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含HBV多CTL表位的杂合HBc基因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以HBV多CTL表位取代MIR区基因的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ep)并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ELISA、流式细胞术、LDH释放法等分别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CD4^+/CD8^+T细胞比例变化及特异性CTLs活性等免疫应答指标.结果:颗粒性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ep免疫BALB/c小鼠诱导明显抗体应答,末次免疫后2周,特异性抗preS2抗体阳性率达100%(12/12),最高效价1∶1 000,同时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FN-γ能力增强和刺激CTLs活化,其杀伤活性达16 IU30,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诱导明显回忆反应.结论: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疫苗pHBcMep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迅速诱导高活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2.
小鼠γ—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克隆小鼠γ-干扰素(γ-IFN)基因,构建并鉴定小鼠γ-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从BALB/c小鼠脾脏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小鼠γ-干扰素基因,分别用EcoR Ⅰ、BamH Ⅰ双酶切扩增片段和pcDNA3.1(-),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γ-IFN,转化产物通过PCR扩增筛选,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RT—PCR产物电泳可见一约500bp大小目的片段,PCR和双酶切电泳结果均证实已插入约500bp的γ-IFN基因片段;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小鼠γ-干扰素基因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γ-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气道内实施哮喘小鼠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携带HBsAg基因的载体质粒pcDHBs诱导小鼠CTL应答效果。方法:将HBsAg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成载体质粒pcDHBs。将纯化后的质粒pcDRBs和pcDNA3.1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眼眶采血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用质粒pcDHBs转染P815细胞制备乙肝疫苗诱导BALB/C小鼠CTL活性检测的靶细胞。免疫后,取脾细胞,按效靶比为10:1、25:1、50:1进行CIL杀伤检测。结果:免疫pcDHBs疫苗后,检测到小鼠血清中的RBsAb。用pcDHBs进行转染的P815细胞能够检测到HBsAg基因片段和蛋白质抗原的表达。用pcDHBs免疫组小鼠的CTL杀伤率均明显高于pcDNA3.1免疫组。结论:质粒pcDHBs作为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和CTL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新型粘膜基因疫苗,诱生CVB3VP1特异性粘膜免疫应答,探讨粘膜免疫抗CVB3感染的作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异性防治奠定基础。方法:抽提CVB3 RNA,以RT-PCR扩增得VP1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质粒pcDNA3-VP1,以Chitosan多糖包裹形成Chitosan-DNA基因疫苗。将该质粒转染Hela细胞,观察其体外表达情况。以50辉DNA剂量的Chitosan-DNA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检测CVB3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隔4周以5LD50活CVB3致死攻击小鼠,观察攻击后存活情况。结果:制备了直径为80-100nm的Chitosan-DNA复合物颗粒,体外转染证实Chitosan-DNA复合物中VPl的表达高于pcDNA3-VP1质粒-Lipofectamine的表达水平。该疫苗滴鼻3次免疫后,不仅诱生了高水平的IgG,而且诱生了高水平的粘膜IgA抗体,第6周抗体P/N值分别达3.5和3.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发现,该疫苗诱生了较强的VP1特异性CTL杀伤作用,并显著高于pcDNA3-VP1和pcDNA3组。CVB3攻击后,可保护33.3%小鼠长期存活,而pcDNA3和pcDNA3-VP1质粒滴鼻免疫对照组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8.5和10.8天。病理学研究显示:Chitosan-DNA免疫小鼠心肌组织基本正常,而对照小鼠死亡前心肌显示大量的灶性坏死和炎性浸润。结论:Chitosan-DNA基因疫苗滴鼻免疫可诱生CVB3特异性粘膜IgA应答及CTL反应,具有一定的抗CVB感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HBV复合多表位DNA疫苗诱导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可行性。方法 :将HBV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PT。将其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 ,用间接免疫ELISA法、CTL杀伤功能检测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检测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水平 ,并观察其对免疫小鼠的毒副作用。结果 :用重组质粒pcDNA3.1/BPT免疫BALB/c小鼠后 ,在效靶比为 10 0∶1时 ,可诱导显著地特异性CTL应答 (P <0 .0 5 )。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的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在BPT基因原核表达蛋白的刺激下 ,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显著 (P <0 .0 5 )。RT PCR分析表明 ,IL 12mRNA的水平亦明显升高。结论 :HBV多表位基因疫苗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为预防、治疗性HB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结构新颖的HCV融合抗原DNA疫苗在BALB/c小鼠的免疫效果,探讨其用于防治丙型肝炎的可行性。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拼接编码小鼠IgG kappa链信号肽和通用型辅助性T细胞表位PADRE的DNA片段,PCR分别扩增HCV核心抗原基因和包膜E2抗原基因,将3段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成重组表达质粒pST-CE2t,转染COS7细胞,免疫组化检测HCV抗原的表达。将pST-CE2t和HCV核心抗DNA疫苗pcDNA3.1core分别肌肉注射接种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CTL反应。结果:pST-CE2t可在COS7细胞内表达HCV核心抗原和E2抗原,接种于BALB/c小鼠能有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抗HCV核心抗原免疫应答的强度明显超过pcDNA3.1core,且更趋向于TH1型免疫应答。结论:pST-CE2t对于丙型肝炎的防治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索人β防御素2(hBF)-2)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共表达重组核酸疫苗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A和pcDNA3.1/hBD-2-PSMA.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并免疫小鼠,进行血清中抗体检测.CD4^ 、CD8^ T淋巴细胞数目测定及CTL特异性杀伤作用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能表达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猪白细胞介素 2真核表达质粒 (pcDNA IL 2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 (pcDNA PRRSV ORF5 )诱导BALB/c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用pcDNA IL 2与PRRSVORF5基因疫苗 (pcDNA PRRSV ORF5 )共同免疫BALB/c小鼠 ,以空载质粒pcDNA为阴性对照 ,PBS为空白对照 ;采用流式细胞仪 (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 )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 + 、CD8+ T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 :pcDNA IL 2与pcDNA PRRSV ORF5共同免疫小鼠后外周血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 ,CD4 + 、CD8+ 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 7天显著超过对照组 ,共同组与单独pcDNA PRRSV ORF5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pcDNA PRRSV ORF5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其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 ,猪pcDNA IL 2能够显著增强pcDNA PRRSV ORF5诱导小鼠细胞免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口服型核酸疫苗在BALB/C小鼠的免疫原性,探讨用该免疫方法预防丙型肝炎的可行性。方法:将HCV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核酸疫苗)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将重组沙门菌和pcDNA3.1core分别口服或肌注接种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口服重组沙门菌或肌注接种核酸疫苗均在小鼠诱导相似水平的抗HCV核心蛋白IgG,但口服重组沙门菌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明显强于肌注接种核酸疫苗,未见小鼠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减毒沙门菌作为HCV核酸疫苗的载体能增强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这为研制高效免疫、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的HCV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含HIV-1 gp120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和重组腺病毒(rAdV)疫苗在BALB/c小鼠中联合免疫的效果。方法 将密码子优化的HIV-1 gp120基因分别插入腺相关病毒(AAV)和腺病毒(AdV)载体质粒,构建含该基因的rAVV和rAdV载体疫苗。将两种疫苗以不同的联合方式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gp120特异性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结果 两种重组病毒均可表达目的基因gp120;在小鼠体内两种重组病毒联合免疫可诱导特异性的CTL应答和血清1gG抗体反应,但用rAAV初免2次,再用rAdV加强3次所诱发的CTL和血清1gG反应最强。结论 rAAV和rAdV疫苗联合免疫可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的CTL应答和血清1gG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抗原基因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Y)S蛋白C端片段基因的DNA疫苗,采用肌注和滴鼻的方法接种小鼠后观察肌肉注射途径和黏膜途径免疫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将S蛋白C端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随之将重组质粒进行小鼠肌肉和黏膜免疫,定期检测外周血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抗原表达分布,脾细胞增殖实验评价CTL效果。结果:疫苗注射后15天就能在血清中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随着时问的延续,抗体水平逐步升高,至30天后达到稳定,以CTL为主的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增加极显著,引起强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滴鼻后45天可在鼻黏膜检测到抗原表达;而空载体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以S蛋白C端片段基因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通过肌注和滴鼻能诱导小鼠针对SARS病毒强大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别表达含IL—12和IL-18基因的质粒,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H37R1株CFP1O基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中提取RNA,用RT—PCR扩增IL-18 cDNA,并克隆人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证实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BamH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将分别表达小鼠IL—12和人IL—18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mlL12和pclL18,与MTB CFP10基因疫苗联合肌注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wk。每次免疫后2wk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CFP10抗体的滴度。结果:用RT—PCR成功地从人PMBC的RNA中扩增出IL—18 cDNA,测序结果正确,用BamH Ⅰ和EcoR Ⅰ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载体pcDNA3.1中,阳性克隆命名为pcIL18。pcCFP10组第1次免疫后,血清抗CFP10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600,末次免疫后的滴度为1:4000。pcIL18 pcCFP10组联合免疫后,血清抗CFP10抗体的滴度高于pcCFP10组,最终达1:8000。而pcmIL12 pcCFP10组联合免疫后滴度仅为1:200。结论:pcIL18与CFP10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可增强CFP10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pcmIL12则可使CFP10基因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降低。pcIL18 pcCFP10基因联合免疫是否具有增强CFP10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L-18 cDNA协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糖蛋白B(gB)核酸疫苗免疫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利用pcDNA3载体分别构建HSV-1gB和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pgB和pIL-18,分pcDNA3、pgB和pgB+pIL-18三组,肌肉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接种质粒100μg,第3次免疫后2周,用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利用^3H-TdR掺入法进行T细胞特异性抗原刺激实验;耳廓肿胀实验检测迟发型超敏(DTH)反应。结果与pgB单独免疫组相比,pIL-18的协同免疫可以显著增强ELISA特异性抗体滴度、T细胞增殖反应和DTH反应。结论IL-18cD-NA的协同免疫可以显著提高pgB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增强核酸疫苗对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糖蛋白(gB)和胞膜蛋白(pp150)的单基因及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比较其免疫学活性,为研制HCMV核酸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HCMV gB及pp150并将其连接成融合基因,分别克隆至peDNA3.1(+)真核表达载体;制备纳米粒DNA疫苗并免疫BALB/e小鼠,检测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成功制备了peDNA3.1(+)-gB、peDNA3.1(+)-pp150和peDNA3.1(+)-gB-pp150纳米核酸疫苗;gB和gB-pp150核酸疫苗均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特异性抗体(P〈0.01);pp150和gB-pp150核酸疫苗免疫组的小鼠脾细胞能产生较多的IFN-γ和较高的刺激指数.结论 HCMV gB单基因核酸疫苗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pp150单基因核酸疫苗则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而gB-pp150的融合基因疫苗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和CTL特异杀伤活性等指标,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DNA疫苗重复免疫BALB/c小鼠2次,末次免疫2周后,用10倍LD50剂量攻击小鼠,计数小鼠的存活数及小鼠肺中的细菌数,观察感染鼠的肺部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ip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 )组(P<0.01)。结论:免疫原蛋白基因可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编码卵清白蛋白(OVA)T细胞克隆TCR Vα5.2或Vβ2.1的DNA免疫正常小鼠诱发调节性免疫应答。方法:用重组质粒pcDNA3.1-Vα5.2或pcDNA3.1-Vβ2.1免疫BALB/C小鼠,RT-PCR证实重组质粒能在体内和体外真核细胞中转录。^3H-TdR掺入法分析细胞增殖,^3H-TdR标记的靶细胞检测杀伤T细胞的杀伤效应,免疫荧光法分析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和Vβ2^ T细胞数量。结果:pcDNA3.1-Vα.2或pcDNA3.1-Vβ2.1能在体内和体外真核细胞中转录,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增殖反应及对靶细胞CTL反应,但pcDNA3.1-Vβ2.1免疫没有导致Vβ2^ T克隆清除,而是细胞活性部分封闭。结论:编码TcR Vα5.2或Vβ2.1的DNA免疫能诱导正常BALB/C小鼠调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胞壁表达Der p2的重组BCG对BALB/c小鼠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接种以膜蛋白形式表达屋尘螨抗原Der p2基因的重组BCG(rBCG),对BALB/c小鼠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将rBCG和BCG经腹腔注射接种于6~8wk龄和新生BALB/c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STLCS)中IL-4、IFN-γ水平,用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脾脏细胞Th细胞亚群。结果:接种rBCG和BCG后,成年和新生小鼠血清和STLCS中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升高;无论成年鼠还是新生鼠,在CD4^ 的脾脏细胞中,IFN-γ^ 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而IL-4^ 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此外,在两个年龄组小鼠,接种rBCG者脾细胞均产生了较BCG组更高水平的IFN-γ;同时,用rBCG免疫的两组小鼠脾脏CD4^ IFN-γ^ 的细胞比例也明显高于BCG免疫各组。结论:无论rBCG还是BCG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均可诱导不同年龄BALB/c小鼠产生Th1免疫应答;表达在rBCG细胞壁上的Der p2被当成BCG的成分,为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抗原再次接触进一步刺激了Der p2特异性的Th1应答。这些结果表明,胞壁型抗原重组BCG可作为有效的疫苗,特异性地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8.
接头长度对MDC与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表达不同接头(linker)长度的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与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观察接头长度对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接头长度分别为10、15和19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pcDNA3/MDC-L-VP1;将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E5组,分别肌肉注射pcDNA3、pcDNA3/VP1、pcDNA3/MDC-L10-VP1、pcDNA3/MDC-L15-VP1和pcDNA3/MDC-L19-VP1,每次接种100μg/只,4周注射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眼眶静脉采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取3只小鼠,制备脾细胞,用CCK-8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50 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中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3种不同接头长度的质粒;第3次免疫后,E组中和抗体滴度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血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融合基因疫苗pcDNA3/MDC-L19-VP1能诱导小鼠对CVB3VP1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CVB3-VP1基因免疫诱导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表达柯萨奇病毒B3(CVB3)主要包膜蛋白VP1的基因疫苗 ,并研究该疫苗诱导CVB3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的作用。方法 :抽提CVB3RNA ,以RT PCR扩增VP1基因 ,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 ,构建质粒pcDNA3 VP1。将该质粒转染Hela细胞 ,观察其表达情况 ;以 5 0 μgpcDNA3 VP1质粒DNA肌注免疫BALB/c小鼠 3次 ,检测CVB3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间隔 4wk以 5×LD50 的CVB3攻击小鼠 ,观察攻击后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 pcDNA3 VP1,并在体外获得有效表达。以该质粒肌肉免疫BALB/c小鼠 ,可诱生高水平的IgM和IgG ,VP1多肽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TL活性均显著高于 pcDNA3免疫的对照组。病毒攻击试验表明 ,pcDNA3 VP1免疫组33.3%小鼠可长期存活 ,其心肌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而对照小鼠平均仅存活 6 .7d ,心肌显示大量的局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pcDNA3 VP1免疫可诱生CVB3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保护免疫小鼠抵抗CVB3的致死性攻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表达载体,以期HT在猪细胞表达,削减异种抗原α-Gal的合成。方法HindⅢ/XbaⅠ双酶切pcDNA3和pRc/CMV—htcDNA2种质粒,回收所需酶切片段,进而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纯化pcDNA3-htcDNA重组质粒,对其进行多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多酶切反应产物电泳可见内切酶Pvu Ⅰ酶切产生6.5kb片段,Bgl Ⅱ酶切产生4.6kb和1.9kb片段,Apa Ⅰ酶切产生5.6kb和0.9kb片段,Hindm/xba Ⅰ酶切产生5.4kb和1.1kb片段,结果与设计相符。PCR反应扩增出1098bp的htcDNA核心片段。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htcDNA序列比对,表明在pcDNA3质粒多克隆位点成功定向连接了htcDNA全长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htcDNA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