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们对恒牙列、替牙列错[牙合]畸形的报道较乳牙列要多,我们借这次对市区中小学牙病普查的机会,给城区一年级学生做了一项乳牙错袷畸形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本市儿童乳牙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及其原因,为本市儿童乳牙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钢 《四川医学》2006,27(11):1203-1204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错[牙合]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定矫正,经正畸治疗达到牙基本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后再作修复。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预期的正畸和修复目标,修复后牙排列整齐,咬合功能好,修复体自然美观舒适,中线无偏斜。结论 正畸配合修复能更好地修复伴错[牙合]畸形的前牙缺失。  相似文献   

3.
反[牙合]是诸多错[牙合]畸形中常见的畸形之一。在成人错[牙合]畸形中反[牙合]同样多见。本文对23例成人反[牙合]畸形的临床矫治进行总结,并就其必要性、适应证、矫治设计、矫治方法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23例成人反[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8~24岁;男13例,女10例;疗程最短1年4个月,最长2年3个月;安氏I类错[牙合]15例;安氏Ⅲ类错[牙合]8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两种固定矫治方法治疗安式Ⅰ类错[牙合]畸形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0~2003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正畸门诊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病例40例,均为12~15岁恒牙列期,牙列拥挤者,性别男女均有。  相似文献   

5.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北京医科大学于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病率分别为14.94%、9.65%和14.98%。在颅面生长发育过程中,刺激颌骨向前生长来源于正常的咬合关系,由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改变了凳骨正常受力方向,使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6.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科常见病,不但影响口腔健康和功能,也影响容貌外观。近年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逐渐升高。针对此状况我们在2004年1—4月对1231名3~16岁儿童与青少年牙齿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陈增平  夏丽 《新疆医学》2007,37(3):99-100
临床上常见伴错[牙合]畸形的牙列缺损病例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虽然能够修复缺失牙余留的间隙,但很难达到美观、功能、稳定兼顾的效果。本人对14例伴前、后牙错[牙合]畸形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正畸与固定修复联合治疗的方法,先正畸矫治错牙合畸形调整咬合关系、调整余留牙与缺失牙在牙弓中的位置,以获得固定修复适应的适应症病,然后对牙列缺损进行固定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玲  化明  马菁巍 《甘肃医药》2009,28(6):428-428
目的:调查兰州市城关区青年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揭示早期预防和治疗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性。方法:用探视诊等一般口腔检查方法对受检者的牙数目、排列情况、牙弓形态和咬[牙合]关系,做详细检查并记录。结果:检出牙列牙弓异常和上下牙弓关系与咬[牙合]异常两种类型的错[牙合]畸形4120例,发病率为43.17%。结论: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颌面部正常发育并且易引起龋病、牙周炎,还能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因此,早期预防治疗牙[牙合]畸形,应该引起青年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门诊正畸患者中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32例,对缺牙数目、错5恰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23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6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3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结论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减数或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均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000~2005年来我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工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工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显著差异,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显著差异;工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工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不仅影响患者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我们总结了采用FrankelⅢ型功能调节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共57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各年龄段、牙列期前牙反[牙合]解除所需时间,以探讨儿童前牙反[牙合]的最佳矫治时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93年和2003年两次对集宁地区的蒙古族恒牙列人群进行了错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了解10年前后蒙古族恒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和各类错构成比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993年的调查对象为集宁市蒙古族专科学校、中学、小学的510名11~25周岁的学  相似文献   

13.
陈玉梅 《华夏医学》2010,23(1):108-110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牙台畸形.据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年的调查表明,中国人群安氏Ⅲ类错(牙合)乳牙列发病率为14.94%,替牙列为9.65%,恒牙列14.98%[1].它严重影响儿童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并随着个体的生长畸形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3].由于安氏Ⅲ类错(牙合)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以及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矫治尤为重要[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正畸方法先矫正错[牙合]畸形,正畸后修复。修复体类型包括固定桥,粘接桥,光固化美容修复等。结果1~4年随访,前牙美观对称,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1.3%。结论正畸矫治结合修复是一种很好地解决年轻患者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口腔医疗需求的急速提高。错[牙合]畸形总体看发病率很高,以理想正常胎为标准,其发病率高达91.20%;以个别正常[牙合]产标准,患病率为29.79%-48.87%不等。我院自2006年对该公司3613名中学生错[牙合]畸形进行普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昀  杨娜  刘娟 《新疆医学》2007,37(1):78-79
颌面骨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对于颌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坚固内固定。但由于陈旧骨折或术中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佳出现骨折再移位等,导致术后1周[牙合]关系仍有紊乱,开黯等错[牙合]畸形。我科利用固定矫正技术治疗由于坚固内固定术后引起的错[牙合]畸形(开[牙合]、偏[牙合]、咬[牙合]关系紊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志华  李军 《吉林医学》2005,26(10):1077-1078
前牙反[牙合]在正畸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的发育、美观等危害较大.它妨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反[牙合]和颌面部的畸形愈来愈明显,可诱发诸多错[牙合]畸形和和颌面部改变,它不但影响咀嚼功能和美容,还严重影响幼儿颌骨的正确发育,对儿童的健康危害甚大.拖延至成年,矫正更加困难.因此,如何尽早有效地矫治前牙反[牙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了国内外广大研究学者对错[牙合]畸形的关注。然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报告结果也有所不同。在众多相关报告中,许多学者仅仅重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但对其矫治率和矫治意识很少提及本文就这一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多种口外装置治疗早期前牙反殆并牙列拥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外弓及前方牵引装置对混合牙列期或恒牙列早期前牙反[牙合]并牙列拥挤病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有前牙反[牙合]并牙列拥挤(拥挤度6~12mm)病例12例,同时或先后使用前方牵引装置和口外弓装置,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使用前方牵引装置3~6个月,反[牙合]纠正;使用口外弓装置6~12个月,解除牙列拥挤。结论前方牵引舍用口外弓装置能有效治疗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并牙列拥挤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编制《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认知调查问卷》,为深入探讨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认知状况奠定基础。方法:从天津实验中学中采取整群抽取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45名同学在4周后重新填写问卷。对问卷的一致性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问卷的重测信度;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考察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正式调查问卷包括5个维度:错[牙合]畸形自我感知、错[牙合]畸形特征、错[牙合]畸形形成相关因素、错[牙合]畸形不良影响以及正畸治疗,共33个调查项目。错[牙合]畸形形成相关因素维度Cronbach’s α系数检验为0.56,其余维度α系数均大于0.7;重测信度系数大于0.8,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16以上;因子分析提取出9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2.327%。结论:该研究编制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认知调查问卷》有较好信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角度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