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发病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的疟疾发病情况。方法:从疟疾疫情报告中收集疟疾有关疫情情况。结果: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的复合媒介疟区在鄂北大洪山丘陵地带呈点状或片状分布,疟 疾发病率高,是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区的2.1-25.9倍(平均13.8倍),占全省人口的10.14%-25.28%的地区疟疾例占全省总病例的16.51%-85.94%(平均67.8%),结论:经抗疟措施的干扰后,其发病下降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慢,其疟疾季节发病高峰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巩固其防治成果。方法收集1994--2007年湖北省疟疾疫情,分析疟疾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结果疟疾发病例数从1994年的4527例下降至2007年的1769例,下降了60.92%,但14年间疟疾疫情出现不断的波动起伏,时有局部暴发点出现,中华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0.13/万,嗜人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1.991万,80%以上的疟疾病例集中在占全省总人口26.37%的嗜人按蚊疟区。结论湖北省疟区分布及流行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嗜人按蚊疟区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90年代 ,我国大部分地区疟疾流行程度明显降低 ,但疟疾流行因素尚未根本改变 ,2 0 0 1年全国疟区近 50 %的省份发病回升 ,是我国疟疾疫情连续 1 0年下降后的第一次反弹。苏、鲁、豫、皖四省单一中华按蚊疟区发病出现明显上升趋势。除湖北省外 ,其它省份 2 0 0 1年中华按蚊疟区疫情均高于嗜人按蚊区 ,与往年比出现了明显的比例倒置。未雨绸缪 ,2 0 0 2年湖北省疾控中心调查了 1 1个县市 30个乡镇的 77个村 ,从总体看 ,中华按蚊疟区疫情稳中有降 ,嗜人按蚊疟区仍有局部爆发流行 ,结合 1 997~ 2 0 0 1年调查情况 ,现将近 5年湖北省疟疾…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掌握湖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3年疟疾疫情,对重点地区进行居民带虫率及蚊媒种类和密度调查,分析全省疟疾流行现状。结果 全省共报告疟疾5344例,发病率0.89/万,比去年上升0.06%,嗜人按蚊疟区发病4785例,占全省病例的89.54%,发病率3.03/万,比去年下降4.53%;3个县市出现局部暴发流行。中华按蚊疟区发病559例,占全省病例的10.46%,发病率0.13/万,比去年上升69.91%。结论 全省疟疾疫情与2002年基本持平,但流行范围向鄂西北扩散。疟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老河口市和嗜人按蚊疟区的12个重点县(市、区)。  相似文献   

5.
广西疟疾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进行研究,同时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西有78个县(市)发现微小按蚊,15个县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是全区广泛分布的蚊种;人血指数:微小按蚊在0.0458~0.1390之间,嗜人按蚊在0.2912~0.6330之间。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微小按蚊为0.08%~8.11%,嗜人按蚊为0.25%~1.85%,中华按蚊为0.005%~0.32%,日月潭按蚊为0.06%~3.22%。结论广西传疟媒介有4种,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分别是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疟疾的主要媒介,中华按蚊是平原区的媒介,日月潭按蚊是山区疟疾的次要媒介。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1980~199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的差异比较贵州省寄生虫病研究所(贵阳550004)王小力周年潮陈兆义邹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疟媒介,由于3种按蚊生态习性、传疟作用不同,在其所分布地区的疟疾流行程度互有差异。本文根...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近10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治成果。方法收集近10年来湖北省疟疾疫情,分析全省疟疾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结果近10年来,湖北省的疟疾疫情不断出现波动起伏,每年疟疾病人数在2000~6000例之间徘徊,难以持续下降,时有局部暴发点出现,80%以上的疟疾病例集中在占全省总人口28.41%的嗜人按蚊疟区,且嗜人按蚊疟区有逐渐向外扩张的态势。结论全省疟区分布及流行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嗜人按蚊疟区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1-2009年本地间日疟流行现状和趋势,讨论在湖北消除疟疾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湖北省2001-2009年的疟疾网络疫情报告数,采用计数资料相对数分析法,依据世卫组织消除疟疾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分析湖北省疟疾流行现状、趋势、和病例分布以及病例分布的规律。结果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平均发病率在1/10000以下,整体发病呈下降趋势,1/10000以上的县(市、区)仅存2个,无病例报告的县(市、区)增加到41个。中华按蚊疟区84个县(市、区),连续三年以上无病例报告的县(市、区)18个;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复媒区18个县(市、区),连续三年以上无病例报告的县(市、区)为零。结论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湖北省整体疟疾疫情现状已进入消除阶段,但以县(市、区)为单位来分析,疫情分布极不平衡,嗜人按蚊区疟疾流行极不稳定,5年内在嗜人按蚊区消除疟疾难度极大,需加大落实综合性技术措施的力度和完善贯彻落实技术措施的外围配套体系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疟疾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的疟疾在全面防治以前(1953~1958),各地居民普查血检,平均原虫阳性率为13.0%,其中恶性疟占49.8%,间日疟38.9%,三日疟9.9%,混合感染1.4%[1]。媒介调查发现有按蚊31种和亚种,其中证实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日月...  相似文献   

10.
当前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比较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传疟作用,1982~1987年选择安徽、广西,四川、广东四省各1~2个点作系统研究.通过人工感染、昆虫学、寄生虫学等调查表明,嗜人按蚊为髙效媒介,其传疟作用比中华按蚊高20倍,而且是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凡有嗜人按蚊存在的地区,当地疟疾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Henan Province (population, 90 million) in China has nonstable endemic malaria. After 1970 when 10.2 million cases of malaria were reported in the province, a huge control programme was undertaken, and in the mid-1980s indoor spraying and bednet impregnation with pyrethroids began. By 1992 only 318 cases were reported. In 1992 Henan declared "basic elimination of malaria" and in consequence spraying and bednet impregnation ceased after 1994. Subsequently, malaria broke out again in southern Henan. In 1995 we conducted a household survey for malaria transmission in southern Henan. Blood smears and serum samples for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IFA) testing were collected from 2329 people and 3.1% (73/2329) were positive for infection with Plasmodium vivax and 13% (301/2329) positive for malaria (titre > or = 1:20). All age groups were affected. Exophilic Anopheles sinensis occur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endo-anthropophilic A. anthropophagus, whose vectorial capacity is 20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sinensis, occurs mainly in southern Henan (S of latitude 33 degrees N) and was greatly reduced in numbers during 1985-92. Comparison of 1995 entomological data with historical data showed that A. anthropophagus increased in proportion to other anophelines after spraying activities and impregnation of bednets ceased. Over 10% of 9377 residents reported having malaria. The true number affected among the at-risk population of 700,000 must be larger. We conclude that impregnated bednets and malaria surveillance should continue even after an area is declared to have "basically eliminated" malaria.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980~1982年在一个间日疟疫区,用同法收集各按蚊种的生态资料,算出其媒介能量。通过比较各按蚊种媒介能量的大小,推断当地的主要传疟蚊种。从调查地点共捕到13种按蚊。有四种数量较多的按蚊收全了资料,求出了媒介能量。以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最大;其媒介能量的月分布与当地疟疾罹患率月分布呈正相关,推测它是当地传疟主媒。  相似文献   

13.
舟山海岛基本消灭疟疾后传疟媒介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1994-1999年舟山市基本消灭疟疾后传疟媒介的监 研究,预测疟疾发病潜势。方法:对按蚁种群生态观察。结果:未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为舯山市唯一传疟媒介,且为非优势蚊种。中华按蚁传播间日疟的媒介能量与发病情况较为一致。自1994年以来,其能量稳定地处在低水平,结论:在目前本地疟疾病例极少情况下,若无大量传染源输入,蚊媒密度不发生大幅度上升,则不会造成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疟疾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根据 2 0 0 0年河南省疟疾发病情况 ,分析流行现状 ,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省疟疾发病4815例 ,发病率为 5 .10 /十万。在有嗜人按蚊分布的豫南 10个县、区中 ,疟疾发病以西区为主 ,发病 40 85例 ,发病率为 10 7.84/十万 ,病例占全省病例总数的 84.84% ;中华按蚊分布区共 118个县、市 ,其中 10 6个县、市的发病率低于 1/十万 ,仅有社旗等 12个县、市、区疫情明显回升 ,发病 632例 ,发病率为 7.44 /十万 ,较上年上升 1.89倍。结论 中华按蚊分布区的大多数县、市疟疾疫情稳定 ,抗疟成果巩固 ;目前疟疾发病仍集中在有嗜人按蚊分布区以及与其毗邻的部分县、市、区。防治对策应在疫情稳定区域抓好监测 ,防止疫情波动 ;嗜人按蚊分布区 ,继续落实消灭传染源和控制传播媒介并重的措施 ,努力降低疟疾流行程度 ,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相关细菌差异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桐柏地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DNA提取物中细菌DNA的拷贝数和种类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蚊媒中肠细菌与蚊媒传播疟疾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保存于75%乙醇中的成蚊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确定蚊种,在此基础上,用PCR比较蚊虫细菌拷贝数的异同,同时克隆并酶切4只按蚊中细菌的16SrDNA序列,对酶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明确23只按蚊的种类。不同蚊种DNA中所含细菌拷贝数存在差异,但与按蚊的种类没有关系。4只按蚊DNA中共发现19种细菌16SrDNA的酶切类型。不同中华按蚊个体间存在共同的细菌DNA酶切类型;嗜人按蚊仅呈现2种细菌DNA酶切类型,均与中华按蚊不同。结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中含有的细菌种类存在差异,该项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按蚊中肠细菌是否会影响按蚊对疟原虫的感染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按蚊rDNA ITS 2区段基因序列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鉴定浙江传疟媒介种类,为制定浙江省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媒介按蚊核糖体核酸内转录问隔2(rDNAITS2)区段基因特征,应用PCR基因鉴别技术。对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与嗜人按蚊、八代按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实验室标本进行基因鉴别和比较。结果 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DNA样本的PCR扩增产物均为250bp,与实验室中华按蚊标本一致。结论 浙江省的传疟媒介是中华按蚊,现场调查未发现嗜人按蚊。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已知按蚊种类及其与疾病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湖北省已发现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贵阳按蚊、林氏按蚊、巨型按蚊贝氏亚种、微小按蚊、潘氏按蚊、多斑按蚊、溪流按蚊、日月潭按蚊等11种。根据调查研究,认为中华按蚊为湖北省疟疾及马来丝虫的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亦为疟疾传播媒介,在疟疾流行间歇期间起着保存病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