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对丁苯橡胶作业工人的生殖危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丁苯橡胶作业女工妊娠合并恶阻、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男工妻子的死、死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锰对女工生殖危害及对子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锰作业女工的月经先兆症状乳房胀痛、嗜睡、失眠、乏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水平0.4mg/m ̄3以下,锰作业女工月经周期缩短和经期延长;锰接触水平超过0.4mg/m ̄3时,月经异常,月经周期、经期延长和痛经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锰对子代的影响如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及儿童智力和生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已超过全国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3‰),RR为2.6,提示锰对于代出生缺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缺陷高危因素,总结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南省怀化医专附属医院暨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3年9月出生的4639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怀化市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与孕产妇居住地、受教育文化程度及孕期不良情况等高危因素有关。结论怀化市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医疗部门必须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专案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中心城区孕产妇在不同系统管理程度下,其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评价孕产妇系统管理对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为切实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和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病例1451例,对系统管理程度不同的孕产妇开展产前筛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系统管理程度低,孕产妇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唐氏综合症筛查和羊水染色体检查的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系统管理程度不同的孕产妇其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系统管理程度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关联不明显,提示孕产期保健在预防出生缺陷方面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002-2003年道里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哈尔滨市道里区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现将我区产科单位2000--2003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掌握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获得合肥市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关资料,我们对1996至1998年合肥市省、市级共10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的资料从频率指标的角度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凡在合肥市10家监测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均进行监测,对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进行建片登记。出生缺陷的诊断标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确诊,监测表卡完整率为100%,错漏率<2.0%,符合设计要求。1.2 研究时间及资料来源 监测1996~1998年围产儿27493例,发生出生缺陷儿249例,按监测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前后4年内缺陷新生儿的出生率,以实施前出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后出生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33%,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9%,P<0.01。结论实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缺陷新生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规范围产儿出生缺陷填报工作后,通过对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有出生缺陷的活产新生儿监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活产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构成比.方法 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d住院分娩并已填报出生缺陷卡的活产新生儿.结果 近3年来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约2.23%,年度发生率基本相似;前5位新生儿缺陷依次为副耳、尿道下裂、耳前皮赘、多指(并指)、睾丸未降.结论 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做到对出生缺陷的有效干预,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严重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10年间河北省沧州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对沧州市2003~2012年出生缺陷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沧州市出生缺陷地图,对出生缺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出生新生儿866 906名,报告出生缺陷769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88‰,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加;沧州市内各地区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545);产妇生育年龄、生育史、孕期情况、家族遗传史为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结论:沧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市内各地区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加强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工作及三级预防对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海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9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上海市接产医院出生监测数据,了解出生缺陷新生儿宫内发育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2009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12.41‰,比历年有所升高,全市首位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无出生缺陷新生儿宫内发育要优于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结论:近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上升需要得到重视,应加强宣教,做好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预防。  相似文献   

11.
116例出生缺陷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监测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状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出生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地区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9.94/万,高于全国水平(137.41/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39.41/万)略高于女性(135.53/万),红花岗区出生缺陷发生率(179.82/万)高于清镇市(97.33/万)。神经管缺陷和总唇裂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监测地区出生缺陷诊断机构以区县级医院为主占71.55%,产前诊断依据以超声为主。结论:加强干预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诊断、产前诊断水平,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丹丹  安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55-4957
目的:掌握海淀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索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方法对2008~2010年海淀区各助产机构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2008~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84.77/万、168.60/万和212.78/万;3年总计本市和外地户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66.24/万和207.75/万,单胎和多胎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84.07/万和380.57/万。结论:海淀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占出生缺陷的首位;出生缺陷发生率外地户籍人口高于本市户籍人口、多胎高于单胎。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顺义区2006-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3年顺义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特征,分析不同户籍类型对出生缺陷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探寻降低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各医院报表汇总资料,在顺义区出生的围产儿中发生缺陷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顺义区出生18950例围产儿,缺陷儿283例,缺陷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3年中出生缺陷前4位疾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指趾畸形、唇(腭)裂和神经管畸形。2006年本区常住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儿孕母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均高于流动人口。三年来流动人口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高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35岁孕妇出生缺陷有增高趋势。结论:户籍类型和孕母年龄对出生缺陷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该区缺陷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上海市18岁以下儿童在不同监测时段的出生缺陷发病率和构成情况,探索适宜的出生缺陷监测时段。  方法  利用2016―2018年上海市《出生缺陷儿、残疾儿童报告卡》,分析孕<28周、孕28周~<产后8 d、产后8~<43 d、产后43 d~<出生后1年、出生后1~<2年、出生后2~<3年和出生后3~<18年的出生缺陷累积发病率和构成比。  结果  2016―2018年,上海市18岁以下儿童出生缺陷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31‰、15.34‰和22.05‰,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同年度出生缺陷顺位中均为首位。孕28周前和围产期出生缺陷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49‰和14.44‰,延长至产后42 d、出生后1年、出生后2年、出生后3年、出生后18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5.18‰、16.90‰、17.05‰、17.11‰和17.35‰。将孕28周前纳入监测时段,并同时延长至出生后1年,出生缺陷患儿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83.21%和97.38%,出生缺陷发病率分别为常规围产期监测的1.45倍和1.70倍。  结论  建议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模式将孕28周前纳入监测时段,并同时延长至出生后1年。  相似文献   

15.
顾维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615-2617
目的:了解奉贤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奉贤区13 266例监测围产儿进行分析。结果:①奉贤区两年间出生缺陷儿188例,出生缺陷率为14.17‰;②出生缺陷前5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血管瘤和神经管畸形;③出生缺陷发生在男女性别、户籍、出生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孕妇年龄有关(2χ=7.517,P<0.05);④出生缺陷儿死亡与非出生缺陷儿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 345.85,P<0.001);⑤产前诊断及治疗性终止妊娠可降低活产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使出生缺陷顺位发生改变。结论:出生缺陷发生与孕妇年龄有关,与性别、受孕时间、户籍无关;出生缺陷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三级预防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分析出生缺陷的分布、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提供制订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对策的依据。方法:选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地区3县5区102个样本点,2001年7月1日0时~2006年6月30日24时出生的婴幼儿,包括在此期间的死胎、死产、出生死亡及病理性引流产等进行全面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地区出生缺陷发病率为52.88‰;发生出生缺陷前5位的为血管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色素痣、副耳畸形;出生缺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家庭环境有化工污染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化工污染(P<0.01);男孩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P<0.01);生育年龄25~29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而<25岁或>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结论:本地区出生缺陷的分布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男孩高于女孩。家庭环境有化工污染、孕产妇年龄等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5572例病残儿出生缺陷病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经鉴定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因素所致的病残儿出生缺陷种类,为降低再生育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出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减少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重庆市40个区县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儿童经过初筛鉴定后送市级鉴定机构的5 572例病残儿,现场体检、辅助检查、鉴定医生对疾病作出鉴定结论并进行归类。结果:鉴定5 572例,诊断为出生缺陷疾病1 096例,占19.67%。其中遗传性因素35种714例(65.15%),多基因遗传病15种493例(69.05%);单基因遗传病17种165例(23.11%);染色体病3种56例(7.84%),非遗传性疾病382例,占34.85%,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结论:出生缺陷涉及病种多,病因复杂,应根据地区各种原因引起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寻找针对性宣传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龙岗区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9年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05‰,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常住人口;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15‰,女性发生率为11.50‰,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比女性发生率高;常见出生缺陷类型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及总唇裂;出生缺陷中的死胎、死产导致死亡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38.19,P<0.000 1),新生儿存活构成比则呈上升趋势(χ2=36.65,P<0.000 1)。结论: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铜陵市市区出生缺陷发生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铜陵市市区 1998~200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铜陵市市区总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7. 44‰。1998~2002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 5. 53‰~7. 62‰, 200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达 12. 3‰。出生缺陷的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小耳、唇裂。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季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除 2003年外,铜陵市市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