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3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1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312例患者术中均发现盆腔有病变,盆腔粘连是不孕症的第一位原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腹腔镜术后1年妊娠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最高达93.3%,其次为输卵管成形术为90%。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治和治疗,观察手术后妊娠率.结果 182例中发现盆腔病变170例,占93.4%.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一位病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为38.5%,3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2例不孕妇女进行腹腔镜检查,针对不同的盆腔病变进行矫治,术后指导治疗.结果 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本组不孕症的最常见的两个原因,分别占54.3%及31.5%.盆腔炎中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则原发不孕较继发不孕发生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较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率高.术后患者妊娠率年内高于年后.结论 腹腔镜可直接发现盆腔病变并立即治疗,手术微创,病人容易接受,对诊治女性不孕症患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及镜下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对119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及镜下手术治疗,其中原发不孕41例,继发不孕78例,观察两组病例子宫及盆腔病变的发生率,术前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119例不孕症中发现盆腔病变112例,占94.12%.慢性盆腔炎发生率最高,为51.26%,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原发不孕(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率原发不孕高于继发不孕(p<0.05),其余的病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及生殖器结核等,两者发生率相近(P>0.05).宫、腹腔镜检查发现子宫畸形11例,占9.24%,宫腔内病变45例,占37.82%,其中宫腔粘连发生率最高,为11.76%,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等,原发不孕发生率与继发不孕相近(p>0.05).两组术后输卵管(双侧或一侧)通畅率均高于术前(p<0.05及p<0.01).术后一年妊娠率为52.10%.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及镜下手术治疗可对盆腔、宫腔内病变及子宫畸形作出准确的诊断同时予以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明显增加,妊娠率高,治疗效果好,在诊治不孕症中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腹腔镜诊断技术探讨不孕症的病因,评价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78例不孕症妇女的盆腔疾病和不孕症的影响因素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疾病74例,占94.8.0%,其中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且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的发生率高(P<0.01).第2位病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且原发不孕较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手术后妊娠率35.0%.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怀疑有盆腔疾病或原因不明的不孕症患者应尽早腹腔镜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57例患者中发现54例有盆腔病变,15例有子宫腔病变,47例输卵管不通.盆腔粘连、子宫腔粘连致输卵管堵塞是不孕症的第一位病因,继发不孕均比原发不孕的发生率高(P<0.01).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妊娠率63.7%,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已成为女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肖丽  田小燕 《中外医疗》2013,32(16):106-107
目的探讨关于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方式方法对9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她们的术后妊娠率。结果 90例患者当中有盆腔病变的76例,有子宫腔病变的14例,有输卵管不通的75例。一般说来,盆腔、子宫腔粘连以及输卵管不通是导致不孕症的首要病因,而且继发不孕的发生率一般都高于原发不孕的发生率(P<0.01)。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以后的妊娠率为68.75%,只有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的联合使用,已成为了治疗女性不孕症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6例疑有盆腔病变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66例中原发不孕25例,继发不孕41例,不孕原因为慢性盆腔炎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8例.结果 66例均发现盆腔病变.在输卵管通液术畅通后,行盆腔粘连松解术52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31例,子宫内膜异位灶清除术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电凝打孔术8例.术后65例输卵管双侧畅通,1例单侧畅通.腹腔镜诊治术后随访1~2年妊娠29例,妊娠率为43.9%.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及输卵管通液术诊治女性不孕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150例,进行病因及治疗效果的统计及分析。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发现盆腔异常者占96.13%,继发不孕和原发不孕患者的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分析中,共随访72例,随访率60.5%;术后妊娠47例,妊娠率66.67%。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检查及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应用于输卵管异常及卵巢多囊性改变者。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治55例不孕症患者,随访4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在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中,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尤其对继发不孕而言,输卵管因素占47.2%(26/55),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的患者该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55例患者中累计术后随访4年内总妊娠率54.5%(30/55)。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确不孕症病因,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原发性不孕和39例继发性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腹腔镜检查的阳性率,比较各种病因的构成比,各种病因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类不孕患者的不孕病因分布、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腹腔镜诊断不孕症阳性率(100.0%)高于妇检阳性率(20.0%)、影像学检查阳性率(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结果:术后妊娠率为55.2%,继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妊娠率高于囊肿合并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和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加用GnRH-a治疗组术后妊娠率高于未用药组(P<0.01,P<0.05).结论:手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输卵管通畅情况、内异症分期及内异症部位和术后是否用药影响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慢性下腹痛和(或)不孕症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83例EMT合并慢性下腹痛和(或)不孕症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与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EMT相关慢性下腹痛有效,其疼痛缓解率达到72.29%。在有生育要求的70例患者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组的妊娠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达62.9%。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EMT合并慢性下腹痛和(或)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有着充足临床证据.其中术后予以GnRHa治疗.对于提高妊娠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70例,其中伴不孕者156例,痛经严重者140例,病人行内异囊肿剥离术,16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结果全部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对156例合并不孕症患者随访,已妊娠者94例,妊娠率60%。80例痛经严重者76例明显好转,4例减轻。结论腹腔镜下内异囊肿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好地治疗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我们对妇科内分泌疾病造成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不孕症门诊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针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明原因的排卵障碍进行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后,给予氯米芬加绒促性素或尿促性素加绒促性素促排卵治疗,同时阴超监测排卵。观察治疗后的妊娠率、卵巢过激发生率(OHSS)及多胎妊娠发生情况。结果①使用促排卵治疗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未使用促排卵治疗的患者;②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内分泌治疗病例的妊娠率,高于不明病因的病例20个百分点;③在内分泌调节治疗后,期待自然妊娠的病例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较其他几组偏低;④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易发生卵巢过激,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明显增高。结论各种女性内分泌疾病造成的排卵障碍,通过针对性治疗后,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后获得的自然妊娠率,探讨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因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245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比较输卵管不同梗阻程度患者术后获得自然妊娠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245例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经腹腔镜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术后自然妊娠,宫内妊娠率为26.5%(65/245),异位妊娠率4.1%(10/245)。不同的输卵管梗阻程度术后宫内妊娠率分别为:轻度40.9%(18/44)、中度31.1%(38/122)、重度11.4%(9/79)。轻度与中度输卵管梗阻术后宫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较轻中度病变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卯管远端梗阻的有效方法。轻、中度输卵管远端梗阻,首选腹腔镜下粘连分解,重建输卵管伞,争取自主妊娠;重度输卵管远端梗阻建议行输卵管结扎或切除术,采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7.
谢玲红  王慧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60-206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00例做为研究对象,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总妊娠例数为21例,总妊娠率为10.5%(21/200),6~12个月总妊娠例数为25例,总妊娠率为12.5%(25/200),12个月以上总妊娠例数为11例,总妊娠率为5.5%(11/200),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期别、不同病灶部位、不同病灶直径以及患者不同年龄之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7、19.488、11.946,P<0.05),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比较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影响术后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 6 3例女性不孕症进行了腹腔镜检查 ,并对其中的 5 5例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结果 :6 0 .3 % (38 6 3)为输卵管因素 ,而输卵管因素中因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病变高达 94.7% (36 38)。其他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HSG与输卵管腹腔镜检比较的总符合率为 71.2 1% (47 6 6 ) ,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术前提高 99.6 7% (6 1.1 30 .6 % )。结论 :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难度大 ,手术费用较高。HSG操作简便 ,价格便宜 ,可做为腹腔镜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何玉萍  孙家玉 《四川医学》2011,32(11):1764-1765
目的通过对210例不孕患者手术中观察输卵管粘膜不同缺失程度在复通术后妊娠率的不同,探讨不孕患者输卵管粘膜缺失程度与复通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9年8月在我所进行输卵管复通术的210例患者(其中至少有一条输卵管成型后的伞部粘膜丰富者有102例,两条输卵管成型后的伞部粘膜均稀疏或缺失者108例)术后1年的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膜丰富组术后1年的妊娠率是44.1%,输卵管粘膜稀疏或缺失组术后1年的妊娠率2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的患者,如果输卵管粘膜缺失明显,术后妊娠率低于输卵管粘膜未受损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是否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 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因EMT合并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术 后是否联合使用GnRHa分为单纯手术组和GnRHa组,追踪随访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妊娠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对于中重 度EMT,GnRHa组妊娠率较单纯手术组妊娠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GnRHa组停用GnRHa后6月、12月、24月、36月 妊娠率较单纯手术组术后在相应四个时间点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单纯手术组,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 娠率比自然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nRHa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联用GnRHa并不能提高轻度 EMT患者的妊娠率,但可明显提高中重度EMT患者的妊娠率;单纯手术术后及联用GnRHa停药后半年内是妊娠的“黄金时 间”,妊娠率占3年累计妊娠率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