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IPAP无创通气对COPD伴重度CO2潴留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IPAP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并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PaCO2〉100mmHg。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NIPPV治疗前与治疗后2、8h,1、2、3、5d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IPPV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CO2潴留改善明显(P〈0.01),治疗后2hPaC02即明显下降(P〈0.01),PaO2逐渐上升,第3d达高峰;pH升高与PaCO2下降同步。结论NIPPV能明显降低COPDII型呼吸衰竭患者PaCO2,改善低氧血症及极重度高碳酸血症,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邓朋亮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01-1503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血压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h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24 h和7d后,pH、PaCO2及Pa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pH、PaCO2、PaO2、心率及呼吸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通气功能,纠正CO2潴留和低氧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酸碱及电解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i-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动脉血中Na^ ,K^ ,Ca^2 浓度及pH,PaCO2,HCO3^-,BE值。结果:Na^ 在术中无明显变化;D^ 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P<0.01),开放后3-5min即开始下降,需快速补钾;Ca^2 在阻断前即开始下降,术中持续偏低;pH值在阻断前开始降低,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回升;PaCO2在开放即刻有一过性升高,但与开放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HCO3^-在阻断30m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开放前降至最低;BE值在阻断前即明显降低(P<0.01),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被纠正。结论: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酸碱及电解质随手术步骤有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PaCO2〉88mmHg,pH值均〈7.33,且有肺性脑病。采用自身时照方法,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IPPV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CO2潴留改善明显(P值〈0.01),治疗2小时PaCO2即明显下降(P〈0.01),PaO2逐渐上升;pH升高与PaCO2下降同步。结论:NIPPV可明显降低COPD肺性脑病PaCO2,改善低氧血症及极重度高碳酸血症,避免和减少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为法定工作时间进入急诊室抢救的患者,对照组为非法定工作时间进入抢救室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生理指标及抢救成功率差异;并根据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进行分及患者转归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中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Fib)、死亡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97例患者存活77例,抢救无效死亡20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PH值、PaO2、PaCO2、血液中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Fib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PACHEⅡ评分<20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APACHEⅡ评分≥20分的对照组患者死亡率46.67%高于对观察组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20分的呼吸衰竭患者入急救室时机对患者的转归无影响,但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入院时机会对患者结局产生影响,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因入院时机造成的患者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6.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NIPPV3h后即能改善患者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减慢HR、RR;治疗72h后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使用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且使用时间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王青苹 《中原医刊》2011,(18):96-97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机械治疗,检测通气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0例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有效降低了PaCO2水平,提高了血pH值、PaO2、SaO2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在预测循环衰竭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每例患者行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raising PLR),分别记录PLR前、PLR 1 min时的心脏指数(CI)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LR后1 h内予以输注平衡液500 mL,记录输液前后的CI值。对PLR前后PaCO2的变化值(ΔPaCO2-PLR)和CI的变化值(ΔCI-PLR)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明确PLR过程中PaCO2变化是否能反映心输出量的变化;再以液体负荷前后的CI变化值(ΔCI-Fluid)≥15%为金标准,将病人分为液体负荷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来评价被动抬腿试验(PLR)引起的ΔPaCO2(ΔPaCO2≥5%为阳性标准)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结果32例患者完成试验,PLR前后PaCO2的变化与心输出量的变化有很强的正相关性(r=0.64, P<0.05),以PLR 前后ΔPaCO2≥5%为阳性标准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100%,ROC曲线的AUC为0.90(95%CI 0.79~1.0,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前后PaCO2的变化对循环衰竭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抢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到来宾市象州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9)。对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BiPAP(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1吸/次,2次/d,对照组不作此处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pH值、PaO 2和SaO 2均有明显升高,PaCO 2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 2和SaO 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pH值和PaCO 2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FEV 1、FEV 1/FVC、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抢救老年COPD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监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H、PaCO2、PaO2)。结果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中,15例重症呼吸监护病房(RICU)面罩BiPAP成功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pH、PaCO2、PaO2)和RR(呼吸频率)分别为:7.23±0.05、104±4mmHg、84±30mmHg和34.6±8.5次/min,治疗后分别为:7.38±0.05、67±8mmHg、73±5mmHg和18±3次/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h、24h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值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53.3%(P〈0.05)。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h、24h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值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53.3%(P<0.05).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HH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静注油酸的方法复制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观察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对其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12只兔随机分为NaCl和HHS二组。用静注油酸的方法复制ARDS模型,NaCl组动物静脉内给予0.9%NaCl(3-4ml/kg),HHS组动物静注HHS(3-4ml/kg),分别于静注油酸前,静注油酸后30min,60min,120min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NaCl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进行性下降(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减少(P<0.01),pH值明显升高(P<0.01),HHS组PaO2和SaO2虽然也分别下降,但明显高于同一时刻的NaCl组(P<0.05),PaCO2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HS能够维持较稳定的动脉血气和酸碱状态,有效地防止或减少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前后患者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下肢股静脉流速的变化,及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发生情况,探讨预防血栓形成的办法。方法选择在妇科拟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良性疾病(良性组)42例,恶性肿瘤(恶性组)28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同时于术前及术后3~7 d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测股静脉流速。结果(1)患者PT术后1、3 d均比术前延长;TT术后1、3 d均比术前缩短;D-D术后1、3 d明显高于术前;FIB术后1 d比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 d与术后1 d比较明显回升;术后1、3 d Plt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APTT、PT、TT延长,D-D、FIB及P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其术后D-D的升高及FIB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股静脉流速比较,良性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组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股静脉流速在术前及术后均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APTT、PT、TT延长,FIB、D-D及Plt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股静脉流速明显低于良性疾病患者,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高凝状态。对时间较长、难度大的手术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高危因素时,行术前、术后的凝血指标监测及下肢静脉彩超的检查,对预防LEDVT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动脉血气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40例结直肠癌患者,ASAⅠ-Ⅱ级,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20例。分别于气腹开腹前、开腹后30、60、120min,放气腹、关腹后30min分别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气腹开腹后30、60、120min,术中各时点PaCO2腹腔镜组明显大于开腹组(P〈0.01),而相应时点pH值腹腔镜组明显小于开腹组(P〈0.01),术后30min PaCO2和pH值恢复至正常范围,但与开腹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各时点指标T-co2、HCO3^-、PaO2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动脉血气中的PaCO2和pH值的影响大于开腹手术,术中存在高碳酸血症状态,但通过术中、术后加强呼吸管理,能较快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舒利迭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9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处理及BiPAP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pH、PaO2、PEF均明显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PaCO2、RR、HR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 BiPAP能更为显著地改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低氧血症、CO2潴留及气道阻塞症状,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提高呼吸机氧浓度,给予吸痰、化痰、抗感染、解痉等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1.7%( P <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无创性鼻(面)罩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鼻(面)罩BiPAP通气后,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01),MAP、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发病机理、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42例肝硬化患者和14例正常者动脉血PaO2、SaO2、PaCO2和pH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达54.7%(23/42),在肝功能Child C级中最为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与门脉高压和肺血管异常有关,肝储备功能下降时,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检测动脉血氧水平对于肝硬化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肝肺综合征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滨  马明远  李轶男 《海南医学》2005,16(12):52-53
目的评估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4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及患者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等参数与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