式不当处方10张、选药不合理处方12张、药物使用时间不当处方16张.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医师用药过程的监督,加强药师的审方力度,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医师及患者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处方质量和用药合理性,保护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叶利君 《海峡药学》2012,24(8):226-227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6月份儿科门诊处方6000张,并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1~6月份儿科门诊处方共6000张,其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1860张,占31%.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年龄段在3~8岁所占比例最大,为52.9%.热毒宁注射液使用率最高,占39.9%.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西药注射剂联用共占81.8%.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7-12月儿科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是否超说明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患儿年龄段及药品种类分布情况。结果:共抽取门诊处方1 200张,含3 285条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比例为29.42%,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比例为18.60%。超说明用药类型主要是无儿童用药信息(45.17%)和超适应证用药(24.39%)。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32.25%)和学龄前期(21.27%),药物类别以呼吸系统用药(27.17%)、中成药(24.01%)和抗感染药(22.92%)为主。结论:儿科门诊超说明用药较普遍,国家应制定相关法规,医院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以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1.
PDCA循环在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处方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Epidata软件录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 PDCA循环后,我院不合理处方数和百分率显著下降(P<0.01)。①调剂药师组: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从0.44%下降到0.31%(P<0.01),下降幅度31.01%,其中不规范处方从0.23%下降到0.16%(P<0.01),下降幅度32.98%;用药不适宜处方从0.17%下降到0.12%(P<0.01),下降幅度31.75%;超常处方从0.04%下降到0.03%(P<0.05),下降幅度17.42%。②临床药师组: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从4.96%下降到3.16%(P<0.01),下降幅度36.38%,其中不规范处方从2.63%下降到1.61%(P<0.01),下降幅度38.23%;用药不适宜处方从1.94%下降到1.19%(P<0.01),下降幅度37.66%;超常处方从2.63%下降到1.61%(P<0.01),下降幅度23.40%。临床诊断不全、剂量和单位不一致处方数和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1),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处方质量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用于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可在医院处方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单用多巴丝肼与合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两种方法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多巴丝肼治疗组(A组)及合用普拉克索治疗组(B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成本.结果 B组虽然在药物费用及治疗费用方面较A组明显增加(P<0.01),但其帕金森病综合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且在帕金森病各期均可应用.结论 联合应用普拉克索虽会加重药物成本及治疗成本,但在改善帕金森病各期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好,且可应用于不同分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应个体化推荐.  相似文献   

13.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6月每月门诊处方500张,共计7000张处方,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15张,占所抽查处方的1.64%。其中联合用药毒性增大的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药物作用相互拮抗的2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9.13%:影响吸收代谢的1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3.04%;重复用药的6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7.39%;选药不当的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48%。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我院随机抽查的2400张门诊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6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1%。其中,不规范处方181张(占7.54%)、用药不适宜处方70张(占2.92%)、超常处方13张(占0.54%)。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关注与改进。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院2008年7~12月份处方进行审核并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600张,其中人均用药2.17种,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16.50%,使用注射剂百分率为4.6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医保目录药物使用品种百分率为96.94%,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为65张,占10.83%,人均每次药费为234.98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我院2007~2009年每年1~6月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2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处方2160张,3年中,单张处方用药品种分别为4.7、2.8、2.7种,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8%、24%、27%,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17%、18%、17.6%,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量比例分别为27%、8%、4.7%。结论:实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后,我院不合格处方明显减少,用药趋于更加合理,各项指标基本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本院出院带药不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新区2013年1~5月份出院带药处方2100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情况。结果干预后,抽取2013年8~12月份出院带药处方2050张,不合格处方率由3.810%下降为1.122%(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处方前记及电脑录入问题等均有改善(P〈0.05)。结论对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4月的门诊西药处方(麻醉药品处方除外),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2月14日印发的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对处方平均金额、注射剂使用情况、用药品种数、每100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率、处方书写、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每1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51张。书写不合格处方183张,占抽查处方的18.3%,不合理用药处方45张,占抽查处方的4.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需深入开展医药学工作者药物知识再教育,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我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处方,探讨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途径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依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2008年全年不同年龄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价。结果:我院以18~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小于6岁、6~18岁和18~45岁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41.24%、47.65%及42.23%;18~45岁患者注射剂使用率为21.07%;大于60岁患者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85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31.00元,都分别明显高于全年的平均值32.50%、17.78%、2.51种及244.02元;45~60岁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最高,为58.05%;小于6岁的患者中成药使用率最高,为55.3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加强小于45岁和大于60岁患者用药教育及管理,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和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及金额;需加大各年龄段患者基本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