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体育健康服务产品消费意愿及影响其需求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9个区县的99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使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体育健康服务产品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68. 2%的调查对象具有消费体育健康服务产品意愿。89. 7%的消费者每月可接受的体育健康服务产品费用支出在500元以内。回归分析显示,以未婚为参照,已婚居民消费意愿高(OR=1. 639, 95%CI:1.110~2.420);以在业为参照,离退休(OR=0.199, 95%CI:0.094~0.418)和在校学生(OR=0.337, 95%CI:0.147~0.771)消费意愿较低;以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者为参照,月均收入为3000~5000元(OR=2.756,95%CI:1.422~5.341)、5000~7000元(OR=2.440,95%CI:0.416~4. 572)消费意愿高;以没有患有慢病为参照,患慢病者消费意愿高(OR=1. 773, 95%CI:1.128~2. 787);以最近1年患病3次及以上者为参照,患病0次的消费意愿低(OR=1.886,95%CI:1.234~2. 880)。结论重庆市居民体育健康服务产品消费意愿较高,体育健康服务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群ADL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11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2~3个社区≥6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ADL量表评估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41份,回收有效率为95.79%。ADL受损596例,占44.44%;其中轻度受损321例,占53.86%;明显障碍275例,占46.14%。PADL受损385例,占28.71%;IADL受损575例,占4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858~7.507,95%CI:2.119~11.816)、居住在非主城区(OR:2.073~3.709,95%CI:1.434~5.613)、参加商业保险(OR=3.202,95%CI:1.419~7.223)和至少患1种慢性病(OR:2.909~5.629,95%CI:1.562~10.681)是老年人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0.236,95%CI:0.090~0.621)、有保姆(OR=0.466,95%CI:0.260~0.835)、月收入1 000~4 000元(OR:0.480~0.664,95%CI:0.274~0.923)是老年人ADL受损的保护因素。结论≥65岁老年人ADL受损率为44.44%,年龄大、居住在非主城区、参加商业保险和至少患1种慢性病是老年人ADL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石河子垦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市区和团场各7个社区的1 400名≥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垦区生活完全自理的老年人1 101人,占78. 8%,完全不能自理的有87人,占6. 2%,仅有39人无慢性病,占2. 8%,生活中遇到自己做不了的事情,75. 4%的老年人得到家人及亲戚的照顾,9. 5%的人表示从不求人或寻不到帮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导致垦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因素及OR值(95%CI)为高龄(OR=18. 38; 95%CI:10. 11,33. 44)、患慢性病(OR=16. 36; 95%CI:1. 93,139. 05)、非独居(OR=2. 6; 95%CI:1. 36,4. 99);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及OR值(95%CI)为文化程度高(OR=0. 43; 95%CI:0. 20,0. 94)、月收入高(OR=0. 14; 95%CI:0. 05,0. 40)、锻炼(OR=0. 14; 95%CI:0. 08,0. 23)。结论垦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独居、锻炼、文化程度高、月收入高是生活自理能力的保护因素,高龄、患慢性病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363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3637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33±3.08)分,29.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良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参照:男性,女性OR=1.393,95%CI: 1.177~1.647)、年龄(参照:60~69岁;70~79岁OR=1.292,95%CI: 1.091~1.529;≥80岁OR=1.470,95%CI: 1.165~1.855)、文化程度(参照:文盲/半文盲;初中OR=0.750,95%CI: 0.586~0.961;高中/中专OR=0.663,95%CI: 0.508~0.866;大学/大专及以上OR=0.664,95%CI: 0.492~0.895)、婚姻状况(参照:已婚,丧偶OR=1.315,95%CI: 1.072~1.613)、饮酒状况(参照:从不饮酒;已戒酒OR=1.731,95%CI: 1.307~2.292;饮酒OR=1.670,95%CI: 1.329~2.098)、慢病数量(参照:0种;1种慢病OR=1.626,95%CI: 1.346~1.963;2种及以上OR=3.158,95%CI: 2.546~3.916)、抑郁(参照:不抑郁,抑郁OR=2.204,95%CI: 1.867~2.603)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口腔缺失牙现状及生活方式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0年全国慢病监测抽样调查数据,以14 877位≥60岁老年人作为分析样本,对中国老年人口腔缺失牙状况进行描述,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方法对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习惯、休闲看电视时间和蔬菜饮食频率等日常生活方式与口腔缺失牙患病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我国老年人口腔缺失牙患病率为68.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看电视时间≥1.5小时/天(OR=1.228,95%CI=1.039~1.324)、进食蔬菜频率2次/天(OR=1.173,95%CI=1.061~1.296)、近12个月饮酒(OR=1.096,95%CI=1.006~1.206)是缺失牙患病危险因素,没看过牙的老年人缺失牙患病风险是看过牙的8.033倍(95%CI=7.388~8.734)。结论中国老年人口腔缺失牙患病率较高,生活方式尤其是近期曾看过牙与中国老年人缺失牙的患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金牛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共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对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对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老年人共病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年在成都市金牛区共调查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8 335名,该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8.1%,慢性病共病率为16.6%。在共病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疾病组合为高血压+糖尿病,占40.0%。经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年龄、收入、BMI、吸烟、饮酒、饮食口味及身体活动相关。70~79岁(OR=2.605,95%CI:2.253~3.012)、≥80岁(OR=3.630,95%CI:3.012~4.375)、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 000~3 999元(OR=1.533,95%CI:1.286~1.827)、≥4 000元(OR=2.215,95%CI:1.774~2.545)、戒烟(OR=1.915,9...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听力残疾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以≥60岁单纯听力残疾者为研究对象,对听力残疾的老年人基础性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对听力残疾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国≥60岁听力残疾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率为23.6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听力障碍残疾等级越高(极重度OR=2.97,95%CI=2.68~3.29)、家庭人均户收入低于等于国家平均水平听力障碍老年人发生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越高(OR=1.17,95%CI=1.08~1.28);居住在农村(OR=0.86,95%CI=0.79~0.95)、所在地为东部(OR=0.59,95%CI=0.55~0.63)、受教育程度高(高中及以上OR=0.62,95%CI=0.53~0.72)听力障碍老年人发生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越低。结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的情境因素与听力残疾老年人活动受限密切相关,影响其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城乡慢病老年人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CHARLS 数据库中3 194名60岁及以上的慢病老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城乡慢病老年人的抑郁现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病老人的抑郁症状有城乡差异(χ2 = 66.374,P<0.001),其中城镇组的抑郁率为28.9%,农村组为44.6%。多因素分析显示,城市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有年龄≧75岁(OR = 0.50,95%CI = 0.29~0.83),农村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有女性(OR = 1.89,95%CI = 1.53~2.33)、65~69岁(OR = 1.50,95%CI = 1.19~1.90)、3种慢病(OR = 1.59,95%CI = 1.21~2.09)、3种慢病以上(OR = 2.52,95%CI = 1.84~3.47)、独居(OR = 1.30,95%CI = 1.02~1.56)。结论 我国农村慢病老人相比城镇组抑郁检出率高,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促进慢病老人身心健康公平、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痴呆患病,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受损的交互作用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8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对7 588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状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抑郁及不同类型ADL对老年痴呆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慢病共病水平(OR=1.634,95%CI:1.133~2.355)、抑郁(OR=2.141,95%CI:1.505~3.044)、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DL)受损(OR=5.576,95%CI:4.249~7.317)、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受损(OR=2.663,95%CI:1.738~4.082)等均为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状与BADL受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有抑郁症状且BADL能力受损的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3.917倍(OR=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建档立卡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失能发生的对策措施。方法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阳市建档立卡老年人(≥60岁)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进行老年人失能程度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档立卡老年人失能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贵阳市建档立卡老年人6 108人,其中有447人属于失能,失能率为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0岁及以上(OR=3.578,95%CI:2.655~4.803)、无劳动能力(OR=3.187,95%CI:2.255~4.503)、罹患高血压(OR=1.293,95%CI:1.044~1.600)、脑血管病(OR=8.104,95%CI:5.213~12.597)、关节炎(OR=10.248,95%CI:6.284~16.7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098,95%CI:1.194~3.686)是贵阳市建档立卡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结论贵阳市建档立卡失能老年人以轻度失能为主,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失能风险较高,应针对失能干预重点人群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5 014名≥60岁老年人的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生活满意度在比较满意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为89.55%。χ2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在正式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上均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正式社会支持中退休金在1万元以上(OR=1.733,95%CI:1.306~2.301);非正式社会支持家庭年收入在3~6万元(OR=2.126,95%CI:1.854~3.214)、>6万元(OR=6.086,95%CI:4.845~7.645),与伴侣同居(OR=1.355,95%CI:1.075~1.708);人口学特征中女性(OR=0.713,95%CI:0.583~0.872)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处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和卫生服务需要,分析服务需要核心指标、慢病患病和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武汉市江汉区全部14所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相关行为特征、卫生服务需要特征,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相关行为方面,养老机构老年人吸烟率为17.58%,饮酒率为17.86%,49.37%的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51.62%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具备卫生保健知识。卫生服务需要方面,养老机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46.84%,过去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为59.92%,处于可以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和不能自理等级的老年人分别占63.01%、23.07%、8.44%和5.48%。具备卫生保健知识(OR=0.505)、未患慢病(OR=0.664)和可以自理(OR=0.442)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倾向于更低;吸烟(OR=5.169)、饮酒(OR=3.500)的老年人慢病患病率倾向于更高,具备卫生保健知识(OR=0.248)的更低;具备卫生保健知识(OR=0.523)和未患慢病(OR=0.677)的老年人,自理能力倾向于更强。结论须引导养老机构老年人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促进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文成县老年人失能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健康部门研究制定老年人失能早期预防及干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1—10月,调查文成县20个农村社区的705名老年人基本人口学特征、失能情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等情况,采用Pearson 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失能影响因素。结果 文成县≥60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为24.40%,其中轻度失能者占比最高,为82.56%。年龄≥80岁(OR=1.923,95%CI:1.083~3.416)、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较好(OR=0.568,95%CI:0.380~0.849)、罹患慢性病数量(OR=1.980,95%CI:1.070~3.665)、近一年住院次数(OR=2.657,95%CI:1.713~4.120)及获得社会支持程度高(OR=0.451,95%CI:0.281~0.723)是老年人失能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文成县≥60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相对较高,但以轻度为主,卫生健康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失能预防及干预网络,重点针对高龄、慢病患病数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健康服务提供依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4省(直辖市)8个县的3579名65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问卷调查,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自理能力水平的因素。结果此次研究对象共3573人,可自理人数3381人(94.63%)、依赖人数192人(5.37%),其中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分别占44.27%、26.04%、29.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65~74岁年龄段为参照,75~84岁年龄段OR值为2.705(95%CI:1.840-3.977),85岁~年龄段为3.337(95%CI:1.881~5.917);以家务为参照,牧民OR值为4.738(95%CI:2.306~9.736);以已婚为参照,分居或离婚OR值为9.553(95%CI:3.056~29.866);以不患慢性病为参照,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OR值为3.778(95%CI:1.659~8.606);以无跌倒为参照,跌倒OR值为2.382(95%CI:1.514~3.747);以听力正常为参照,听力严重退化OR值为3.707(95%CI:2.087~6.585)是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独立危险因素;居住方式为丧偶独居OR为0.363(95%CI:0.169~0.781)和参加锻炼OR为0.308(95%CI:0.209~0.456)是保护因素。结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因素较多,要对生活能力有依赖程度的老人提供合理的健康服务,如康复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及配备合适的辅助设施等,以预防或延缓老年人失能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 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1 978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 使用自制问卷《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照顾情况。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增城镇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总体利用情况为47.22%, 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女性(OR=1.354, 95%CI:1.094~1.676)、>60岁(OR=1.873, 95%CI:1.413~2.483)、月平均收入>3 000元(OR=1.498, 95%CI:1.123~1.997)、轻体力劳动(OR=1.596, 95%CI:1.003~2.5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2.400, 95%CI:2.028~2.841)、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OR=2.633, 95%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当地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当地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相关研究依据。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通过建立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就诊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地区中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15.96%,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较好(中等收入:OR=1.512,95%CI:1.098~2.083;高收入:OR=1.392,95%CI:1.019~1.903)、患病持续时间较短(OR=0.959,95%CI:0.935~0.984)、患病严重程度较重(一般:OR=1.946,95%CI:1.512~2.506;严重:OR=2.818,95%CI:2.167~3.664)、患慢性病(OR=1.759,95%CI:1.232~2.514)的患者在两周内患病后就诊的比例更高;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2~<4km:OR=0.694,95%CI:0.497~0.971)、健康状况分值较高(OR=0.985,95%CI:0.979~0.991)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84个行政村共114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在1145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有876人(76.5%)。有偶同居的老年人满意度为78.3%,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6.1%,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2.7%,较其他条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3000~4999元/年OR=1.899,95%CI:1.136~3.174;5000~8000元/年OR=2.000,95%CI:1.094~3.656)、自评健康状况(自评"中"OR=0.611,95%CI:0.409~0.913;自评"差"OR=0.709,95%CI:0.504~0.996)和焦虑/沮丧状况("没有或偶尔"OR=1.977,95%CI:1.047~3.736)综合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结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开展T2DM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长沙市9个县(市、区) 17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慢性病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T2DM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流感疫苗知晓情况及接种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8 700份,回收有效问卷8 258份,回收有效率为94.92%。T2DM患者知晓流感疫苗4 903例,占59.37%。愿意接种流感疫苗4 120例,占49.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05,95%CI:1.006~1.214),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1 000~3 000元,OR=1.273,95%CI:1.133~1.431;3 000~5000元,OR=1.424,95%CI:1.245~1.629;≥5 000元,OR=1.537,95%CI:1.277~1.851),知晓T2DM患者容易并发流感、肺炎(OR=1.476,95%CI:1.308~1.665),知晓流感加重T2DM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OR=1.229,95%CI:1.078~1.401),知晓流感疫苗(OR=1.863,95%CI:1.680~2.065),知晓流感疫苗可预防T2DM急性并发症(OR=1.413,95%CI:1.197~1.668),以及知晓T2DM患者接种流感疫苗降低门诊、住院和死亡风险(OR=1.441,95%CI:1.234~1.682)的T2DM患者更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结论长沙市T2DM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较低;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流感疫苗知晓情况是T2DM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在消除无法观测变量的影响后,其养老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基于2008、2011、2014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个人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因变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内生性,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结果 自理能力(OR=1.597,95%CI:1.293~1.972)、配偶照料支持(OR=1.556,95%CI:1.187~2.039)和情感支持(OR=1.422,95%CI:1.182~1.711)、照料者态度(OR=1.91,95%CI:1.359~2.683)对老年人个人养老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照料者态度(OR=1.933,95%CI:1.356~2.756)、配偶照料支持(OR=0.718,95%CI:0.539~0.957)和情感支持(OR=0.727,95%CI:0.601~0.879)是影响老人家庭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照料者态度(OR=0.001,95%CI:0~0.019)、子女照料支持(OR=0.071,95%CI:0.008~0.68)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