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摘要总结陈意治疗脾胃湿热证用药经验,临证中善用苦寒清热药佐苦温燥湿药清热除湿,注重调畅中焦气机,清热除湿消滞兼投并进。湿热证虚实夹杂,以实为主注重清热化湿,待湿热退再以健脾固本为治法。对脾胃湿热兼证的治疗,临证中做到用药与治法丝丝入扣。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近年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面具体阐述鲍晓东论治该病的临床经验。鲍氏认为帕金森病总属肝肾亏虚,病性本虚标实,病机多为风寒湿夹杂。其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祛风散寒除湿之理,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交替疗法,临床实例表明,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郭鑫 《河南中医》2012,32(4):509-509
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反复感冒,以健脾益气,解表除湿;治疗失眠症,以健脾升阳,除湿通窍;治疗手足心热,以益气升阳,健脾运湿.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4.
湿邪在痹症发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那么健脾除湿在治疗痹症中就是关键的治疗原则。郭会卿教授很注重湿邪在痹症中的地位,临床上运用健脾除湿治疗痹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病程长且并发症多,难以根治,临床上,长期服用多巴胺等西药会出现药效减退、精神障碍及异动症等不良反应。中医辨证论治帕金森病,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且与风、痰、瘀相关。治疗上注重培补肝肾、平肝熄风、补肾活血等,从整体角度调节帕金森病,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更加注重从辨证的角度来调节非运动症状。现将近5年中医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文宗认为脾胃气虚是帕金森病便秘的根本,大肠传导失司是发病的关键。朱师在临证中形成了益气健脾以治本、润肠通便以治标的治疗原则,同时注重疏肝解郁改善情志。朱师以脾胃之手治疗脾胃气虚型帕金森病便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医案一则论证。  相似文献   

7.
王莒生教授治疗湿疹以除湿和止痒为重要原则,标本共治,除湿为主,止痒同行。除湿法又分清热除湿、祛风胜湿、搜风剔湿等,以清热除湿为主;处方中配伍安神药以缓解瘙痒症状,防止皮损进一步加重。临证中仔细辨别湿、热之轻重,对药量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总结吴军教授治疗扁平疣的经验。吴教授归纳扁平疣的根本病因病机是正虚感受湿热毒邪;临证治疗以扶正祛邪、内外同治、中西医并重为原则,以益气固表为要,并需注重清热解毒,养血化瘀,除湿散结;主方选玉屏风散加减,外用去疣酊,同时配合使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强调中西结合,狠抓细节;明确治疗目标,综合调节;针对基本病机,通阳除湿;注重分期论治,突出重点四个方面,论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途径与方法。突出中西医结合疗法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所涉及中药的用药频率进行统计,从中找出用药规律;结果:在目前文献报道中用来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及成方中,以滋阴养血及熄风类药物最多。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松龄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认为多发性硬化病理基础为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结合验案总结临证辨治多发性硬化的方法,即实者以清热化湿、活血解毒为主,兼顾补虚通络;其虚者以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为主;兼顾活血除湿。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注重三因制宜;处方灵活,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娄卫海  王萍  张芃 《北京中医》2012,(10):740-741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近现代中医对它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张志礼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毒热炽盛,腐肉成脓;湿热内蕴,腐熟为脓。并将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作为本病的两个基本治疗原则。临床使用时清热凉血应该注意清气护阴;解毒除湿需要预防苦寒伤脾,温燥助热。同时也应注重外用药的使用和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刘矗  李伟权  马丽萍 《新中医》2005,37(8):73-74
目的:观察清脾除湿汤加减方配合强的松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强的松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脾除湿汤加减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皮损控制时间及皮损控制时最高激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疗程后的激素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脾除湿汤加减治疗天疱疮疗效可靠,并可明显减少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郑绍周教授为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悬壶50年,擅于脑病及内科杂病的辨证治疗,尤其对帕金森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临床效果显著。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震颤、全身强硬、运动迟缓,病程长达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郑绍周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补肾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临床治疗本病注重补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痰、醒脑、开窍等,明显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为研究帕金森病提供客观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苏新平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苏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以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外袭为标,其结合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寒湿、湿热、痰瘀互结、肝肾亏虚型,治疗上主要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清热除湿、舒筋通络,祛痰化瘀、通络止痛,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为法,用药注重寒热调节、补行兼施,并善用虫类药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松龄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经验。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理基础为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结合病例总结临证辨治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方法,即实者以清热化湿、活血解毒为主,兼顾补虚通络;其虚者以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为主;兼顾活血除湿。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注重三因制宜;处方灵活,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具有难治性、顽固性特点,直到目前,西医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仍较单一。李果烈主任在帕金森病的诊疗方面疗效显著,见解独到。李老认为养血凉肝息风、调和阴阳为治疗帕金森氏病大法,临床上根据帕金森病分期进行选方用药,初期以养血凉肝、滋阴熄风;中期阴阳并补;晚期予以补益肾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经典名方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进行理论分析和临床观察。方法:分析历代医家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结合临床观察,发现帕金森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主,肾阴、肾阳亏虚,标实以风、痰为主。地黄饮子滋阴、补阳、化痰并用,恰合帕金森病的病机,故临床应用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结果: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帕金森病的病机以肾虚为本,风痰为标,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近5年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剂,建立治疗帕金森病中药库,并通过相关平台与软件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 共纳入方剂74首,中药170味。高频药物功效以滋阴养血为主。总药物的四气分析结果以温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结果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呈肝脾肾心肺排列。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芍-钩藤、白芍-何首乌等药对。结论 帕金森病以治疗肝肾阴虚为主,重用滋补肝肾之药,并配伍补气养血药等共治震颤症状。  相似文献   

20.
周英信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9-3070
脾胃与肝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脾胃病治疗上常常肝脾胃同治,首先重在调达肝木,调和脾胃.强调调畅气机,注重肝木条达;调治寒热,寒热温凉不可偏性;调和气血,攻伐滋补不可太过;调肝运脾,化痰除湿之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