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唐永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31-331,33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的贫血类型,从而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县300例Hb)≤90g/L的中度贫血样本的血常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1-16岁组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17~60岁组以正细胞性贫血最多,占51.1%,其次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43.8%;61岁以上组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占70.0%,其次是正细胞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更多见于61岁以上组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贫血的实验室指标在贫血患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统计4 330例贫血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贫血类型,并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值分析。结果:4 330例贫血患者中,男性2 254例,女性2 076例。男性患者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08例,大细胞性贫血194例;女性患者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02例,大细胞性贫血77例。贫血患者血清学检查显示,大细胞性贫血中,维生素B12减低百分比较低,男性:女性接近1:3;叶酸减低较多见,男:女接近1.2:1。小细胞性贫血中,男性:女性接近2:3;血清铁蛋白合并叶酸、或和维生素B12减低,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5%。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781例中,统计以肿瘤血液科、感染科、儿科、产科、消化风免科、妇科患者较多见,分别各占19.2%、11.78%、10.50%、9.73%、8.71%、7.9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女性较男性多见,女:男≈3:2;大细胞性贫血中,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2.5:1。结论:血清铁蛋白减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必须的依据;铁蛋白减低合并缺叶酸或维生素B12减低,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是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必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孕期妇女的贫血发生情况,以利于指导其及时合理地用药,防止贫血的发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对600名孕期妇女的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各参数分析.结果:孕早期及中期妇女易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和31.1%;孕晚期妇女主要以患大细胞性贫血为主,占35.6%.结论:孕妇要根据不同孕期,合理搭配营养,及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以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He)水平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贫血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其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9例贫血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红蛋白(Hb)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贫血组125例、中度贫血组163例和重度贫血组81例,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照贫血形态学类型分为大细胞性贫血组91例、正细胞性贫血组108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组23例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147例。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红细胞计数、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Hb水平(MCH)、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和RET-H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获取疾病诊断截断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患者RET-H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轻度贫血组比较,中度和重度贫血组患者RET-H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患者RET-He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1);与...  相似文献   

5.
张玉蓉  邓益斌  余楠  朱秀琼 《医学综述》2007,13(12):F0002-F0002,F0003
目的了解绵阳市科学城地区儿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及贫血患病率,并进一步计算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计算肥胖儿的贫血患病率。方法采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2531例儿童平均血红蛋白为(126.27±11.43)g∕L,总贫血率为15.88%,主要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肥胖儿童的贫血率为42.80%,经秩和检验,χ2=116.95,P<0.005,肥胖儿童贫血患病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儿童。结论科学城地区儿童2岁和6岁阶段贫血率较高,肥胖儿童更易发生贫血。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贫血和肥胖患病率和上升。  相似文献   

6.
传统贫血分类是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将其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贫血的发生情况,为健康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方法,将体检者按年龄分为≤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比较各组的贫血检出率、贫血严重程度和贫血分类情况。结果:57 949名体检者共检出贫血患者1 088名,检出率为1.88%。男性贫血检出率为0.44%(166/37 904),且随着年龄增大,贫血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女性贫血检出率为4.60%(922/20 045),明显高于男性(χ2=1 232.64,P<0.001);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贫血检出率增高,至更年期前后(40~49岁)达最高(8.52%),之后明显下降。男女均以轻度贫血为主,占81.43%(886/1 088),贫血者中821名可以按MCH、MCHC和MCV进行分类,其中65.07%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次是正细胞性贫血(占7.08%)。结论:在体检人群中,贫血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贫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2例RA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骨髓象、贫血发生率与风湿活动情况的关系 ,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192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贫血 85例 ,发生率为 44 .2 7% ,以轻、中度贫血占 91.76% (78/85 ) ,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占 85 .88% (73 /85 )。结论 RA贫血发生率较高 ,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血红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程度、贫血类型及病因,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 538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不同类型老年贫血的发生率及病因分析。结果 60岁以上住院患者贫血发生率41.02%,男女贫血发生率比例为1.31∶1。贫血程度依次为轻度贫血69.45%,中度贫血24.69%,重度贫血5.09%,极重度贫血0.77%。贫血类型依次为正常细胞性贫血44.09%,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2.95%,大细胞性贫血18.06%,单纯小细胞性贫血4.9%。老年贫血的病因依次为营养性贫血32.18%,慢性病贫血25.74%,原因不明性贫血20.17%,肾性贫血4.72%,消化道出血4.42%,急性失血性贫血3.75%,急慢性白血病2.88%等。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贫血的发病率高,病因繁杂,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减退、营养状态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贫血发生较为隐匿、缓慢,且任何程度的贫血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其患病、死亡、衰弱的独立因素。因此,应高度重视,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纠正贫血,以预防为主,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合并贫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期女性并发贫血的发生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595例来院进行孕期保健妇女按妊娠时间分为妊娠早、中、晚期,以血红蛋白>100g/L且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0~100)×10-15L之间为正常组;以血红蛋白<100g/L为贫血的诊断标准,且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10-15LL为小细胞性贫血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100×10-15L为大细胞性贫血组.结果 妊娠期贫血的平均发生率为28.6%,其中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19.8.0%、27.6%、37.1%;大细胞贫血的发生率为2.7%.其中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1.0%、1.9%、4.7%;小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5.9%,其中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28.8%、25.6%、32.3%.结论 妊娠期妇女合并贫血有较高的发生率,随着孕期进程,贫血的发生率增加;孕期贫血以小细胞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2015年健康体检人群贫血情况,探讨贫血防治对策,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度在本院体检的35262例济南市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分析各组的贫血检出率、贫血严重程度和贫血分类情况。结果男性贫血检出率为1.40%(299/21227),女性为6.58%(924/14035),女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女性40~49岁年龄组贫血检出率最高,达33.76%(413/14035);男女贫血程度均以轻度贫血为主,共占贫血总数的86.92%(1063/1223),男女贫血类型均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共占贫血总数的75.13%(852/1134)。男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为28.31%(321/1134),女性为73.28%(813/1134),且女性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贫血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应加强健康宣传,提高认识,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医学》2017,(7):688-689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现状及病因。方法选取2016年西南城区在园幼儿园大班3848名幼儿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儿童血液学指标及珠蛋白基因型等指标。结果本次入组研究的3848例儿童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偏低的孩子有330人,占8.5%。在48例完成全部检查项目的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中检出28例地中海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症患儿,占58.33%。其中单纯α-地中海贫血患儿23例,占比为82.14%;单纯β-地中海贫血患儿4例,占比为14.29%;αβ-复合型地贫患儿1例,占比为3.57%。地中海贫血阳性儿童的MCV为54.92~62.72FL、MCH为17.92~20.32 pg、MCHC为295~341 g/L。结论本地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地中海贫血所致,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偏低的儿童其患地中海贫血几率较高,儿童体检时血液指标的异常情况因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惠州市工人贫血状况乡。方法用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于2004年对12498名工人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工人贫血发病率为9.9%,男性工人贫血的发病率为0.47%,女性贫血中,正细胞性贫血者为28%,大细胞性贫血者为1.27%;单纯小细胞性贫血者为24.33%;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者为4.64%。结论女性工人贫血率较高,应加强对妇女贫血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营养性贫血与消化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性贫血从细胞形态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即巨幼细胞贫血)。营养性贫血除了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外,甚至可造成消化系统器质性损伤。同时,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引起营养性贫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女性妊娠期贫血发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各型贫血的发生原因及其发病原因。方法678例来院进行孕期保健妇女按妊娠时间分为妊娠早、中、晚期,以血红蛋白>100 g/L且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0~100)×10-15L之间为正常组;以血红蛋白<100 g/L为贫血的诊断标准,且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10-15L为小细胞性贫血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100×10-15L为大细胞性贫血组。结果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8.0%、31.5%、54.9%;大细胞贫血的发生率为2.5%、5.1%、34.3%;小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5.5%、26.4%、20.6%。结论妊娠期妇女贫血有较高的发生率,妊娠早期以小细胞贫血为主,晚期以大细胞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缺铁性贫血是全球4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从生后6个月~2岁发病率较高,我国7岁以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达37.9%。其主要原因是初生时铁贮存不足,饮食摄入铁不足,长期少量失血等。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此病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影响小儿的体格智力发育及免疫、代谢功能等,导致全身组织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对其报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来源为我院妇产科,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回顾分析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其贫血类型进行确定,对比不同贫血类型患者主要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与同期在医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孕妇作进行比较.结果:9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中,共有小细胞性贫血患者63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24例,其他类型贫血患者3例.其中,小细胞性贫血组和正常孕妇组的RBC高于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的MCV、MCHC显著高于正常孕妇高于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患患者的Hb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大细胞性贫血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CH显著高于小细胞性贫血组,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的RDW高于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高于正常孕妇,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不同妊娠期都有可能发生贫血,做好孕妇的产前血常规检验检查,能够保证贫血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治疗,保证母婴健康,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GD)病合并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2例GD 病合并贫血患者血常规资料,分析其贫血类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治疗组27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5例,观察2组治疗4、8及12周Hb及WBC、甲状腺功能、TRAb变化.结果 ①52例GD合并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29例(55.8%),中度贫血19例(36.5%),重度贫血4例(7.7%);根据血常规结果可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8例(53.8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13例(25%),正常细胞性贫血7例(13.46%),大细胞性贫血4例(7.7%).②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8周及12周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b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12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b、WBC明显增加,TRAb明显降低(P<0.05).④治疗前后比较,不良反应仅睡眠障碍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高血压、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痤疮、感染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D合并贫血患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莎莎  廖宁 《广西医学》2007,29(5):767-767
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与缺铁性贫血(以下简称缺铁贫)分别属于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和营养缺乏性贫血,但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易于误诊.近年来我科收治儿童地贫合并缺铁贫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秦蕾  鞠红梅  杨金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93-93,108
通过对吉林油田地区18460例健康体检患者贫血状况调查,了解本地区职工贫血状况,为加强贫血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成年男性贫血率为2.2%,女性9.3%;男性50岁以上贫血率为4.4%,女性30~40岁贫血率为11.0%,高于其他年龄段;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总贫血率的72.5%,为主要贫血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