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冶疗的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手术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发病后48h内手术)、B组(发病48h后手术)、C组(抗感染治疗2~4w后行择期手术),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转开腹手术的因素及选择腹腔镜冶疗的时机。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的中转开腹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白细胞计数、体温、右上腹腹肌紧张、可触及胆囊、手术时机、胆囊壁厚度和胆囊颈结石嵌顿是导致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和手术时机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后的48h内是行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也可先予以保守治疗后行择期手术,手术时机、结石位置及白细胞计数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机对并发症的影响及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7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症状出现与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A组(48 h)46例、B组(48~72 h)45例、C组(72 h)46例和D组(药物治疗后择期手术)42例。比较4组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开腹组和未中转开腹组,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手术时间最长,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C组最高,显著高于A组(P0.01),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0,P=0.19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15×10~9/L、手术时间48 h是患者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而与患者中转开腹率有关,白细胞计数15×10~9/L、手术时间48 h者中转开腹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预后与手术时机的关系,并对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至2011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11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出现症状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三组:48h以内的49例(A组),48~72h的41例(B组),大于72h的29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问、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并分析影响三组患者中转开腹的因素。【结果】A组手术时间最短,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在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和出院时问方面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和手术时机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且随着0R值增大,危险性越高。【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白细胞计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和手术时机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72 h内实施手术,观察组72 h后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费用等手术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650-2651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治疗时机分成对照组(n=41,晚期手术,即发病72h后行手术)和观察组(n=40,早期手术,即发病72h内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中转开腹、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3.76±2.56)h、(30.59±4.18)h、(5.18±1.50)d、(6.21±1.1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7±3.78)h、(40.17±7.95)h、(6.27±2.31)d、(8.80±2.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7、6.634、2.427、5.703,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5);两组并发症和复发虽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中转开腹,并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实施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6例,依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延期手术,观察组采取早期急诊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组织粘连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切合愈合情况、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损伤更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63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组(胆囊炎发作24 h)、B组(胆囊炎发作24-72 h)、C组(胆囊炎发作72 h)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均低于B、C组(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B组71.43%与C组61.90%(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在24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最佳,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5例。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结石残留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石均顺利取出,腹腔镜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手术事件发生。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率等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2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微创、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随机分为A、B两组(A=48,B=48),A组接受常规入路LC治疗,B组接受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恢复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d和3d时的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A组(P0.05);A组中转开腹率(6.25%)略高于B组(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时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d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且B组术后CRP、IL-6、IL-8、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略高于B组(2.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更佳,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术后炎症反应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72 h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ACC患者106例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2 h组(n=48)和≤72 h组(n=58)。72 h组均于发病72 h后行LC,≤72 h组均于发病72 h内行LC。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恢复进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术后第1、3、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长于≤72 h组,术中出血量大于≤72 h组(P0.05);两组术后第1、3、5d患者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汁瘘、低蛋白血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C患者发病72 h行LC会增加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及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11-1612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同时机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3d以内)和延期组(发病3d以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早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胆管损伤率、引流管放置率及中转开腹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延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引流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延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早期进行微创胆囊切除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手术效果,术中损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术中应用左侧横轴胆囊床剥离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96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纵轴胆囊床剥离组(A组,n=146)和左侧横轴胆囊床剥离组(B组,n=150),对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胆汁外溢、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A组(23±5.7)min,B组(11±3.6)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中出血量:A组(60±20.3)mL,B组(20±6.3)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中胆囊破损、胆汁外溢:A组82例,占56.1%,B组25例,占1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中转开腹:A组5例,中转率3.4%,B组2例,中转率1.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A组发生1例术后胆囊窝积液,腹腔感染,B组无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术中应用左侧横轴胆囊床剥离方法 安全、有效、快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04-2705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和丙组各40例。甲组患者在发病72h之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乙组患者在发病72h之后进行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丙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先采用常规保守方式进行治疗,然后在症状明显改善之后,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术中治疗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甲组患者中转开腹率(0.0%)明显低于乙组与丙组(7.5%、10.0%),三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大网膜包裹胆囊比率与胆囊三角粘连比率均低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与丙组。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在患者发病后72h之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并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余铖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888-89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 h)为界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72 h)和B组(>72 h)手术时间分别为(72.15±13.52 min)和(77.20±18.79 min),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LC治疗是安全和可靠的。对有经验和熟练腹腔镜技术的术者,起病>72 h急性胆囊炎患者不是急诊LC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疗法,研究组在发病后72 h内完成手术;对照组在发病超过72 h后予以手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耗时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死亡、复发情况的发生。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耗时等临床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汁泄漏、腹腔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中转开腹、死亡、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疗法在发病72 h内完成手术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0-2501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5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晚期组4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h,观察两组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组中转开腹率为2.0%低于晚期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6±12.3,6min、22.16±3.36h、35.29±4.48h、2.49±1.68d均明显低于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13-4114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72h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在发病后72h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发病72h内,患者各项症状较轻,行手术较好。在该时机对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病率低,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74%、5.1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5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LC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比O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C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机体损伤较OC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