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门静脉(PV)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对诊断肝硬化的意义。方法:运用CDFI超声检查了30例肝硬化患者的PV,并按Puph肝功能分级法进行统计学处理,与正常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内CDFI可显示本色、红色、混色或充盈缺损。PW可显示血流速度正常,减低或双向血流。血流速度、血流量随着Puph肝功能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脾静脉(SV)内探及类动脉频谱,增厚的阳囊壁内可显示胆囊壁静脉。结论:CDFI检测门静脉不仅能诊断肝硬化,而且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脾、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55例为观察组,另选55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脾、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组中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直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静脉直径(Dsv)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随着肝功能Child-Pauh分级程度的增加,门静脉、脾静脉直径逐渐增大,且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硬化患者脾、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临床动态判断病情进展状况,为制定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胜利 《临床医学》2010,30(6):48-49
目的探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肝胆疾病的患者,抽取在检查中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238例和正常健康体检者165例,并记录门静脉系统和脾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测定值。结果早期肝硬化的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贺庆红  黄蔚 《临床荟萃》2014,29(3):295-29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1例,根据有无出血史分为出血组(36例),非出血组(4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内径(Dpv、Dsv)、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Vpv、Vsv)及脾静脉的血流量(Qsv)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门静脉血流量(Qpv)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与腹腔血管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手术前对41例肝功能Child A+B级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和脾动脉(SA)血流动力学的有关指标进行测量;于手术时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Ppv).利用统计学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对门静脉压力与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肝功能Child A+B级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宽度(Dpv)、门静脉血流量(Qpv)和脾静脉血流量(Qsv)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中与Qpv的相关性最高(P<0.0001),回归直线方程为Ppv=1.18148+0.0012Qpv.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功能Child A+B级门脉高压患者的Dpv和Qsv可间接反映Ppv;而利用Qpv可直接计算Ppv,其方程式为Ppv=1.8148+0.0012Qpv.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动脉栓塞前后脾脏及脾静脉血流这变化。方法:栓塞 后对12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观察。结果:脾动脉栓塞后脾静脉、门静脉管径缩小。脾静脉、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明显减少,栓塞前后脾静流速与门静脉主干流速比值及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流量幽会比较无明显差异。从而证实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后,脾静脉血汉量增加是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的重要因素。结论: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8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肝硬化不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病例组在总横断面表面积、胃左静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高于对照组,在曲张静脉壁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量(PVQ)、脾静脉主干内径(SVD)、脾静脉血流量(SV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曲张患者PVD、PVQ、SVD、SVQ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曲张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中度和轻度曲张患者,随着曲张程度加重,PVD、PVQ、SVD、SVQ逐渐增加,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肝硬化门脉静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测定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的血管内径(D)、平均血流速度(V)、血流量(Q),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治疗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血管内径缩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大、血流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丹参具有较好地改善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可能与肝脏微循环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肝豆肝病患者门静脉、肝动脉和脾门处脾动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超声在检测肝豆肝病肝脏、脾脏血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肝豆肝病未合并脾大组(A组)60例,肝豆肝病合并脾大组(B组)60例,超声观测其肝动脉、脾门处脾动脉的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PSV),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最高血流速度(Vmax);分析肝动脉、脾门处脾动脉PSV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门静脉Vmax均降低,脾门处脾动脉PSV增高,且血流量明显上升;B组肝动脉PSV减低;A组脾门处脾静脉Vmax降低;B组脾门处脾静脉Vmax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A组比较,B组门静脉、脾门处脾静脉Vmax和肝动脉PSV均降低,脾门处脾动脉PSV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肝动脉PSV与脾门处脾动脉PSV呈负相关(r=-0.837,P=0.039)。结论超声监测肝豆肝病患者肝脏、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肝脏、脾脏的血流灌注状态,对病情进展及其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胆囊壁的不同分型与门静脉主干及右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二维及彩色超声观察肝硬化组(69例)和对照组(30名)的胆囊壁分型、厚度、门静脉主干内径(D_(pv))、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V_(pv))、门静脉主干血流量(Q_(pv))、门静脉右支内径(D_(rpv))、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V_(rpv))、门静脉右支血流量(Q_(rpv)).同时根据胆囊壁的不同分型将6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胆囊壁不厚亚组、单纯增厚亚组和双边亚组,对比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以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各组间胆囊壁厚度均存在差异(P<0.05);D_(pv)除胆囊壁不厚亚组与单纯增厚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_(pv)仅单纯增厚亚组与对照组、双边亚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_(pv)在双边亚组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_(rpv)、Q_(rpv)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_(rpv)对照组分别与单纯增厚亚组及双边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对照组Q_(rpv)/Q_(pv)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与D_(pv)呈正相关(r=0.886,P<0.01).结论 肝硬化时高频超声下胆囊壁的不同分型与门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密切,而与门静脉右支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相关性;胆囊静脉回流受阻并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囊壁变化主要的血流动力学原因,其发生可能有更内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对菊叶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ARFI技术分别对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和29例HVOD患者(HVOD组)进行检查,分析HVOD的超声特征。比较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肝静脉内径、最大流速及频谱形态,以及肝、脾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HVOD组肝脏呈"斑片状"改变25例(86.0%),脾脏大小正常23例(80.0%),门静脉频谱形态异常26例(89.6%),肝静脉频谱形态异常17例(58.6%);两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VOD组门静脉和脾静脉流速,以及肝静脉内径和流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肝、脾SWV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RFI为菊叶三七致HVOD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脉高压症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腹主动脉和左、右肾静脉内径及有关血流速度,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组左肾静脉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内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门与左肾之间有丰富的血管交通支.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肝移植患者术后超声发现门静脉并发症患者24例,包括18例门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3例门静脉主干闭塞患者;27例肝移植后排除任何术后严重并发症者;选用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观察3组间肝动脉和肝静脉血流动力学差别,对所得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肝动脉内径增宽,最大流速增高,阻力指数降低(P均<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并发症组肝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肝静脉流速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指数逐渐增加(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肝病患者诊断的价值及安全。方法:撷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的62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5例、27例。然后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n=30)。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3组受检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肝炎组、肝硬化组的肝左叶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肝、脾静脉内径检查结果,和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肝炎组、肝硬化组的门静脉血管血流速度及脾静脉血管血流速度,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检出患者门静脉系血管、血流参数的情况,为更好制定慢性肝病患者治疗方案打下坚实基础,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5.
彩超检测门静脉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翠阁  魏来 《临床医学》2004,24(6):62-6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检测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临床特征 ,测定门静脉系统血流参数 ,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采用 (VIVID3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对于正常人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进行对照。结果 :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处于高循环动态状态 ,用CDFI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3例,分别于治疗前1~3d内,治疗后第3个月和6个月观察患者腹水情况,肝脏形态和内部回声变化,以及门静脉系统血流颜色变化,并用超声测量肝脏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径、脾静脉内径和脾静脉血流速度。结果①与术前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3个月腹水量减少者35例,肝脏形态和内部回声无明显变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颜色变明亮,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1);脾脏缩小,脾静脉内径变窄,以及脾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5)。②与术前比较,术后第6个月腹水量减少者41例,且其中15例完全消失,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颜色明亮,肝脏形态和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变化,门静脉内径变细(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1);脾脏明显缩小,脾静脉内径变窄,脾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其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径减小,脾静脉内径变小,脾脏静脉血流速度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颜色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疏肝化瘀颗粒治疗肝硬化病人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疏肝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68例,疗程为6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肝脏门静脉(PV)、脾静脉(SV)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病人门静脉的流速明显加快,其血流淤滞状况有所好转,血流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脾静脉的血流速度也有所加快(P〈0.05)。而对照组病人PV、SV的流速及血流量改善不明显。②疏肝化瘀颗粒改善Child A和Child B级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Child C级病人。结论 疏肝化瘀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门脉高压,改善肝细胞的营养供应,为受到损伤的肝细胞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超声评价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评价丹参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8~1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最大流速及血流量,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丹参治疗2周及8~12周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持续加快,门静脉管径、脾静脉管径及血流量持续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门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丹参可降低门脉阻力,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同时降低脾静脉血流量,达到降低门脉压的效果。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统血流有助于评价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评价丹参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8-1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最大流速及血流量,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丹参治疗2周及8-12周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持续加快,门静脉管径、脾静脉管径及血流量持续下,差异有显著性,而门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丹参可降低门脉阻力,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同时降低脾静脉血流量,达到降低门脉压的效果。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统血流有助于评价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及其参数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90例肝硬化(childA、B、C)和3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对照研究。结果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PV)、脾静脉(SV)、胃左静脉(IGV)内径(D)明显增宽,流速(V)下降,血流量(Q)增加,胃左静脉分流指数(QLGV/QPV)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②A、B、C级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胃左静脉内径(DLGV)按A、B和C级顺序逐渐增宽(P〈0.01),门静脉流速(VPV)、脾静脉流速(VSV)逐渐减慢(P〈0.01),胃左静脉流速(VLGV)逐渐加快(P〈0.05),脾静脉血流量(QSV)、胃左静脉血流量(QLGV)及QLGV/QPV值明显加大(P〈0.01)、门静脉血流量(QPV)无明显变化(P〉0.05)。③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DPV和DLGV,逐渐增宽(P〈0.01),VPV逐渐减慢(P〈0.05)、VLGV增加(P〈0.01),QLGV,及QLG,/QPV值明显加大(P〈0.01)。④所有健康对照组均呈向肝型血流,而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有82%为离肝型,轻度曲张病人约57%仍为向肝型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V、SV、IGV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