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评价成都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工作现状,考核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进一步健全成都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统一考评标准,对参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职能工作考评及血清学能力验证(PT)。结果成都市2009-12底前通过验收共有56个区(市)县级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其中疾控系统20家(35.71%)、医疗系统33家(58.93%)、采供血机构3家(5.36%),参与2009年度考核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有53家,37个实验室考核优秀,14个实验室考核良好、2个实验室考核合格。结论成都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网络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检测工作基本符合规范,能够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河北区HIV初筛阳性样本的检测数据及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为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确证实验室提高检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7月底河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所辖全区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样品共计189份,依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采用原有试剂双份或双孔或者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1阴1阳的样本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并对阳性结果的带型进行分析。结果 189份初筛阳性样本经复检阳性180份,阳性率为95.24%。不同人群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份复检阳性样本进行确证试验,阳性率为92.78%(167份);不确定7份,占复检阳性的3.89%。带型分布出现全条带者58份。结论 ELISA试剂存在不可避免的假阳性,慎重对待HIV确证试验的不确定结果,提高WB条带判读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海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方法对辖区内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和检测点进行血清学能力验证及职能工作考评。结果 2014年参加考核的有41家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其中确证实验室1家,筛查实验室15家,检测点25家,考评成绩中优秀28家,良好13家。结论北海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实验检测工作基本符合规范,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目前该市艾滋病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全省艾滋病检测确证、筛查实验室每年一次梅毒血清学能力验证,不断提高各实验室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方法 制定全省统一的能力验证方案,发放制备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开展检测,使用Excel软件建设数据库并以使用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检测试剂为依据,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参评单位是225个实验室,有224个实验室取得合格的成绩,通过了能力验证,1个实验室未取得合格的成绩未通过能力验证;梅毒特异性检测符合率占99.56%;梅毒非特异性检测符合率定性占100%,定量占35.95%.各实验室使用的检测试剂质量基本相同.结论 通过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可帮助实验人员尽可能发现常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保证常规检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样品方法,根据考核结果,分析云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及存在问题。方法 考核样品为氯化物、氟、铅,分3~4个浓度阶梯,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全省16个市级和90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了本次水质外部质控考核,氯化物考核满意率最高,为90.3%;氟其次,考核满意率为81.5%;铅考核满意率为57.7%。市级与县级考核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能力接近。结论 云南省参加本次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价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具有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氟和铅的检测能力。相比检测仪器等硬件而言,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是保证农村水质检测能力的更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人群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1年6月于成都市某VCT门诊咨询并完成抗-HIV筛查人群门诊数据,统计HIV确证情况,分析确证者人群特征;采用Cochran - Armitage trend法评价不同高危类型求询者HIV确证阳性率趋势;追踪不确定者随访结果。结果 共完成3 590份抗 - HIV样本筛查,确证阳性率为20.45%,且各年度HIV确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812,P = 0.252)。男性(χ2 = 78.938,P<0.001)、年龄<30岁(χ2 = 12.894,P = 0.005)、男男性行为(χ2 = 50.850,P<0.001)、注射吸毒史(χ2 = 21.477,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 = 16.171,P<0.001)、商业异性性行为史(χ2 = 41.147,P<0.001)、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χ2 = 6.030,P = 0.014)、医疗相关问题人群(χ2 = 7.644,P = 0.006)HIV确证阳性率较同类别人群更高。确证阳性者“新国八条”整体知晓率40.33%,低于非确证阳性者的51.16%(χ2 = 27.400,P<0.001)。男男性行为(Z = - 21.593,P<0.001)、医疗相关问题阳性率(Z = - 7.246,P = 0.007)呈下降趋势;商业异性性行为(Z = 4.712,P = 0.030)、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阳性率(Z = 10.330,P = 0.001)呈上升趋势。126例不确定者共54例(42.86%)在建议时间内随访复查,其中转为确证阳性43例(79.63%)。结论 VCT人群整体HIV确证阳性率较高,应将男性、年龄<30岁、男男性行为、注射吸毒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商业异性性行为史、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医疗相关问题人群列为宣传重点人群,加强艾滋病防控知识宣教,同时应注意目标人群行为变化特征,加强不确定者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7年浙江省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浙江省H IV抗体筛查实验室的能力建设,评价各实验室H IV抗体筛查检测的水平,促进各实验室提升技术水平,浙江省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对本省420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和能力验证。本文分析了2007年的室间质评工作的情况,对室间质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深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服务能力,为提高广东省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实验室检测能力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检测服务能力资料,包括实验室资质和检测方法。问卷资料采用Epi Data3.0进行盲法双录入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广东省县级妇幼机构中,有HIV初筛实验室资质的比例为90%,有梅毒检测实验室资质的比例为81%;在有HIV初筛检测实验室中,64%能够提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快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在有梅毒检测资质的实验室中,60%能够开展两种方法学的梅毒检测,绝大多数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方法作为首选的梅毒检测方法,而开展非梅毒螺旋体定量检测的实验室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开展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PR)定量的占15%,开展TRUST定量的占57%。结论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艾滋病和梅毒的检测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县级妇幼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艾滋病和梅毒的检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整理2013 - 2017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数据,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法对红河州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红河州2013 - 2017年报告HIV/AIDS病例共10 655例,其中,晚发现病例3 685例。历年晚发现比例呈递增趋势(χ趋势2 = 20.019,P<0.001)。男性晚发现病例占37.4%(2 647/7 074),女性晚发现病例占29.0%(1 038/3 581),不同性别间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7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医院就诊者样本来源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是咨询检测的1.318倍,女性医院就诊者样本来源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是咨询检测的1.302倍。结论 红河州2013 - 2017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院就诊者晚发现风险较高,仍需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提高大众主动检测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庆市涪陵片区2010 - 2017年老年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 - 2017年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诊的涪陵片区≥50岁老年人群HIV/AIDS资料,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7年确诊的涪陵片区老年HIV/AIDS病例共404例,占总确诊数的30.6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 = 45.79,P<0.01)。老年HIV/AIDS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0.76±8.52)岁,以男性(70.79%)、农民(70.30%)、已婚有配偶(68.81%)、小学及以下文化(66.58%)、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35.40%)、异性传播(90.35%)为主。异性传播中,男性更容易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χ2 = 106.80,P<0.01),女性更容易通过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性接触感染(χ2 = 121.57,P<0.01)。确诊的病例中,146例在1年内检测过CD4,呈逐年递增的趋势(χ2 = 60.63,P<0.01)。结论 涪陵片区老年艾滋病病例疫情发展较快,老年人群已成为重点防控对象,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成本构成及发现1例阳性病例的HIV抗体检测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卫生经济学评价界定,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检测试剂成本、培训成本、样品的转运成本和实验室相关成本构成。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安徽省阜阳市10家不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成本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IV抗体检测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0家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总成本为385044.90元,不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成本平均成本为38504.50元(范围为11951.70~126492.70元);从总成本构成看,人力成本、试剂成本和实验室相关成本分别占31.4%、31.3%和28.9%,而培伽l成本和样品转运成本仅占8.4%。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检测发现1例HIV阳性病例的HIV抗体检测成本平均为9626.10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1例阳性病例的HIV抗体检测成本分别为3585.50元和43856.40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和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发现1例阳性病例的HIV抗体检测成本分别为43856.40元、3622.70元和3548.30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初筛平均成本为18.50元/例(范围为9.00—298.80元/例)。在特定检测量(按照半年检测2500人次进行估算)下,单独使用RT进行初筛的HIV抗体实验室的平均初筛成本为17.90元/例,其余同时开展ELISA和RT检测实验室的平均初筛成本为21.40元/例。ELISA试剂选择8×12和12×8拆分方式的试剂平均利用率分别为83.8%、54.4%(P〈0.01)。结论HIV抗体检测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试剂成本和实验室相关成本构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发现1例阳性病例的HI~抗体检测成本受艾滋病的检测人群、检测量、检测试剂的选择和利用率的影响,应根据这些因素合理选择HIV筛查试剂及筛查方法,从而可以降低HIV抗体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尽早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降低迟发现比例。方法对无锡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中快速检测点,筛查、确认实验室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上报的实验室筛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无锡市134家HIV网络检测机构,2011年筛查阳性率为5.71/万、2012年为5.85/万、2013年为6.71/万。2011-2013年平均筛查确认阳性率居于前5位的样本来源,分别为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专题调查、自愿咨询检测(VCT)、强制/劳教戒毒人员筛查、性病门诊筛查。3年迟发现比例为31.28%。结论无锡市快速筛查点的覆盖比例仍然偏低,迟发现比例仍然偏高,各筛查点的工作质量仍有待提高,在基层社区更好地开展HIV快检对于早期发现HIV阳性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沂市2018—2021年HIV检测筛查实验室的HIV抗体筛查及确证试验结果,为制订高效的艾滋病防控技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艾滋病防控工作信息系统的实验信息数据,分析徐州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52份初筛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对不确定结果者进行随访。结果 2018—2021年,新沂市的HIV抗体检测量逐年上升,初筛阳性样本中复核阳性率为68.42%(104/152)。经确证试验HIV-1抗体阳性94份,确证阳性率为90.38%。免疫印迹带型分布中,全条带和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占比最高,均为20.21%。不确定者随访中,gp160+p24条带均转阳。结论 gp160是HIV阳性的确证必要条带,不确定带型中含有gp160条带最多,阳转率也最高,特别是gp160+p24带型,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边境居民(以下简称"边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相关卫生服务状况。方法运用配额抽样方法,在4个边境县(市)各选取1~2个乡镇,对15~60岁边境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等信息,并抽取5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边民HIV感染率为0.34%,部分地区超过1.00%。52.10%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获得过防治艾滋病的卫生服务;15~29岁组与30~39岁组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50岁及以上居民的1.5倍;汉族与其他民族边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分别是傣族边民的1.5倍与1.6倍;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边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初中以下者的1.6倍;农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非农民的近3倍;与配偶等固定性伴近一年曾使用安全套者获得服务的可能性是从未使用者的2倍;陇川县、芒市和瑞丽市居民获得服务的可能性分别是盈江县居民的近17倍、15倍和49倍。结论虽然德宏州边民HIV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防治艾滋病卫生服务覆盖率仍较低。未来德宏州需进一步强化边民防艾工作,尤其要重点关注高年龄、文化水平低、傣族及非农民等人群,并加强盈江县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1995-2017年贵州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的死亡分布情况。  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HIV/AIDS病例报告卡(现住址为贵州省、截止时间至2017年12月31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5-2017年共报告现住址为贵州省的HIV/AIDS 43 794例,死亡11 527例,排除失访及查无此人病例,全省HIV/AIDS死亡率为29.8%;HIV/AIDS当年发病当年死亡病例数、年初存活当年死亡病例数占当年发病总病例数的比例在1995-2017年均呈现出由低到高(χ1995-20122=139.5,P < 0.001;χ1995-20122=109.1,P < 0.001)再降低(χ2012-20152=28.2,P < 0.001;χ2012-20142=57.2,P < 0.001),最终逐渐趋于平稳(χ2015-20172=0.056,P=0.812;χ2015-20172=0.720,P=0.396)的变化趋势;分析死亡病例的检测史,辅助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检测比例(χ趋势2=367.4,P < 0.001)及抗病毒治疗比例(χ趋势2=319.8,P < 0.001)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因分析发现,死因为艾滋病所占的比例呈现出先上升(χ1995-20102=78.5,P < 0.001)后下降(χ2010-20122=1 667.5,P < 0.001)的趋势;而死因为吸毒过量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χ趋势2=14.4,P < 0.001)的趋势。  结论  近年来贵州省HIV/AIDS的死亡率依然较高、下降速度缓慢,继续扩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积极推广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免费抗病毒治疗以降低HIV/AIDS的死亡率仍是今后一段时间贵州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的有关指标及相关资料,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软件对山东省21303~21305年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网络直报个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1303~21305年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703例,其中外来人员376例,占总数的53.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积极组织有针对性的HIV抗体专项调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外来妇女的监测,尽快发现HIV感染者,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吕惠荣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7-2769
目的调查信阳市2011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AIDS)行为状况、相关知识水平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信阳市2011年401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询问、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AIDS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20%,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问题知晓率分别为90.12%和68.99%(χ2=229.45,P0.01);各知识点间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19,P0.01)。年龄以20~40岁最多,占61.10%。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6.11%。有8人吸毒,占2.00%。最近1年内有193人诊断患过性病,占48.13%;最近1年内291人接受过AIDS咨询与检测,比例为72.57%。401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抗-HCV阳性18例,阳性率4.49%;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0.25%;梅毒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5.49%。结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人员的监测、宣传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云南省瑞丽市常住外籍人员的艾滋病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和艾滋病感染状况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法,连续4年在瑞丽市对常住外籍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抗体检测,每年调查400人左右。  结果  4年共调查常住外籍人员1 6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66.7%上升到79.4%(χ2 趋势=35.673, P < 0.001)。配偶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无明显趋势变化(χ2 趋势=0.166, P=0.684)。最近1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66.7%下降到42.3%(χ2 趋势=4.954, P=0.026),最近1年临时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无明显趋势变化(χ2 趋势=3.960, P=0.271)。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无明显趋势变化(χ2 趋势=3.468, P=0.062),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6.8%上升到87.1%(χ2 趋势=3.215, P=0.036)。HIV抗体阳性率从1.3%上升到4.9%(χ2 趋势=8.606, P=0.003)。  结论  常住外籍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但没有下降趋势,并且HIV感染率呈上升态势。积极探索对该人群有效宣传教育、动员检测、HIV感染者的随访和有效抗病毒治疗转介是瑞丽市今后的防艾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为HIV/AIDS患者提供转介服务的效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获得HIV/AIDS患者的CD4检测率、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率;通过15个县、区上报的转介报表,收集转介情况,追踪转介人群到位治疗情况;通过对建立艾滋病转介服务体系前后防治艾滋病的各项考核指标和HIV/AIDS患者的有效转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转介服务模式的效果。 结果 建立转介服务体系后,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中,转介率由76.89%提高到99.48% (χ2=462.757,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57.02%提高到82.42%(χ2 =244.632,P<0.001);CD4检测率由61.46%提高到98.70%(χ2=813.233, P<0.001);当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56.04%提高到83.35%(χ2=290.75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年发现报告并已抗病毒治疗病例确证距治疗平均天数由(26.37±12.64)天缩短为(17.11±6.37)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74, P<0.001)。在累计报告当年存活未治疗的病例中,转介率由26.09%提高到59.48%(χ2=370.243, P<0.001);成功转介治疗率由17.01%提高到52.42%(χ2=137.647, P<0.001);CD4检测率由37.49%提高到51.73%(χ2=67.44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当年存活可随访的病例中,CD4检测率由77.56%提高到87.21%(χ2=331.498, P<0.001);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由77.08%提高到83.54%(χ2=226.009, P<0.001);HIV/AIDS患者的配偶或固定性伴HIV检测率由76.29%提高到90.49%(χ2=179.66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西南宁市HIV/AIDS患者转介服务模式是有效的。今后进一步加强存活未治疗病例的管理和提高医疗机构结果告知服务质量,以确保HIV/AIDS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防止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