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抢救瓜蒂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于1979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抢救1例内服瓜蒂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男,19岁,工人。病历号:163217。患者因癫痫发作而自服中药偏方:瓜蒂60克,远志20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建立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46例胃癌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将胃癌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证及非脾胃气虚证两类,探讨脾胃气虚证与常见临床症状及临床分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相关性,建立脾胃气虚证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ROC曲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胃癌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分期晚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低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脾胃气虚证诊断模型:P=1/[1+exp(0.182×总蛋白浓度(g/L)-1.003×TNM分期-2.172×胃隐痛-2.846×食后腹胀-3.169×进食无味-4.822×倦怠乏力-2.281×神疲-1.630×脉细-3.669×脉缓-6.977×淡白舌)],预测函数模型整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灵敏度98.8%,特异度98.3%,模型检验一致率为98.6%,预测函数模型吻合率高。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所建立的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吻合率高,对于提高临床脾胃气虚证辨证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症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通过症状判断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轻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采集75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信息,并按统一标准计算患者的MELD评分。分别按照是否出现某种症状或某种症状的轻重程度对752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MELD评分在各组间的差异,提取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症状。对这些症状与MELD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提取与MELD评分关系最为密切的症状。结果:共采集到75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97个症状。按是否出现某种症状或某种症状的轻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MELD评分的差异,共提取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症状39个。对这39个症状与MELD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1个症状与MELD评分关系最为密切,其中黄疸、面色青黄、呕吐、神疲、数脉、尿量减少、消瘦、面色黑、腹水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胁痛、白苔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MELD评分=4.267+4.921×黄疸+2.529×面色青黄+1.956×呕吐+1.477×神疲+1.197×数脉+0.946×尿量减少+0.797×消瘦+0.762×面色黑+0.704×腹水-1.456×胁痛-1.055×白苔。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与MELD评分存在一定关联,随着MELD评分的不断增高,患者的大部分中医症状亦越来越突出,为临床通过中医症状判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舌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脱落上皮细胞c-myc基因mRNA表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5组不同舌苔(薄白苔、白厚苔、黄薄苔、黄厚苔、无苔)表现的舌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背黏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各组c-myc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c-my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内参基因比)值为:正常对照组6.38023×10-6,黄薄苔组3.88921×10-5,白厚苔组1.50210×10-5,无苔组2.07987×10-5,黄厚苔组6.28951×10-5,薄白苔组3.00206×10-5.c-myc mRNA的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黄厚苔组>黄薄苔组>薄白苔组>无苔组>白厚苔组>正常对照组.结论:舌癌患者舌脱落上皮细胞c-myc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黄苔组高于白苔组.通过观察舌癌患者的舌苔,我们可以初步估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例一:王×,男,16岁,学生。会诊时间:1978年1月6日。患者两个月前因车祸致伤,当即昏迷,送入×医院,后转西安×医院。以左下肢股骨颈骨折合并脑外伤,住院治疗。经抢救、整骨、支  相似文献   

6.
患者:肖×光男性 30岁西华山矿区公司职员,于1959年5月13日就诊,门诊号07147。主诉:小便不能控制,伴有腰疼、失眠、多梦等症,曾在××医院住院治疗两年,服药打針,毫无效果,精神苦恼。  相似文献   

7.
例1:李××,女性,45岁,干部。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21年。在北京×××医院检查诊断为:二尖瓣闭锁不全;心房颤动;心律不齐。于1977年5月27日下午突然发生头晕,头疼,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经当地××医院及医学院抢救脱险。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恶病质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通过制订回顾性临床观察表,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作为变量输入计算机,建立SAS数据库。用SAS9.0软件对各项指标做逐步判别分析。结果:当Z1Z2时诊断为大肠癌恶病质。Z1=-135.749 79+30.310 22×营养不良程度+4.195 27×血清白蛋白+1.832 13×上臂中部周径+9.649 51×病理分期;Z2=-176.373 01+25.429 50×营养不良程度+5.551 61×血清白蛋白+2.968 94×上臂中部周径-1.733 50×病理分期。结论:根据癌症恶病质的概念及以上学者对其的研究,结合笔者对癌症恶病质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大肠癌恶病质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体质量、症状、实验室检查、Bayes逐步判别函数4方面。  相似文献   

9.
处方:生龙骨15g,蝉蜕30g,四环素O.25×6片,强的松5mg×6#。用法:上药研面,用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将结痂的皮肤用淡盐水擦洗干净后涂擦,一般1—2次即愈。病案举例:一、刘××,男,12岁。患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刘××,女,43岁,工人。于1981年12月中旬,发现自己右乳房生有三个大小不等之积块,压之轻微疼痛,表皮无红肿。1982年1月15日先后经河北医学院×医院、北京军区步兵学校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处理意见:(1)口服碘化钾;(2)手术切除。患者惧于手术,要求中  相似文献   

11.
一、病例介绍王××,女,42岁,工人。就诊日期:1977年8月15日。患者于2月前右胁胀痛并逐渐加重,伴有头昏重,影响食欲,呼吸不利,间或干呕。3周前住入××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病房(住院号,77-40145),根据患者长期有与畜兽(狗)  相似文献   

12.
张××,女,38岁,干部,1981年1月20日初诊。患者于5年前因患“脂膜炎”住××专区医院,用激素、抗菌素、维生素等治疗痊愈出院。半年前旧病复发,仍回该院就诊,皮肤活检报告:脂肪细胞间见  相似文献   

13.
林××,女,53岁,已婚,工人,住院号:22044。因尿频、尿急、尿痛二月余,加重三天伴排尿困难于1987年3月31日上午收入外科治疗。患者于1985年5月因左肾盂结石在广州市××人民医院行肾盂切开取石术。入院当天B超显示:双肾积液,未见结石。4月2日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左肾轻度扩  相似文献   

14.
患者,苏××,女,26岁,就诊日期1985年5月21日。患者平素嗜食柿饼、黑枣之物。1984年春节空腹食柿饼量多,出现胃脘不适,继而憋胀,时有隐痛,呕恶泛酸,饮食欠佳,精神倦息,胃部有灼热感,刻下热感更甚。1985年4月8日到××医院作胃镜检查,镜显有8×5×3立方厘米大小褐绿团状物,表面不光滑。其病理报告:1.高位小弯,符合溃疡。2.符合胃柿石症。内镜印象:1.胃溃疡。2.胃柿石  相似文献   

15.
血痹治验     
病历摘要患者马××,男性,63岁,干部,1981年8月6日就诊。主诉:左肩臂麻木、活动失灵一周。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经中西药治疗后,血压时高时低,自觉心悸头晕。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切除术后放疗不良反应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艳 《新中医》1991,23(2):42-43
例一:张××,女,47岁,山西省潞城县人,工人。患者1988年4月因“月经不调半年,阴道不规则出血三次”,到××医院求治,诊断为“宫颈癌Ⅱ_b”。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病检报告:宫颈鳞癌,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精神、饮食、切口愈合均良  相似文献   

17.
患者汤××,女,46岁,南京55所职大教师。胃专号:538。患胃病二十年,经常发作,反复不已。1983年4月2日在本市××医院作胃镜检查报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胆汁反流,且量  相似文献   

18.
腹痛     
林××,男,54岁,工人。患者于1978年12月25日因上腹及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往福州市××医院门诊治疗。经检查:腹胀,有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胃钡透:胃粘膜增厚。灌肠钡透:腹部可见数段扩张之小肠  相似文献   

19.
患者:俞××,男,41岁,已婚,籍貫台州,职业:农,住加兴县风桥公社第九区。1959年3月14日初診。主訴:咳嗽、气急,胸痛、胸悶,已有七天。病史:患者在3月7日尚能参加劳动,因感疲乏而休息。在第二日上午,至当地某針灸医生处診治,在背部、  相似文献   

20.
患者:赵××,女,50岁,1982年3月10日初诊。患者于1月22日从手扶拖拉机上跌下,当即两下肢麻木,感觉完全消失。一小时后,被送往×医院急诊。经查:两下肢软瘫,T_3段以下感觉消失,腱反射九进,T_1~T_2压痛明显,自主呼吸存在。x片提示:第一胸椎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