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罗霄山  孙冬梅  李蓓蓓 《中药材》2008,31(2):201-204
目的测定桂枝炮制前后桂皮醛、肉桂酸的含量变化,探讨桂枝炮制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桂皮醛、肉桂酸等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检测.结果生桂枝经炮制成炒桂枝、蜜炙桂枝后,桂皮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炒桂枝下降幅度较大.而肉桂酸含量则无明显的下降.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桂枝中的活性成分桂皮醛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药效变化来阐明桂枝炮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态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陈婧  朱晓薇  赵静  高媛媛 《中药材》2006,29(10):1031-1032
目的:考察桂枝饮片外观形态与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不同外观形态的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得出含量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桂枝饮片以颜色为深红棕色,断面直径小于1 cm,香气浓者为佳,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较高。结论:通过直观观察桂枝饮片的外观形态可以判断饮片质量,为市场流通中评价桂枝饮片质量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69-2171
目的:考察传统汤剂中不同煎煮时间对桂枝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C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桂枝水煎液中肉桂酸、桂皮醛的提取率。结果:建立HPLC同时测定桂枝中肉桂酸、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确立桂枝水煎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水煎两煎,一煎30 min,二煎10 min,此时肉桂酸、桂皮醛的提取率分别为63.74%、9.03%。结论:上述煎煮工艺兼顾肉桂酸、桂皮醛两者的提取率,方法简便合理,重现性好,可用作同时测定桂枝水煎液中肉桂酸和桂皮醛含量。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薇  蔡刚  潘桂湘  郭俊华  胡静 《中草药》2004,35(6):695-696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G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仅有TLC鉴别,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并测定了4个市场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桂枝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肉桂不同部位中4 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肉桂不同部位及多种肉桂皮产品中桂皮醛、肉桂酸、香豆素、桂皮醇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方法:以香豆素、桂皮醇、肉桂酸及桂皮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肉桂的超声提取工艺(超声溶剂、超声时间、粉碎粒度)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乙腈(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肉桂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肉桂粉碎粒度100目,乙醇作提取溶剂,26℃超声提取30 min,可使肉桂中4种有效成分充分地被提取;桂丁中肉桂酸和香豆素的含量最高,桂皮醛含量较高,桂皮醇含量最低。桂花中桂皮醇含量最高,桂皮醛、肉桂酸及香豆素含量较高。桂枝中肉桂酸含量较高,国产桂碎中桂皮醛含量最高。结论:肉桂不同部位(肉桂皮、桂枝、肉桂花、桂丁)及同一产地不同肉桂皮产品中4种有效成分分布差异明显,可作为合理开发樟科植物肉桂药用资源以及建立桂丁、肉桂花及不同肉桂皮产品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类方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和大枣)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并探索配伍对各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SUPELCO Discovery C18柱,0.0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4nm;测定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不同配伍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相应的回归方程,与单味桂枝相比,三个类方中原儿茶酸含量增加、桂皮酸含量减少,桂枝汤和桂枝加桂汤中香豆素含量增加;与单味芍药相比,三个类方中芍药苷含量减少;与单味甘草相比,三个类方中甘草酸含量增加。结论:本方法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汤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不同配伍对各成分含量有影响,其影响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7.
桂枝中桂皮醛、肉桂酸的含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桂皮醛和肉桂酸为指标,优化桂枝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不同地区桂枝中桂皮醛及肉桂酸的含量,探讨桂枝皮部 与木质部的含量差异。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g);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 (43:57);检测波长:285 nm,温度:20℃,流速:1 mL·min-1。结果 确定了桂枝提取的最佳工艺,即用甲醇50 mL,60℃热提40 min,可使桂皮醛和肉桂酸充分地被提取。结论测得广西平南县桂枝中桂皮醛的含量最高,广西防城市桂枝中肉桂酸的含量 最高。桂枝皮部中桂皮醛的含量较高,木质部中肉桂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桂枝与肉桂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方法,分析桂枝、肉桂指纹图谱的特点,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桂枝、肉桂样品指纹图谱轮廓相似,但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存在差异,桂皮醇、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酸在桂枝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肉桂,而2-羟基桂皮醛、香豆素、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在肉桂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桂枝.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评价桂枝、肉桂质量的依据.桂皮醛和桂皮酸峰面积的比值可以用来区分大部分桂枝样品(<23)和肉桂样品(>23).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含量有差异.本研究为桂枝、肉桂的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桂枝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佳  徐丽珍  刘江云 《中成药》2006,28(2):169-171
目的:建立中药桂枝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 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温度:25°C,流速:1 mL/m in。结果:确定了桂枝HPLC中桂皮醛、肉桂酸、邻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不同产地的桂枝HPLC指纹图谱有很大的相似。结论:桂枝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配伍配比对麻黄-桂枝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麻黄-桂枝不同比例配伍前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两药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GCMS测定水煎液中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甲基麻黄碱(ME)的煎出量;采用HPLC测定水煎液中香豆素、桂皮醇和桂皮醛的煎出量.结果:与单煎液相比,麻黄与桂枝配伍后,随着配伍药材比例增大,水煎液中以上各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5种麻黄生物碱含量下降幅度在15%~42%,香豆素、桂皮醇、桂皮醛的含量下降幅度在16%~57%.结论:麻黄-桂枝不同比例配伍后,对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远涛  王勇健  王苑桃  孙文基 《陕西中医》2005,26(11):1236-1236
目的结合本草考证结果,对桂枝、肉桂主要化学成分桂皮醛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桂枝、肉桂及其煎出液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肉桂挥发油含量高于桂枝,但水煎出液中桂皮醛含量无明显差异,二者的作用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3.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肉桂中有效成分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r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85nm;温度:20℃;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35:65);流速:1mL·min-1.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产自越南的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RP-HPLC法测定桂枝及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松  靳宝峰  张治国  毕开顺 《中成药》2002,24(6):421-423
目的 :测定桂枝及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方法 :用RP HPLC法 ,ZobaxODS柱为固定相 ,乙腈∶0 .1%磷酸溶液 (34∶76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5nm。结果 :桂皮醛在 3.34~ 5 3.4 μg·mL-1,桂皮酸在 0 .80 4~ 12 .9μg·mL-1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6、0 .9999。加样回收率桂枝中桂皮醛为 98.6 % ,RSD为 1.35 % (n=6 ) ,桂皮酸为 99.2 % (n =6 )RSD为 0 .97%。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为 97.4 % ,RSD为 1.6 2 % (n =6 ) ,桂皮酸为10 0 .1% ,RSD为 0 .73% (n =6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桂枝和它的复方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桂枝不同商品规格化学成分差别,探讨中药材商品规格与药材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RP-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结果: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32 ~0.132 μg(r =0.999 5),0.001 08~0.108μg(r=0.999 6),0.002 57~0.257 μg(r=0.999 6),0.141 4 ~ 1.448 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 (RSD 1.5%),97.2% (RSD 1.1%),100.6% (RSD 1.3%),99.6% (RSD 1.7%).不同规格桂枝药材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与桂皮醛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有效地评价桂枝药材的质量,为桂枝药材的商品流通和开发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桂枝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主产于广东、广西,为樟科植物肉桂Cin 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辛温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桂皮醇、香豆素及原儿茶酸等。文献报道对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和薄层色谱法[2],但对不同产地的桂枝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山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分析法。结果:不同产地山银花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相差悬殊,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南省隆回县>贵州省铜仁县>重庆市秀山县>四川省中江县>广西省桂林市>广东省连县>江西省萍乡市。结论:湖南省隆回县所产山银花药材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内在质量最佳,湖南省邵阳地区为山银花药材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18.
肉桂道地产区与GAP基地药材及商品药材的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道地产区及GAP基地肉桂药材的质量,并与商品药材进行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以桂皮醛的含量为指标,结合对含油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考察评价药材的质量。结果各样品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要求。道地产区和GAP基地药材挥发油含量和桂皮醛含量均符合药典规定,商品药材含油量和含醛量波动大。结论道地产区与GAP基地药材质量好,且较稳定,商品药材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尪痹丸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尪痹丸胶囊中的肉桂、桂枝、白芍、赤芍和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尪痹丸胶囊中蛇床子素、桂皮醛和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肉桂和桂枝的化学组成成分相近,TLC能清晰鉴别出桂皮醛;白芍、赤芍和防风药材的TLC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HPLC测定蛇床子素、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其浓度分别在1.0~200.0,5.0~100.0,0.50~15.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8.16%~101.6%,1.8%~3.0%。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作为尪痹丸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桂枝-白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白术挥发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皮醛、白术内酯Ⅰ进行含量测定,以收油率、桂皮醛、白术内酯Ⅰ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倍)、浸泡时间(h)、提取时间(h)三个因素对桂枝、白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桂枝、白术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0倍量的水,浸泡6 h,提取4 h。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桂枝、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合理可靠,可为葶苈生脉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